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纺
长期以来,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难点、痛点。审视当下,古诗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教学症状。症状一为“一分为三”。读—译—背,三部曲,即在熟读古诗文后,把诗句一一对应译成白话,让学生抄写诗意,背诵诗文,成了固化的教学模式。症状二为“一背到底”。近来,有些老师知道大考、小考也只考查默写,就“捡漏”,诗句不解释、不对译,纯粹让学生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抄,美其名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症状三为“一成不变”。不分年级,不论诗文,同样的教学手段,统一的教学模式,没了吟诗赏文的雅趣,也没品词鉴文的理趣。
统编教材选编的古诗文遵循一定的序列与逻辑,数量和篇幅随年段递增,理解难度也由浅及深。根据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笔者建议小学古诗文教学基于学段目标,领会教材编写意图,从识字写字、背诵默写、品读鉴赏和语感培养等角度进行梯度教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审美鉴赏能力。
一、第一学段:识读记忆,体验感知
小学1—2年级选编的古诗内容简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教学重点“识字学词,感受语言优美”,确定古诗教学的基本目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背诵积累古诗”,让学生在读读、背背、演演、说说、吟吟、唱唱中初步感知诗意,逐步形成语感。
(一)识字学词,识读记忆
一年级下册《池上》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叙事诗,诗中字词诸如“莲”“浮萍”“踪迹”不管是读音还是意思,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有一定难度。“莲”字可与“荷”一起学习,制作微课视频:“莲”和“荷”是一对好姐妹,都是意音字,它们的音符分别是“连”“何”,“艹”是意符,表示和植物有关;出示荷花图,让学生认识各部位名称“荷花、荷叶、莲蓬、莲子、莲藕”,刚开始“莲”是“荷”的果实,后来“莲”也可以指“荷”,所以“荷花、荷叶”也可以称为“莲花、莲叶”。形象的视频解说,让学生建立了“莲”和“荷”的联系,增强对生字的记忆。学习“浮萍”,借助课文插图和实物图,识记生字读音和字形。学习“踪迹”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分析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链接《雪地里的小画家》課文插图增强理解词语意思。播放视频:这采莲蓬的小孩也太可爱了吧,只顾着撑船了,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踪迹,原本绿油油的浮萍被经过的小船划开了一道长长的白色水痕,感受“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诗意的情趣。
(二)情境表演,体验感知
《池上》这首叙事诗,有动作,有心理,语言浅显易懂,富有趣味。但是诗中儿童所做之事“撑艇”“采莲”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课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仿动作中入情入境感受乐趣。“小娃撑小艇”,小艇怎么撑?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理解“撑”即是用手掌握住竹竿,用竹竿划动使船前进。“小娃娃,你要用点力船才能前进啊!小娃娃,你撑船到这池塘来想做什么啊?”(采莲子)“你为什么采得这么快呢?”“想多采一点!”“看你采得小心翼翼的,为什么呀?”“怕被发现啊!”“采了这么多高兴吗?”高高兴兴,满载而归,心满意足地回家了。你以为不会被人发现,谁知道还是被发现了。(播放视频,同学们看)这采莲蓬的小孩也太可爱了吧,只顾着撑船了,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踪迹,原本绿油油的浮萍被经过的小船划开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课文的插图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进入诗境的教学资源。在教学时,充分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古诗变成故事,在情境表演中感受诗境的趣味,在情境表演中反复吟诵诗句,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诗句语言的优美,培养阅读古诗文的兴趣,逐渐丰厚文化积淀。
二、第二学段:注释理解,想象意境
王崧舟老师曾说诗是不可解的,但诗又是不得不解的。进入三年级,教材开始用序号为古诗词标注释,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标注符号本是古诗词没有的,教材编辑为帮助理解才加上去的。学习古诗时,可以借助注释自主学习重点字词,还有不懂的再做标注查字典理解,不要求字字对译,只要能整体感知古诗词的大意即可。
(一)借助注释,自主理解
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尝试自主学习古诗。可以采用“代入法”,自读古诗,读到有注释符号的地方,把旁边的注释带进去读。如三年级上册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晴方【正】好,山色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雨亦【也】奇。”注释一加入,学生能初步了解诗中描写的是西湖晴天、雨天不同的风光。讲述诗意时,可以采用“调换法”,用“在什么样的天气?西湖的景色怎样?”串联字词注释,诗句的意思也就明朗了。学生还不理解的字词,可以采用“质疑法”,在有疑问的字词上标序号,再借助工具书理解,解决不了的,由老师点拨引导。例如,“相宜”什么意思?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淡妆浓抹在诗中指什么?这一连串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支架,让学生发挥想象,走进古诗描写的意境,品味古诗语言独特的韵味。
(二)展现画面,想象意境
