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作用探析

2021-02-09 06:46郝妍
黑河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

郝妍

[摘 要]语文课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学习,对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成长引领;品德与习惯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打开世界、认识世界的金钥匙。学好汉语言,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义务和责任。学好语文,对孩子认知世界、感知自我、塑造世界观、构建价值取向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低段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教师要利用教材挖掘语文教学对孩子的引领作用,筑牢语文这一工具学科的根基。

一、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翻开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的扉页,“我是中国人”五个醒目的大字便映入眼帘。在孩子的认知世界里,首先要烙上中国人的底色,让“我爱中国”的理念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让孩子从小就觉得爱祖国就要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自然、一样必不可少。如升国旗、唱国歌,这是最为庄严而神圣的事情,我们所有人都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无比崇敬和热爱。

例如,二年级下册《神州谣》一文,赞美了中华大地山川美如画、全国各民族亲如一家,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期盼祖国统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教师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小就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要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要团结民族大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共同携手奋进,共创祖国的繁荣昌盛。

又如,通过《传统节日》一课的教学,让学生知晓千百年来的文化习俗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形成的独有的传统文化特色。这些习俗的传承,宛如一条纽带,将我们华夏子孙牢牢地系在了一起,让我们在美好而温馨的氛围中体验生活的甜蜜和幸福,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二、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认识自然

自然是一本无字的大书,这本书内容广博而丰富,它有着无限的奥秘等待着孩子去探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小就对自然界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一颗好奇心和探索欲。例如,一年上册的《秋天》一文,告知小朋友秋天到了,我国的季节(特别是北方)也正值金秋时节,要引导孩子关注季节的变化,感受秋天的景色,从而认识四季、认识自然。春夏秋冬,无论哪个季节都有不同特色的美,自然之美是需要孩子去亲身体会和感受的。

又如,二年下册《找春天》一文,当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春回大地之时,可以结合课文让孩子感受春天到来的气息,观察春天到来时身边景物发生的变化,并留意大人是怎样迎接春天的。要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人是与大自然共生的,我们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是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一切,是大自然养育了人类,我们要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三、利用教材规范学生的行为,学会遵规守纪

要教育孩子从小就懂得遵守规则,做一个严格自律、遵规守纪的人。例如,一年级开篇就有一首儿歌《上学歌》,以太阳、花、小鸟来提示孩子要早起上学校,天天不迟到,做一个爱学习、爱劳动、长大为祖国立功劳的好孩子。教师可以借助课文引导学生从小就养成勤劳守纪的好习惯,并让孩子感受到上学是最快乐的事情。

又如,教师可以借助课文《一个接一个》告诫孩子们:不能过度贪玩、贪睡,还有重要的事情等着你们去做;要按时作息,做一个遵规守纪的好孩子。也可以借助课文《一分钟》告诫孩子们绝不能养成拖拉懒散的习惯,不要小看了一分钟,关键时候可以成事,也可以败事,并结合小朋友元元的经历,让孩子们懂得:拖拉有时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看着不起眼的一分钟,一旦被延误了,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来弥补,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到那时就悔之晚矣。要养成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做事雷厉风行,且行之有效。

四、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懂得感恩

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我们受恩于人,必须要懂得感恩回报,回馈恩人、回馈社会,将爱传承并发扬光大。一年级教材中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毛主席带领革命战士给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当地人吃水难的问题,而乡亲们每吃到水就会想起恩人毛主席。教师要引导学生:谁对我们有恩一定不要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当年这些革命者创造的,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这些革命先驱,不要忘记共产党的恩情。

又如,二年级下册《一株紫丁香》一文,借对紫丁香的描写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爱戴。与老师朝夕相处,师生之间相亲相爱,如母亲和孩子一般,孩子对老师一片深情,对老师付出的爱给予了爱的回馈。对老师如此,对父母也是一样,要感恩生养我们的父母,这种恩情是需要我们用一辈子来报答的。

五、利用教材进行劳动教育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劳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勤劳的习惯和热爱劳动的美德。例如,一年级下册课文《胖乎乎的小手》,小主人公兰兰最后明白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她画的自己的这双手,因为它能劳动、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情,它能创造,所以它是最美的。这样,劳动最美的观念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就扎下了根。又如,二年级下册课文《千人糕》,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我们的吃穿用都是来之不易的,要懂得珍惜,节约资源;要从小就树立勤俭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杜绝浪费。

六、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保护自然、爱护环境

当前,一些国家自然环境逐渐恶化,未来可能出现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因此,环境教育显得非常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要让我们的后代都成为环保主义者,守护好我们的青山绿水。

例如,教学一年级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让孩子懂得不论年纪大小,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都要关爱自然,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并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需要人人行动起来,共同呵护,才能保持一个美丽的绿色世界。课文的儿歌中常常出现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小鸟、与小动物友善相处的内容,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要关爱自然、关爱小动物,我们人类和小动物都是平等的,应该友好相处;人不能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要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守护好我们地球这唯一的家园。

七、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品德教育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形成良好的品德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例如,借助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告诫学生:不可有过多的贪欲,贪欲过多往往会犯下一系列错误而最终两手空空,一无所获;也不可看到什么好就想据为己有,那样,天长日久就会养成贪婪之心,而人一旦有了贪婪之心,就只会自私自利,以个人为重,丝毫不顾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而这也就离犯罪不远了。

又如,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通过对雷锋叔叔的寻找、呼唤,表达了对英雄的思念,更是对现实中涌现出的许许多多雷锋式人物的赞美。我们要引导学生沿着雷锋的足迹走下去,将助人为乐、急人之所困的雷锋精神传承下去。我们要给学生树立光辉的榜样,让学生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从小就树立大公无私、乐于助人、集体利益至上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教师可以从上述方面教育和引导学生,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21修订)[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佟宏梅.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黑河教育,2021,(05).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语文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略谈
小学低段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由学生学习的视角分析小学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
小学低段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
实现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分析小学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
论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开展与实践
推进“自主识字实验”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