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一峰
(复旦大学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A1考郭店·唐虞之道6;上博四·内礼8;清华一·皇门13A2攷郭店·老子乙14;郭店·性自命出45;上博四·内礼7A3兮清华九·成人2;包山87;包山116
B1宔郭店·性自命出5;上博三·彭祖7;清华一·楚居5;侯马盟书16:12B2包山202;新蔡·甲三78;望山1·116;《集成》2590;侯马盟书67:56; 温县盟书T1K14-867B3軴温县盟书T1K1-2205B4砫上博三·仲弓8;上博四·曹沫之阵30;上博五·季康子问于孔子18B5上博四·曹沫之阵54;上博八·兰赋5;《集成》04694B6鉒新蔡·甲三220B7清华六·郑武夫人规孺子13; 同上B8郭店·老子甲10B9住清华七·越公其事1;同上53;同上61B10驻曾侯乙163B11柱望山2·15;同上16B12上博三·周易51;随州文峰塔M61出土铜匜①B13清华一·皇门13
C1侯马盟书1:66;《货系》238;《玺汇》1838
(1)恙宜、利K1(巧)、彩物,出于作。(上博三·恒先7)
(2)是佞若K2(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清华一·金縢3-4)
(3)K3(孝)慈而哀鳏。 (清华五·殷高宗问于三寿18)
(4)音色柔K4(巧)而叡武不罔。 (同上21-22)
(5)君守器,卿大夫守政,士守教,工守K5(巧),賈守賈鬻聚貨,農守稼穡,此之曰修。(清华八·治邦之道15-16)
(6)下乃亦K6(巧)所以憮(誣)上。(清华九·治政之道2-3)
(7)備玉將將,壽K7(考)不忘。 (安大·终南51)
(8)[子有鍾鼓],弗鼓弗K8(考)。(安大·山有枢107)
亦见于东周金文:
(9)用祈寿老毋死,保吾兄弟,用求K9(考)命、弥生。(镈《集成》271)
(11)用享用孝于其皇祖、皇妣、皇K11(考)、皇母(复封壶甲《铭图》12447)
(12)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K12(考)、皇母。(陈逆簠《集成》4629)
K1K2K3K4K5K6K7K8K9K10K11K12
独体字没有偏旁线索,单就写法而言释“丂”、释“主”、释“幵”皆有可能,唯有从文例入手方可辨识。楚简“”字的确释就历经小番周折。
《货系》268《铁云藏货》157L1L2
此字过去有“土”“于”“主”“干”等释法,于形于义皆有未安。吴良宝认为当是“幵”字的省体,读“轵”,并与轵阳布的“幵(轵)”字联系起来。[22-23]释“幵”可从。近年出版的《铭图》收录有私人收藏的一鼎一壶两件仲太师器(02196、12370),分别标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24]4:398,22:274后来有文章公布了一件公安部门收缴且未经著录的孟姬旅盘。[25]此三件器铭文除自名外基本相同,都是仲太师为孟姬所作之物,很可能本是同墓所出。仲太师三器铭文皆有文例“L寿受福”,其中“L”字分别写作:
(鼎)(壶)(盘)L3L4L5
傅修才撰文释“幵”读为“匃”,指出“匃寿”同金文常语“匃眉寿”[26]。甚是。L3-5和L1-2无疑是一字,都是“幵”字的省写。仲太师三器可能本出自晋地,与布币文字合证恐非偶然。若此推测无误,单字的“”在晋地是用作“幵”的,与齐、楚地用法不同。值得注意的是,“(丂)”字长横之上均有增设的短横而“(幵)”字未见,短横的有无似又可作为二字的区别特征,与它们作偏旁时不同。
若单求构形学分析,类化、简化等术语就可以合理解释偏旁“丂”“主”“幵”的趋同现象。但与一般的偏旁混同不同,三者在各自系列中都用作声符,标示不同音义却用相同符号记写,这在文字分化剧烈通假频繁的大背景下就比较特别了。曾宪通曾从文字流变的角度指出两个来源不同的表音符号产生混同可以是以两者音同或音近为条件[27]107,那么声符“丂”“主”“幵”的趋同是否还有语音驱使的内因则要进一步明确。
“丂”在《诗》中未作韵脚,谐其声的“考”“栲”则常与幽部字押韵,古音学家将其定为幽部字是正确的。[28]114,[29]54、146“主”在《诗·行苇》与“醹斗耇”韵;《卷阿》又与“厚”韵,归侯部也无问题。清人江永曾将侯部归入幽部,龙启瑞《古音通说》也认为幽侯两部本为一部,李新魁指出幽部有时与侯部相押是由于主元音相近,[30]352、360赵彤将二部归为主要元音都是*o的韵部。[31]101、111-113可见幽侯二部确实存在纠葛。不过,“丂”声字没有确切根据通侯部音(6)《庄子·天地》:“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淮南子·诠言》“考”作“叩”。按《庄子》“考”当读“攷”训击。成玄英《庄子疏》云:“考,擊也。”甚是。《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高亨《今注》言:“考,扣也,敲也。”亦是同理。此非“丂”声字可通侯部字之例。,“主”声字跟幽部字有若干接触,但也不与“丂”发生联系。(7)如【注与铸】、【注与祝】,见[32]350-351。
“丂”中古溪母一等,“主”照母三等也即章母,各自的谐声分布如下:
