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经济体系中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随着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凸显,把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作为着力点和助推力,已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山西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了将其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营销推介、景区建设等方面仍面临不少困难。为此,应在积极完善山西文化产业体系、打造山西红色和绿色文化旅游品牌、实施5A级景区倍增计划、调整优化旅游结构,以及更好对接旅游市场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重点突破,从而加快文旅深度融合,激发山西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关键词〕 文旅融合;山西;区域经济;文化旅游产业;红色文化旅游、绿色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6-0057-04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经济体系中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当前,将这两个产业深度融合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山西新兴产业中的重要门类,是山西“十四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山西省委书记林武在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品质,把山西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笔者认为,以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一、积极完善山西文化产业体系,找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突破口
(一)注重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并将其作为实现文旅深度融合的一个着力点
文化产业园区是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山西文化产业园区总体数量较少,其中有产业规模、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更少。如一些文化产业园区曾一度繁荣,现在却处境艰难;一些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规模小,市场竞争力较弱;一些文化产业园区的功能不明确不完善;等等。因此,我们要把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纳入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大局之中,并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探索其发展对策。一是在现有文化產业园区的基础上建设几个较大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要有展出、参观、游览等旅游功能,还要有突出的经济功能。山西可在其南部建立关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部建立晋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北部建立佛教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从而把山西具有影响力吸引力的文化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二是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经济”是当今时代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文化产业园区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也许比不上其他产业园区,但“文化经济”的特有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步显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经济效益。
(二)通过开发山西特色旅游商品,满足文化产业园区的旅游购物供给
在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购”是山西的弱项。目前,山西旅游景区的很多纪念品都是从外地批发而来的,往往具有质量一般、千篇一律的特点。由于山西的汾酒、陈醋、杂粮等特产携带不便、附加值不高,有人甚至说山西是一个缺乏旅游商品的省份,这是人们对山西旅游商品认识的误区。事实上,具有山西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和民间手工艺品丰富多彩,其中不乏制作精巧、附加值高且便于携带的产品,如山西“三宝”(珐华器、推光漆、澄泥砚)、晋城丝绸棉麻、黎侯布老虎等,但是它们很多都散见各地、销路受限。因此,山西应当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开发具有山西特色的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购物店商品的供给。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旅游购物店的收入,还可以为这些工艺美术品和民间手工艺品开拓销路。山西的特产也可以设计成便于携带的精美礼盒,专供旅游购物店销售。此外,还可以把山西省内的一些文化产业园区规划进旅游线路中,如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宇达青铜文化产业园、平遥推光漆器文化产业园、怀仁陶瓷产业园等,以丰富旅游购物供给内容。
