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
内容摘要:德布林的代表作《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是一部关于世界大都会——柏林的小说。它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新闻报道式的写实把一个既充满魅力,又充斥着丑恶的现代大都会呈现在读者面前。本文从精神生态学视角切入,对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逐渐疏离乃至对立的状况进行探讨,揭示工业社会的异化现象和人失去自我的严重精神危机,进而思考当下的生态问题,反思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生态批评 精神生态 城市 异化
阿尔弗雷德·德布林(1878-19
57)不仅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现代德语经典作家,而且凭借其对德语文学的杰出贡献,成为国际公认的语言大师和文坛巨匠。其最为著名的小说是1929年发表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这部小说标志着德布林文学创作的顶峰,体现了内容和形式,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德国文学史中第一部重要的大都市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弗兰茨毕勃科普夫从监狱释放后来到大都市柏林,他决心开始新的生活,但他最终没能战胜复杂而险恶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自己的爱人也没能逃过被杀害的命运。在小说的结尾,旧的弗兰茨在与死神的搏斗中得到彻悟,迎来了新生。
德布林创作生涯前期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索,在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中也涉及了很多关于自然和人文方面的描述,显现了现代文明下精神生态危机的普遍性。本文将从精神生态学的角度,对《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中体现的精神生态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小说中隐含着的丰富的精神生态思想。
一.精神生态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20世纪20年代的柏林城是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是主人公毕勃科普夫特被迫登上的“战场”。在柏林,畢勃科普夫走完了一条“通向彻底清除、消灭和摧毁的道路”[1]。德布林笔下的柏林是一座现代工业化的城市,同时也充斥着混乱和犯罪。酗酒、卖淫、凶杀和斗殴的新闻屡见不鲜。变幻无常的大都市令刚迈出监狱大门的毕勃科普夫感到陌生和不安。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而不断提高,却也因此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触发了各种生态问题。在《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这部小说中,主人公毕勃科普夫所处的生态环境非常恶劣。亚历山大广场上巨大的打桩机和水泥机在视觉上带给人的压迫感,以及它们在执行工作时伴随着的震耳欲聋的声音,都营造出不安和令人恐惧的氛围。这种不安和恐惧让弱小的人们更加感到心灵枯竭。城市的建设破坏了旧有的生存环境,现代工业席卷着城市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打桩机和水泥机摧毁着人们的个性和私人空间。
关于毕勃科普夫之前的历史,小说中只用了少量笔墨,通过这些只言片语读者可知,他作为前线战士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首先是在战壕里,在普鲁士军队那里,然后在特格尔。我已经不再是个人。”[2]战争对毕博科普夫的精神造成了创伤。对于有创伤经历的毕博科普夫来说,大城市的环境不断触发他惨痛的记忆,带来的后果是更加强化的心理创伤。[3]对于刚刑满释放的毕博科普夫而言,他还不能适应大城市的新兴事物,比如,在小说中,毕博科普夫对柏林“随时会倒塌”的出租房的屋顶感到深深的恐惧,“屋顶是在房子上的,漂浮在房子上,他的眼睛迷惑地往上看着:但愿这些屋顶不会滑下来,但是房子是直直地立着的。我这可怜的魔鬼应该到哪儿去。”[4]这些屋顶一次次地唤醒了从战争中归来的主人公的创伤。作为大城市的底层民众,毕勃科普夫在现代生活中是迷茫的,没有归属感的,他像一头野兽一样在急促而混乱的城市中横冲直撞。
