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 慧 061
《幼兒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幼儿园阶段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往往会因为处理不好以下问题,而导致健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一)“减少说教”与“充分体验”
部分教师习惯于单方面将健康知识传授给幼儿,忽略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在以往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幼儿往往是端坐静听,缺少探索感和体验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健康知识的教学不能只靠教师的说教,而是要让幼儿能够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从而收获经验。
(二)“形式多样”与“学习效果”
目前,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部分教师会在健康知识教学活动中使用过多的教学方法。例如,有教师在短短半个小时的课程里轮番采用绘本、视频、情境表演、实践操作等形式开展教学,幼儿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接受的信息量,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说明,教师在课堂上频繁变换教学形式并不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制胜法宝”。
(三)“教育重点”与“学习难点”
目前,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育内容,而忽视了对学习难点的思考。同时,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重点时往往主观性较强,没有考虑到幼儿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因此,教师应尝试基于儿童的视角开展健康教育,努力读懂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进一步优化健康教育的模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个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幼儿园不仅要将健康教育融入幼儿的游戏过程,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到自由、自主、愉悦,还要充分挖掘生活中有价值的资源和机会,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笔者基于儿童视角尝试了多种开展健康教育的路径,努力看见并读懂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进一步优化健康教育。
(一)关注日常行为,读懂幼儿的真问题
幼儿园教师需要走近幼儿,深入地观察与了解每一位幼儿的行为与语言。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借助视频与照片记录幼儿的日常行为,并采用交流讨论、家长访谈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
为了能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行为有更深刻的了解,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设计了“幼儿健康行为一览表”,鼓励每一位教师对照3~6岁儿童健康领域的关键经验审视并记录幼儿的行为。经过反复的观察与练习,教师捕捉到的幼儿健康行为的问题会越来越具体、真实。在收集到这些问题后,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通过QQ群分享讨论和现场教研等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梳理。对于一些“面广量大”的问题,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会在跟进优化后开展集体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幼儿的偶发问题,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则会通过区域活动和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二)体会学习难点,关注幼儿的真需要
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必须顺应、尊重幼儿的认知规律,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能够解决幼儿的学习难点,让幼儿的已有经验得以再现、生长和延续。在拟定健康活动目标时,部分教师往往会出现“套话多”“空话多”“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例如,在“争当护眼小能手”活动中,部分教师最初拟定的教学目标为:让幼儿知道眼睛的作用,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让幼儿通过观看图片、讨论交流,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注意用眼卫生;让幼儿大胆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在以上目标中,教师没有具体说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实际操作的保护眼睛的方法,提到的“观看图片”“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也仍然停留在说教层面,不利于解决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难点。
视力问题是目前大班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了解幼儿视力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培养幼儿日常的健康行为是教师需要在本次活动中建立的新经验。为了优化教师相关的教学计划,笔者鼓励教师基于幼儿真实的行为思考幼儿的真实需要,并引导教师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内容细化活动目标。基于此,有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阅读、绘画的姿势不正确,需要教师不断提醒。还有教师在与幼儿访谈时了解到:有的幼儿虽然对保护视力的方法有粗浅的认识(如多看绿色、多运动、多休息),但是并不了解近视对自己的影响。在对以上信息进行整合后,教师可以将活动目标调整为:让幼儿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能在绘画时背挺直、脚放平,保持正确的坐姿;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同伴分享、图片归纳等方式,了解保护眼睛的多种方法;让幼儿愿意在生活中主动保护眼睛。
(三)丰富教育途径,关注行为的真落实
健康教育也是生活教育,幼儿的健康认知需要在生活中得到有效落实。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积极尝试了多种教育形式,力求将关键经验嵌入合适的教育途径中,以延续幼儿经验的生长,增强健康教育的过程性和有效性。
1.在区域游戏中不断巩固健康知识。笔者将健康教育融入区域游戏,帮助幼儿建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例如,在“争当护眼小能手”活动结束后,笔者在班级阅读区、美术区等区域投放了一些“护眼尺”,帮助幼儿在阅读和绘画时进一步巩固正确的坐姿(见图1);在班级生活区投放了护眼操图谱和指示棒,鼓励幼儿在用眼一段时间后做一做护眼操(见图2)。
图1 正确的坐姿
图2 护眼操
2.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渗透健康知识。在学习健康知识后,幼兒经常会出现“知易行难”的现象。为了帮助幼儿在生活中巩固和落实健康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创编一些健康主题的儿歌,在歌词中嵌入一些关键字眼,帮助幼儿加深印象。看似简单的儿歌创编,其中也有大学问。第一,儿歌的语言应短小押韵。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培养幼儿正确地佩戴和拿取口罩的习惯,笔者与幼儿共同创编了儿歌:“手拿小线绳,分清深浅色,深色对外面,白色对自己(戴口罩)。手拿小线绳,对折卷一卷,装进塑料袋,送进收集桶(摘口罩)。”第二,儿歌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例如,笔者发现小班的幼儿不愿意喝水,就创编了儿歌:“排好队,去喝水;先他人,后自己;喝多少,接多少;慢慢喝,别呛着;安全饮水很重要!”但这支儿歌不够精炼,内容过多,很难让小班的幼儿记住,并且也没有解决小班幼儿难以控制接水量的问题。于是,笔者和幼儿再次创编了儿歌:“排排队,有秩序,拿稳茶杯慢慢喝;半杯水,刚刚好,想喝就喝身体棒!”改编后的儿歌既减少了内容,又嵌入了正确的要求,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3.家园共育。教师只有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能保障和提升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笔者会及时把一些图示、儿歌、视频分享给家长,并邀请家长参与到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来,以增强家长的健康意识,让家长能在生活中对幼儿起到较好的督促和示范作用。
(四)多领域渗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并吸取各个领域的关键经验,让活动形式多样化。笔者在设计健康活动的模板时,会依据健康活动的特点梳理并吸取健康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关键经验,以点带面,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以儿童本位的视角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教师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在不断优化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让幼儿乐在其中,帮助幼儿树立健康意识。同时,教师要积极转变思维,改善教学模式,努力看见并读懂幼儿的兴趣需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建邺区莲花南苑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