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外协同育人,构建“大思政”格局

2021-02-04 07:53李云柱
教育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思政家校思政

李云柱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对于学校来说,上好新时期思政课,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大思政”理念,创新思政课“大实践”模式,构建校内外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做到校内外思政课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北京市密云区第一小学明确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推进“课堂育人”“活动育人”“家校育人”“实践育人”的“四位一体”育人模式,构建校内外协同育人的思政课新格局。从大局着眼,从细微入手,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认知,再到自觉认同,让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雅智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践做法

巩固课堂教育主阵地,推动课堂育人新发展

立足课堂实践,抓住教学环节,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

全学科构建:开展“智慧课堂构建思政课协同育人新格局”大概念教学活动。在全学科教学中,合理渗透立德树人育人目标,通过现场评优课形式推动课堂育人新发展。

扎实教研活动: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主阵地优势,扎实开展慕课、微教研、群教研活动,提高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学生参与的广泛性、评价考核的时效性。

创新课堂实践:改变传统授课模式,课前三分钟演讲学生可分享时事新闻、榜样人物、水库精神等内容,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根据鲜活案例开展辩论分析、小法官开庭、影片赏析等活动。

通过课堂实践,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

弘扬立德树人主旋律,培育活动育人新亮点

立足德育活动,抓实参与环节,培养合格接班人。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宗旨,形成“五彩”主题思政实践活动。

红色爱国主题: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开展开学第一课、重要纪念日、主题班会等活动。

黄色传承主题:作为炎黄子孙,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节气文化”“端午粽情”“重阳敬老”等系列主题活动。

蓝色保水主题:开展“知水库、爱密云、思未来”传承水库精神、做好接班人主题实践活动。

绿色生态主题:将生态文明教育细化到校园具体活动中,设置垃圾分类德育课程,开展“小手拉大手·争做垃圾分类小能手”“学做小小环保家”等系列实践活动。

紫色雅智主题:以培育学生雅言、雅行、雅怀为目标,以学校管乐、书法、舞龙、足球等特色艺术社团为依托,形成了以艺育德、以艺启智、以艺健体的“三艺”教育特色。

打好家校联动主动仗,探索家校育人新模式

立足家校合作,抓好家校沟通,形成家校联动良好态势。从学校现实情况、家长群体现状等实际出发,做强家校联动,合力推进思政教育。

家校联动实践:一是家长进课堂,邀请税务、医疗、公安、金融等行业的家长代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为学生讲授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对祖国的热爱;二是家长志愿服务,家长委员会成员成立家长志愿服务队,开展校园周边交通安全引导等各类学校活动;三是家长亲子教育,开展线上亲子阅读、小手拉大手等活动。

家校联动研究:成立由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的“良好家风助力成长”区级课题研究小组,围绕家训、家规、家风等,进行深入研究,帮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家族和民族的历史,激励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增强社会实践主动性,开创实践育人新局面

立足实践体验,用好资源基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

对口帮扶:在精准扶贫工作精神的指导下,学校与内蒙古巴林右旗开展对口帮扶牵手工作,两校师生进行“共读一本书”“书信传情”“云端共研”等系列活动,从扶贫和扶智两个方面实现共同成长。

社区共建:我校69名居住在东菜园社区的学生,在社区内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活动,受到社区好评,同时带动影响班内其他同学积极参与本社区的各项志愿服務活动,拉近邻里关系,形成孝亲睦邻的良好风气。

基地体验:借助区域实践活动,梳理具有密云地域特色的校外实践基地,如白乙化纪念碑、邓玉芬纪念碑、古北口纪念馆、密云博物馆等,将之作为思政课的主阵地,发挥其实践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鲜活的素材。

经验启示

思政教师是关键

思政教育,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校的实践充分体现出“人人都是思政教师”“处处都是思政课堂”的育人要求。

改革创新是核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唯有改革创新,才能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我校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以“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取代了单一的、说教式的简单思政模式,使思政课融入日常,滋润学生心田。

在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效的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身体力行深度参与,提升学生的思辨力、解读力和表达力,让课上分享的“思政小课堂”鲜活,让课下实践的“思政大课堂”丰富,将爱党爱国爱家爱社会的思想种子根植于学生内心。

知行合一是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的落实,不仅要注重课堂内的知识学习,还要注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实践证实理论,以理论解释实践,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思政课“入脑、入心”。

工作建议

牢固树立“大思政”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只是思政教师的工作。学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理念。

创新思政课“大实践”模式

上好新时代思政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创新和丰富教学方式,以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建议建立两类两级资源库,根据当前思政课开展形式,区校两级都应该梳理思政课课程资源库和社会实践基地资源库。建议转变学生评价方式,摒弃以学科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改为多元评价,更加注重隐性教育的显性评价方式,树立创新、环保、爱国、孝心等多方面的学生榜样。尝试思想政治启蒙教育,“道德与法治”学科承担了思政课教育的主要任务,可以结合地方特点,梳理地方校本教材。

构建协同育人“大思政”格局

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协同育人。思政课也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上好新时代思政课,要以学校为主,社会、家庭、网络等为辅,构建校内外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新格局:要让思政课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深入社会实践;要让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联动,小手拉大手;要通过网络加强教育引导,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培养学生的公德公约意识和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全社会都要担负起帮助青少年成人成才的责任,学校应携手社会力量,共同构建思政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育人新格局。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区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大思政家校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