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慧 曾光
在现代社会中,“文房四宝”所包含的“纸墨笔砚”,除了“纸”尚属常见,其他三样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尤以“砚台”为最。“砚的赏析与制作”对应高中美术选修模块“工艺”领域,旨在重新唤起学生对“砚”及其背后承载的文化的认识,了解这些曾经承载了千余年中国文人情怀的“砚台”在形制、表意、使用和收藏方面具有的独特且深厚的文化属性。通过砚的鉴赏和评析来增强学生的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力,同时,通过动手设计和制作砚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创新意識及造型表现力。
高中美术课程的学习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的基础上,偏重于分科学习,高中生动手能力较强,愿意尝试有一定技法难度的美术课程。
图像识读:通过对各种古砚和现代砚的赏析,让学生基本能够“看图识砚”,辨别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砚形、砚铭和砚纹。
文化理解:通过观赏砚,让学生了解砚文化,即砚台反映出的中国文人情怀,理解古人爱砚之缘由,明了古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高雅情趣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审美判断:砚属于中国文房用品,旨趣高雅,让学生懂得砚的图案纹饰不是随意所为,而是传达了文人的思想与追求,砚形、砚铭、砚纹三者相互匹配,不能中西混杂、古今通用。
创意实践:在鉴赏砚和理解砚文化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砚的构思、设计、制作和图案雕刻方案,画出草图,做好前期创意设计。
美术表现:确定方案后,分小组动手制作,注意把握重点、难点,也可以互相协作,直到完成砚台成品。
重点:了解砚文化,掌握砚台制作和装饰要领。
难点:油泥(陶泥)造型及图案雕刻。
见表1。
第一课时:砚的赏析与构思
1.师生问答,导入新课
教师:俗话说“武士爱剑,文人爱砚”。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同学们知道“文房四宝”是指哪些书房用品吗?
学生:笔、墨、纸、砚。
教师:“四大名砚”包括哪几种?排序如何?
学生:“四大名砚”指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其中,端砚为“四大名砚”之首。
教师:砚还有哪些其他品种呢?
学生:山东鲁砚、四川苴却砚、宁夏贺兰砚、贵州思州砚、吉林松花砚、河北易水砚等。
教师:砚的构造包括哪些部分?
学生:砚主要由砚堂、砚池、砚岗、砚额、砚边等部分组成。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入新课,让学生对砚的基本常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砚台别称
“即墨侯”:唐代文嵩在《即墨侯石虚中传》中以砚拟人,说砚姓石,字居默,封“即墨侯”,从此人们又称砚为“即墨侯”。宋代王迈在《除夜洗砚》诗中就这样写道:“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润色先生”:唐代薛涛别出心裁,称砚为“润色先生”。陶谷《清异录》中载:“薛涛《四友赞》曰:‘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
“砚田”:古时读书人依文墨为生计,因而将砚台比作种田人的田地,为此砚又被冠以“砚田”之名,如宋代戴复古有句诗说:“以文为业砚为田”,苏东坡也吟道:“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砚还有“万石君”“陶泓”“静真先生”等之称。
【设计意图】从古人对砚的不同称呼中感悟古人爱砚之实。
3.砚诗赏析与名人轶事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用砚、爱砚、藏砚,留下了许多咏砚的佳诗妙句,砚赋予诗人以灵感,诗人为砚添光彩。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砚台诗:
(1)以砚入诗
端砚,素有“天下第一砚”的美名,唐代李贺所写的“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宋代张九成所云的“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红霓”,皆道出了端砚的珍贵。
洮河砚以发墨快而不损毫、磨而不光、呵气即湿、佳者贮墨数天不干涸而取胜,苏东坡称之“缥缈神山栖列仙,幻出一掬生云烟”。
歙砚,贮水不耗,历寒不冻,呵气可研,发墨如油,宋代书法家蔡君谟认为歙砚:“玉质纯苍致理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诗中将歙砚与卞和玉相媲美,足见歙砚身价之高。
此外,还有许多以砚入诗的例子,如“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儒生作计太痴呆,业在毛锥与砚台”……
(2)古代文人与砚的故事
历代文人嗜砚成癖者不少,以下就是两则古代文人与砚的故事。
东坡得砚:传说苏东坡十二岁时,一天与几位小朋友在家后的空地上做游戏,凿地时发现一块美丽的奇石,质地细润光滑,脉络微显,敲之悦耳。于是将它磨成砚台。此砚发墨容易,墨汁润泽,被父亲苏洵赞为“天砚”。宋庆历七年(1047),东坡还为此专门写了《天石砚铭》。
米芾索砚:据《钱氏私志》记载,一日宋徽宗与蔡京论书法,特召米芾来“书一大屏”。米芾接过文房四宝,一挥而就,字字珠玑,获得满堂喝彩。米芾趁机捧着端砚,跪着向宋徽宗请求道:皇上,这砚您已赐给臣用过了,现在不能够忍受再进御还给皇上了吧……宋徽宗听后,哈哈大笑,便将这方珍贵的端现作为奖赏赐给了米芾。
【设计意图】从砚诗和名人故事中可以看到,诗歌颂砚,表面写砚,实则写心,文人写砚,实则写人,蕴含着以砚比君子的品格追求。
3.砚台赏析
