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锦秀
作者单位: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第三医院
双相障碍又称双相情感障碍,作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病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WTO 心理健康调查显示,该病的终身患病率可达2.4%,并且月总患病率为5.7%~6.6%,但是就诊率、治疗率却低于10%,从而造成疾病的高自杀率、高致残率[1-2]。躁狂是双相障碍的一种常见发作形式,尽早予以正确、有效的治疗,可完全控制病情进展,促进机体健康。药物疗法是目前用于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常用方法,包括喹硫平、氯氮平、丙戊酸钠、碳酸锂等药物,并且通常选择使用联合用药方案,例如喹硫平+碳酸锂方案,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但在应用此方案期间往往需要不定期监测患者血锂水平,以防发生锂盐中毒反应。因此,认为此方案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的不足。为此,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寻找一项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当前药理实验研究的不断增多,以及抗精神药物的研发,阿立哌唑在精神科临床受到广泛运用,考虑与其药效稳定、作用持久等特点有关。有学者指出,对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联合使用阿立哌唑、丙戊酸钠缓释片,可获取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旨在探讨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抚州市第三医院2017 年5 月—2020 年2月收治的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60 例,纳入标准:(1)意识清楚,依从性良好;(2)无药物过敏体质。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物质依赖、循环系统疾病等;(2)其他病因所致神经系统病变;(3)存在严重自杀企图,且既往有物质滥用/依赖现象;(4)近期未接受其他抗精神药物治疗;(5)研究过程中因个人原因而主动退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24~50 岁,平均(36.7±12.4)岁;病程1~5年,平均(3.65±1.30)年。研究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26~50 岁,平均(38.5±11.4)岁;病程2~5 年,平均(3.87±1.25)年。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抚州市第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方案:喹硫平片(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742,规格:25 mg/片),起始量为50 mg/次,2 次/d,服用7 d 后,评估病情变化,酌情增加300~600 mg/d,连续服用2 个月;丙戊酸钠〔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595,规格:400 mg/支〕,即起始量为4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静脉滴注,2 次/d,治疗7 d 后,结合病情增加至4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静脉滴注,2 次/d,连续治疗2 个月。研究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方案:丙戊酸钠的使用方法、疗程与对照组相同,阿立哌唑(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1304,规格:5 mg/片)口服的起始量则为5 mg/次,2 次/d,连续治疗1 周,结合病情变化增量至15~30 mg/d,连续治疗2 个月。2 组用药期间定期复查生化指标,了解肝肾功能检测情况,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避免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病情进展程度。
1.3 观察指标(1)比较2组临床疗效,选择躁狂量表(BRMS)评价临床疗效,BRMS 减分率=(治疗前BRMS 评分-治疗后BRMS 评分)/治疗前BRMS 评分×100%,痊愈:BRMS 减分率降低75%及以上;显效:BRMS 减分率降低50%及以上;有效:为BRMS 减分率降低25%及以上;无效:BRMS 减分率降低不足25%。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选择BRMS、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度量表-双相障碍版(CGI-BP)为工具,评估治疗前后病情康复情况,其中BRMS 包括11 项,使用五级评分法(0~4 分)予以评分,无明显症状(0~5 分)、有症状(6~10 分)、症状严重(≥22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重。CGI-BP 评分总分为7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重。(3)嘱咐患者在治疗前后采血前进食12 h,然后在第2 天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4 ml,离心15 min,转速3 000 r/s,留取血清,测定血清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血清泌乳素(放射免疫法)等含量。(4)比较2 组不良反应(食欲增加、恶心呕吐、震颤、失眠头痛、难以静坐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6,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病情恢复状况 治疗前2 组BRMS 评分、CGI-BP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RMS评分、CGI-BP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病情康复情况比较(,分)
表2 2 组治疗前后病情康复情况比较(,分)
2.3 血脂、血清泌乳素水平 治疗前2 组血清泌乳素、血清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泌乳素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血清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05),见表4。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清泌乳素水平比较()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清泌乳素水平比较()
表4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目前,临床医生尚未明确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发生机制,但普遍认为和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同时也与睡眠少、应激事件、经济状况等相关诱因存在联系,具有“三高”特点,即思维奔逸、情绪高涨、意识增强,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4]。据统计,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字少率较普通人群高出10 倍。所以,尽早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成为保证患者机体健康安全的关键所在。
关于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治疗方法临床较多,但是仍以药物疗法为主,即心境稳定剂(碳酸锂)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等)。锂盐是最常用的心境稳定剂,于20 世纪中叶开始用用于治疗狂躁发作,直至1970 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将其用于治疗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但锂盐的使易增加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头痛、口干、肾功能减退等)风险,甚至意识模糊、昏迷、中毒反应等不良后果。而丙戊酸盐作为常规抗惊厥药,可有效缓解情绪症状,包括丙戊酸钠、丙戊酸镁等,其中,丙戊酸钠作为广谱抗癫痫药物,可有效对抗不同种类型的癫痫、惊厥疾病,加之药物吸收迅速、分布范围广泛,以及耐受性良好,较锂盐安全性更高[5]。因此,可以将其作为锂盐不耐受患者的理想替换药物。
阿立哌唑是目前临床应用频率较高的一种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属于高脂溶性喹啉酮衍生物,通过突触后多巴胺D2 受体拮抗剂、突触前多巴胺D2 受体激动剂、激动D1、D3、D4 受体、部分拮抗/激活5-HT(1A)受体、完全拮抗对5-HT(2A)受体等一系列作用,便能够发挥令人满意的抗精神分裂作用效果[6]。周云云等[7]已证实,阿立哌唑+丙戊酸钠在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需重视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尤其是血脂、血糖、血清泌乳素水平,避免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风险,甚至造成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月经不调及不孕等严重后果。另外,高泌乳素血症的形成还会导致患者发生骨质疏松、脑出血等疾病。因此,建议重视监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血脂、血清泌乳素水平变化。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相关不良反应少,并且属于轻微反应,在无需处理基础上能够通过减少药物的用量而缓解不适感,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所以,认为该方案能够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加速机体康复进程,改善预后,使得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组BRMS 评分、CGI-BP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血清泌乳素低于对照组;2 组血清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间无差异,且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差异,表明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确切,可获取与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方案较接近的疗效及安全性,但是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方案更有助于加速患者病情康复进程,维持血脂、血清泌乳素水平处于稳定变化状态。但本研究样本量不足、结局治标不完善等方面的不足指出,建议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探究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的临床价值,进一步丰富研究研究成果,完善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