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展现画面,在读中想象意境。《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淡妆浓抹总相宜”与前两句“晴方好”“雨亦奇”是相映衬的,要让学生读懂诗人用绝色美人西施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就要带学生领略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课件展示阳光映照下的西湖画面,先把目光聚焦湖面想象“波光闪动的湖面像什么”,再把欣赏的目光移向西湖更广阔的天地,湖中的荷花、回旋别致的石桥、岸边的垂柳、远处的高塔,怎一个“好”字了得?六月的天,小孩儿的脸,忽而空中飘过一片乌云,雨淅淅沥沥地洒向西湖,近处的亭台,远处的山峰都蒙上了一层薄雾,到处迷迷蒙蒙,若有若无。雨中的西湖充满浪漫的诗意。如此美好、如此奇妙的西湖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它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只要它具有天然的美的姿质,自然、贴切,它就是最美的。晴天西湖的“好”,雨中西湖的“奇”,诗人用绝色美人西施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E8DB3CFA-BE41-4642-84A2-9456FA163575
诗重感情,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二学段: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借助画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西湖风姿,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化为形象的画面,美妙的意境。
三、第三学段:巧连善引,体会情感
到了高年段,古诗文学习则要求能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中,提供必要的资源,在学生与古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其走近古人,体会情感。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单元选文编排,有些古诗文恰好和单元“人文主題”和“语文要素”相切合,可以考虑统整诗歌内容,融合教学。
(一)紧扣人文,巧连善引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要求“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可以找与此内容有一定关联、表达的情感相近的学习材料进行整合教学。《示儿》从题目入手,引导质疑“父亲为什么给儿子写诗?写了什么?”带着问题读古诗,进一步引导思考“诗人想看到祖国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老师也提供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学生对比阅读质疑“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再阅读南宋林升《题临安邸》,找出朝廷灭亡、国家衰败的原因。如何才能国富民强?作为青少年一代要如何做?诵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片段。在教学中,围绕核心问题“陆游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课后推荐阅读陆游的爱国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本设计拓展的学习资源,与教学密切相关,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容易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同时锻炼了思维,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落实要素,体会情感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山居秋暝》是唐朝诗人王维晚年隐居山林的诗作。诗的首联以“空山”打开画面,空旷幽远,颔联以“明月”延展画面,清新淡雅。“雨后的山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闭上眼睛,想象身处在那苍茫幽静的山林中,深吸一口气,你闻到了什么?”(泥土的气息、鲜花的芬芳、树木的清香)“通过想象,感受新雨过后山林静谧之美。(插入音乐)听,这静静的月光下还有什么声音?”清泉的叮咚声,山林动起来了。“明月”“清泉”这一静一动给人带来视觉和听觉的享受。透过颈联“竹喧”“莲动”这些动词,想象洗衣女子的欢歌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场景,使寂静的山林热闹起来。在秋天暮色之下,山居之景是那么宁静;在这份宁静之中,山居的生活那么自在,有静有动,动静结合,展现乡村生活的自在、美好。
王维“诗中有画”。教学《山居秋暝》时,教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听、去闻、去想象山中各种景物的美好。这种想象又与“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一语文要素紧密相连,抓住“空山”“明月”去想象山中一切静物所传递出来的清新与幽静;抓住“流”“喧”“动”“下”去想象各种动态场景,整个画面变得热闹而富有生气,从中体会诗人留恋山村闲适、自在的生活。
综上所述,小学古诗文教学从“感受语言优美—领悟诗文大意—体会作品情感”三个方面,根据不同学段教学要求,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古诗词教学序列。活用课程资源,巧用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采用“想象画面”“换位思考”“链接资源”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拉近学生与古诗文之间的距离。通过诵读吟唱引导学生感受经典诗文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素养。E8DB3CFA-BE41-4642-84A2-9456FA163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