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系年》所载地名与《左传》合证

2021-02-05 06:23
关键词:左传

李 煜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珍贵的战国简,总数达 2 400余枚,大部分保存良好,字迹清晰,内容也相当丰富,多为经、史类典籍,目前已公布七册。2011 年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收录了一部类似于编年体的史书,整理者拟名为《系年》,内容相当重要,是自西晋发现《竹书纪年》以来先秦编年史书的第二次重大发现。李学勤在成果发布暨学术座谈会上指出,春秋时代的《系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即印证和补充《春秋》经传,特别是补充和纠正了《左传》《国语》等传世文献的记载。[1]

笔者收罗了《系年》一文出现的地名,取之能与《左传》合证者数则,笺同证异,间引诸家考证之说,在相互比照中可以加深对先秦地名的认识,于先秦史、汉语史以及历史地理的考证皆有参考意义。

帝丘 《系年》4 章:“翟人或(又)涉河,伐卫于楚丘,卫人自楚丘(迁)于帝丘。” 《春秋》僖公三十一年:“冬,狄围卫,卫迁于帝丘,卜曰三百年。”整理者注:“《卫世家》集解引《世本》云:‘成公徙濮阳’,濮阳即帝丘,在今河南濮阳西南。”

新 《系年》5 章:“文王败之于新(莘)。”整理者指出“新”通“莘”。《左传》庄公十年:“楚子从之。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杜预注:“莘,蔡地。”

方城 《系年》5 章:“文王以北启出方成(城)。”《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杜预注:“方城山在南阳县南。”但后世学者对其地望多有分歧。

梁城 《系年》6 章:“囟(使)君涉河,至于梁城。”《左传》僖公十五年:“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杜预注:“解梁城,今河东解县也。”

五鹿 《系年》7 章:“晋文公囟(思)齐及宋之惪(德),乃及秦 (师)回(围)曹及五(鹿)。”整理者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二十八年春,晋侯……侵曹伐卫。正月戊申,取五鹿。……’……,鹿、彔双声符,读作‘鹿’。《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杜注:‘五鹿,卫地。今卫县西北有地名五鹿,阳平元城县东亦有五鹿。’”

衡澭 《系年》7 章:“述(遂)朝周襄王于衡澭(雍),献楚俘馘,(盟)者(诸)侯于(践)土。” 衡雍,《左传》屡见,僖公二十八年:“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丁未,献楚俘于王。”又宣公十二年:“及昏,楚师军于邲,晋之余师不能军,宵济,亦终夜有声。丙辰,楚重至于邲,遂次于衡雍。……祀于河,作先君宫,告成事而还。”又文公八年:“晋人以扈之盟来讨。冬,襄仲会晋赵孟,盟于衡雍,报扈之盟也,遂会伊洛之戎。”整理者注:“衡雍,郑地。《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杜注:‘衡雍,郑地。今荧阳卷县。’今河南原阳西南,原武西北。”子居氏力辩“衡雍”不可能在“河南原阳西南”,认为可会“伊洛之戎”,也说明衡雍当在河洛地区,并推测衡雍约在河南省孟州市槐树乡西虢镇一带。[3]

黄池 《系年》20 章:“晋柬(简)公会者(诸)侯,以与夫秦(差)王相见于黄池。”简文之“黄池”亦见于《左传》哀公十三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黄池,初属卫地,后属宋,战国时期屡易其主。地在今河南封丘县。

许多历史地名,虽可将清华简《系年》同《左传》或其他传世文献相互印证,但其地名往往不易考定,这些都是历史地理学研究常常碰到的难题。诸如“楚丘”“帝丘”“少鄂”“方城”历经世代传抄,名称始终不变。更多的则已难确释,有的是当时的用字习惯不再被后人沿用,改为音同音近的字代替,如“-践”“-阴”等;有的是通过增删、变换形符音符的方式用新造字取代旧字,通过构形分析还能看到文字的同源关系,如“-濮” “-举”“-歌”等。另外,同名异地,或同地异名的问题,也会给文献解读带来种种困扰。从上述清华简所见地名同《左传》的合证中,我们常常得到如此的观感。

猜你喜欢
左传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从善如流
一道化学计算题的守恒多解
《左传》笔法
Contents and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