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

2021-02-13 03:35靳晓光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发展教育

靳晓光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52)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家把教育放在了优先位置,大力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新时代,在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引领创业”的战略引导和驱动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升级和高等教育内涵化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必须由自发、被动状态真正进入到自觉状态,打造相关利益方权责明确、和谐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断完善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走特色发展之路。

一、由自发走向自觉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高校自发探索阶段(1997-2002年)、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2002-2010年)、全面推进阶段(2010-2015年)、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深入推进阶段(2015-2018年)、升级阶段(2018年-现在)。在整个发展历程中,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和驱动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政府的政策具体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教育的外部政策,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政策,具体说来就是国家关于“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扩大就业战略和“以创新引领创业”的创新驱动战略。扩大就业战略反映的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主题和面临的不同形势下,国家关于就业的政策导向。比如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确立和发展时期由“统包分配”到“双向选择”的就业导向,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阶段、高校扩招时期的创业带动就业导向,经济危机时期的就业鼓励和支持导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的提高就业质量的导向等。创新驱动战略反映的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导向。因为“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驱动是世界大势所趋”,“创新驱动是发展形势所迫”。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大,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创业带动就业”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贯穿始终。相关配套政策具有密集性、立体性、持续性等特点。二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自身发展层面。国家把教育作为基础工程,置于优先发展地位。进入21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惠民政策扎实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创业教育自1999年被写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以来,国家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从创业教育到创新创业教育,从一个部门到多部门联动协同,从教育部层面到国务院层面,呈现出由单一到协同,由短期到长远的特点。在政府的两个层面政策的引导和驱动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速。

这种政府主导、政策驱动的情况还会持续下去,但是对高校来说,在充分利用国家有利政策的同时,切莫产生依赖,只有实现自己的自觉发展才更可持续。自觉是主体自我意识和自我行动的状态。大学的自觉是指作为学术组织,大学为实现自我价值,使命的自我意识、自我驱动和自我实践,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高校要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自觉需要做到:

第一,由“外”转“内”。一是由外部政策驱动为主转为培育内生动力为主。如前文所述,国家无论是在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还是在推进创新创业相关政策时,政府主导的政策驱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虽然这种驱动还会继续下去,且力度也会不断加大,资源投入也会越来越多,但是高校如果一味依靠“输血”,而没有形成自身的“造血”机制,可持续发展终究会成为泡影。二是就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来看,从经济转型升级的“外”部需求转向教育应变的“内”部供给。经济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而教育发展应遵循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教育培养出创新型、引领型人才,因此高校应该聚精会神,培养高质量人才,从而牵引经济的发展。三是从学习借鉴的“外”转向融合创新的“内”。每所高校在学习国内外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益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扎根中国、基于自身、立足实际,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因此,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实现吸收、融合,产生化学变化,形成新质尤为关键。

第二,回归“初心”和“本质”。对大学来说,回归“初心”和“本质”就是要回归大学的初心,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回归大学的初心,也就是要回归大学的基本职能。关于大学的基本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目前中外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大学有三大基本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不论是三大基本职能还是五大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也可以被称为“元职能”,其他的职能是在“元职能”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这一点已经形成共识。正如纽曼(John Henry Newman)所言,“如果大学的目的是进行科学和哲学发现,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所大学要有学生”。[1]因此大学的“初心”是培养人才。至于高等教育的本质,虽然众说纷纭,但是核心都是聚焦于“人”。顾明远先生从生命发展的视角把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提升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意指通过教育,个体能够提高生存能力,从而能够生活得有尊严和幸福;提升生命的价值,是使个体通过教育,提高思想品德和才能,从而能够为社会、为他人作出有价值的贡献。虽然目前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化、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生态发生了变化,教育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也必须变革,但是人文主义教育价值取向不会变,立德树人不会变。[2]因此,无论是2018年召开的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还是之后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都强调要重视本科教育、重视人才培养,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范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初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因此各高校应该贯彻落实好国家提出的“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同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还要回归“探索”。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由自发阶段到政策引导驱动阶段。自发阶段的不断探索和经验总结为之后上升到国家政策奠定了基础,所以,探索精神弥足珍贵。因此,在“双创升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后,各高校的路如何走,坚持“探索”精神,不断进取是关键,这也是创新的题中应有之意。回归“初心”,必须要保持定力,自觉抵制出现的“运动化”“功利化”“简单化”等现象,实现变革的自觉。

