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俊 陈小娟 谢荣丹 王克成 张晶晶 陈亚云
(江苏省如皋博爱医院儿科,江苏 如皋 226500)
手足口病是全球流行性疾病,尤其以学龄前儿童最为多发,在越南一项研究中指出,在2011—2012年期间就达到了20万以上的患病率,通过对其致病菌进行检测发现,肠道病毒A71(EV-A71)、柯萨奇病毒A6 (CV-A6)、CV-A10和CV-A16等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因,其中以EV-A71感染占比最高[1]。目前,临床对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尚无高效或特异性治疗手段。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具有广谱抗病毒、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是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银翘散作为一种中成药,近年来在诸多疾病辅助治疗中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2]。手足口病患儿多伴有口痛、咽痛、口腔炎症及不同程度口腔溃疡,造成患儿哭闹、进食依从性差,继而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病程延长[3]。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们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基础上应用银翘散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手足口病36例,并与单纯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36例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及对患儿临床症状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结果如下。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参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4]中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
1.1.2 纳入标准 年龄6个月~12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手、足、口斑丘疹或疱疹,发热,口腔可见溃疡;普通型;患儿家属或监护人对研究知情、同意。
1.1.3 排除标准 合并脑损伤、遗传代谢性疾病;重症;伴风疹、麻疹或水痘;对研究药物过敏;开展研究前7 d曾服用过可能对研究有影响药物;存在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
1.2 一般资料 全部72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3~5岁,平均(4.25±0.41)岁;体质量10.5~20.6 kg,平均(14.58±2.06) kg;病程3~12 d,平均(5.03±2.06) d。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3~6岁,平均(4.36±0.45)岁;体质量10.2~20.5 kg,平均(14.50±2.09) kg;病程2~11 d,平均(4.95±1.87) 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入院后均予常规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
1.3.1 对照组 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北京瑞得合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07)8万U/kg,每日1次肌内注射。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翘散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银翘散(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2020075)6 g,每日3次温开水吞服或开水冲服;维生素AD滴剂(南京海鲸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132)1粒,将滴剂剪开后,用棉签蘸取滴剂均匀涂抹于患儿口腔表面,涂抹后30 min内禁食、禁饮,每日3次。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1周。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比较2组疗效;②观察2组退热、皮疹消失、咽痛消失、口腔溃疡愈合时间;③治疗前后抽取患儿晨起静脉血3 mL,3000 r/min离心15 min后获得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试剂盒由上海捷门生物技术合作公司生产。
1.5 疗效标准 痊愈:患儿斑丘疹、疱疹等典型症状消失,各项体征恢复正常,同时经检查口腔溃疡消失;有效:患儿斑丘疹、疱疹较之前减少80%以上,但未完全消失,体征基本恢复正常,经检查口腔溃疡消失或基本愈合;无效:患儿斑丘疹、疱疹等减少不明显,体征及口腔情况无明显变化,或出现加重情况[4]。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情况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组退热、皮疹消失、咽痛消失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
2.3 2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IgA、IgM、IgG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2.4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组36例,出现乏力1例;对照组36例,出现贫血1例。未予特殊处理,停药后上述不良反应均自行消失。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被列入我国丙类传染病中,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臀、口处出现疱疹、斑丘疹,同时伴咽喉疼痛、流涕、口腔溃疡等症状。手足口病分为轻型和重型2种,轻型表现为急性发病,在口腔、手足处出现疱疹和斑丘疹,在出疹同时或出疹前可能会出现发热,大部分是低热,小于38.3 ℃,口腔疱疹多见于舌和颊黏膜,其次是唇齿侧、硬腭、口周,手足处表现为数个或数十个斑丘疹或疱疹,表现为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四不”特点,5 d左右消失,7~10 d完全消失。重型则出现一些典型症状,如呼吸和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出冷汗、皮肤湿冷、嗜睡、呕吐、头痛、惊厥等。现代医学发病机制为病毒和受体结合后经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浆内脱衣壳、转录、组装成病毒颗粒。