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造型设计中的“空间”观

2021-02-07 03:54綦明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壶嘴壶盖茶汤

茶壶是中国传统陶瓷造型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类型。从功能性上看,它是盛装茶水的经典容器;从审美性上看,它的整体造型均衡又充满了节奏感;从思想性上看,它包含着“有容乃大”的传统哲理。因此,对茶壶造型设计中“空间”概念的理解就不仅仅局限于容积的概念,而且需要考虑其被赋予的更多内涵。

从器物造型学的角度来看,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出现了广义的“壶”,这类器物具有以下三个特征:首先,它们的形制丰富多样,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需求;其次,它们都具有模仿瓠瓜而成的中空体态(图1);再者,它们的形制规则常随着内存物性质的差异而日渐细化。为了更好地辨明壶的具体形态类别,人们常以其功能性质或造型特征来标记具体的壶名,前者如酒壶、唾壶,后者如盘口壶、多穆壶。故而“茶壶”就是指专门用以冲泡茶汤的壶类器具。

从古至今,陶瓷茶壶的造型经历了多次转变。中国南方地区的民众早在汉代就已形成了饮茶的习俗,不过当时他们的饮茶方式还是被称为“茗粥”的烹煮法,因茶汤汁液厚重,使用敞口器具饮用更为合适。直到唐代,以陆羽为代表的文人群体开始提倡一种讲究茶汤色泽的烹茶方式,在这种饮茶风尚中,依然没有出现单独的茶壶。有研究者认为,唐代的注子可能同时担负着酒壶和茶壶的双重功能,从使用程序上来看,烹煮好的茶汤从茶甑中倒入注子,再依次分发至饮茶者的茶碗里,注子在这里起到了“分茶器”的作用。在宋代,注子也被称作“茶瓶”或“汤瓶”,不过在民间也流传着苏轼设计紫砂壶的故事。据说苏轼抵达宜兴后,发现当地所产紫砂器能够很好地激发茶水的香气,于是亲自设计了一款表面刻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提梁式紫砂壶。虽然这个故事的真伪不明,但紫砂茶壶的出现和普及确实与一种新颖的泡茶方式有关。据传明代朱元璋诏令停止“团茶”生产,散茶在民间普及开来,以开水冲泡茶葉的“泼茶”也随之成为了主流的品茗方式,特别是“壶泡法”的出现从根本上推动了茶壶的定型与普及。在这个过程中,宜兴紫砂壶的传统造型方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特别是供春、时大彬等制壶名家通过不断地设计尝试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造型法则。清代陈曼生与杨彭年合作的“十八壶式”对茶壶的传统造型法则进行了总结和创新,自此中国的茶壶造型设计开始走上了继承传统与积极创新的良性发展道路。

从现有茶壶的造型结构来看,一件功能齐全的茶壶在造型上通常必须包含壶体、壶嘴、壶把与壶盖四个部分。作为设计者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使这四个元素更为和谐地搭配在一起,呈现出更好的使用功能。雷德侯在他的研究中用“模件化”的概念解释了中国古人的设计方法,他认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之所以能够具有辉煌的历史,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发明了以标准化的零件组装物品的生产体系。零件可以大量预制,并且能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迅速装配在一起,从而用有限的常备构件创造出变化无穷的单元,其中的那些构件被他命名为“模件”。这一设计理念在中国传统陶瓷茶壶的造型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一种名为“玉壶春式注子”的器具就是以经典的玉壶春瓶(图2)为壶体,辅以纤细轻盈的壶嘴、壶把,构成整体造型。到了明代以后,这种器具的功能开始随着容量的大小发生了分化,形态较大的成为了酒具,形态较小且主体造型近似梨形的则成为茶壶。值得注意的是,设计者会根据时代、地区、习俗等对茶壶各组成部件进行不同的搭配。例如,上述玉壶春式注子自宋代出现,其早期造型十分轻盈飘逸,具有明显的宋代审美风范;到了元代以后,它的造型开始向敦实稳重发展,如图3,明清时期更显规矩精致,如图4。这种设计变化如今依然存在,例如潮汕地区的民众习惯饮用功夫茶,由于茶汤味道相对浓烈,因此可选用纤巧圆润的壶体搭配短小的壶嘴以提高出茶速度,同时使用直径较大的壶盖来满足人们冲泡浓茶的需求,以便于填塞大量茶叶和清洗茶壶。但在北方地区,由于人们普遍喜爱饮用花茶,所以茶壶壶体较大,壶嘴较长,壶把略显厚实。这些造型元素的设计导向都是为了更好地烘托花茶的浓郁香气。

现代设计的核心在于是否按照使用者的切实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在茶壶的形体设计中,“空间”的设计合理性就成为评判设计优劣的重要标准。

