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青少年动画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1-02-12 22:22刘香渔
幸福家庭 2021年18期
关键词:动画青少年创作

刘香渔

动画教育对提升儿童与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首先,动画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儿童与青少年的创造能力。教师为儿童营造开阔、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儿童与青少年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由的创作。其次,动画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儿童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儿童与青少年在学习动画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学习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工具与材料,可帮助学生建立秩序感。再次,动画课程的学习能够锻炼儿童与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儿童与青少年在动画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创设故事情节,思考故事情节是否得当。动画创作能够增强儿童与青少年学习语言的兴趣,增加他们的词汇量,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最后,动画课程的学习能够促进儿童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儿童与青少年的性格与遗传因素相关,但环境也会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教师引导儿童与青少年接受积极向上的动画创作内容,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乐观、不惧困难、勇于接受挑战的良好品质。

动画体现的价值可以分为表显性价值和潜隐性价值,其中表显性价值包含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激发、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沟通能力与团队意识的提升。潜隐性价值是指动画创作展现了儿童与青少年的想象世界。儿童与青少年动画课程要符合儿童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结合儿童与青少年在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征,笔者将4~14岁儿童与青少年的动画课程设置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4~5岁)

1.阶段目标。儿童在第一阶段的学习目标是认识自我与世界,运用主动知识启发被动知识,学会自主学习。在第一阶段,儿童观察世界的方式与他们描绘的方式有所不同,教师不宜用像与不像的标准判断其作品的好坏。例如,儿童在主动认识自我時,能够了解人的容貌、肢体结构等,但是在创作过程中,只会呈现对于他们而言重要的部分,即主动认知,而那些在作品中被忽视的部分,即被动认知,是儿童知道但不会表达的内容。

2.教学内容与意义。在动画课程学习中,教师可利用水彩、彩铅、油画棒、水墨、软陶等材料,进行多种创作形式的组合,引导学生体验美感。亲子动画课程由儿童担任导演、家长作为执行者、教师作为引导者,营造快乐亲子氛围,给予儿童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家长参与儿童动画的创作过程,有助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提高儿童学习动画的兴趣。例如,在以“海底世界”为主题的动画课程中,教师可结合点、线、色彩、简单动画效果等相关知识点,鼓励儿童充分发挥想象力,向家长描述想象中的海底世界。家长须配合儿童完成作品,通过定格动画的形式在作品中呈现海底世界的各种动物与植物。此外,不同作品可以体现儿童的个性化特征,教师还可鼓励儿童介绍自己的作品,以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

3.教学方法。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的相关图像、影音资料,利用绘本、动画片等,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儿童能够复述绘本、动画片中的内容,独立讲述动画作品的创作内容,并在教师和家长的协助下通过定格动画自己的想法。

(二)第二阶段(6~8岁)

1.身心发展特征。儿童在第二阶段的智力水平、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所提升。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思考“我在做什么”“我让动画中的形象做什么”等问题,他们能够在这种关系的创造中获得乐趣,也喜欢重复表现一些相同的主题和形象。

2.阶段目标。儿童在第二阶段的学习目标是识别并描述动画作品中的线条、形状、色彩、形式,结合对生活中某一动画作品的感觉,说出不同动画作品的风格差异,理解动画的视觉原理,创作简单的动画。

3.教学内容。动画作品可以体现不同儿童的创作个性,不同儿童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看法。随着课程的深入,儿童对动画形成初步认知,掌握了简单有趣的动画知识,可以在快乐学习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创意思维。儿童创作动画的方式逐渐变得丰富,从单一材料向多种材料转变,这有助于提高其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在以“恐龙乐园”为主题的动画课程中,儿童需制作恐龙形象,将恐龙的四肢、头、尾等结构进行连接,使各部分结构可进行旋转活动。家长需配合拍照,以完成动画作品。本阶段注重儿童动画创作的趣味性和独特性,教师要鼓励儿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动画创作。

4.教学方法。在这一阶段的创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儿童利用综合材料进行动画创作,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将学生对手工的兴趣迁移到动画学习中。

(三)第三阶段(9~11岁)

1.阶段目标。儿童在第三阶段的学习目标是强化审美认知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增强辨别是非、社会交往等能力。儿童具有天生的设计感,把艺术当作表现自我的方式。动画创作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律动”,而“律动”最简单的特色是“重复”。动画的画面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重复性较高,动画的逐帧创作特征能够培养学生的设计感。

2.教学内容与意义。教师可通过综合材料制作创意动画,提高儿童的兴趣与成就感,并引导儿童学习动画剧本的创作方法以及视听语言等相关动画理论知识,促使儿童进行自主动画创作,进而提高儿童的文学素养,增强儿童的思维拓展能力以及艺术审美能力。例如,在以“龟兔赛跑”为主题的动画剧本创作课程中,教师可结合动画故事的创作方法等相关知识点,鼓励儿童发挥创造力,对《龟兔赛跑》的故事进行改编。动画故事的创作编写需要儿童合理设置故事中的人物与情节,教师要在课程中指导学生将自己创作的故事制成完整的动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学方法。在这一阶段的动画课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儿童的文学素养和艺术审美。

(四)第四阶段(12~14岁)

1.阶段目标。青少年在第四阶段的目标是通过观察与思考形成对事物形象与色彩的主观认知,能综合运用前几个阶段所学内容,了解动画创作的流程,参与完成完整的动画作品。

2.教学内容与意义。教师可通过角色、场景设计等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动画视听语言、分镜头设计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动画制作能力;通过动画大师创作方法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艺术评赏能力;让学生合作完成动画作品,提高其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例如,“综合创意动画制作”课程的内容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动画制作,对已经设计好的前期小故事、小角色及场景进行动画的中期与后期制作,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动画作品。

3.教学方法。教师在本阶段的动画课程中可运用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结合学生动画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社会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总的来说,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美术、影视、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儿童与青少年学习动画课程有助于锻炼想象力,提高创造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基金项目:吉林动画学院科研项目,项目名称:青少年动画创作与素质教育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20026。)

(作者单位:吉林动画学院)

猜你喜欢
动画青少年创作
青少年发明家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一墙之隔》创作谈
我是动画迷
创作随笔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创作心得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