第三,形成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文化。质量文化这一概念来自于企业管理领域,一般认为是由美国的约瑟夫·M·朱兰(Joseph M. Juran)提出的,意指人们与质量有关的习惯、信念和行为模式,是一种思维的背景。[3]高校质量文化是高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质量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追求。一般来说,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四个层面。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在第九部分,从“完善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强化质量督导评估”“发挥专家组织和社会机构在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四个方面就进一步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要把建设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文化,是高校质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理解为高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习惯、信念和行为方式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在总体目标中指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可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实现文化引领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更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障。高校在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文化过程中,除了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制度体系等之外,最为根本的是要使学校内部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转变思维,自觉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意识、主人翁意识、忧患意识,调动每一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凝聚力、执行力、服务力。[4]

二、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发挥主体作用

创新创业发展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阶段后,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优化就成为重中之重。2017年,《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为进一步系统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强化政策供给,突破发展瓶颈,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若干举措。2018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在双创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就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提出了升级创新创业环境、动力、能力、平台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应该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双创进入升级阶段,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走过了以数量增长为核心目标的初级阶段和以组织转型为目标的中级阶段,目前正在加快深化改革的步伐,迈向高级阶段即创建生态系统、实现和谐共生的阶段。[5]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态学术语,指一定空间内生物(种群)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系统。引用到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强调各构成主体在遵循各自运行规则的同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谐共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在考察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时,需要明确三点:一是各构成要素(也就是生物、种群等)自身的生存或运行规则。二是不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整体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运行。三是整个生态系统在运行中保持动态平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主要由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四者构成,其中政府统筹,高校主体,企业参与,社会支持。具体说来,“政府统筹”重在宏观管理和政策支持。通过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宏观战略和规划,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明确方向。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引领和驱动社会创新创业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利用政府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角色,充分发挥其教育管理职责,牵头组织高校、行业组织、企业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建立各方信息共享、沟通协调、资源调配的组织体系,搭建协作平台,从而避免出现各主体各自为战的现象。“高校主体”重在加强四方协同,以高校为主体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框架,构建创新创业机制,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高校协同各方,产生磁场效应,汇聚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所用,积极推动知识资本化和技术市场化,成为联结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真正发挥出高校作为创业型人才培养实施者、智力型资本激发引导者、新创型企业资源融合者的主体作用”。[6]“企业参与”重在提供服务,在整个系统中起到支撑辅助作用,需通过完善民间融资体系,建立非营利性第三方组织等方式,尽可能地提供包括资金、技术、评估和认证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社会支持”重在厚植创新创业文化,浓厚崇尚创新、宽容失败、鼓励个性的社会氛围,使创新创业成为新的价值追求和社会取向。[7]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除了各角色遵循自身的运行规则,也就是政府遵循行政治理规则、高校遵循育人规则、企业遵循市场规则、社会遵循发展规则外,也必须遵循由各要素形成的、作为整体的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则,即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运行规则。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肖恩·B·卡罗尔(Sean B. Carroll)在《生命的法则》一书中,通过考察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后得出了塞伦盖蒂的六大法则,即关键物种法则、影响力法则、竞争法则、体量法则、密度法则和迁徙法则。他倡导遵从生命的法则,共建美好的家园。这六大法则就是由各种群以及种群与环境所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的法则,只有遵循这些法则,整个系统才能够实现动态平衡,也才能够可持续。[8]160-192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同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是后者的次生系统。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领域或要素。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高校、政府、企业和社会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的政府、企业、教育和社会所处的地位、扮演的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别。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其中各构成物种(要素)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一样大的,这也是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的需要。正如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中,在政治运行中,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非均等一样。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高校是主体,扮演主要角色,属于关键“物种”,发挥关键作用。正如肖恩·B·卡罗尔在《生命的法则》中对关键物种法则所阐述的:某些物种对其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影响程度常常与它们的生物数量并不匹配。“关键物种”的影响更大。关键物种的重要性体现在它们的影响程度,而不是它们在食物链中所处的层级。[8]160

