程 诺
(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画学院,天津 300141)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消费为目的的大众文化应运而生,大众传媒和现代艺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与观念。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艺术品数量不断增加,艺术市场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这种艺术消费大众化的情势下,大众审美活动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当代艺术美学也面临着时代的考验。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商品化的道路。这样的现状对于艺术本身而言有利有弊。“一方面,大众文化是在市场中按照市场运转的,通过市场交换在全社会流通的文化产品。但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又以它对情感的怀疑和超现实的个人价值来掩盖自己的市场性。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没有了,艺术彻底地进入日常生活,并成为众多消费品中的一类。”[1]
纵观当今艺术领域,为顺应社会经济体制发展、迎合大众审美趣味,形成了完善的艺术市场机制和大众文化体系,各种艺术机构也为当代艺术家们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宣传平台和坚实的营销后盾,艺术家也因此可以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活动进行经济交易并获得相应的报酬,这样的资本流通使得整个艺术圈运转流畅,也促进了艺术多元化的蓬勃发展。这是艺术市场化的有利之处。
然而,艺术在消费社会这一背景下也有一些弊端。近年来,艺术品的生产创造以迎合文化消费市场为主要目的,商业意义成为大众艺术的主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艺术家的考核标准,艺术家们也因此面临着金钱和名利等各种诱惑的考验。“……大众时代的艺术,审美的物质属性被无限延伸,审美内涵则被漠视,意义缺失,因而审美想象被中止,审美被直接付诸于感官,审美体验过程因为不符合市场原则,被作为奢侈品弃置一边,严肃艺术与流行艺术的区别被强制取消,艺术的感性价值、观赏性成为第一,并且是唯一确定的价值,而艺术的理性价值、意义因素甚至深层情感价值,却变成可疑的附属物,纯属个人的领域而不予过问……”[1]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品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艺术工作者要深刻认识艺术市场化、商业化的两面性,探寻二者的平衡之道。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的审美活动逐渐以科技为媒介走向大众化、商业化及便捷化,当代艺术美学随着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和市场化需求而发展,逐渐融入了市场化发展理念,与消费文化同生共存。“就美学的状况而言,进入消费时代后,人类的审美观念已从传统的自律性转向感知领域。以感性生存为核心,追求日常生活的幸福与满足,已成为消费时代基本的审美需求。”[2]当代艺术美学在这种局势下形成了新的体系与形式,使艺术界不得不将艺术美学理念置于当代信息化与市场化这一时代背景下进行重新的认识与思考。
首先,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机械美学”与“科技美学”的产生。这一美学理念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德国包豪斯学院派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首先提出的,追求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赞颂科学与工业的发展成就,以保证实用性与生产制造效率为基本设计目的,表现动力、能源、速度与机械运作力量。之后便是爆发于20世纪中叶并延续至今的第五次信息革命所产生的计算机和数码网络,涌现出大批将科学成像与艺术融合的、具有科学探索性和表现意味的装置艺术,如:丽拉·罗科托(Lilla Locurto)与比尔·奥特考特(Bill Outcault)合作的三频动画作品《1000 层的试验Ⅱ》(Essay of 1000 Layers Ⅱ)利用扫描仪从人体上的数千个数据点中获取人体数码资料,再用时间动作软件将扫描的人像分解成多维度的数码图像并形成一种身体地图[3]28;生物艺术家爱德瓦尔多·卡茨(Eduardo Kac)的转基因互动装置作品《创世纪》(Genesis)利用科技与基因代码转换法创造出一种合成基因,并通过参观者利用网络与影像的互动参与改变紫外线辐射光强度来产生新的生物基因突变序列码,并将装置的整个转译过程用激光蚀刻在大理石碑上展出。[3]296-297除了以科学探索为目的的艺术作品,还有一些艺术家以机械艺术来嘲讽消费主义,如比利时艺术家威姆·德尔沃伊(Wim Delvoye)以机械装置模仿人体的消化系统,通过向机器一端投喂人类食物,经过一系列“消化装置”后产生出与人类粪便相同的排泄物,最后用真空袋将其包装,然后作为艺术商品进行商业交易。他这种极为戏谑的艺术及商业手段既借助科技与市场作为艺术媒介,又反映了科技与大众消费时代下艺术家的无奈与反抗。