按题材分,砚台可分为人物砚、山水砚和花鸟砚等(图1至图6)。按形制分,砚的形制经历了由“研”至“砚”的诞生、发展、成熟和衰落期,汉、唐、宋、元、明、清各具面貌,最为常见的砚形有足支形砚(盛唐以前流行)、龟形砚(过渡形砚)、箕形砚(唐代流行)、抄手砚(宋代流行)、随形砚等(图7至图11)。
【设计意圖】让学生了解砚的题材和形制,启发创作思维。
5.砚铭赏析
砚铭作为砚的文字部分,往往是主人“感悟抒怀”的思想精华。宋代苏东坡留下30多首砚铭,对端砚、歙砚、洮河砚赞美有加,如绿端砚铭文:“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生动地写出了采砚的过程和宝砚的难得。米芾为“宝砚”亲刻砚铭,即《研山铭》。民族英雄岳飞有砚铭“持坚守白,不磷不淄”,言简意赅,表达了坚贞的民族气节。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元帅也有一砚铭:“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元帅的高风亮节由此可见一斑。
【设计意图】砚铭是砚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鉴赏砚台时,人们往往会忽略它,但它好比“诗眼”,饱含着文人的思想感情,是特别需要精读的内容。
6.现代名家名砚
现代砚和古砚比较起来,最明显的变化是功能和雕刻。古砚以实用为主,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因石造型,纯手工雕刻,纹饰较为简约。现代砚主要以观赏为主,体积较大,不常变换位置,又有机器辅助雕刻,工艺精湛,纹饰繁复。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现代砚台的功能转换和作用。
7.砚的构思
在欣赏各式砚台和理解砚台所代表的文人雅趣的基础上,同学们思考如何来制作自己的砚台,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通过分组讨论,同学们口头陈述自己的构思,直到把想法确定下来。
第二课时:砚的形制与设计
1.绘制草图
砚的形制细分起来大约有70余种,同学们自行查找资料后,画出草图。
2.手工制作
根据草图,用油泥(陶泥)手工制作出有一定形式意味的砚台。
制作方法有:
捏:捏出一块砚台大小的油泥(陶泥)。
铲:铲除多余泥料,保持合理厚度,确定大形。
挖:挖出砚堂积墨处。
拍:把砚边或砚背拍平。
刮:刮平砚堂、砚额、砚边等平面,修整定型。
【设计意图】学生进入砚台设计与制作阶段,通过动手模仿古今砚台,表现自己的艺术意趣,理解古代制砚工匠的智慧和技巧。
第三课时:砚的图案与雕刻
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入选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砚的图案千变万化却不离其宗,主要是中国古代题材,如人物、花鸟、山水,与文人墨客寄情书画、寻求安宁的心境相吻合,不宜介入西方图案,以免互不匹配,不中不西。
学生在自己的砚台上,使用雕刻刀刻画阴线,雕刻图案(注意力度的轻重),也有的采用贴和塑的方式,对砚台进行装饰,亦可题写砚铭。
【设计意图】尝试砚台图案设计与雕刻,体验制砚所需的耐心和才华。
第四课时:砚的品评与收藏
小组互评:每个小组从砚台形制是否符合砚的规范、是否具有个性、图案是否具有表意性、雕刻是否精美,以及是否题写砚铭等方面,综合考察砚台优劣,评出优秀作品。
教师点评:教师主要点评优秀作品,现场采访制作出优秀作品的同学,请他们分享设计构思和制作心得,同时抽样点评其他作品,确定优秀作品并留校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砚台点评,让学生明确自己作品的优缺点,反思创作过程,总结改进设计、技巧与方法,取得进步。
教学拓展:砚的收藏与著录
自汉以降,中国历代文人对砚台都无比珍爱,赏砚、藏砚成为时尚。如今,由于砚台浓缩了中国各朝代的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许多亚洲国家都爱砚、藏砚,如日本、韩国。真正的砚收藏家,都是心明眼亮的鉴赏家,而砚的收藏原则就是“古的要真,近(代)的要精”。
1.辨别古砚的方法
(1)看砚的形制是否是当时流行的样子。如汉代砚一般都会有砚杵,唐代砚流行箕形,宋代砚的典型形制是抄手,明代砚简洁朴实,清代砚工艺考究。
(2)看铭文与作者是否匹配。
(3)看铭文的书法与刻工字体、年份是否相符。
(4)看铭文字口是否有包浆。
(5)分析石料出现的时间和人物在世的时间。
(6)要留意市场上重样的东西。
2.砚台著录
古代砚谱:唐代柳公权的《论砚》,宋代欧阳修的《砚谱》、米芾的《砚史》、唐询的《砚录》,清代朱彝尊的《说砚》、高凤翰的《高凤翰砚史》、纪昀的《阅微草堂砚谱》等,影响深远。
古代砚史:据《四库全书总目》中《子部二十五·谱录类》所录,有《文房四谱》《砚史》《歙州砚谱》《歙砚说》《辨歙石说》《端溪砚谱》《砚谱》《砚笺》《钦定西清砚谱》等。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砚的收藏和著录,便于个别有兴趣的同学继续拓展学习单元内容。
本课通过对以中国“四大名砚”为主的砚台赏析及对砚文化的深度剖析,让学生了解砚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意识到砚台弥足珍贵的存在价值,从而对其图示有一定的识读能力。又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制作、雕刻砚台的完整过程,体验中国古代工匠的集体智慧和高超技艺,并由文人对其的珍视,陶冶学生尊重传统、珍爱工艺美术的情操。
古人认为“文人有砚,犹美人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砚在现代虽然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实用性,但它作为一种文人传统的纪念和中国文化的标志,依然值得我们用传承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以一颗热忱之心对它进行积极的探索。
作者简介:刘晓慧,广东肇庆学院美术学院。曾光,广东肇庆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