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资金集中运作风险管理与控制

2021-02-09 03:08曾莹
中国民商 2021年1期
关键词:资金集中管理企业集团控制措施

曾莹

摘 要:资金集中管理对企业集团起着重要作用,在具体管理阶段针对其中的风险,要求从实际情况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后,减少风险。此外在管理的过程中在多元化的背景下,能发挥出具体的管理作用。在实践中,可以将资金集中管理作为基础,认真的做好内部资金沉淀和结算管理。在本次研究中以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风险为基础,对如何实现合理化的管理和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运作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指的是综合管理企业的所有资金,可实现整体的调度、管理和使用等。在当前很多企业开展了资金集中管理的形式,该管理形式能让企业的内部资源实现有效的整合和调配,通过资金的有效管理后,减少了其中的风险因素。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资金的合理应用实现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资金的整体利用几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集团的整体管理中,如何立足当前实际发展前景是关键,要注意的是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风险研究,规避风险,实现科学化控制。

一、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概述

(一)集中管控的重要性

企业集团在发展中做好资金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强化对成员单位的资金存量、状态和流向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企业经营活动实现有效的统筹,进而实现资金收入和支出的平衡,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集中控制后,实现资金合理配置。企业集团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之后,强化公司资金流向的控制,通过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资金管理措施,在保证成员单位经营活动需要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了企业集团资金,减少了外部融资资金,降低了资金成本,为公司发展扩大了规模,提供了对应的资金支持。

(二)资金集中管理的现状

1、缺少统筹管理

在企业集团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系统的资金管理模式,各个成员之间采取的是独立管理的形式。由于银行开设的账户不受控制,账户过多,因此各个账户会存在风险。

2、无法实现资金调控

企业集团如果不能及时掌握成员单位的资金活动,则不能实现资金收支的及时控制。在所属单位的资金控制中,存在信息掌握不到位,管控不全面的现象,资金无法实现整合,进而出现资金控制方向不清楚的现象,管理力度不够,导致整体运营管理效率低。

3、资金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实际管理阶段存在资金使用不当的情况,资金的计划和经营管理等脱节,资金预算内容以粗放化为主,资金的执行力度不到位,预算可能存在窜项使用的现象,出现了预算外资金支付现象,导致资金使用失控。

4、管理责任不明确

结算中心和所属单位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无法实现资金的合理应用。日常管理资金的资金收支没有进行监控,出现管理界限模糊的现象。

5、缺少风险控制

企业集团在资金的结算以及现金管理方面,没有采取规范化的操作形式,导致银行账户管理存在问题,现金和票据等存放不当,资金支付印章以及密匙等保管不当,进而出现了风险。在集中控制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需要衔接得当,如果控制不合理,必然会增加隐患。此外部分企业集团存在投资盲目的现象,如果出现投资失败,会给公司发展造成损失。

二、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的运作风险

企业集团在资金管控的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结合当前管理现状,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工作,详细的风险如下:

(一)信用风险

企业集团在发展阶段,面对的信用风险比较高,其信用风险涉及到其他方面,包括:

母公司和子公司等。母公司在具体的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失误的现象,进而暴露出信用风险。在集团控制的过程中,信用评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信誉度下降,其贷款情况也会受到影响,无法支撑企业继续发展,会遇到经营危机,总部的信用也会受到影响。在多米诺骨排效应的影响下,企业的信誉度随之受损。

(二)投资风险

企业集团在发展中可能出现投资风险,将所有的资金投入到一个项目内,虽然可以提升整体投资能力,但是也会增加投资风险。在投资管理阶段可能会出现决策不科学的现象,增加了經济损失,对后期发展也有影响。

(三)税务风险

企业发展中涉及到很多的税务内容,银行的银联网络形式可以实现动态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其中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与借款合同有关的印花税等都会存在税务风险。

(四)信息安全风险

资金管理有特定的管理形式,如果管理软件出现故障,势必会出现安全风险,以网络病毒为主,影响到集团的整体发展,稍有不慎会影响到资金的安全。

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运作的风险防范对策

(一)信用风险防范

企业的信用风险是不可控的,企业的经营管理阶段,财务危机是比较危险的,会衍生出信用风险,在具体管理阶段要建立相对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积极的参与到管理中去,规避经营风险。在思想上形成风险防范意识,以信用风险控制为基础,完善的信用风险监督和管控起到制约作用,同时也是风险防控的一个重要因素,其直接对企业集团的风险控制进行监督,同时参与到考核和评价中,效果突出。企业在风险防范阶段,建立预警机制,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等建立信用风险评估指标机制,明确风险应急预案和内部控制模式,在后期管理中,通过预警机制可发现其中的各类问题,尽快制定解决方案,规避信用风险。

(二)投资风险控制

投资风险防控也有突出的作用,在企业的预防管理阶段,要建立包括投资成本控制的建议书,其中涉及到投资项目评估报告、投资可行性研究等内容。在企业发展中,决策控制很关键,通过项目的整体化评估之后,能进行风险预测以及风险承受度等进行辨别。客观上来说,重点分析项目风险,多次检查投资是否能成功,风险是否可以规避。通过科学的风险识别体系,能对风险进行防范,减少了其中的风险。此外可依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发展水平以及盈利情况等,制定总的“资产负债率”控制线和各单位公司“资产负债率”控制线,以优化企业集团投资以后的资本结构。

(三)税务风险控制

企业发展中必然会涉及到相关的税务问题,依据规定要求可知,企业集团获得借款之后,要将借款的金额拨给下级各单位,向下级各单位收取对应的利息。所收取的利息不征收增值税,在统筹管理阶段,要符合支付给金融机构借款利率水平的要求,否则就相关的资金占用全额征收增值税。在后期发展中,对其中涉及到的统借业务等进行检查,将其交给相关负责单位检查,对合同检查之后,统一的进行借款。此外利息的收取和金融机构借款利息等吻合,可将其交付给其他企业集团,由企业集团归还。同时我国的印花税管理条例对印花税税目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银行与其他金融组织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定的借款合同,一般是结合借款金额的零点五开始征收。

(四)信息安全风险控制

企业集团针对资金集中管理情况进行优化,在整个管理过程中需要实现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在后续设计中,要逐渐优化资金管理形式,尤其是资金的管理阶段,按照流程要求进行落实。针对其中的管理概况,要采取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等要求对资金集中管理进行控制。尤其是工作人员,要树立责任机制,进行网络系统的检测,尤其是在计算机系统的授权操作中,将制度应用到集中控制阶段,能实现信息数据的存储控制。要经常检测计算机的安全运行情况,通过集中管理的方式,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处理,减少安全隐患,进而推动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控制。

四、结语

在当前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控制阶段,其中存在的风险比较多。考虑到盈亏现状以及发展情况等,要提升内部异地结算的效率,减少管理成本。在资金全面集中管理的阶段,进行合理化的管理之后,能减少风险。在本次研究中通过信用风险管控、投资风险控制、税务信用风险管控、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等方式进行管理,能实现内部资金的合理运转,促进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中勇.建筑施工企业集团资金运作风险管理与控制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2):65-66.

[2]杨智英.企业集团资金集中运作中存在的风险及风险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6(36):158+169.

猜你喜欢
资金集中管理企业集团控制措施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资金池”模式与银企直联在重庆高速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中的结合应用
新常态下财务公司助力集团发展功能优势分析
浅析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探析
浅析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