其次,新媒体时代来临,网络、数码、摄影、3D、VR 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来源。由于人们逐渐倾向并依赖于视觉图像与媒体影像等传播方式,沉溺于快餐式、碎片化的信息体验之中,从而促使了大众消费的感官艺术成为当代艺术的一大趋势。最日常的便是影视传媒等艺术形式,譬如离大众消费生活最近的网络平台、电影、广告、虚拟游戏等就是在大众消费文化中利用新媒体技术所展现的最普遍、最广泛的视觉系美学形式,其内容与形式都是对图像影像的无限复制传播,以感官消费为目的并带有明确的商业性与消费性,面向群体是大众消费者;再到全球化的社交媒体带来的世界文化共享、网络文化的诞生以及各种感官体验式的新型电子产品的研发等,种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一种虚拟沉浸式的审美体验,体现了“人们热衷于从视觉图像中获得即时的满足,热衷于虚幻的、超现实的表象对感官的刺激。用鲍德里亚的术语,越来越多媒介化的图像和经验都变成了刻意的大规模生产出来的‘拟像’。饱含本雅明意义上的‘灵韵’的原型和复制品再难被区分开来,人们丧失了现实感,所剩的仅有超现实、反讽、挪用、媚俗和转瞬即逝”[4]。
科技革命与信息革命带来的快捷信息化的大众消费时代直接推动了当代艺术美学的变革和艺术观念的破旧立新,为当代艺术审美活动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机遇。
一方面,科技与市场似乎成为一种侵蚀并奴役着人们的感性活动,操控着思维能力的技术化、信息化与审美泛化的形式趋向,致使艺术为技术所驱使、为服务于市场需求而成为复制品和消费品。“当代艺术经常运用干扰、中断、抗拒等手法去创造一些酷炫、激愤和拙朴的作品,观众则在反传统审美产生的‘震惊’效应中使那业已被审美化所麻痹或操控的感性得到复苏和拯救,但没有任何东西比震惊更快地丧失效果了。失却‘审美标准’而引发的弊端在当下已经暴露得越发明显:艺术家充满了机会主义的心理,一心只想其作品在市场上谋得高价;批评家畏首畏尾,从原先对特定作品的臧否转向对文化产品的无差别推广;艺术创作背离了专业性,媒体则随时伺机制造轰动效应;人们深陷上述幻象的泥潭无法脱身。”[4]这种观点正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提出的,被现代科技覆盖的、大量复制的艺术形式已经不再是艺术,而是一种生产活动。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越发模糊。这的确是技术化与市场化给艺术带来的无法回避的弊端。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激发了人的潜能,增强了人的感知及认知能力,为艺术创作形式的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媒介与载体,推动了艺术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发展与艺术形式范围边界的扩展包容。虽然上述弊端不可否认,但“我们的身体不可避免地将越来越深地沉浸在我们自己制造的技术里,这也是人类在未来的优势。随着我们和技术之间界限的消失,随着我们越来越变成了看似无机的、无法想象的生物,那时候我们将面临巨大的威胁和巨大的希望”[5]。身处当今科技信息不断更新与市场化纷繁多元的时代,面对具有一定悲观色彩的艺术终结论,我们同样应该看到,艺术在现代技术与商业运营的推进下被重新赋予的具有时代色彩的生命寓意——“艺术品丢失原作‘灵韵’变成原作的纯粹形式复制,此时的艺术便被赋予了具有现代性意味的生命色彩。”[6]25
面对当今艺术界大规模进入市场化、大众化、商品化模式,艺术应更多地发挥多元化的社会功能。当代艺术家们积极发掘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创作形式与艺术主题,其中,一部分群体顺势走向商业化的艺术道路,在大众消费文化中发掘艺术的形式之美与商业审美价值;而另一群体在同一时代背景下走向了殊途,探索研究民族社会、人性本质、意识形态、精神与物质世界等方面超然物外的艺术形式。
说起当代艺术的商业化,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波普艺术之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之外,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水野学和草间弥生可以说是将“艺术设计”与“商业法则”完美融合的典范。