二、打造绿色和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实现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一)把“山西红色文化旅游”打造成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重量级名片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发展文化旅游不能“过度商业化“。红色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决不能“过度商业化”。山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其中的武乡八路军抗战文化最具代表性,可将其打造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品牌。一要以太行干部学院带动武乡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让武乡红色文化旅游成为太行旅游板块的重点景区。位居武乡的太行干部学院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力度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应学习延安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以及兄弟省份干部学院在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功能方面的先进办学经验,把太行干部学院打造成一流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影响力,使其成为宣传武乡八路军抗战文化的“窗口”、带动武乡红色文化旅游的“引擎”,进而使武乡红色文化旅游成为太行旅游板块上的新高地。二要加强旅游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红色文化旅游要尊重旅游建设发展的规律,仅凭当前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是不够的,因为这只能满足旅游要素中“游”这个核心要素的基本要求,所以还必须对武乡红色旅游景区其他方面的要素如吃、住、行、购、娱等进行全面提升,特别是要对旅游者要求较高的生态环境进行更好的改善。
(二)把绿色生态文化融入山西文化旅游产业,以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为引领带动“山西绿色文化旅游”
绿色发展理念带来绿色生态文化。随着旅游者对于绿色文化旅游越来越热的追捧,生态要素在旅游活动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绿色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当今旅游中的热门。因此,增加绿色生态文化是当前提升景区品质的重要内容,“文化+旅游+生态”的组合正在成为景区建设的基本组成模式。目前,山西省委省政府正着力把山西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打造成绿色文化旅游品牌。为此,要对黄河、长城、太行旅游板块景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的升级改造,并把此作为提升景区品质的重点内容。水资源缺乏一直是山西旅游的短板,而黄河板块景区正好拥有水资源文化旅游的便利条件,如全国知名的壶口瀑布、天下奇湾永和湾等。黄河旅游板块可从景区生态建设方面进行突破,如对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较弱的山西黄河沿岸北部的一些景区,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改善。长城旅游板块则基本上都在山西北部,具有天高地远、视野开阔、空气新鲜的特点。右玉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堪称长城旅游板块的绿色宝地,而长城旅游板块的整体生态环境改善任务仍然很重,特别是长城旅游板块的冬季旅游项目仍需进一步谋划。太行旅游板块则要从自身优势出发打造好“绿色”这张牌,如通过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为重点的绿色生态旅游带热整个太行旅游板块。此外,黄河、长城、太行旅游都不是山西独有的,还要注意与兄弟省份的绿色协同发展。
三、实施5A级景区倍增计划,培育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旅游品牌
我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其中5A级是最高等级,代表着中国世界级精品的旅游风景区。截至2021年6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共确定了306 家5A级景区,而其中山西只有9家。5A级景区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独特的山西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把5A级景区倍增计划实施好。
(一)加快创建关帝庙、尧庙等5A级景区
山西的关帝庙、尧庙等都具备创建5A级景区的实力。首先,武圣关公是与文圣孔子齐名的中华民族的两大圣人之一,身处关公故里的山西关帝庙应努力建设成为5A 级景区。但当前山西关帝庙及关公文化的开发状况和山东孔庙及孔子文化的开发水平难以相提并论。应努力把关公文化打造成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文化旅游品牌,把关帝庙5A级景区的创建纳入山西转型升级项目中。其次,山西现有的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三大旅游品牌中有两个是宗教文化,应再培育1到2个能够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旅游品牌。因此,蕴含着丰富核心价值与思想道德营养的尧舜文化应努力成为山西的文化旅游品牌,尧庙5A级景区的创建也应纳入山西转型升级项目中。最后,从地域分布来看,三大旅游品牌中北部2个,中部1个,南部却没有,这将不利于构建山西全域旅游格局,关帝庙、尧庙地处晋南,可发展成为晋南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
(二)在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打造中加入5A景区倍增计划
2021年9月,山西省省长蓝佛安在山西第七次旅游发展大会的文化旅游推介晚会上指出,山西将实施5A级景区倍增计划,大力培育5A级旅游景区。因此,山西可在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打造中加入5A级景区倍增计划,注重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和绿色文化旅游品牌的5A级景区建设。如在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的基础上再开发更多的“红色+绿色”景区,努力将其进一步发展成为5A级景区。
四、进一步调整优化现有旅游结构,提高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文化旅游是山西旅游产业发展最早也是最具优势的门类,虽然近几年山西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发展得较快,旅游结构正在逐步趋向合理,但有些门类如城市旅游、商业旅游發展存在不足,还不能与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充分的相互呼应和协调发展。