1.内空间与外空间

实际上“空间”是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名词,研究者认为空间具有双重哲学属性,其第一性即意味着从自然科学的空间概念向着生活世界的原初空间性的回望。从这一层含义上来看,茶壶的“空间”就不仅仅是指壶体的容积空间,而是包含了更具有哲学思辨的多重意味。如果将茶壶造型四要素分列开来,可以看到它们每一个都具有独立的空间内容:壶体的容积,壶把的持握空间,壶嘴的水流路径,壶盖的内凹空间。但是,这些分列的部件并不能体现内部空间的真实意义,也就是说,没有壶盖的内凹空间,壶体的容积空间就不完整,没有壶嘴的水流路径,壶体的容积空间就不具有流动性,没有前述二者,壶把的持握空间也不具有任何现实价值。因此,对于茶壶的整体造型而言,所谓“内空间”应当是指由各个配件组合而成的一个具有实用性的完整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茶叶和开水从壶盖开口处置入,存储在壶体内成为可口的茶汤,再经由使用者的双手在壶把处施加倾斜的外力,使茶汤顺利通过壶嘴倒出。这整个过程是由茶壶的内部空间结构实现,但实际上,在茶壶之外还有一个相对倾向于审美性的“外空间”,即人们在使用茶壶时的桌面空间或其他环境空间。例如在适用紫砂茶壶时搭配规整的明式桌椅和悠闲的藤质家具,所获得的外空间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更严谨端庄,后者则更具生活意趣。由此可见在茶壶的造型设计中,既要注意内空间的功能实用性,也要关注外空间的品质和韵味(图5)。

2.内空间的适用性原则

在设计以功能性为主要诉求的内空间时,必须关注每一个空间结构的适用性表达,具体呈现为:壶体的空间以低矮柔和为主,因为这样可以将整体重心下压,在使用时即使贮水量较大也能获得相对稳定的使用感受;壶把的空间需考虑到使用者的生活习惯,一方面是人机工程学原理提示我们必须考虑大区域间使用者的手部尺寸平均值,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使用者个人的习惯,是单指、双指,还是多指捏握壶把,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壶把空间的大小和形状设计;如果壶体开口较小则壶盖空间局促,壶盖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壶体的空间形态。因此,在设计时应注意把控壶体开口的大小,受到散茶形态的影响,建议壶体开口的直径尽可能偏大,以便于投放和清理茶叶;同时,壶盖的空间形态还应关注整体密封功能的把控,它与壶体的空间适配度直接决定了二者是否能够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存储空间。密闭性能得当的壶盖既能提高茶汤倾倒时的流畅度,又能够有效降低茶壶的损坏率。值得注意的是,壶盖上还有一个虽小却重要的构件,即壶钮的内空间设计问题,它同样要考虑人手的平均尺寸问题,不能过于细小或下陷,因为这样紧缩或内凹的空间会为日常使用带来不便。而壶嘴的空间直接关系到茶壶使用过程中的水流速度和通畅率,因此,在考虑其内空间形态时既要紧密结合壶体下部曲线(图6),形成足够茶汤缓冲的空间(图7),又要兼顾茶汤的水流路径不能过长过窄,以免因流动空间不足或上下空间悬殊太大而导致倒茶时断流或涎水的缺陷。

3.外空间的日用性原则

茶壶是中国人传统的生活用具,因此其外空间形态的设计变化长期受到日常生活的审美趋势影响,所以宋代瓷壶的整体外空间有纤秀修长的特征,明代紫砂茶壶的外空间则稳重含蓄。从外空间线条的流动性角度来看,宋代瓷壶的壶嘴有明显的向外冲破空间的视觉效果,而明代紫砂壶的壶嘴则有拉拢和凝聚空间的视觉倾向(图8),这种外空间视觉效果的差异明显是受日常生活审美观的时代性特征所致。因为每一个时代独特的审美观都会直接影响生活空间设置的调性走向,由于宋代居室空间陈设多清简疏朗,因此需要茶壶造型在外部空间上给人更具动态和向外扩张的联想力,而明代居室空间的陈设多厚重雅朴,所以与之相配的茶壶造型就需要具有收敛和凝结外部空间的能力。除此以外,茶壶的构件细节也应当在外空间的设计中满足日用性原则,例如元代龙泉窑青釉执壶(图9)在盖钮、壶嘴和壶把上造型设计就关注到了外空间的视觉连续性;另一方面,三个构件分别模仿了梅树、竹枝和松树的立体造型,然后与壶体和壶盖上的平面图像组合,形成完整的图像,这个充满了变化性的造型在与清代宫廷的室内空间结合时,既营造出文人品格的空间印象,又很好地弥补了清代居室空间沉闷厚重的缺点,构建了一個充满文化底蕴的灵动外部空间。需要关注的是,无论审美取向如何,茶壶的外空间设计始终要以实用为基础,如上述松竹梅壶的盖钮如果只是单纯地考虑了外空间审美的需求,而没有给使用者的双手提供足够的抓取空间,那么这个设计也不能称之为成功和经典。

茶壶的造型设计之所以美,有多方面的因素,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套用布尔迪厄关于“场域”的解释。他认为场域是不同位置之间的关系网,每一位置受到其他位置的界定和影响;每一位置的变动、转换将影响到整个场域结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换言之,正是因为历往的茶壶制作者敏锐地关注到了茶壶造型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寻到了它们相互制约和影响的规则,才能在千余年的制作和生产中将经典的造型延续下来,并创造出更多富有新意的茶壶造型,让我们的生活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M].张总,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綦明,景德镇陶瓷大学,助教。

猜你喜欢
壶嘴壶盖茶汤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语法填空
追求美追求品味的茶汤店
语法填空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一字蚀骨
“隔夜茶致癌”没科学依据
伪造爱情
制怒
壶嘴的曲直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