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虹新
尿路感染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以男性患者居多,是一种高发疾病,该病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泌尿系统功能,从而造成其身体健康情况下降。尿路感染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因留置尿管护理不当,或其他尿路装置处理不当导致的感染,针对感染症状若没有采取及时的治疗则可能发展为慢性疾病,如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等,对患者危害极大[1]。尿培养检测是判断尿路感染最准确的方式,但具有成本高、时间长的特点,而尿常规检查则操作便捷、价格低廉,更容易被患者接受[2]。本研究选择2017 年5 月~2019 年10 月期间本院接收的34 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和34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5 月~2019 年10 月期间本院接收的34 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34 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其中,参照组男20 例,女14 例;年龄最小24 岁,最大61 岁,平均年龄(40.28±6.92)岁。研究组男22 例,女12 例;年龄最小22 岁,最大60 岁,平均年龄(40.01±6.8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两组受检者均明确本研究的目的与方法,自愿参加研究并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与同意。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史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免疫功能障碍者;依从性较差者;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妊娠期或者哺乳期者;语言功能障碍者;认知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参照组健康者与研究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均接受尿常规检查,方式为:采集10 ml 尿液,尿液需要以无菌试管进行盛放,且叮嘱受检者采集的尿液以中段尿液为主,进而为临床检查的准确性提供保障[3];同时,叮嘱进行检查的女性受检者,如处于经期则需在月经彻底结束后方可进行尿液采集,且在采集前需对外阴位置进行认真的清洗。利用全自动尿常规分析仪和相应的试剂对采集的尿液样本进行检测,需严格按照操作说明执行,将尿液样本涂片后,再使用高倍视野的显微镜对其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予以观察与分析[4];此外,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应在尿液采集3 min内完成对尿液的检查。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同时对研究组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将细菌培养的结果作为检验的金标准,统计其阴性与阳性例数,并与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细菌技数以及亚硝酸盐阴性与阳性例数进行比对,判断尿常规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其中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尿常规检验与细菌培养结果比较 细菌培养检验结果中,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为14、20 例,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细菌计数以及亚硝酸盐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5.7%、85.0%、64.7%、65.4%、62.5%,71.4%、70.0%、70.6%、77.8%、62.5% 及57.1%、75.0%、67.6%、71.4%、61.5%。见表2,表3。
表1 两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比较(,个/HP)
表1 两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比较(,个/HP)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表2 研究组细菌培养与尿常规检查阴性与阳性例数(n)
表3 尿常规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细菌侵袭泌尿系统导致患者发炎即称其为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以部位区分,分为上尿路与下尿路感染,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不仅对患者身体影响巨大同时还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干扰,而尽早得出诊断是治疗的关键[5,6]。准确快速地对病原微生物予以识别并且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鉴定是治疗尿路感染的重点内容,目前临床对于尿路感染的检查主要为尿细菌培养检查和尿常规检查,根据其临床检查内容进行诊断和治疗。尿培养是临床公认的确诊尿路感染的金标准,不过这种方式需3 d 左右才能得到结果,而且成本较高,因此,临床需要一种更加优惠、有效且便捷的诊断方法。尿常规是三大常规检验项目之一,具有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能迅速给予临床诊断依据并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7,8]。根据尿常规检查并结合患者现有症状,加之白细胞计数等数据的分析即可对尿路感染状况进行诊断,此外,这种方式还可区分不同的感染类型,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9,10]。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常规检验中常用的指标为白细胞计数与红细胞计数,通常当人体的肾功能受到损害或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其白细胞计数与红细胞计数的数据会发生异常。根据相关文献报道[11,12],白细胞计数的升高与机体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正常人的尿液标本中的红细胞应呈“0”或者较少数量的状态,如其出现异常升高则会造成患者尿潜血,严重时会发生血尿。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白细胞、细菌计数以及亚硝酸盐诊断尿路感染的准确性分别为64.7%、70.6%、67.6%,其中细菌计数的准确性最高,三项指标单独进行参考时其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综合三项指标可为临床筛查尿路感染提供相对准确的参考依据;欧文华[13]的研究中表明,尿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准确性为71.4%,细菌计数准确性为77.1%,亚硝酸盐准确性为75.7%,其中准确性最高的为细菌计数,表明三种检查项目所提供的参考依据能够初步诊断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的病症,与本研究的数据具有一致性,表明尿常规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尿路感染患者应用尿常规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大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