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俚曲集》《日用俗字》语词释补*
——以陕西方言为据兼与《汉语大词典》相较(二)*

2021-02-13 10:51傅来兮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词典聊斋豆浆

傅来兮

(陕西开放大学 基础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清代蒲松龄的《聊斋俚曲集》及《日用俗字》被认为是明清以来的山东特别是鲁中南地区方言俗语著作,但笔者在研读时发现,其中有大量语词仍然存活于今天属于晋语的陕西特别是陕北方言中,而考察目前相关的词典和研究成果,窃以为仍有一些语词或未见收录解释,或义项缺漏,或彼此解说分歧,或诠释未必妥帖,或“字面普通而义别”仍有进一步辨别申述之必要。今择部分词语,以陕西主要是陕北方言等为依据求证,辅以一定文献考释,兼与《汉语大词典》(下称《大词典》)的相关收录、释义、书证等情况进行比较并加以鉴别说明,并就教于方家。

本文以盛伟编《聊斋全集》[1]所录《聊斋俚曲集》、《日用俗字》为文献依据,部分词条同时给出方言例证。

13.盛

《翻魇殃》第7回:大姐说:“你看不久要来了。”徐氏说:“咱那里盛他?”

《大词典》“盛2 [chénɡ]”谓:“5.指居住。欧阳山《高干大》第二二章:‘老百姓都觉得大祸将临,这地方是再不能盛了。’”注音或不确,书证过晚。

14.拾

《附录·学究自嘲》:依着槐树穿黄袄,谁想拾了一个嘴鼓墩。

碰、撞,一般指头部向前猛地冲撞。“拾”的本字当为“射”,学者已有考释,今陕北[4](P34)、山西、徐州[5](P206-207)等方言均有保留使用。此词在近代汉语文献中用例较多,如《金瓶梅词话》第26回:“(宋惠莲)一头拾到屋里,直睡到日沉西。”第79回:“忽然见一个黑影子,从桥底下钻出来,向西门庆一拾。”《醒世姻缘传》第20回:“季春江出其不意,望着晁思才心坎上一头拾将去,把个晁思才拾了个仰百叉。”第95回:“寄姐不曾提防,被素姐照着胸前一头拾来,碰了个仰拍叉。”《儿女英雄传》第26回:“(何玉凤)把太太的腰胯抱住,果然一头拾在怀里。”《红楼梦》第80回:“他虽不敢还言还手,便大撒泼性,拾头打滚,寻死觅活,昼则刀剪,夜则绳索,无所不闹。”又,盛伟校勘记15谓:“拾:路编《聊斋俚曲集》,作‘给’字。”依据上述考释可确定校“给”误,校“拾”为是。《大词典》“拾”未及此义。

15.失翻

《寒森曲》第3回:那老王忘八羔,长钱迷害钱痨,如今向咱把钱要。不然移了妹子去,翻尸检骨咱害嚣,总然没法把他傲。……大不然移了尸去,尽他去怎么失翻。

胡乱翻检、翻腾。“失翻”与“翻尸检骨”呼应,所指略同。“失”当为“拾”的借音字,“失翻”与“拾翻”同。今陕西方言常用词。《大词典》“拾翻:翻检。”未收“失翻”词形。

16.乌温

《翻魇殃》第3回:骂声强人不成个货!还嗄脸来把阄来摸索?这样人我待跟着你怎么过?不只光没甚么下锅,只怕这几亩薄田,乌温的时节不多。一个不成人的汉子,配着个迂囊老婆,未必不就死,也就不能长活。不如我寻了死,省的捱那冤屈饿!

《翻魇殃》第4回:有人来说:“仇福输了地了,好几个人在那里量哩。”把徐氏几乎气死! 大叫一声,大叫一声:气杀我了贼畜生!乌温了不大霎,又咱罄了净!要我怎生,要我怎生?不如死了眼不睁!照着那南墙,只顾使头硼!