(一)丰富旅游门类,优化改善现有旅游结构
旅游产业是一个门类众多的产业群,以内容而言包括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购物旅游等,以旅游区域而言包括乡村旅游、城市旅游等。山西旅游产业的基础和优势是文化旅游,但以购物旅游为基础的商业旅游发展得很不充分,这是导致山西旅游产业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主因之一。目前,山西一些文化旅游景区商业氛围浓厚,凸显了旅游商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应顺应此需要,积极有序地发展以购物为基础的商业旅游,并把此项工作作为景区规划、项目建设的重点,这样不仅能够合理释放山西旅游服务产业加速发展的能量,还能直接增加我省旅游综合收入,并能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服务满意度。此外,还应当在4A级、5A级景区普遍建立专业旅游购物店。购物是旅游六要素的基本内容之一,游客并不排斥购物,而是需要优质的购物。旅游购物店不仅是成熟景区的基本配套设施,也是省外很多景区的通行做法。山西有些景区也正是因为缺少配套的专业的旅游购物店,造成了景区商业秩序的混乱无序。因此,山西应当学习借鉴省外旅游市场的先进经验,合理布局旅游购物店。
(二)以旅游需求为导向研究旅游市场重点人群结构,精心设计文化旅游市场策略
旅游市场重点人群是旅游市场争夺的焦点,山西应以其需要为导向研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目前我国旅游市场重点人群的结构呈年轻化、女性化、家庭化特点。山西的文化旅游产业应抓住他们的实际所需,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吸引他们前来山西旅游。为此,一是要在继续扶持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游和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成长游”,并尝试开发女性养生游。康养旅游产业的服务主体一般是中老年人。我国中老年人大都有一定消费能力但又具有节俭、谨慎等消费特点,山西相关部门要根据其旅游需求与消费特点,继续出台扶持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措施,以推进这一产业向多元化、精细化发展。同时,还应当注重开发适合家庭游特别是亲子游的旅游项目,强化山西吸引青少年旅游者的优势,如体验亲子游、家训文化家庭游等。晋商游是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热点,可在现有基础上开发亲子游、携子游,从而带动家庭游。山西有不少养生美容的旅游资源(红枣、核桃、养生醋、运城盐湖等),应当借助这些资源开发养生美容休闲游,推进亲子游和家庭游,带动旅游购物。二是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的省内旅游市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发展背景下,出境游严重受限,跨省游也常常面临困难,有旅游需求的人们不得不转向“省内游”,这就为省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省内游一般具有重复游、家庭游的特点,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要认真研究省内重复游、家庭游的规律,把握新的旅游市场重点,努力把疫情带来的旅游业损失降到最低。
五、在文旅融合中推动山西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更好对接
山西已进入高质量转型发展阶段,文化旅游的高质量融合是实现高质量转型的应有之义。山西的文化旅游发展比较充分,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仍需进一步探索和提高。
(一)文旅融合中的创意对接
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从源头开始,即在规划阶段就融合。我省有些景区认为,在景区搞个文化活动、文艺演出就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了,但其实这只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一种呈现。有些旅游规划团队缺少文化创意人员,不重视旅游规划中的文化创意,这是造成一些旅游规划只注重现成旅游资源,景区缺少文化创意、缺少成长性和辐射性的主要原因。为此,一要进一步重视旅游规划团队的组成和建设。山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对旅游规划文本提出增加文化创意部分的要求,以提高旅游规划的起点质量。二要加强景区和文化创意公司的对接。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学府产业园区内有一些文化创意公司的创意产品水平很高,但由于在省内影响力有限,导致其业务量长年不足,而山西的一些景区又苦于对此行业不了解和接触太少。因此,我省有关部门可为它们牵线搭桥,如举办文化旅游创意合作洽谈会等,促进它们之间实现有效对接。
(二)文旅融合中的经营对接
一是要把文化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进行对接。各级政府可出面为旅游景区和文化产业园区搭桥,如山西宇达文化产业园、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吉利尔潞绸集团等都可以通过这种模式融入旅游产业中,从而通过旅游带动文化产业园区的订单式生产。二是要把文化生产基地、文化生产专业户和旅游景区进行对接。可以把农业产业化生产中已经成熟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借鉴过来,建立“旅游购物店+文化产业公司+文化生产基地(合作社)+文化生产专业户”的对接模式,如黎侯布老虎、运城临汾土布等民间手工艺品就可以通过此渠道有秩序有规模地进入旅游市场。总之,文旅融合中的经营对接一方面可以充实丰富景区的旅游购物店,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山西的文化传承更有保障。
〔参 考 文 献〕
〔1〕郭玉兰.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强省建设——以山西省为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9(05):65-69.
〔2〕吴理财,郭 璐.文旅融合的三重耦合性:价值、效能与路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62-71.
责任编辑 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