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艳 邵洛林 郭 辉 魏 婷 江修婷 张友灿
泰安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山东泰安,271000
疥疮是由疥螨寄生于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瘙痒剧烈,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集体宿舍或家庭内易发生。表现为皮肤薄嫩处的丘疹、丘疱疹及隧道,伴有夜间加重的瘙痒及疥疮结节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 RCM)是基于共聚焦原理的皮肤原位、在体、实时、动态三维成像技术,是近年来最具前景的无创性皮肤检查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诊断[2]。现对我科门诊疥疮患者RCM检查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汇总,为疥疮的诊断提供一种快速有效无创的检查手段。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门诊诊断疥疮的患者69例,其中男48例,女21例。年龄4~56岁,平均(26.5±4.5)岁,病程0.5~6个月,平均(2.1±1.3)个月。
1.2 仪器 RCM(VIVASCOPE 1500,美国Lucid Inc公司)。
1.3 方法 对所有接受检查的患者告知检查方法及目的,依患者皮损部位取适当体位,用石蜡油浸润皮损处,以便去除鳞屑及杂质。行皮肤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扫描,激光束波长为830 nm,功率为0~16 mW可调,横向分辨率为2 μm,纵向分辨率为1.6 μm。对同一患者进行多部位检查确认,重点对患者薄嫩部位(指缝、脐周等)丘疹及结节处皮损进行逐层扫描,发现成群粪球、疥螨和(或)疥卵者判为阳性,并记录图像特点,分析其特征。仅发现类似隧道结构继续多部位扫描如无其他阳性发现则判为阴性。
69例患者中阳性61例(表1),随访1个月,61例患者均经抗疥疮治疗后痊愈。分析其RCM图像特征:角质层及表皮层内可见隧道结构,沿隧道进行逐层扫描,可发现数量不等的疥螨(39例)及虫卵结构(20例),疥螨形态同直接镜检观测形态相似,疥卵在RCM下呈中高折光规则圆形或卵圆形结构。
表1 患者检查阳性情况
疥疮是由疥螨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可穿透全身多部位的皮肤,但常在颈以下部位[3],好发于家庭或者是居住拥挤的人群[4,5]。疥疮患者中具有典型皮损及病史者,诊断率较高。但部分患者经反复搔抓刺激,皮损不典型,呈湿疹样改变,临床易误诊为皮肤瘙痒症、湿疹及痒疹等。
本病发病机制与疥螨在皮肤角质层内掘凿隧道时的机械性刺激及皮肤超敏反应有关,受精的雌性疥螨将卵产于表皮内隧道之中,3~5天孵化成幼虫,隧道可沿角质层向下延伸到达表皮深处。在皮肤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下可见表皮呈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内可查见隧道形成,伴有海绵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部分海绵水肿可形成水疱(图1)。
图1 表皮及真皮浅层水肿,可见水疱形成,其内可见单核细胞浸润 图2、3 隧道及疥螨、疥卵,红色箭头所指为RCM镜下不同层面所见疥螨结构,红色圆圈内为疥卵 图4 红色圈内为成群疥卵,箭头所指高折光圆形团块结构为粪球(疥粪)
本研究对临床疑诊疥疮的患者进行皮肤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扫描,并对阳性图像进行分析:在RCM镜下较容易发现疥螨隧道,隧道边缘多不整齐,沿隧道进行逐层扫描可见疥螨及虫卵结构,部分疥螨两对前足清晰可见(图2、3)。检查所见疥螨多位于隧道较深处,而疥卵及疥粪位置相对表浅常出现在表皮浅层或角质层内,呈中高折光规则圆形或卵圆形结构。其中粪球的检出率较高,尤其在疥螨及虫卵周围,表现为数量不等成群高折光圆形团块状结构(图4)。
疥疮皮损真皮层在RCM下表现为:真皮浅层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血管周围可见数量不等单一核细胞浸润,部分皮损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脓疱形成。与HE染色下观察到的疥疮的病理表现[6]类似。
一直以来,直接镜检或活检发现疥螨及虫卵、或粪球是疥疮诊断的金标准。但临床涂片镜检阳性率低,相关研究曾提出刮皮涂片镜检操作的敏感性仅为46%[7],并且临床操作用时较长,可引起患者不适,不能很好配合。而Cinotti等[8]对148例患者进行检测发现RCM在疥疮检查中敏感性为92%。在本研究中RCM在疥疮中的诊断阳性率为88.4%。检查中我们发现在指缝、肘窝、脐周等部位更易发现疥螨或疥卵阴囊及肛周等皮损亦有阳性发现,因此更加验证了RCM可以成为疥疮诊断的良好辅助工具[9]。
控制疥疮国际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the control of scabies, IACS)在2018年发表的疥疮诊断共识标准中,将高功率成像设备下可见疥虫、卵或粪便作为确诊疥疮的条件之一[10]。RCM因其无创性、可重复操作、一次可对多个皮损进行检测,在查找疥螨及虫卵等方面优于镜检、活检等。但目前其在疥疮诊断中的应用鲜有报道,本研究对疥疮患者的典型RCM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可以作为疥疮诊断的一个重要辅助检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