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琏 祝贵明 颜豪森 朱 颖 吕燕灵 孙红卫
我国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为34%,老年人跌倒后致伤约占38%[1]。到2013年为止,连续五年跌倒成为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因伤就医的首位原因[2]。对于本身就身体各项机能下降、骨骼脆性增加的老年人来说,跌倒的后果可能不仅仅是骨折、脑震荡等严重的躯体损伤和心理压力,更有可能导致死亡,而且由跌倒引起的治疗、康复医疗成本和家人的看护成本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疾病负担。本研究通过对烟台市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烟台市老年人跌倒情况,分析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因素,对于预防老年人跌倒提出干预措施和对策,为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配额抽样方法选取60岁以上(包括60岁)烟台市市区和农村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纳入标准:①年龄≥60周岁;②无交流障碍,有沟通能力;③在烟台市居住1年以上者;④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调查。
1.2 调查工具 ①本研究的文献查阅和问卷设计,主要采用文献搜索、网页搜索、问卷调查和现场访问的方式。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基本信息调查、跌倒情况调查、居家环境调查以及环境改善措施调查。②问卷设计科学合理且通过信度检验,结合相关文献查阅,在反复修改问卷后用SPSS 19.0软件完成信度检验,使用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法分析,Cronbach's Alpha值为0.783,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1.3 数据管理 在正式调查开始前统一培训调查员,通过小范围的预调查对问卷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初步检验,并及时调整问卷设计内容。为避免理解、阅读的偏差,通过和老年人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方式,由调查者单独询问和记录问卷的结果。调查共回收问卷179份,有效问卷161份,有效率为89.94%。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老年人跌倒的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定性资料用频数和率来描述,用t检验、方差、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等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烟台市老年人基本资料 本次调查人员中,女性占49.1%,男性占50.9%;年龄主要分布在70~80岁,占比42.9%;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主要在小学及以下,占比为49.1%;被调查者退休前从事的职业普遍分布在各个领域,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劳动者,占比30.4%;被调查者目前婚姻状况主要是已婚,占比77.0%;家庭居住地主要是农村,占比46.0%;目前居住情况主要是与老伴一块住,占比60.9%。具体基本资料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基本信息分布表
2.2 烟台市老年人跌倒的描述性分析 本次调查人群中,发生过跌倒的人占51.6%,没跌倒的人占48.4%。有67.5%的人认为是环境原因造成的,在楼梯或过道跌倒的人数占比较大,而摔倒的环境原因主要路滑和障碍物挡路。见表2。
表2 老年人跌倒的描述性分析
2.3 老年人跌倒后的身体损伤和预后情况 只需稍微治疗的1级损伤占32.9%,占比较大;跌倒后能够痊愈占65.8%,恶化残疾情况较少,卧床时间也大部分在15d之内。见表3。
表3 老年人跌倒后的身体损伤和预后情况
续表3
2.4 影响因素分析
2.4.1 跌倒有关的单因素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过跌倒,将被调查的老年人分为两组,比较不同一般资料的各组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年龄、婚姻、健康、精神状况、身体状态、感觉障碍、体育锻炼情况、是否使用辅助行走设备与老年人跌倒状况有关(均P<0.05),见表4。
表4 与跌倒有关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4
2.4.2 跌倒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跌倒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8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先使用逐步logistics回归法筛选变量(入选标准为0.15,剔除标准为0.20),再将筛选出的变量重新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α=0.05),在α=0.05的水平上有2个因素对老年人发生跌倒状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老年人的感觉障碍、体育锻炼情况,老年人视觉受损和不参加体育锻炼是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见表5、表6。
表5 老年人跌倒有关因素的变量赋值表
