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庆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就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作出一系列指示,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2]这些为高校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所有的课程都要发挥思政教育作用,全体教师都要承担育人的责任。具体来说,要求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优化,修订专业课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每一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而现实的状况是,非思政课教师受所学专业所教授的专业的局限性,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不熟悉,他们实施课程思政也是各自为政,没有建立协同机制。要真正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使他们尽快熟悉高校思政教学的内容、资源、元素,才能挖掘出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而要实现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思政教师与非思政课教师之间,相同学科专业教师之间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共用。为此,我们就高校课程思政资源共建共享现状走访了省内十多所高校,开展了相关调查与分析。
总体而言,最近几年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取得一些成效,同时也存在短板与不足。
坚决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各高校都拿出了一些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绝大多数高校通过线上线下专家培训、课程思政说课比赛、教学研讨等一系列活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立项校级课程思政专项课题、打造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示范课程等形式推进课程思政资源的共建共享,以此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例如某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教师联系教研室”活动,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地结合,思政课教师真正地融入专业课团队,做专业课共建人。每一位思政老师对应2-3个教研室,要求思政课教师参加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目标设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挖掘整理课程思政元素等,将思政育人目标和专业课程目标进行有效衔接,并制定了具体的量化目标和考核细则。
重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相关的理论研究比较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多数高校在努力探索与挖掘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各类课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实现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使思政课不再是立德树人的“孤岛”,思政课教师也不再是“孤军奋战”。调查中发现,有的高校坚持把发挥好“思政队伍”关键力量作为重要抓手,聚合思政人力、智力优势,通过选拔与配备思政班主任、建设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与思政团队等方案举措,推动思政队伍主动融入学院各部门、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制度、平台与精品项目三大攻坚战,取得了一系列成效。除了第一课堂之外,还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开展大学生三下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比赛、学生社团活动等,拓展课程思政的方法和途径。有的高校致力于将思政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堂,通过学习研讨、经验分享等系列活动,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坚持“以赛促建”的发展理念,举办课程思政教学大赛,教师通过参与比赛和观摩比赛,提升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和实施能力。但对于课程思政到底怎么做,有的高校专业课教师仍有不少困惑,理论与实践中存在“两张皮”现象。
共建课程思政资源的理念未形成广泛共识,共享课程思政资源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各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首先,共建课程思政资源的理念未形成广泛共识,有的专业课教师教育理念未与时俱进,偏执地认为育人的工作是思政教育队伍的事,与自己无关,或本能地认为实施课程思政是由于思政队伍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内心抵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导致部分课程未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未实现课程思政的全覆盖。其次是协调联动的问题,即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者如何协调、衔接、联动的问题。包括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思政课教师与非思政课教师之间衔接自如,有序推进各专业、各课程如何融入课程思政的问题,如何实现价值塑造的不断强化、思政内容的相得益彰以及能力素质的整体提升;课程思政既不消解原有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学科性和专业性,又能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非思政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缺乏范式。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设计者和组织者。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对非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专业能力精湛,还要求政治素质过硬、育人能力高超。调查中发现,很多非思政课教师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诸多困难,有的虽明确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但苦于学科的差异性和专业知识的局限,感觉无从下手。有的教师有推进课程思政的强烈意识,但苦于范式的缺乏,他们期盼有相关的融入了课程思政理念的配套教材,在教学基本依据层面上有据可依,有相关的典型范例可供模仿学习。有的把握有课程思政的素材,不知如何有机的融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与实践类课程中,课程思政实施的力度和深度无法拿捏准确。
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各高校应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但有的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暂时未进行顶层设计,各部门、各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也无统筹规划,相关工作还没有形成体系。例如在课程思政作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专业课教材的编写与选择、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实施、课堂评价、教学督导等的重要内容方面缺乏系统地科学设计。仅仅被动地配合上级部门完成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活动与科研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主动作为,构建富有学校特色、全校协同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并不断完善,才能切实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实效。并贯穿于授课计划、教学研究、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等环节
课程思政建设既要有理论和政策支撑,又要有实践的落实,不能光停留在理念层面,需要将其落实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课程思政建设对非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育才,还要育人,要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对开展对课程思政的意义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其他教师只管教书就行;有的教师明确意义,但缺乏信心,担心自身思政素养不足而无法准确把握思政元素,担心在政治方向、政治观点上出现失误或偏差,要么浅尝辄止或者不愿意触碰思想政治教育。也有部分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不到位,错误地认为就是专业课“思政化”。由于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到位,不少专业课教师以为是专业课中拿出一点课时专门讲思政课,未将思政元素嵌入课程,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还有的专业教师被动实施,认为赛课当中要有课程思政,平时上课可有可无,缺乏主动性和实践性。总体而言,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教育改革精神、增强非思政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还需要进一步落实。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思政课教师与非思政课教师的携手合作、团队作战,单靠个人力量难以有效发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难以实现。有的高校缺乏大思政的统筹规划,加上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分属不同的部门,几乎处于隔绝状态,鲜有交流沟通,协同育人的环境和实践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与选择、教学设计与实施、资源库、案例库、课程质量评价等未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无法实现全流程、全课程覆盖。其次,很多高校未有效搭建交流平台。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携手合作开展教学教研的激励机制未建立,如通过教研室之间结对共建、集体备课、教研团队、课程团队建设等途径,加强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互动,共同挖掘、分类、整合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建设涵盖专业知识及思政教育资源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并恰当融入课程教学中。最后,相关的教学监督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课程思政建设没有建立起考核的“指挥棒”,对课堂教学未建立统一的质量评价、巡视督导制度。只有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并作为教育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才能真正实现落细落实。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育人方法,课堂是开展育人的主要平台。当前,课程思政的主体还是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教师,关注的课堂多为第一课堂。其实,除了第一课堂之外,各高校还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关注并综合运用好第二课堂,如通过“大讲堂”、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活动,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平台和途径。另外,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需要进一步拓展,如通过组建课程思政名师团队,或者立项课程思政项目,组建科研团队,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开展相关交流和教研活动,共建共享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树立课程思政建设的标杆,分享经验,以点带面,从而实现全覆盖。
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如何,关键在教师。各高校要围绕思政课教师与非思政课教师如何建立健全优质思政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统筹谋划,为课程思政建设创造条件、强化培训、注重合作、深入研究,推动所有教师种好责任田,共同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