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启毅
【摘 要】 读题可以看作解决问题的前提与关键。学生如果不能找出題目中的信息,或者错用题目中的信息,就解决不了具体的数学问题。本文探讨了学生在读题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障碍以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阅读题目;思维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多数数学教师在讲题时都会强调“读题”二字:“读题啊!同学们一定要认真读题啊!”从实际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读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当学生接触到一个陌生的题目情境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紧张感,读题能力就受到了干扰,读题速度和读题质量都会有所下降。那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多设置一些和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情景。
比如,小学数学中有关“百分比”的计算题:1.现在有含食盐5%的盐水50千克,如果将盐水稀释成含盐4%的盐水,应加水多少千克?2.笑笑上个月20号把零用钱160元存入银行,打算到明年这个时候用本金和利息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如果年利率是2.52%,利息税为20%,请你算一下她最多能买多少钱的礼物?对于这两道计算题,教师一般会选择先出示第2道计算题。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和妈妈一起去银行存钱的经历。大部分小朋友都知道,把钱存进银行里,自己的钱会越变越多,这就是利息。学生看到这道题目的时候,心态比较放松,把题目中的数据提取出来,按照公式计算,就可以得到笑笑取出的钱。但是第一道题目,学生就不熟悉了。这道题目是以化学知识为背景,其中“稀释”一词,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到非常困惑。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展示这道题,可能会打击学生学习“百分比”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先出示第2道题目,让学生熟悉一下百分比的计算方法,再带领学生分析第一道题目。面对陌生的题目情景,学生要学会从生活中找例子,转化为自己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
二、培养良好读题习惯
一个具有良好思维能力的学生习惯不会差。教师不妨做一项调查研究,分析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书写情况,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的草稿可能都会比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作业要工整,这便是良好读题习惯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时题目会比较困难,学生读一遍读不懂,读第二遍还是琢磨不透题目的意思。我们需要用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学生不仅要会读题,还要会看题,甚至是会标注题目。例如,“拖拉机制造厂一个车间要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36个,40天可以完成,由于采用新技术之后,提前8天完成任务,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几?”第一遍阅读题目,找到题目所求问题,把“工作效率”和“提高”这两个词标注出来,“提高”表示解题的最后一步是减法,而“工作效率”表明学生所要求的目标。第二遍读题时,学生就要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原计划每天加工36个,40天可以完成”,标记为“原来的工作效率”,后面还有一个信息“提前8天完成任务”,标注上“改进后,32天可以完成任务”。这时,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求出需要加工的总数和技术改进前后加工的天数,就可以分别求出改进前的工作效率和改进后的工作效率。在以上分析过程中,渗透了一种“由果索因”(问题分析条件)的解题方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即使遇到不会的问题,学生只要按照平常的解题思想和解题步骤,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解题就会成功。
三、呈现多维变式问题
学生做题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但也不是绝对的好事。出题人不会一直设置重复的题目,会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作出变动,如果学生还是按照原有的思维解决问题,可能就不适用了。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准备一些变式练习,谨记题目不要“一成不变”。
例如,以下三道变式问题:
1.在比例尺是五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8厘米,那么实际的距离是多少米?
2.在比例尺是五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8厘米,如果把它表示的实际距离画在1:4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长?
3.在比例尺是五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8厘米,如果把它表示的实际距离画在1:4000000的地图上,两幅图中的两地间的距离之差是多少厘米?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感受这三道题目的差异。第一道题目求解的是实际距离,第2道题目求解的是地图上的距离,第3道题目求解是地图上距离的差值。说明比例尺可以设置的考点有三个,学生不仅要学会用比例尺来求实地距离,也需要学会用比例尺来求解地图上的距离,今后在处理有关比例问题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有时候,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习题训练积累一些经验,但有时这些经验也会成为学生解题的阻碍。所以,学生要具有一个灵活的思维,处理相类似问题时可以使用以往的经验,但处理变式类的问题时则要重新思考。
除了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读题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私底下也要多做一些应用题,锻炼自己的读题能力。方法、技巧固然能够节约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大量的练习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何南国.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