丂【溪母】丂考巧【晓母】朽主【透母】飳妵黈【定母】罜【章母】主麈宔炷注疰罜蛀【知母】拄柱知庾切注驻軴住中句切【彻母】 【澄母】柱直主切跓住持遇切
以上字大致涵盖了两个声系不同历史层次的谐声字,它们彼此互无交叉。“丂”声字不出牙喉音,“主”声字不出舌音。中古章组字除来自上古T类声母外,还有部分是K类声母字,过去学者已有不少揭示。(8)如[33]261-270,[34-37],[38]115-118等。只有K类声母来源的章组字才有可能与“丂”声字有联系。“主”声字明显是T类,与喉牙音“丂”就难有关联了。(9)顺带补充,“同”声字中含以母字,是L类声母字,与“主”也不同,两类字一般不通用,因此《皇门》“”字难径读为“同”。
声韵结合来看,“丂”“主”古读不甚契合,两系字并不具备通用条件。(10)“丂”和“主”,郑张尚芳分别拟作*khluu和*tjo(见[39]392、574),白一平和沙加尔拟作*C.qhu和*to(http:∥ocbaxtersagart.lsait.lsa.umich.edu),亦可参看。有研究者曾据楚文字偏旁“”可读“丂”声又可读“主”声进而讨论幽侯两部的通转问题[40]65,严格讲论证逻辑是不恰切的。《上博楚简文字声系》把“”声系分列幽部“溪纽丂声”和侯部“端纽主声”两类[41]709、1014,这样处理比较合理。既然“(丂)”和“(主)”两个系列语音分明,读音就不该是引发它们构形趋同的首要因素。换个角度讲,是两个声符所标示的声韵和偏旁组合呈互补关系,所以即便写法相同也不至在释读中产生对立。异源合流是汉字发展演变中的常态,表音符号源异流混也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小篆中“去”声字在古文字中可以分出鱼部(“呿”)和叶部(“盖”)两组[42],这与本文所论“”声字都是构形致混,与音义无必然联系。又比如战国文字“虫”和“毓”作声符都可以省变作“”或“”[27],此则和语音有一定联系。还有一类是早期文字一形多用的存留,如“堇”和“(嘆)”[43]、“壴”和“喜”、“衣”和“卒”等等,也表现为谐声不同但构形纠葛。类似复杂的现象在当前所能见到的古文字材料中不在少数,值得细加考辨和梳理。
分析同体声符对我们考释未识字,了解古文字谐声系统的历史变化,辩证看待谐声通假的原则和复杂性,合理利用来开展古音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
M1新蔡·甲三22:翼日癸~(丑);新蔡·零271:丁~(丑)之日M2清华五·命训2: 夫司德司義,而賜之福,福祿在人,人能居,如不居而~(守)義,則度至于極。M3清华八·邦家处位7: 或信能攷(考)~,道美用恶,人而曰善。
M1用作地支“丑”,最早李天虹考释认为从“丑”从“主”,‘主’可能是附加声符。后来清华简第五册发布的《命训》出现M2,我们将它和M1联系起来,结合各家说法,认为M2读为“守”,是“肘”字异体,从“丂”声。苏建洲同意释M2为“肘(守)”,认为字从“丂”从“主”都有可能,“肘”作此形是形音两方面的因素。蒋建坤认为“丂”“主”战国文字已混,上古音“主”“丂”“肘”均音近可通(王力系统),指出“肘”经历了舌根音到舌音的演变。高佑仁认为M2“肘(守)”从“主”声,主要根据“注”“铸”的同源关系和三晋货币中的地名用字“铸(注)”,“肘”金文中常用作“铸”[44]572-584(11)高著晚出且书中已有较充分的集释,为免繁复,以上诸说详参此书,不另出注。。近出清华简第八册《邦家处位》中出现M3,整理报告隶定作“”,疑是“肘”的异体,认为读“守”,表示坚持。[45]133程浩认为“信能攷”是负面的例子,认为读“佞能巧好”,[46]陈民镇读“佞能矯好”,[47]都是从“丂”声出发探求M3的读法。
看校补记:据整理湖北荆门严仓1号战国楚墓遣册的学者披露,简文有“”字(,凡四见)用为测“长”单位,认为可有“主”“丂”两种释法,似倾向释“主”,或疑读为“钟”(详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湖北荆门严仓1号楚墓出土竹简.文物.2020(3):58-62;李天虹、蔡丹.严仓一号楚墓遣册所见度量单位和分数词∥简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20):21-29)。今按,“”应释“丂”,循“丂(苦浩切)”音似无合适之词,颇疑读为十尺之“丈”。古文字材料表明“丂”可能有阳部异读,陈剑先生在“以一些例子谈谈甲骨文字考释可注意的问题”(台北政治大学深波甲骨学与殷商文明学术讲座2018年11月16日)中已言及,阳部音的“丂”是“杖”的表意初文。据严仓遣册简整理者介绍,简文测“长”单位未见“丈”。若“丂”确用为“丈”,则恰可补白。
简称表:
《合集》——《甲骨文合集》
《屯南》——《小屯南地甲骨》
《集成》——《殷周金文集成》
《铭图》——《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
《铭续》——《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
《货系》——《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货币》
《玺汇》——《古玺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