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王晓艳,刘亚平,王兵
作者单位:412300 湖南省攸县人民医院
糖尿病是临床较常见病症,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高发,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1]。糖尿病属于高糖代谢疾病,会影响胰岛素(Ins)、C 肽水平,从而影响血管功能,导致血管病变,可累及和损伤患者全身器官[2],导致患者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典型临床症状,且该病极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包括视物模糊、糖尿病足等,严重影响患者健康。1 型糖尿病以胰腺B 细胞功能衰退、Ins 分泌不足为特点;2 型糖尿病以Ins 抵抗能力升高为特点[3-4]。因此,临床治疗糖尿病以改善胰岛B 细胞功能为主要途径[5]。本研究旨在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胰岛B 细胞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6],血糖监测结果显示空腹血糖(FBG)>7.0 mmol/L,或餐后2 h 血糖(PBG)>11.1 mmol/L,且患者存在糖尿病相关临床症状;(2)糖尿病确诊时间>1 年。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意识障碍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攸县人民医院2018 年7 月—2019年7 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31 例。对照组中男25 例,女4 例;年龄45~73 岁,平均(58.8±3.5)岁;病程1~12 年,平均(5.63±1.19)年;严重程度:糖耐量异常(6.1~7.8 mmol/L)13 例,轻度(7.8~11.1 mmol/L)9 例,中度(11.1~16.8 mmol/L)5 例,重度(>23.9 mmol/L)3 例;并发症:肾病7 例,视网膜病变6 例,糖尿病足4 例,其他13 例。观察组中男24 例,女7 例;年龄44~70 岁,平均(58.5±3.8)岁;病程2~10 年,平均(5.37±1.05)年;严重程度:糖耐量异常12 例,轻度8 例,中度6 例,重度4 例;并发症:肾病8 例,视网膜病变5 例,糖尿病足4 例,其他13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攸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片(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625,规格:0.25 g)治疗,餐中口服,起始剂量0.25 g/次,2 次/d,之后根据治疗效果增加给药剂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 g。患者连续治疗3 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格列汀(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生产,国药准字J20110029,规格:5 mg)治疗,5 mg/次,口服,1 次/d。患者连续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1)比较2 组临床疗效,其判定标准:患者血糖、血脂正常,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患者血糖、血脂下降明显,相关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患者血糖、血脂未下降,相关临床症状未改善为无效。(2)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清Ins、C 肽水平。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Ins、C 肽,检测仪器为ALA-2000LA 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3)比较2 组治疗前后PBG、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己糖激酶法进行检测,检测仪器为BECKMANCOULTER AU5811 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4)比较2 组低血糖、恶心、腹泻腹胀、水肿、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09,P=0.004)。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Ins 与C 肽 治疗前2 组Ins、C 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ns、C 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Ins、C 肽比较()
表2 2 组治疗前后Ins、C 肽比较()
2.3 血糖 治疗前2 组PBG、F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BG、FBG、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P>0.05)。见表4。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
表4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渐增加,由糖尿病导致的病死率也不断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无法根治,临床多采用药物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以改善临床症状,延缓该病发展进程,减少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的发生率,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
相关研究表明,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能通过改善患者胰岛B 细胞功能,提升Ins 分泌量,降低Ins 抵抗,从而改善Ins、C 肽水平,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7-8]。二甲双胍通过提升小肠周围组织对糖的利用,减少糖分无效代谢现象,且该药具有抑制肝糖原作用,达到降低肝糖输出的作用[9]。同时,二甲双胍通过对肠壁进行抑制,减少其对葡萄糖的摄取,达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但由于糖尿病具有进行性,随着病程发展,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效果无法达到预期。人们进食过程中,肠道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 能促进Ins 分泌,糖尿病患者体内二肽基肽酶-4 较高,其对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 有降解作用,从而降低Ins分泌,提升患者血糖水平[10-14]。沙格列汀作为一种二肽基肽酶-4 抑制剂,能有效抑制二肽基肽酶-4,从而促进Ins 分泌,降低进餐后胰高血糖素释放量以改善餐后B 细胞对葡萄糖的反应。二甲双胍与沙格列汀联合应用,前者对Ins 有较高亲和力,后者增加Ins 分泌,两者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提高降糖效果,提升Ins、C 肽水平,从而提升胰岛B 细胞功能,促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Ins、C 肽高于对照组,PBG、FBG、HbA1c低于对照组,提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能有效改善患者胰岛B 细胞功能,降低血糖,促使血糖相关指标恢复到参考范围内。2 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差异,提示沙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改善胰岛B 细胞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