村上隆利用日本的御宅文化与欧美波普艺术所创造的其标志性的卡通“太阳花”和“眼睛”无疑是当代平面艺术中的潮流风向标,形成了其独有的“超扁平”艺术。在其“超扁平”艺术中,融合了日本本土动漫文化、后现代艺术风格,扁平化的人物、花朵等卡通形象以重复印刷、拼贴、组合和变换色彩等波普形式展现,并常常伴有暴力美学、性幻想等内涵。他认为,艺术与商业具有共通性。因此,他利用平面设计的优势同各类顶级潮流品牌合作来宣传自己的艺术设计理念,不仅为品牌产品锦上添花,更将自己的艺术推向更为宽阔的范围,为自己找到了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点。其艺术表面看似充满商品化的铜臭气息,实则一直在宣扬和暗示社会深层的本质现象;他同“纯艺术”与传统艺术理念唱反调,却最终在当代艺术圈中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圆点女王”草间弥生所创作的作品几乎全部由大小不同的圆点排列组合而成,象征着空间的无限延伸以及自己精神世界的紊乱纠缠,产生了一种神秘的迷幻效果。这些色彩缤纷醒目、具有律动性的波点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美感迅速进军商业界与时尚界,与一众顶级品牌合作出品了时尚单品、化妆品甚至是汽车工艺,在这些大众商品上充分展示了其装饰性与时尚性,体现了当代艺术与制造工艺的完美结合的力量。人们沉溺于草间弥生所创造的时尚艺术时,往往会忽视其艺术的精神内涵与本质。同样作为“话题女王”,她的世界仿佛充满幻觉与疯狂,一生都试图用波动渐变、旋转炫目并无限循环延伸的圆点以及以南瓜为代表的各种纹理蜿蜒的植物图案来倾泻自己所受的精神迷乱之痛,宣扬和平主义与博爱以及对时空哲理的深思。这些圆点通过大众产品这一最佳媒介传播到世界各地,传播的不单是高度装饰性的图案,更是草间弥生那持之以恒的艺术探索精神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除了上述两位具有传奇性的平面设计艺术家外,近年火爆于艺术市场、以1.96亿港元拍卖出其作品《背后藏刀》并成为日本“最贵的艺术家”的奈良美智,以及笔者个人非常喜爱的将大家所熟知的世界名画改为肥胖版的“肥胖”艺术家费尔南多·博特罗(Fernando Botero)老先生,同样形成了他们各自独有的艺术符号,并将这种符号发展成为能够为画家本人代言的如大型公共雕塑、小型玩具手办、平面印刷物等大众周边产品。这些作品不仅传播了艺术家的艺术思想与艺术价值,还促进了艺术形式与大众审美观念的多元化发展。
综上所述,部分当代艺术家引导了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的平衡发展,在注重作品的娱乐性和观赏性的同时,不乏对艺术、社会、人文等精神内涵的思考与映射,成功地探索出艺术在社会中所具有的“普遍性”,在市场化环境中得到人们高度认可并使人们赏心悦目的同时,还保持着自身艺术的原创性、符号性与哲理性。“而将艺术符号转化为个人艺术商标是一种特征性的升华,它不仅需要艺术创作者切实走进我们内心最深层,体验自身的文化、历史、生活现实和情感经验,而且还需要其沉静地思考、消化、分解、提炼自身的情感,再创造出富有个性化、民族性、时代性的符号元素,并可跟人交流共享的具体的形式。”[7]可见,商业化的成功绝对离不开独特新颖的艺术表达形式和艺术家个人的努力钻研。正因为这些艺术家探索到了社会与大众审美之所需,才创造出了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并能够成为具有时代性与社会性的公共精神财富。
“身体美学”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时期正值艺术界向主流商业发起挑战之时,艺术家们开始以身体作为艺术媒介来探索人体潜能、精神意识,并聚焦于社会政治问题,其中女性艺术家成为运动先锋率先应战。典型之例便是当代“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在其70年代的代表性作品《韵律》(Rhythm Series)系列中,她用自己的身体进行了一系列大胆且具有危险性和刺激性的实验来探索人体及人性的极限。这套作品在当代行为艺术中可谓是开天辟地。玛丽娜另一件举世闻名的作品便是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进行的“艺术家在场”表演,她静坐在博物馆716 个小时,与一千多名参观者进行对视。她那双充满故事的眼睛激起了无数人复杂脆弱的情感,而她本人却稳如泰山、镇定自若。直到乌雷·赖斯潘(Uwe Laysiepen)——与她相爱长达12年的昔日恋人出现在她面前时,终于抑制不住情绪潸然泪下,与乌雷牵手和解。这一举动成为行为艺术界历史性的一幕。玛丽娜进行行为艺术的初心是对“性”“人体”“人性”以及“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探索,通过互动体验式的艺术形式获得想要追求的答案,得到最大的成就感和源源不断的新灵感,让自己真正活成一件艺术品。
