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峰岚
区域活动以其自由、自主、宽松、愉快的活动形式深受幼儿欢迎,给幼儿提供了掌握技能、技巧的机会,是发展幼儿社会性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讨论了区域活动中不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探讨了如何利用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学习获得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等,如能坚持做完每一件事,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能愉快地与他人分享、合作,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做法并给予正确的评价,不以自我为中心等。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选择区域内容、游戏伙伴,在与环境、教师、同伴的互动中,获得社会性认知,实现社会性发展。
活动环境和材料是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教师往往误认为只有环境越美、材料丰富,幼儿才会获得越多的经验和知识。以下是区域活动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一)过于精雕细琢的区域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部分教师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创设环境,如设计别具匠心的区域吊牌和区域墙面。但是,如果环境不能与幼儿形成互动,不能让幼儿从中获得发展,那么环境布置得再美也形同虚设、毫无意义。
(二)过于丰富多样的区域材料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因此,部分教师只注重提供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区域活动材料,并没有引导幼儿与材料进行有效互动。比如,教师在数学区提供了丰富的纸质、塑料、木头等材质的材料。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到把玩各种材料上,不能安心操作,在活动中地面、桌面总是杂乱无章。这显然与教师投放材料的初衷不一致,不利于幼儿从中获得社会性发展。
(三)过于看重区域评价
在区域活动后,教师会组织幼儿进行评价活动,以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区域活动。部分教师喜欢问幼儿:“你今天玩了什么?成功了没有?”他们只关注幼儿的操作结果,忽略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习得的经验和获得的发展,这不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幼儿。
(一)幼儿成为区域环境创设的主导者,让环境“活”起来
幼儿是活动真正的主人。教师在创造区域环境时,要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让幼儿通过与同伴商量、交流、合作等方式,在教师的辅助下,主动创设富有意义和功能的区域环境。幼儿在自己创设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游戏,充分与环境相互作用,这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例如,在“亲亲家乡水”的主题区域活动中,教师在设置区域环境时向幼儿抛出问题:“什么样的环境能体现出苏州的特色呢?”为了解决问题,幼儿收集与家乡有关的资料,汇总资料后进行集体讨论,选取了实用可行的办法。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幼儿协调合作,发挥各自的特长。组织能力强的幼儿负责分配任务,绘画好的幼儿负责画小桥,空间感好的幼儿负责整体布置,手工好的幼儿负责剪贴清清的河水、折不同颜色的小帆船。最终,幼儿创设的环境里有小桥,小桥下有清清的流水,水中有一条条小鱼,水上有一只只小帆船。教师完全放手由幼儿动手,为每名幼儿提供了一片自我展示的天地,让幼儿在创设过程中发现问题,与同伴配合解决问题,使每名幼儿的社会性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幼儿成为区域材料的决定者,让材料“活”起来
区域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要提供生活化、趣味化、游戏化的区域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主动地进行操作和探索。
例如,在“亲亲家乡水”的主题区域活动中,在投放材料时,笔者和幼儿协商,大家一致认为应该设置以下几块区域:一是美工区,幼儿可以利用海绵纸和彩钻制作水中漂亮的小鱼,利用彩纸折可爱的青蛙;二是语言区,幼儿可以从中收集介绍家乡的图片和图书;三是科学区,幼儿可以利用量杯测量不同形状的饮料瓶中水的多少;四是益智区,幼儿可以根据数字钓池塘中相同点数的小鱼;五是表演区,幼儿可以手持油纸伞唱《太湖美》;六是建构区,幼儿可以搭建小桥、流水、人家等。幼儿在区域操作与探究材料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了活泼开朗的性格、相互尊重的意识、团结互助的能力,与同伴分享了成功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交往能力。
《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名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为了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是幼儿自我评价。区域评价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可以让幼儿成为区域评价的讨论者、实施者,让幼儿通过自评和互评,在思维碰撞中,获得社会性发展。比如,在建构区,男孩比较喜欢建构飞机、坦克等,而女孩比较喜欢搭建游乐园、城堡等,双方往往会因此产生矛盾冲突。在评价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幼儿共同参与,鼓励幼儿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尊重,从而解决冲突。這个评价的过程是幼儿不断克服自我中心化的过程,也是让幼儿懂得谦让、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宽容的过程。
二是教师评价。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幼儿的区域活动情况,如拍照、录音、录像、绘画作品等,为每名幼儿建立发展档案。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评价量表,观察、分析、评价幼儿,从而形成对全班幼儿、小组幼儿或者个别幼儿的评价文本,获得每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社会性发展曲线,了解群体中每名幼儿的发展差异,更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兴趣、已有经验和发展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实施策略,为每一名幼儿提供适宜的指导和帮助,助推幼儿社会性发展。
三是家长评价。幼儿的发展是每位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家长的评价也是衡量幼儿发展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通过家园合作,让家长有意识地关注幼儿在家的表现,通过互动交流,直观地发现幼儿交往水平的现状,并尝试对幼儿作出评价。同时,家长可以配合完成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表、幼儿成长档案等内容,还可以在班级家长群中填写“我眼中的孩子”主题日志,记录幼儿生活中的点滴进步。
幼儿期社会性发展的好坏对幼儿以后的学习、交往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区域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有重要比重,因此,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注重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以幼儿为本,让幼儿充分体验与探索,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与认知,增强幼儿与同伴协作的能力,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科技城西渚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