焐得有了热度、变得温暖起来,借指拥有、保存(的时间短暂)。“乌”当为“焐”的借音字。“焐”:用热的东西接触凉的东西(使变暖)。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3折:“我那亲哥哥,如今天气热,你便杀了我,到那寒冬腊月里害脚冷,谁与你焐脚。”“乌温”即“焐温”也即使冷凉的东西变暖,是拥有或保存某种东西时间短暂的一种形象性说法。俚曲情节说的是仇福受人诱惑染上嫖赌恶习而手头又缺钱,暗将自家的七八十石谷子粜卖并输光,母亲气得打破仇福的头并决定与他分家,正中下怀的仇福便不顾头疼和廉耻立刻前去抓阄分家分地,于是有了所引第3回姜娘子的哭骂词句。“只怕这几亩薄田,乌温的时节不多”正是对丈夫知根知底的姜娘子担心分给仇福的几亩薄田连焐都焐不热,或者说能够焐温焐暖的可能性并不大,也即地土在他的手里保存不了多少时间就会被“踢弄”了。果然,仇福的“地土到手还没种”,“赌了一宿,四十亩地都输净了。”第4回母亲所谓“乌温了不大霎,又咱罄了净!”正与姜娘子的不幸言中之词形成呼应,即仇福果真将拥有、保存了不大一会儿即还未“焐温”的地土又赌输光了。今陕北等方言亦有相似的说法,如“宝贝到手才几天,焐都没有焐温,就让贼娃子偷走了!”“那个赌博汉败家子,继承的万贯家资还没焐温,几天光景就输光了。”董遵章释为“维持;拖延”。[6](P483)“维持”近是,“拖延”似嫌偏差。或认为“‘乌温’当即‘伍(舞) 弄’。……‘舞弄’在近代汉语中不乏用例,至今还存活在方言中。其基本意思是紧张忙碌地做、弄、搞,随着具体上下文解释各有不同。……《翻魇殃》第三回是赌徒仇福输掉了家中八十石谷子,其妻姜娘子气愤之下哭着数落丈夫,‘乌温的时节不多’就是看护料理的时候很少,结果将‘不能长活’。意思是‘料理’。第四回是仇福赌博又输了,他娘气个半死,‘乌温了不大霎’就是还没有赌上多大一会儿或赌上几把,指‘赌博’。”[7]此说显然失于牵强附会,“乌温”即“料理”“赌博”的随文释义亦与俚曲情节本义明显不合。

《大词典》未收此词。

17.以先

《慈悲曲》第3回:他汉子以先合了一个混帐老婆,原说是做妾,待了一年,又娶了一个大婆子。……你说这李氏是省事的么?以先虽是骂的恶,还是借着别人,赵大姑因着一句话,就讦挑出来了,他怎能忍的?

早先,以前。《水浒传》第11回:“以先在京师做教头,禁军中每日六街三市,游玩吃酒,谁想今日被高俅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文了面,直断送到这里。”亦其例。亦作“已先”。元·杨景贤《西游记》第15出:“我已先有钱来,天火烧了家缘家计,如今穷了。”此词为今陕北方言常用词,另有“预先、事先”义,如说:“以先啥也不说,如今事情结果已经出来了,说也迟了。”《大词典》“以先”谓“犹以前”,引孤例于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书证过晚。“已先”未收。

18.影

《琴瑟乐》:这件喜事委实陡,故意还把丫头瞅,失惊打怪影煞人,什么腔调还不走!……谁知不是那一遭,不觉伸手把他搂,口里只说影煞人,腰儿轻轻扭一扭。……几日没见就怪生碴,笑着笑着红了脸,上头扑面影煞人,你看乖了我的纂。

牙龈酸疼,这里指内心感觉发酸、害羞。陕北方言多加词头说成“圪影”:“年轻轻儿的猴(小)女子就嚷着要嫁人,各人(自己)不觉害羞,别人还觉得圪影嘞。”《大词典》“影”未及此义。