行为艺术家谢德庆和女性艺术家琳达·蒙塔娜(Linda Montano)二人用一根绳子将彼此拴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一年。在此期间,二人的衣食住行等所有活动都形影不离,经历了从和睦合作到心生芥蒂、互相嫌弃甚至扬言老死不相往来等各种情绪阶段。他们将共同经历的一切积极或消极的身体与精神行为都作为这件艺术作品的组成部分及艺术表现形式,并上升到一种艺术的高度,目的是试图“要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模糊化”[3]95,并探索人的身体语言所创造的艺术结果。这是艺术家谢德庆用五年时间创作了五件《一年》行为艺术系列作品的其中一件。在这五个“一年”中,他不拘泥于外界的异样目光和自身的生计问题,将自己囚禁于笼中与世隔绝、空耗时光,可以牺牲完整的睡眠每日每隔一小时打卡一次,每天打卡24 次,亦可露宿街头,体验身若浮萍的流浪生活……他用大半生的精力围绕着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进行创作,不惜身体力行,饱尝疾苦地去追求那不沾烟火之气的艺术真谛,不为任何荣誉。正如他本人所言,“无用”是他唯一喜爱的事情。
这些艺术家有着超越时代的超前审美思想理念,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只为寻找能够弥补内心深处对于现世社会本质以及人类精神本源之困惑的终极答案,从未将商业化的名利荣誉占据自己纯净的、充满冒险的艺术世界。他们之中,无论是市场化浪潮中的顺势而为者还是逆风而行者,都以自己的方式贯彻着当代多元化发展的艺术美学,在艺术界的物竞天择中生存下来。“由此可见,当代艺术的基本走向,无外乎是这两个运动趋势:其一是消解传统艺术传统的神圣性而塑造新的艺术,其二是艺术消费可以出现在大千世界内的任意事物之上。”[8]
对于探讨当代艺术美学如何适应市场化环境这一问题,首先当从当代艺术家的角度出发。艺术家作为艺术界的主体构成与主要力量,其艺术观念与审美高度对于艺术美学的发展趋向有着直接影响。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一种对意识形态进行实践的活动,而艺术不仅是手工出品,还是理智加感性的产物。从前文所举例的艺术家典范中,我们可以汲取部分经验:面对审美泛化的当今时代,艺术家应当净化观念、保持清醒的思考并明确自身定位,在追求具有当代时代艺术特色的同时莫要被功利主义所蒙蔽,避免创作出的作品传递出的意识形态充满目的性、功利性和商业化的气息,从而缺失一定的精神品格,影响审美水准。艺术家应当在艺术与大众消费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将大众市场作为艺术形式的传播媒介而非商业手段,向艺术接受者传递艺术的美学内涵而非世俗价值观。
其次,艺术家要具有顺应时代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思想高度。法国哲学家丹纳(Taine)曾提到:“客观形势与精神状态的更新一定能引起艺术的更新。”[9]144到了后现代至如今的当代艺术,艺术家们的审美范式与创作形式始终随着经济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不断革新,开始追求反叛、对传统的批判与解构以及走向抽象化、符号化等创新的艺术表达形式,但究其本质还是出于对社会、政治、科学及人性的探索,并在此主题上赋予了艺术家个人的感官、经验、思想等个性符号。因此,艺术家应当充分利用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条件而不是被其制约,在多元开阔的艺术时代中拓宽视野而不是将自己局限于某一观念领域,在大众审美多元化的时代中体现自己的艺术本质,并发挥自己独特的艺术力量,从而在骈兴错出的艺术品浪潮中站稳脚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艺术美学的范式与标准。
当代艺术美学在市场化与信息化的冲击下形成了具有开放性与大众互动性的范式,除艺术家之外,艺术观赏者与消费者开始成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他们与艺术创作者共同合作来完成艺术品。因此,他们的审美需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观念取向,在引领当代艺术美学适应时代现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这个群体能够以理性的、成熟的并具有深度思考的审美观念和姿态来审视并参与艺术,艺术市场的审美标准便能得到一种公正的风向引导。
国家级艺术机构协会、各地方大型艺术机构作为艺术界的权威平台与坚实后盾,应当发挥其在艺术界的引导作用,肩负起扩大艺术市场的包容性、促进艺术审美活动多元化发展的重大责任,积极鼓励艺术家大胆原创、推崇有个性和创造力的艺术作品,率先树立正确的艺术意识形态与审美观念来引导艺术工作者、艺术市场、主流媒体及艺术接受者对于艺术的美学价值与精神内涵的关注,从而增强当代艺术美学的时代适应能力,促进多元文化的沟通。
艺术走向大众化、商品化已势不可挡,艺术审美活动需适应时代也是大势所趋。因此对于艺术生产所带来的商品化与艺术美学标准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艺术家、艺术机构及艺术接受者等应发挥主体作用,共同营建高尚、良好的美学环境。艺术工作者既要认识到大众媒体与消费文化给艺术审美活动带来的两面性影响,同时也要持有艺术审美应充分适应社会文化形态及人的意识形态活动这一开放性的观念,积极利用大众传媒技术与消费市场的多元共享性及传播性优势,不断推进当代艺术美学体系的革新发展,推动艺术与社会潮流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