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生 秦瑛 李思瑶 李晴
身高是指人体纵向部分的长度,营养、环境、遗传、内分泌、生活习惯、体育运动等因素都对人体身高的增长有一定影响。对于小儿生长发育而言,身高是评价其体质健康的重要指标,同时能够反映个体的生长遗传及成年后的健康和体质状况。目前,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病率为6%~8%[1]。各种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顺序异常现象,会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发育。以往的儿童保健工作中,营养均衡、运动锻炼等单一的宣教指导难以在生长发育迟缓的控制上取得预期效果,需要寻求更为有效的评估及干预方法对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进行控制。骨龄是以骨骼年龄对发育成熟度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其能够反映某一生活年龄段健康儿童的骨发育程度,通过骨龄评价确认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以此制订相关的干预措施,对后期生长发育迟缓儿童的身高增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本研究以本院2017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42 例生长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重点探析了骨龄评价-环境干预促进儿童身高增长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生长发育迟缓儿童42 例。其中,男25 例,女17 例;年龄3~12 岁。3~6 岁12 例,6~9 岁16 例,9~12 岁14 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年龄3~12 岁;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诊断确定儿童为生长发育迟缓;其监护人对此次调查研究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 合并心、肝、脑、肾等脏器功能不全;伴有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先天性或遗传性营养代谢障碍疾病。
1.3 方法
1.3.1 骨龄评价 全部儿童均进行左手骨X 光正位拍片,并结合《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3]进行骨龄评价;同时,采用问卷方式对儿童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详细记录儿童的年龄、睡眠、喂养、运动、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进一步掌握儿童出生时的身高体重、既往测量的身高体重以及相关病史等情况。以此综合分析儿童身高生长异常的病因及因素,再根据儿童的身高、骨龄、生长速率,结合期望身高采取环境干预措施,促进儿童身高正常增长。
1.3.2 环境干预 具体措施包括:①营养的均衡摄入是保证儿童正常发育的关键,利用膳食软件分析,结合微量元素检查结果,在营养师的科学指导下合理安排儿童的膳食结构,如每日适当补充钙制剂、维生素,摄取鸡蛋、奶及肉类制品,保证营养摄入的充足和均衡;②充足睡眠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生长激素分泌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十分重要,而夜间生长激素分泌会达到高峰,且是白天分泌的2~3 倍,深睡眠后1 h 的生长激素分泌量则占全天总量的50%以上,所以充足睡眠、避免起夜,保证睡眠质量,才能促进儿童身高增长。美国睡眠医学学会(AASM)推荐[4]:3~5 岁儿童睡眠时长为10~13 h,6~12 岁儿童睡眠时长为9~12 h;③运动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体操、跳绳、球类等运动对膝关节的刺激有助于儿童身高的明显增长,运动>5 次/周,持续时间15~60 min/次,期间注意规律运动,保证定时、定量。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持续时间与生长激素分泌有着密切联系,运动诱导的生长激素分泌升高的峰值一般在运动开始后20~30 min,但运动感到精疲力竭时生长激素分泌会持续下降,3~7 岁的儿童运动持续时间可为20~30 min/次,7 岁以上的儿童需延长运动时间为60 min左右,避免剧烈运动;④保持儿童心情舒畅也是促进身高增长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愉快的心情能够促进儿童生长激素分泌,保证营养物质有效吸收;而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等情绪会致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容易造成机体营养过度消耗,从而影响生长激素分泌,阻碍儿童健康成长。因此,适时给予儿童鼓励、表扬,做到不打骂,积极沟通和交流,让孩子保持心情愉悦,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1.4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前后3~6 岁、6~9 岁、9~12 岁儿童的身高年增长量,分析骨龄评价-环境干预对儿童身高的促进作用。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3~6 岁、6~9 岁、9~2 岁儿童的身高年增长量分别为(5.04±0.73)、(5.85±0.49)、(5.22±0.71)cm,均高于干预前的(3.42±0.58)、(3.61±0.74)、(2.91±0.68)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儿童干预前后的身高年增长量对比(,cm)
表1 不同年龄段儿童干预前后的身高年增长量对比(,cm)
注:与干预前对比,aP<0.05
儿童的身高增长机制在于骨干与骨骺之间的骨骺软骨(生长板),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板会逐渐出现组织性、功能性的衰老变化。骨龄评价与生长板的结构性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因此通过骨龄评价可以了解青少年的剩余生长潜力。骨龄评价作为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及生长发育相关疾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十分显著[5]。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时可以根据骨龄评价儿童体格生长是否与生物年龄相一致,从而有助于早期发现儿童生长偏离;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诊断方面,不同影响生长发育的疾病所表现的骨龄生长学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如骨龄延迟可以判断特发性矮身高儿童,骨龄变化可以评估生长激素缺乏儿童的生长激素治疗效果,骨龄异常提前于生活年龄可用于判定儿童性早熟。
对于生长发育迟缓儿童来说,身高指标反映着儿童生长发育的体质状况,利用骨龄评价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能够为后续的治疗及干预提供临床指导。研究表明,采取针对性的环境干预,正向调整儿童的身高年增长率,有利于明显改善儿童的平均身高。可以通过左手腕的X 线片评估儿童的骨龄,同时结合个体因素对儿童的体格发育速度及程度进行调整,进一步了解儿童的营养和发育状况,以此制订相应的环境干预措施指导儿童生长发育,并促使其身高正常增长。
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营养、睡眠、运动、情绪是影响其身高增长的关键因素。营养是体格发育、身高增长的物质基础,科学、合理的营养摄入能够通过对神经-内分泌机制的调节引导儿童体格线性生长;同时,钙质、维生素D、牛奶的补充是生命维持的物质基础,并对机体的结构功能和生理活动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睡眠是影响生长激素分泌的关键因素,生长激素对骨骼生长有促进作用,且与儿童的身高增长密切相关,足够的睡眠能够保证夜间生长激素正常分泌,从而有助于促进儿童身高增长。适当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的血液供应增加,使骨骼的生长所需的营养得到保证。愉悦的心情可以促使儿童体格正常发育,并有助于高质量的睡眠及营养物质的有效吸收,故对儿童的身高增长有明显作用。另外,通过骨龄评价-环境干预能够适时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动态监测指导相应环境干预措施的调整,更有助于保障儿童身高增长综合评估及临床干预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中,干预后,3~6 岁、6~9 岁、9~2 岁儿童的身高年增长量分别为(5.04±0.73)、(5.85±0.49)、(5.22±0.71)cm,均高于干预前的(3.42±0.58)、(3.61±0.74)、(2.91±0.68)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骨龄评价-环境干预对儿童身高的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骨龄评价-环境干预能够促进儿童身高增长,并可以避免药物治疗带来的未知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