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抑郁症筛查将纳入学生体检
针对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839号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教育部近日公开答复,表示将把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教育部在答复中明确,教育部将多渠道推进青少年抑郁症防治工作,加强抑郁症防治工作部署,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建立全过程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服务、评估体系。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干预措施。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据北京青年报)
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等指标将进行量化考核
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暨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上指出,各地要制定实施本地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继续推进落实今年8月由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将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的经验转化成制度规范。国家有关部门将对各地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保健教师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比例等进行量化考核。学校体育美育工作要围绕“教会、勤练、常赛(展)”的目标,克服师资和场地设施不足等困难,因地制宜,推进“兜底行动”“提升行动”“争先行动”等3个层面的教学改革试点建设,切实把落实“双减”政策和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结合起来。(据央视新闻)
上海:发布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为上海整体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赋能教育综合改革、革命性重塑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擘画了新的蓝图。实施方案明确了8项主要任务:创新教育场景示范应用,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变革;推进教育新基建,打造教育数字化发展新环境;打造教育数字基座,赋能各类教育应用发展;推进教育评估数字化,开展数据驱动的教育综合评价;创新教育资源建设模式,满足多元数字化教育需求;实施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健全师生信息素养培养体系;推进教育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提升教育治理服务能力;加强数字化转型研究,促进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摘自中国校长网)
辽宁: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项目鉴别指引
日前,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辽宁省教育厅印发《辽宁省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和非学科类项目鉴别指引(试行)》(以下简称《鉴别指引》),旨在指导各地科学辨别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项目类别,进一步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防范培训机构假借非学科类培训项目名义实际开展学科类培训服务等逃避监管的行为。《鉴别指引》明确,鉴别范围为辽宁省行政区域内,面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开展学科类或非学科类培训服务的校外培训机构,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和高中阶段学生开展培训服务的机构参照执行。同时,对鉴别工作提出了合规性、专业性、独立性的原则性要求,明确了鉴别专家委员会成员资质和鉴别工作程序。
为使《鉴别指引》更具可行性、操作性,辽宁省教育厅配套出台了《辽宁省中小学校外培训服务类别鉴别标准》。针对因学科类和非学科类界限模糊,导致部分机构“打擦边球”的问题,对学科类培训项目和非学科类培训项目分别明确不同鉴别标准。(据辽宁省教育厅)
四川:小学考试平均分不低于满分的95%
四川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和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统筹考试和作业功能。《通知》要求,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考试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鼓励各地各校积极探索设计减量提质的考试办法。学校要统筹规划初中三年的期中、期末考试,可实行学科错位安排,期中考试科目一般不超过五个学科。要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分4至5个等级。非初中毕业年级考试应准确研判学生阶段学习水平,切实降低考试难度。各学科考试难度系数,小学不低于0.95(即平均分不低于满分的95%),初中不低于0.85,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低于0.70。考试内容必须以当时教学进度和课标规定为基准,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试题形式上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相适应的情境,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另外,学校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学校作業时长的有关规定,科学设定各学科作业量,坚决控制作业总时长。每周的作业中,学科类作业不得超过70%,实践探究类作业不得少于30%。探索推行每周一天为“无作业日”,减少周末、法定节假日书面作业。(摘自中国校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