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清梅 郑振娇 吴素芬
压力性尿失禁是临床常见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当产妇进行咳嗽、跑跳等活动时腹压增大,出现尿失禁现象,对产妇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2]。因此,针对压力性尿失禁的产后康复手段是目前临床和产妇关注热点。低频电刺激神经肌肉可兴奋盆底肌的肌肉和神经,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提高膀胱的储尿能力和尿道外括约肌的控尿能力,近年来逐渐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推广与应用[3]。故本文对低频电刺激神经肌肉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于本院分娩合并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200 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 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2~35 岁,平均年龄(24.78±3.85)岁。对照组产妇年龄22~35 岁,平均年龄(24.50±3.92)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现代临床泌尿外科学》诊断标准[4];②因喷嚏、大笑、咳嗽或行走等使腹压增加,尿液不自主外漏;③压力诱发试验或1 h 尿垫试验阳性增重>1 g;④无尿频、尿急伴随症状;⑤自愿参加本次研究,配合治疗和随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泌尿生殖系统的急性炎症及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者;②阴道出血者;③盆腔手术或合并恶性盆腔脏器肿瘤者;④痴呆或不稳定癫痫发作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盆底功能康复锻炼,指导产妇进行有意识的肌肉自主性收缩运动,每次收紧肌肉坚持3 s 以上后放松肌肉,15~30 min/d 或150~200 次/d,疗程为4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低频电刺激神经肌肉治疗,具体方法:嘱产妇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将治疗仪电极片贴于会阴区皮肤表面,探头放置于产妇阴道内,对其进行盆底肌刺激,依据产妇耐受程度及阴道收缩程度反馈信息调节刺激强度,30 min/次,隔日1 次,疗程为4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产妇治疗效果、排尿情况评分、盆底肌张力评分及尿垫试验阳性率。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即不自主漏尿症状消失,临床症状评分减少100%以上;有效:即不自主漏尿次数减少,临床症状评分减少≥30%;无效:即不自主漏尿情况未发生改变,临床症状评分减少<30%[5]。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盆底肌张力评分:以盆底肌缩持续时间作为评价指标,以神经肌肉刺激仪进行测定,0 s 记0 分,1 s 记1 分,以此类推,5 s 及以上记5 分[6]。尿垫试验:通过对比空白尿垫与产妇饮用100 ml 纯净水后步行30 min,并在之后30 min 内站立坐下、咳嗽、跳跃后尿垫重量对比,差距超过1 g即为尿垫试验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 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排尿情况评分、盆底肌张力评分及尿垫试验阳性率对比 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两组排尿情况评分、盆底肌张力评分及尿垫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和治疗结束3 个月,两组排尿情况评分、盆底肌张力评分及尿垫试验阳性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 个月,观察组排尿情况评分、盆底肌张力评分及尿垫试验阳性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排尿情况评分、盆底肌张力评分及尿垫试验阳性率对比(,%)
表3 两组排尿情况评分、盆底肌张力评分及尿垫试验阳性率对比(,%)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对比,bP<0.05
病理学研究表明,妊娠与分娩损伤可使盆底筋膜组织松驰、膀胱和尿道解剖位置的改变、尿道阻力降低,继而导致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常见腹压升高时尿液不自主漏出等[7]。顺产产妇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分娩过程中胎头对盆底肌和神经产生机械压迫和扩张。当分娩巨大儿、利用器械助产或产程较长时,胎儿对盆底肌和神经的压迫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组织永久性损伤[8]。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产妇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技术和效果的要求随之提高。传统的盆底肌锻炼通过主观意识控制盆底肌进行收缩与放松活动,以改善盆底肌功能,但已经不能满足产妇对于该疾病的治疗。而低频电刺激成为目前临床的热点,其是以刺激神经为目的,通过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使其收缩,提高神经和肌肉的活性,促进其恢复正常功能[9]。同时,低频电刺激可根据产妇的神经肌肉萎缩程度调节合适的电流,操作具有灵活性,但医护人员需注意,该治疗方式只针对有需要的神经肌肉进行刺激,不可以波及其邻近的正常肌肉。
本文以200 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产妇为观察对象,探究低频电刺激神经肌肉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及治疗结束3 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认为,低频电刺激神经肌肉可有效修复产妇盆底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改善盆底肌的收缩和舒张状态。治疗结束3 个月,观察组排尿情况评分、盆底肌张力评分及尿垫试验阳性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低频电刺激神经肌肉联合盆底肌锻炼的远期效果在量化指标上有显著优势,电刺激可使肌肉组织获得更充足的血供,进而提高盆底肌纤维组织液代谢产物的浓度,进而有效提高肌肉的耐力。
综上所述,低频电刺激神经肌肉联合盆底肌锻炼可以明显提高产妇的盆底肌张力,对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