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欣华 周会
精神运动学是一门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全面的、人性化的交叉学科。贴近生活、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独立自主是精神运动学的基本原则。本文将从精神运动学角度探究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框架、游戏内容及实施方式,通过游戏和运动的形式开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需求的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发展,同时促进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幼儿体育活动的新教育理念。
精神运动学的核心概念是自我概念和自我同一性,通过身体运动产生的体验,让幼儿在运动中游戏,在运动中体验与表达,在运动中发展与成长,从而促进幼儿人格的发展。幼儿园的体育活动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要,注重游戏性、趣味性,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权与表达权,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与环境积极互动、表达自我、增强体验、发展体能,获得“身”与“心”的融合发展。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寻找适切的理论支撑,探寻体育活动的实施途径及支持方法,以不断丰富并完善幼儿园体育活动。
齐默尔教授对体育运动的基本立场是通过体育运动让儿童获得身体经验、感官经验。因此,精神运动学的最终指向是“身”与“心”的融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关注幼儿年龄水平差异,梳理目标框架内容
笔者依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健康领域中幼儿“身心状况”和“动作发展”等目标要求,思考精神运动学理论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框架相关内容,结合幼儿的体能基础和兴趣爱好,梳理目标框架体系。齐默尔在访谈中指出:“精神运动学倡导利用心理与身体之间的关联,通过身体的运动对心理产生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要从社会适应、身心健康、体育认知三个方面,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发展幼儿身体素质,提高幼儿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水平,激发幼儿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依托幼儿已有经验,建构多维目标框架体系
笔者尝试以目标框架体系为支撑,针对幼儿的能力水平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并基于本园幼儿已有的能力水平基础,细化目标框架的相关内容,在社会适应、身心健康、体育认知三个一级目标维度上,按照年龄水平差异设置二级目标。在精神运动学理念的引领下,幼儿教师不仅要关注运动本身,还要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社会能力、认知水平等全面发展。
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关注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的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而精神运动学恰恰为教师提供了具有价值性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基础。
(一)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学习方式和发展规律,丰富体育活动形式
教师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和要求为导向,充分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体能基础和发展需要,开发体育活动项目和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活动设计,让幼儿在丰富的体育活动中获得满足各自需要的发展。幼儿的思维方式是直觉行动思维,他们用直观的行动表达自己的意图与需要。教师要充分运用场地、器材、设施,为幼儿创设支持性的体育运动环境,组织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
1.多层次,多创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笔者充分利用资源库里的体育活动内容,组织幼儿开展趣味踏青、拾秋、趣味运动会、参观自行车基地、欢乐嬉水等多项年龄层次的体育游戏活动,以提升体育游戏的层次性、趣味性。
2.多互動,多丰富。精神运动学理念认为:如果教师或家长希望幼儿可以自己参与安排和计划游戏的开展,就必须让幼儿有做出本能或习惯性行为的机会。因此,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强调师幼互动、观察引导、幼幼互动、互相学习外,还要重视家长资源的作用。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体育游戏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秋游等,充分开发利用家长资源,丰富体育活动内容。
(二)凸显趣味性、游戏性和适度挑战性,精心设计体育活动
1.混龄混班游戏,丰富多样。通过混龄混班的体育游戏,幼儿可以体验到多样化的、不同层次的、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内容,在同伴交往、观察、模仿、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了解游戏规则,提升游戏自信,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户外开心娃加油站”游戏中,幼儿会自主整理材料、设计活动项目和内容、选择场地、创意玩法、参与游戏评价,不仅丰富了游戏经验,提升了运动兴趣,还增强了自主参与的意识,真正成为了体育游戏活动的主人。
2.四季运动游戏,多面发展。幼儿园体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笔者结合四季主题课程,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开展了“春之趣味踏青、夏之欢乐嬉水、秋之亲密远足、冬之健康游园”四大系列体育游戏活动,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让运动节成了孩子们的狂欢节。
(一)利用多样化资源,注重幼儿体育活动的多方面准备
蒙台梭利提出,要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在组织体育游戏活动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园所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组织幼儿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游戏。教师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支持。
1.准备性支持:注重场地、器材利用的合理性;筛选并制定适宜的游戏内容与游戏规则;重视安全防护措施准备的充分性。
2.过程性支持:将搬运器材、布置场地与热身整理活动有机结合;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自主拓展、丰富创造游戏玩法;鼓励幼儿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游戏活动难度;支持幼儿自主参与游戏的记录模式。
3.后续性支持:在积极评价中提升幼儿的游戏体验;家园合作,通过评价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尊重幼儿创意想象,支持幼儿尝试体育游戏的新玩法。
(二)灵活组织实施,优化幼儿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
教师要在幼儿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合理、灵活、有效地使用支持性手段,以保证幼儿主动参与、安全游戏、健康快乐成长。为此,教师要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将搬运器材、布置场地与热身整理活动有机结合。教师要引导幼儿自主设计游戏路线与玩法,让幼儿自主搬运、整理、摆放器材,促使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并自主调整游戏内容。教师还要让幼儿通过讨论、观察,熟悉游戏内容与玩法,根据器材创意拼搭,从而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2.自由结伴、自主拓展,不断丰富游戏玩法。幼儿自由结伴、自主拓展是创新游戏玩法的重要途径,既有利于创新玩法,又能帮助幼儿了解同伴、分享经验。
3.设计环境标识,明确活动规则与内容。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实现的。教师创设开放、自主的游戏环境,能促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例如,在“开心娃加油站”活动中,为了充分激发幼儿的自主意识,教师引导幼儿围绕“开心娃加油站”进行话题讨论,让幼儿自主设计游戏路线、活动规则等,并及时捕捉幼儿的游戏创意,借助“可以这么玩”的绘画表征,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三)多角度评价,重视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后续支持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表现并给予評价,让评价有价值;要让幼儿从自身出发,强化自己的行为,获得自己的内心肯定。在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关注幼儿的游戏体验,通过多样化的幼儿自主评价方式,帮助幼儿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游戏过程,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促使幼儿在积极评价中提升自己的游戏体验。教师可以通过能量环、记事本、小小讲解员等形式开展多样化评价,这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性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运动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通往世界的一扇大门。幼儿在亲身体验、切身体会的过程中,获取了自身对于周围世界的认识;在与同伴游戏中,熟悉了游戏规则,学会了自主解决问题;在尝试与挑战的过程中,感受了成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促进了“身”与“心”的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天都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