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扮演好关键角色,发挥好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一是充分认识自己。高校是学术组织,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与企业和其他组织的定位和职能不同,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运行规则,因此在生态系统中首先应该坚持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坚守大学之道,求真求实,求同存异。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因为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场地。行业组织、企业如何参与,参与力度的大小,社会如何支持,怎样支持等,也就是说各方积极性的调动和作用的发挥除了国家政策驱动,各方自身利益和责任因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所发挥的统筹、协同作用。因此,高校应该明确职责,着眼于长远,主动作为。目前国家陆续推出政策,鼓励企业同高校合作,给予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是,企业的认知、行动,由被动到主动有一个过程,而高校应该循循善诱、保持定力,发挥好引导、影响作用。三是衔接规则、整合资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国家为推进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出台了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既包括宏观战略规划、意见等顶层设计,也包括一系列的如环境营造、动力升级、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配套激励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执行和落实主体主要是政府,针对对象包括企业、高校、个人等。这些政策有不同的指导思想、目标、措施、要求等,也就是说有不同的激励导向和落实、运行规则。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高校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主体作用,还在于把政府的资源、企业的资源和社会上的资源整合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上来,把政府针对企业、个人、社会的政策同高校结合起来,也就是要实现政府话语、企业话语、学校话语和社会话语的统合,政策规则的衔接。如,政府人社部门对社会创业孵化平台的政策支持与高校内的孵化平台成长的对接。也就是要打通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孤立壁垒,推倒隔离,实现信息、资源融通。这需要高校发挥好统筹作用,更需要高校走出象牙塔,加强对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关注、研究。四是实现动态平衡。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高校必须瞄准未来,着眼于长远。无论是生态系统还是动态平衡,其概念的本身就内含长久、长期之意。高校作为学术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不同之一就是相对稳定、长久。这一点我们从大学发展的历史就可以得出清晰的结论。无论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还是德国的柏林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无不具有几百年的历史。而政府、企业的生命周期相较于大学则要短得多。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发展中,大学应该发挥其组织稳定性、持久性的特点,保持定力,以更高的目标追求为统领,在动态平衡中实现整体系统的不断优化、升级,力诫由于短期的追求、部分的利益而影响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不断优化是高校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主体作用,统筹、协调、引导企业、社会形成合力,实现共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是课程教育体系和实践教育体系,重点是质量保障体系。因此,实现体系优化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要优化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课程主要包括两类课程,一类是专门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包括创新创业意识类、知识类、素质类等课程,比如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心理学等课程。另一类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相融合类的课程,包括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目前各高校在专门类的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方面做的普遍较好,课程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在融合类课程方面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主要不足在于没有体现出“新”,知识陈旧,与学科发展、行业发展、技术进步相脱节。没有实现“融”,没有实现知识的跨界、共生,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通识知识与专门知识在交融后的新的质没有形成,也就是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新瓶装旧酒的现象突出。其实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难点,需要从教师、教学管理者的观念、行为方面进行深刻的革命。新时代,深化课程体系改革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设计课程体系。“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舶自于西方,英文为“Key Competencies”。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理事会在2003年出版的题为《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报告中,首次使用这一概念。之后,该词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词。“核心素养”指的是“关键素养”而非“全面素养”,它既反映“个体需求”又反映“社会需要”,是“高级素养”而非“低级素养”。[9]关于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OECD、欧盟、美国、新加坡、俄罗斯、中国等各具特色,它们所包含的素养呈多样化特点,其层级关系和表述方式也各不相同。[10]虽然以上各国家、地区、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及内涵呈现出广谱、多元、全面的特点,但是,经过归纳、合并、总结可以发现,被广泛关注和重视的核心素养一共有六项,分别为:“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信息素养”。这六大素养是中国21世纪现代人素养的清单,是中国学生亟待发展的重点素质,是深化素质教育的优先选项,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确定了战略重点。[11]因此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聚焦于这六大核心素养。避免出现主次不分、条块分割,尤其是为了创新创业而有意分割的情况。要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更新教师观念,更新课程框架,更新课程知识,进行打碎重构工作,实现先破后立。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全面、分层、分类的原则。全面,就是要实现全覆盖,因此要面向人人;要实现全过程,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要实现全方位,既要有理论,也要有实践,既要有课内也要有课外,既要有校内也要有校外。分层,就是课程的设计应该具有层次性,实行“广谱式”:第一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通识型启蒙类课程,为学生植入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精神。第二层,开设嵌入型课程,把创新创业与专业相融合。第三层,面向创新创业潜质突出和兴趣浓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的定制化课程设计,改革教学方式、重构课程内容。第四层,针对初创者,为其开展“职业型”的创新创业“继续教育”,通过职业化的课程及项目服务等帮助其度过初创期。[12]分类,强调的是课程开发的多元化、类别化。课程体系要契合时代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契合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的需要,因此必须具有开放性、包容性、成长性、前瞻性等特点。从知识结构的维度,可以在目前高校通行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的框架下进行,也可以分成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重点在于所有的课程中必须融入创新创业的元素,成为有机体的一部分。因此,高校目前应该进行课程革命,破立并举,实现多学科跨界融合。[13]