表6 老年人跌倒状况主要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1 老年人跌倒发生的比例及预后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过去的一年里有过摔倒经历的老年人占比为51.6%,而我国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为34%[1],跌倒后有70.9%的老年人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有34.2%的老年人在跌倒后无法痊愈,跌倒后需要卧床的占57.0%。一旦跌倒,在治疗费用上很多老年人不愿意增加支出,又怕给子女增加经济负担。因此跌倒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安全和生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3]。
3.2 老年人自身健康状况和生理因素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不同身体状态和不同的感觉方面障碍对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存在差异,存在大小便失禁、保留导尿和上厕所频率增加三种身体状态之一的老年人比身体状态正常的老年人跌倒比例高,存在感觉性失语、视觉受损和听觉受损三种感觉方面障碍之一的老年人比感觉正常的老年人跌倒比例高[4]。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位置觉、听觉、视觉功能也会出现减退,诱发老年人摔倒,这与Ehrlich等[5]调查结果相似。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较差,骨骼肌肉系统退化,导致肌力下降,骨骼对体重的负重能力下降,易发生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跌倒危险增加的生理因素。行为因素对老年人跌倒有一定影响,对跌倒和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人运动是防止老年人跌倒的保护因素。因此老年人应该积极进行身体锻炼增强腿部力量,改善平衡,减少跌倒,提高身体素质和平衡能力,使其稳定性增加,从而达到防跌倒的目的。
3.3 老年人所处环境状况和外部因素 本次调查人群中发生过跌倒的人占51.6%,其中有67.5%的人认为是环境原因造成的,在楼梯或过道跌倒的人数占比较大,而摔倒的环境原因主要是路滑和障碍物挡路。第一,造成老年人跌倒的诱因之一可能是不完备的家庭居住环境,如暗淡的光线、不合理的家具设计、狭小的空间、不平的地面都可能会造成跌倒[6]。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改善居住环境,如增加居室光照亮度、安装防滑安全的保护设施、紧急报警设备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受到跌倒摔伤的情况。第二,在社区摔倒有30%~50%归结于环境因素,超过70%的户外跌倒也是因为环境因素导致[7]。小区物业或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重视社区环境的安全问题,如在斜坡处装好扶手,加强路面路灯的维护;另外多雨雪大风的天气等因素造成了烟台市老年人跌倒的比例较大,在冬季雨雪天气下及时铲雪并做好对老年人外出的安全提醒,从这些方面积极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
3.4 老年人的行为、心理和其他因素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环境变化和社会角色转换不能很好地适应,情绪急躁、孤独感增加和焦虑抑郁存在增加了他们跌倒行为的出现。不同的精神状态对老年人的跌倒影响存在差异,存在兴奋行为、意识恍惚和意识浑浊、注意力不集中三种精神状态之一的老年人比精神状况正常的老年人跌倒比例高。国内研究显示,情绪较差的老年人因注意力受到影响而无法灵敏感知危险,还有很多老年人因好胜心、固执等个性,遇难事勉强为之,导致发生跌倒的风险高出3.725倍[8],所以应该鼓励老年人积极与外界交往,保持心理健康。目前老年人防跌倒的知识没有广泛宣传,通过学习专家讲座、宣传栏、宣教手册、网络可以有效使老年人明白危险区域,从而积极主动避免危险。家属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时,应当承担起陪护的责任,尽心照料,防止因高估老年人自理能力而导致跌倒的发生[9]。
首先做好病情评估,对跌倒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并对老年人预防跌倒给出建议,开展跌倒认知宣传教育,对居家环境及跌倒危险因素的改善进行指导,以避免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其次,完善社区服务类型,招募志愿者,尽量满足老年人上门看病、日常送饭、帮助购物等简单的日常需求,这样可缓解老年人及其家庭负担。最后,建立完善的跌倒管理系统,研究发现完善的跌倒管理系统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具有较好的效果[10],这方面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急需提升我国跌倒管理水平,通过应用跌倒风险评估等工具对跌倒高危人群进行筛查,规范、细化跌倒防范管理系统规章制度,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减少由此带来的健康、经济等损失。
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11]。跌倒是在多种因素交织下产生的,要多方综合采取措施才能有效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对老年人不断进行健康教育基础上还应对老年人居家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对居家环境的改善提出建议并及时修正室内环境,治疗相关疾病,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此外,老年人还要积极运动锻炼、增强体力、改善肌力和平衡功能。建立完善的跌倒管理系统,为老年人提供跌倒风险评估,进行高危人群筛查,关心独居老年人生活,开展针对弱势群体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