19.凿

《日用俗字·庄农章第二》:一凿豆腐还未吃,烫来蘸酱不加盐。

座,量词。“凿”,蒲松龄自注直音为“作”,“凿”当是“座”之借音字。“一凿豆腐”即“一座豆腐”也即一箱豆腐、一筐豆腐。豆腐之量词言“座”,仍保留于今天的陕西方言。过去,陕北府谷农村人过年时都要自家手工磨豆浆做豆腐,一般情况下,用大锅一次熬煮豆浆的容量大约为一升(3斤)黑豆或黄豆磨制的豆浆量,煮熟后盛在木框或柳编筐中挤压过滤浆水后成型的豆腐即为“一座豆腐”。以此类推,二升豆子硙磨的豆浆就要做两锅,成品即为“两座豆腐”;三升豆子的豆浆就得做三锅,成品就是“三座豆腐”了。而经营类的豆腐作坊,一般用特大号的铁锅,容量也就不只一、二升豆子硙磨的豆浆而是更多,其一锅所出熟豆腐盛入一大筐也称作“一座豆腐”。因此,“一座豆腐”在农家而言相当于“一升豆子”所出熟豆腐量,大约十五斤左右,豆腐作坊因包含水分多寡差异则有三、四十斤左右者不等,不是绝对确定的。在陕南,“一座豆腐”的量是二十斤。商洛籍作家贾平凹《古炉》第一部分之十即有一段以“一座豆腐”为赌注的情节和描写:“(水皮)说:霸槽哥,如果放开吃,你一次能吃多少豆腐?霸槽说:一座豆腐。一座豆腐就是一箱豆腐,一箱豆腐二十斤。水皮说:鸡站在麦堆上,还不是只能吃那一嗉子。霸槽说:你狗日的,不信我?!水皮说:你能吃了一座豆腐,豆腐钱我掏了,我再给你三元钱。……当下霸槽就让开合搬出一座豆腐,没用刀切,伸手掰下一块吃起来。”最终,“狗尿苔说:霸槽吃豆腐快要吃死啦!……老顺又问:吃了多少豆腐?狗尿苔说:二十斤。”

《大词典》“凿”未及此义。又及,“座”作为量词,汉代以来文献多见,汉·伶玄《赵飞燕外传·奏上赵皇后书贺正位》:“枕前不夜珠一枚,含香绿毛狸藉一铺,通香虎皮檀象一座,龙香握鱼二首。”宋·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又前行五七步,见一座宅,粉墙鸳瓦,朱户兽环。”宋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入香山寺》第4:“迤逦登程,遇一座山,名号‘香山’,是千手千眼菩萨之地,又是文殊菩萨修行之所。”又第13:“入到波罗国内,别是一座天宫。”又第15:“行之三日,见一座城门,门上牌额云:‘竺国’。”《大词典》“座1[zuò]”谓“7.量词。”首例引《儒林外史》第14回:“ 马二先生 又往前走,走到半里路,见一座楼台盖在水中间。”书证明显过晚。

20.扎点

《增补幸云曲》第2回:万岁爷巧扎点,穿上件青布衫,龙袍紧盖防人见。……万岁爷扎点停当,叫宫官:“你看我像一个什么人?”

安排,准备。今陕北府谷方言存此词,如说“娃娃的学费要趁早扎点”,“行李扎点停当了没”,“盖房的木料几年前就扎点好了”。《大词典》收录“扎掂:装束;准备”,“扎墊:结束停当,准备好”,未收此词。

21.志志

《穷汉词》:你也试试俺的心肠,志志俺的性情,看俺望着你珍重不珍重,希罕不希罕。

称量,考量,测验,审视。方音zì。今陕北方言存此词,或记作“赀”,孙鸿亮、吕达《陕北说书精选·二十点将》:“七郎死在花椒树,八仙宴赀汉张良。”民歌“井子担水马勺舀,我慢慢赀验你心瞎好。”“赀验”同义连用。更多指用戥秤或升斗称量,如“也不上秤赀赀你有几斤几两。”“你给咱赀上二升米先吃着。”《后汉书陈蕃传》:“采女数千,食肉衣绮,脂油粉黛,不可赀计。”李贤注:“赀,量也。”《魏书·食货志》:“灵太后曾令公卿已下任力负物而取之,又数赉禁内左右,所费无赀,而不能一丐百姓也。”宋·王安石《郭解》诗:“藉交虽有不赀恩,汉法归成弃市论。”《清史稿·食货志一》:“至雍正七年,营成水田六千顷余,虽糜帑不赀,而行之有验,惜功未竟,后渐废弛。”陕北方言“zì”及“赀”本字当为“[志见]”,《玉篇·见部》:“[志见],明见也。”《集韵·志韵》:“[志见],审视也。”《<聊斋俚曲集>方言俗语汇释》“志志”条:“试试。上例中 ‘志志’与‘试试’对举,故‘志志’有‘试试’义。”[8](p362)近是。

猜你喜欢
大词典聊斋豆浆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我妈妈是卖豆浆油条的
陆谷孙请人“找茬”
陆谷孙请人“找茬”
“英语大师”陆谷孙
孙雨田《聊斋·云翠仙》组画
豆浆新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