第二,要优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主要是指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主体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基于平台,把理论付诸实际行动的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般来说,其实践路径有三:一是以研究项目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项目包括单独设置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教师开展的科研、教研项目等。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升创新意识和研究兴趣、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训练创新思维、锻炼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素质。二是以竞赛为载体,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目前这类竞赛的种类很多,既有国家行政部门举办的,也有行业组织举办的,还有企业牵头组织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竞赛,训练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实现自我提升。三是以基地为平台,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行动能力。基地既包括校内的实验实训平台也包括学校和政府、企业共建、共管、共享的实践基地。学生通过在校内外的基地上进行模拟训练和顶岗、跟岗等训练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双创”升级的背景下,优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关键在于实现两个聚焦:第一个是聚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围绕这一中心,进行组织协调、资源配备、方案设计,避免出现研究项目、学科竞赛、实践基地建设和应用的多目标、多中心、形式化的现象,要实现路径的总体统筹,产生向心力。同时在每条路径上要避免出现只有少数人参与的现象,尤其是在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上。有些高校以成果为导向,出现了为发表论文、取得大赛的好成绩等而进行的过于功利的遴选,导致结果只有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参与其中,其他大部分学生被排除在外的现象。这就与全覆盖、人人参与的原则相违背,因此必须加以调整。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升级的另一个聚焦是聚焦学生个体。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个性化训练。改变大规模、标准化、批量化的工业时代的思维模式和做法。

