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分析

2021-02-09 03:08肖玉平
中国民商 2021年1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管理预算编制

肖玉平

摘 要: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推动市场经济迸发出了无限活力。而企业作为市场中最重要的主体,其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经济全球化的新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重要管理手段。我国通过借鉴国际先进企业的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实际,创新发展,积极有效地发挥了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作用。本文将会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进行深入解析,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

一、当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一)企业预算编制方法相对简单

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将预算编制形式化,预算编制基础缺乏科学性,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脱节,大部分企业仅仅依赖于历史数据为基础做增减量的预算管理方法,参照的标杆本身就存在问题,同时又不能综合考量内部运营业务的实质和外部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化,确定预算目标时往往是靠拍脑门。过于简单、模式过于固定的预算编制,使得预算编制方式与企业管理不相适应,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没有从整体上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条件,缺乏较为科学和完善的预算指标,仅以财务预算为依据,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预期效果。企业应该向一些采取先进预算编制的企业学习,吸收其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结合自身公司实际发展的特点,创造更好的预算方法,提高预算管理的客观性,使其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全面预算的理念及定位模糊,缺乏先进、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法

企业对全面预算缺乏重视和投入,没有有效地将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渗透到具体的业务工作中,对过程中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控制也缺乏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思想观念陈旧,忽视了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预算实务中,存在以下几点通病:

(1)定预算目标任务过程中,只站在本部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预算任务往下减,预算费用往上加,定预算目标时讨价还价,反映的困难总是比办法多,本位思想严重;

(2)部门费用明明已超年度预算,但业务部门认为自己的年度预算利润已经完成了,想花多少就花多少,财务部门就不应该卡我的费用预算;

(3)快到年底,年度费用预算还没用完,为了当年预算的达成率好看一点,以及为下一年的费用预算埋个伏笔,年底拼命突击花钱,全面预算变成了各部门比拼花钱速度的预算。

(三)企业需要完善全面预算的组织机构

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与隐患,其中组织架构方面就需要完善健全,企业建立健全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是预算管理作用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关键,以防止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出了问题各部门相互推诿、过程管理流于形式的现象。因为全面预算管理涉及的工作内容繁乱错杂,其相对应的职责分工也就比较复杂。特别是对各个部门来说,完善组织结构需要采取更理想的措施来进行协调控制,所以企业应当建立分工明确的全面预算管理决策机构、管理工作机构与执行机构,各机构各司其职,明确预算管理体制、各预算执行部门的职责权限、授权审批程序和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组织机构的组织领导作用。全面预算组织结构的完善需要企业负责人、主要职能部门的高管以及各级主要负责人在组织机构中承担一定的任务,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充分收集有关财务、商务、法务、行政、人事、采购、市场、技术、政策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不断调整制度和控制模式,确保全面預算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的具体对策

(一)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

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是企业各部门间横向、纵向反复沟通、协调的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讨论、协商与修正,对企业各部门业务进行反复模拟和预演,避免预算目标脱离实际业务的情形,提高预算编制的可靠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经济业务特点,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环境、生产经营周期、自身产能、运营管理水平等因素,选择一个符合公司实际情况、适合公司发展的预算编制方法,建筑装饰行业一般工期较长,适合以项目预算为基础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应结合集团发展战略和本单位业务规划,对公司所处内外部环境、在手订单、人、财、物等资源以及上一年度实际经营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盘点,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营销、产值、人员定编等主要经营规模指标,各部门再根据本单位总体目标分解情况,合理确定本部门的预算指标和绩效考核指标,确保预算目标科学合理、具体可行。

(二)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定位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的目标、战略和企业的年度计划协调起来,整合集团企业及其分子公司的目标,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分析和修正,促使企业战略目标落地;全面预算管理对内部控制有保证作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前提条件,如果内部控制没有完善的制度,企业中的风险不能顺利的控制,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做到,尽可能降低风险的可能性。预算数据可以当作企业规划参考依据,推动企业发展实现有效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以内部控制为标准,增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合理化分配,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通过全面预算对企业资源的合理归集与分配,有效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规范工作性质,保证企业资金得到合理运用,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将内部控制的监督与检查充分表现出来,避免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舞弊现象。

(三)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结合现行建筑装饰企业的运营情况,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小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逐步累积后就会最大化影响企业的效益,所以必须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1)健全全面预算执行与控制制度,保证预算的刚性和严肃性,促使各部门对全面预算有所敬畏、严格遵照执行,防止预算执行流于形式,过程中加强控制,发现问题立即启动预警。

(2)健全全面预算分析与报告制度,全面预算分析是预算控制的基础,除传统的成本费用分析外,还要加强对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应收账款周转、存货周转等多种运营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产值进度明显低于成本进度,通过对预算差异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是项目部为了抢占资源故意囤货、材料部采购不配套、设计部施工方案滞后、劳务分包资源短缺,还是业主资金原因引发的整体工程进度滞后等等,通过多维度综合分析,就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如果是项目部、材料部、设计部自身原因引起的,就要考核追责,使各部门认识到自已的错误,以后吸取教训改正;如果是外部劳务队资源问题,就要积极开发新资源,如果是业主原因将本工程资金私自挪作他用了,那就是更大的风险问题,应第一时间汇报反馈给管理层,由管理层决策对该项目是否暂停投入。由此可见,健全的全面预算分析与报告制度,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

(3)健全全面预算业绩评价与考核制度,将费用控制和价值创造相结合,将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协调起来,奖罚结合,达到双赢局面,增强员工对实现预算目标的责任心和创造性,避免过程中铺张浪费、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

(4)健全全面预算调整制度,全面预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遇到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不可抗力等因素,使原来预算编制的基础不成立,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健全全面预算监督制度,防止人情因素、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保证考核结果客观公正。

将全面预算理念和方法科学规范的深入到预算編制和执行中,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才能使全面预算管理有规可依。

三、结束语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如果企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借助先进的预算信息化工具和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从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监督到考核评价,制定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同时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地位,实现稳定的发展战略目标。本文通过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分析,为现代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提出具体合理的解决措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陈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市场,2020(30):82-83.

[2]陈蓉.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20(30):19-20.

[3]夏媛.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20(30):27-28.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管理预算编制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