肠道病毒主要在扁桃体、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结大量复制后释放入血液,可进一步播散到皮肤及黏膜、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肝脏、胰脏、肾上腺等,引起相应组织和器官发生一系列炎性反应,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武汉地区近2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1~3岁学龄前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群体,并且该病具有季节性,以5、6月份为高发季节;通过病原体检查显示,EV-A71、CV-A6、CV-A10和CV-A16为主要感染因素。而在一项近10年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显示[6],在湖南地区,手足口病年发病率达190.38/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致病因素调查与分析中发现,2013年以后病原体主要表现为非EV-A71、CV-A16等其他肠道病毒。新加坡的一项研究发现[7],卫生习惯是影响学龄前儿童患手足口病的主要因素,这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提供了方向。虽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临床对手足口病的了解不断深入,该病的重症情况及死亡情况逐渐降低,但仍是影响儿童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对手足口病尚无特效药,只能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作为水溶性蛋白质,是目前临床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该药物能使细胞表面与特殊膜受体结合,继而起到抵抗RNA、DNA病毒的效果,并有效阻断感染病毒细胞的复制;同时该药物还能对K细胞与T细胞活性起到增强效果,有助于促进淋巴细胞形成,提高抗病毒效果[8-9]。
中医学认为,手足口病属于温湿病范畴,具有“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病因为感受手足口病时邪,此邪具有湿热、风热特点。病位主要在肺、脾,常累及心、肝。小儿脾常不足,肺脏娇嫩,易于感受外邪,罹患本病。手足口病时邪由口鼻而入,内侵肺脾,卫表被遏,肺气失宣,则见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邪毒循经,熏蒸口舌,则口腔疱疹、口痛、拒食、流涎;湿热熏蒸四肢,则手足疱疹;若毒热内盛,气营两燔,则四肢臀部疱疹分布稠密,全身症状深重;若邪热闭肺,肺气郁闭上逆,则气促、咳嗽、痰壅、鼻煽,气机不利,血行瘀滞,则颜面苍白,唇甲发绀;若邪毒逆传心包,内陷厥阴,可出现壮热、神昏、抽搐等毒热动风之危象;甚或邪毒炽盛,正气不支,出现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阴竭阳脱之危候。该病多为外感湿热邪毒致脾胃湿热,故以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银翘散记载于《温病条辨》,主要由连翘、芦根、金银花、荆芥、生甘草、紫草、薄荷、桔梗8味药组成,方中连翘性凉味苦,为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功效;芦根性寒味甘,主治发热呕吐、肺痈吐脓等,具有清热生津之效;金银花性味甘寒,是治疗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功效,与连翘、薄荷合用治疗温病初期,能增强清热解毒效果;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温,有祛风、解表、透疹功效,在荨麻疹、风疹及疮疡初起有良好效果;紫草性味甘、咸,性寒,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作用,对血热毒盛、斑疹透发具有较好功效;桔梗宣肺、利咽;甘草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有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功效,同时还能调和诸药。将上述药物组成银翘散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中,能起到疏风清热、解毒凉血之效。张泽渊等[10]研究发现,银翘散能减轻炎性反应。银翘散同时配合维生素AD治疗,旨在进一步控制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维生素AD属于一种复方制剂,其中维生素A能参与糖蛋白合成,其作为组织发育和分化的必需品,对维持上皮组织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还有调节铁代谢和免疫功能的作用;维生素D则起到调节钙磷代谢、加速肠道对钙的吸收作用,在手足口病治疗中,通过涂抹的方式用于口腔溃疡创面治疗中,一方面能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儿由于溃疡疼痛造成的饮食抵抗问题;另一方面则起到调节患儿机体免疫的作用[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退热、皮疹消失、咽痛消失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说明辅以银翘散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其退热、皮疹消失、咽痛消失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单纯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的患儿,说明应用该方案在促进患儿症状改善中具有一定优势。
IgA、IgM、IgG为浆细胞分泌的一类球蛋白,在机体中能发挥调节免疫、抗体活性和预防感染的作用,当出现病毒感染时,机体免疫功能被破坏,造成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13]。因此,调节免疫功能对抗病毒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患儿Ig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IgA、IgM、IgG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银翘散联合维生素AD滴剂在调节手足口病免疫功能中能够发挥较好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有抗炎、抗病毒、抑菌及加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连翘则能增加抗炎、抗菌效果[14-15]。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手足口病,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抗病毒及提高免疫功能同时,辅以银翘散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能更好、更快地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