第三,要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高校为了提升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都建立了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来说,包括四个子系统,即目标系统,资源系统,过程系统和监控、分析、反馈系统。总体上具有全方位、全过程循环闭合式的特点。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一是优化整体体系和子体系。整体体系指的整个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校外和校内两部分,校外主要是指政府或第三方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等,确保高校教育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督促高校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并发挥作用,推进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如目前本科高校的合格评估、审核评估等。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是指学校内部为保障教育教学质量而构建的体系。从长远来看,在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校内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和运行至关重要。这一体系是否建立以及运行是否取得了成效也是高校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关注的重点内容。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中,创新创业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又自成系统,属于子体系。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也应包括目标、资源、过程和监控分析改进等要素。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协调共生,因此要围绕影响创新创业质量的要素构建好四方支撑体系,并实现有效运行。另一方面,要以提升质量为目标,设计好诊断改进的过程,避免出现手段目标化,重在绩效问责、依评价结果分配资源等倾向或现象,避免评价简单化、功利化。二是聚焦核心要素。教育的核心要素是人,即学生和教师。因此要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从学生和教师入手。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他提出了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和自然智力八种智能类型,在每种不同的智能中,存在不同的“学习偏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方法和节奏,需要不同的学习计划。[14]6-7所以,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对学习的研究成果和当前的技术手段,创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建立真正的个性化学习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观念、角色,提升教师的素养至关重要。正如美国前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Derek Bok)所言: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要收集证据说服教师,让他们意识到现行教学方法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一旦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内心的价值观就会促使他们采取纠正的措施。[15]194推进课程系统改革关键在于教师要仔细制定教学目标,统一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每一个教学目标。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大学期间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15]172-173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时代、信息和人工智能时代,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其自身也必须不断提升核心素养和能力,包括道德修养、教育精神、文化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等。[16]

四、形成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

特色是一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事物独特性的表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每一所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其发展路径和特色也不同,因此“一校一品、一校一色”符合高校的发展规律。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每所高校也应该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是由学校特色所决定的,更是打造生态系统的题中应有之意。

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表现为:相同的模式、相同的路径、类似的做法等,特色化发展还任重道远。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学校的总体定位、发展思路不清晰所导致的同质化。这也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研究制定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指导、分类拨款、分类评估等制度,努力形成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的局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提出要“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二是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驱动下,各高校在政策落实上功利化、简单化等思维明显,存在僵化现象,缺少校本化、个性化的创新,没有自觉地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尤其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实际,打造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三是模仿、照搬国外模式,没有进行消化、吸收,缺少本土化,本校化的改造、升级。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我们鼓励吸收借鉴先进的经验,但是要为我所用,而不是简单拿来主义。四是评价模式单一,分类评价、多元评估制度并没有建立,一把尺子量全部的现象突出。评估的主体主要以政府为主,指标体系更侧重于政策的落实,科学性、合理性不足。

深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导、鼓励各高校形成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一是,从政府的角度,应该继续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真正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鼓励高校办出特色。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该决定提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2017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权,给高校松绑减负、简除烦苛,让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充分激发、释放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的改革方向是明确的,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法治化发展的必然之路。目前,改革推进的关键是政策的真正落实,取得成效。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转变职能,保持定力,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完善高校的分类体系与标准,实现分类管理,引导和鼓励高校办出特色。高校只有真正享有了办学自主权,才能够实现特色化发展,其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也才能够真正形成特色。二是,从学校的角度,要准确定位,办出特色。2012年以来国家推进的大学章程建设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实现依法治校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学校科学定位、自主管理、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从部分高校的章程文本来看,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共性有余、特色不足的问题。表现为:办学理念雷同,各校之间相互模仿,缺少个性特色等。因此,各高校应该以章程建设和完善为契机,从源头上进一步科学定位,凝练特色,并认真、严格履行好大学章程,充分发挥其作为大学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和大学“宪法”的职能。三是,从创新创业教育自身发展角度,要尊重规律,不断创新。特色是在实践中、在竞争中形成的,其关键在于尊重规律。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形成,要立足于高等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市场经济规律、技术发展规律和生态平衡规律等,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特色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学习和模仿不是特色。特色是创造的结果,差异并不代表特色,特色形成于挑战、未知变化和竞争之中。特色的形成也是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奋斗,因此不能功利化地急于求成。[17]四是,从生态环境发展的角度,要融合相关各方特色,做到和谐共生。高校要在有机结合本校、区域、行业、企业的基础上,以实效性为判别标准,形成“利益契合、准确定位”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高校要深入研究区域、行业、企业特色及学校与其的利益契合点,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构建政府策动、多方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实现区域特色、行业特色、企业特色与高等教育特色的协调、互动和可持续的良性发展。[5]

猜你喜欢
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