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法治教育课程的源起与开展

2021-02-12 22:22包佳慧
幸福家庭 2021年18期
关键词:法治笔者内容

包佳慧

相较于小班幼儿来说,中班幼儿生活经验更为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对于法治教育熟悉又陌生。

笔者对幼儿的交流分享进行梳理,发现他们其实能说出很多关于法治教育的内容,如不能乱拿别人东西、不可以打架、走路要走斑马线等。这些内容是法治教育的一部分,但中班幼儿对此却没有明确的概念,他们对于“法治教育”这个名词感觉很陌生,对于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比较好奇,也充满了疑惑。因此,幼儿园的法治教育十分有必要,笔者决定以课程的方式开展中班幼儿的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

一方面,笔者结合前期的调查结果,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对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寻找相关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笔者以家长为坚实的后援团,鼓励其与孩子共同探索法治教育的相关内容。

(一)班本课程来跟进:深入了解,制订计划

笔者在周末向幼儿发布小任务:和爸爸妈妈一起调查法治教育的内容。周一来园后,笔者向幼儿提问:“通过调查,你们现在对于法治有了哪些了解呢?”幼儿议论纷纷:“我们要尊重法律,不然就要受到惩罚。”“法律是用来惩罚做坏事的坏人的。”“我们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这是小偷的行为,也是犯法的。”在幼儿集体交流、分享后,笔者进一步总结和梳理了幼儿园法治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公约。例如不可随地吐痰,要文明有礼,乘车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二是国家认知。例如我们的国家叫中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党叫共产党。

三是普法教育。例如不问自取即为偷,喝酒开车是醉驾,故意放火、打人都是违法行为等。

四是安全教育。例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听完笔者的梳理后,幼儿感叹:“哇,原来法治教育有这么多内容,我们平常说的很多东西都和它有关系。”笔者进一步引导:“其实法治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才能保证社会和谐、友好地向前迈步。”

有了初步的计划之后,幼儿又说:“这个内容也太多了吧,我们怎么去了解它呢?”有的幼儿说想用画画的方法学法治,有的说想玩警察抓小偷游戏,还有的说想用唱歌的方式学法治。幼儿的想法多种多样,笔者引导他们将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感兴趣的学习方式等画在纸上,将其作为自己的学习计划表,为教师设计、生成不同类型的课程活动提供参考。在笔者的引导下,幼儿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画面诠释了自己的困惑和需求。之后,笔者再用文字记录,发至班级群,与家长共同协作,解决幼儿的问题。

(二)一日生活皆课程:多元形式探法治、知法义

1.五大领域的整体建构。在活动设计之初,笔者着重关注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之间和目标之间的渗透和整合。针对幼儿在前期计划中表现出的兴趣和需要,笔者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全面、丰富的活动满足了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帮助幼儿在此过程中学习了很多法治小知识。虽然幼儿依然有些懵懂,但法治的种子已然在他们心中扎根。

2.多元游戏的趣味学习。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玩中学、在玩中探究进步是幼儿接受知识的主要模式。所以除了日常学习探究,笔者还注重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巩固法治小知识。

笔者设计了“对对错错辨是非”的游戏。游戏玩法:幼儿按照人数分为几组,教师播放各种法治图片,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自主判断对错并阐述理由,答对得一分,最后总分最高的队伍获胜。这个游戏参与度高、科普性强,幼儿能通过这样的判断和阐述,初步感知可为和不可为之间的界限。

3.生活实例的日常教育。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笔者从幼儿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和接触的各种事物中,充分挖掘了相应的法治教育资源。

下面,笔者将介绍一个实际案例——“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女孩A带来了好多张漂亮的贴纸,送出许多后将剩余的放回抽屉。下午画画从抽屉拿蜡笔时,有几名幼儿突然大叫起来:“老师,老师,B的抽屉里有贴纸。”她们还直接从抽屉里拿出了贴纸交给笔者。笔者问B:“宝贝,这是A送给你的吗?”她低头不语,我心中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笔者请大家坐下,一起进行谈话。

笔者问道:“这张贴纸A没有送人,怎么会到了B的抽屉里呢?”大家叽叽喳喳地说:“肯定是她自己拿的。”B还是不说话。于是笔者接着问:“那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幼儿说:“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要还回去,这样是不好的,你要的话可以自己叫爸爸妈妈买啊。”这时候,B说:“对不起,我不应该拿A的东西,我只是觉得太漂亮了。”笔者摸摸她的头,并对幼儿说:“知错就改还是好宝宝哦!孩子们,今天她拿了别人的东西藏起来不好,可是直接把她抽屉里东西拿走的小朋友也要注意哦,不是我们的东西,就不能乱拿。现在你们还小,如果长大了还乱拿东西,可就变成小偷了,记住一句话‘不问自取即为偷’,喜欢一样东西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幼儿纷纷点头。

在这样的生活案例教学中,幼儿既能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又能自然地接受不乱拿别人东西、远离火源和电源、对陌生人说“不”等法治教育,从而引导幼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多样化的认知巩固形式。经验认知的形成除了不间断地学习,还需要反复巩固,并在实践中加以反思。因此,笔者设计了多样化的认知巩固形式,使幼儿常记法治教育在心中、在嘴边、在身旁。

例如,笔者在晨间谈话环节中设立“新闻小报”活动,幼儿可以自主预约播放新闻热点;在中午散步时,笔者带幼儿吟诵儿歌《八荣八耻》,成为园内一道亮丽风景线;笔者还开展了法治小故事比赛,评比出班级里的故事大王(全班36人,全员参与,共提供28个故事);笔者还组织了法治主题亲子绘画及展览(35人参与,优秀画作20余张),组织了法治情境小剧场。

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孤军奋战,要巧妙联合家长的力量,充分调动家长的智慧,利用小家庭中擅長的表现形式,生成新的话题和活动,并辅以有趣、可行的活动,推广至其他家庭。这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促使其运用多样化的方式表现自己所学的法治内容,让幼儿的学习留下痕迹。总之,这些活动不仅是班本活动的延伸,更是法治教育从幼儿园向家庭的有机渗透,以幼儿学法、懂法为纽带,加深家庭内部对于法治的认知。

(一)法治教育形式多一点趣味性

法治教育比较严谨,很容易让人感到枯燥,而幼儿还很稚嫩、懵懂。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以幼儿喜欢的游戏、幼儿经历的一日生活为媒介,以趣味性的活动来调动其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法治教育渗透幼儿的生活。

(二)法治教育内容多一点生活性

法治教育内容宽泛,具有深刻的奥义,而普通人,尤其是幼儿,真正接触的法治往往是与其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内容。因此,在设定活动内容时,教师应尽量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法治教育内容,如交通安全、人身与财产安全、社会文明公约、环境保护等。这样幼儿可以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热烈地讨论,从中获得法治知识的新经验,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三)法治教育情感多一点正能量

法治教育的初衷是引导幼儿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公民。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在开展法治教育时,不仅要对幼儿进行法治知识的科普,更要发挥好法治教育对于幼儿情感教育的引导作用,让他们知义晓理,以法治法,严格要求自我,成为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新时代好少年。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和意识对于他们终身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所以法治教育应从幼儿抓起。教师要悉心设计、因材施教,并与家长相互配合,促使幼儿用心学习法治知识并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理念。幼儿教师要让幼儿园课程成为法治教育的优良载体,让幼儿成长为优良美德的传递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街道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法治笔者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主要内容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