从自然环境来看,主人公穿行在杂乱喧嚣、高楼林立的大都市柏林,与孤独、异化、堕落为伍。现代都市的的压迫感使人变得麻木、精神质、无所适从。这也就为弗兰茨·毕勃科普夫终究要面对的“命运之击”和人格异化埋下了伏笔。
二.精神生态下人与人的关系
精神生态的异化不仅体现在周围环境对人的压迫威胁,还体现在人际关系的紧张畸变。小说处处揭示着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漠与缺失。
在与女性的交往中,毕勃科普夫常常诉诸于暴力,表现出极端的自大。他更是将女性物化为自己的“附属品”,其行为完全受欲望所支配,因此,他对待女性常常显露出极端的情绪。即便对待最爱的女友米泽,毕勃科普夫依然持一种蔑视的不平等态度。他曾在盛怒之下打死了另有所爱的妻子伊达,并因此进了监狱。出狱后,他并未吸取教训,而是强暴了伊达的妹妹米娜。他并未对此有任何悔过,反而因此获得了自信,感到幸福和狂喜。
虽然毕勃科普夫十分宠爱米泽,米泽也十分忠诚,两人相处甚好,但是,当毕勃科普夫得知米泽曾经对其他男人有过爱慕之情后,便对她大打出手,“弗兰茨猛地转过身来,照着她脸上打去……他紧接着撞击她的肩膀,她倒了下去,他骑在她的身上,他的两只手在她的身上乱抽……她坐在那里,身上的衬衣已经撕破,一只眼睛已经睁不开了,血从鼻子里流了出来,左脸和下巴沾满了血。”[5]毕勃科普夫仿佛一只不受控制的野兽般粗鲁冲动,对女性的暴力实际上满足了他成为“征服者”的梦想。作为处在柏林社会底层的无产者,毕勃科普夫的傲慢和自负在充满敌意的社会面前不断地受到打击。在以男性为主的竞争丛林中毕勃科普夫显然是无能和失败的,他所缺失的男性尊严只能通过体力上的优势来弥补。
面对男性,毕勃科普夫试图用狂妄放肆的态度来掩饰自己的怯懦。他向吕德斯炫耀自己的拳头和肌肉,并且吹嘘自己和一个寡妇偷情。然而,肉体上的强壮并不能掩饰精神上的孤独。他明明知道是吕德斯欺骗了他,却选择逃避和沉默的方式对抗;他明明知道自己的残废是莱因霍德所致,却不去告发他,在埃娃和赫尔伯特的追问下仍不敢开口。毕勃科普夫仿佛将自己囚禁在一只铁箱中,不让任何人靠近。当赫尔伯特和埃娃要为他伸张正义时,他却以手臂也不会因此长出来为由拒绝,甚至把自身所遭受的不幸视作命运的“惩罚”。正是由于毕勃科普夫怯懦逃避、听天由命的生活观,促使莱因霍德对他施加更为肆无忌惮的欺凌。最终,莱因霍德杀死了毕勃科普夫的女友米泽,并设法嫁祸于他。这次打击终于使毕勃科普夫的精神世界彻底崩塌。
三.异化了的自我——一个盲目、无意识的主体
德布林以无序荒诞的大都市作为社会图景,通过展现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塑造了一个盲目的、丧失了意识的异化主体。
主人公毕勃科普夫是一个“无意识”的典型。德布林在书中多次将毕勃科普夫比作动物,他的无知和盲目使他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支配,显得被动而鲁莽。首先,他在小说中被比喻为成年野兽。他的傲慢和优越感来自他对自己躯体的关注:“我这个人什么都不怕。我有两只拳头。看哪,我的身上长着什么样的肌肉。”因为“弗兰茨有的是肌肉”,所以使用暴力成为他解决问题时唯一引以为傲的手段。他对自身肉体的自信令他具有雄性动物一般的攻击性,处处想彰显自己力量上的强大。此外,毕勃科普夫的傲慢和自负还体现在对待政治的态度上。他接触过各种团体和派别的思想,但他的头脑一片混乱,无法明确自己的政治信仰。在他眼里,只有他自己才是世界上建立秩序的人。他的这种观点完全是建立在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基础上,是没有理性可言的。
然而,与其魁梧强壮的外表和盲目的自信相对的是毕勃科普夫脆弱孤僻的内心世界。这里,他又被比喻为“蛇”,比如,小说中描写毕勃科普夫失去米泽后孤独颓然的形象:“……孤零零的弗兰茨毕勃科普夫,虽然有些摇晃,但毕竟是在走路。你们看哪,那条眼镜蛇,它在爬行,它在跑动,它受到了伤害。”[6]以及:“我们的弗兰茨·毕勃科普夫,这条眼镜蛇,这位钢铁般的斗士,孤独地、非常孤独地坐着。”[7]褪去外表的伪装之后,他是一个孤立于人群,并且与身处的时代脱节的弱者,浑浑噩噩生活着的毕勃科普夫显然与日新月异的大都市格格不入。在面对命运的沉重打击时,毕勃科普夫对肉体的自信变得不堪一击,他的内心完全没有能力对抗“命运之击”,唯一能给予他归属感的的地方是他经常逗留的罗森塔尔广场旁的小酒馆。
四.结语
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展现了主人公毕勃科普夫从盲目、无知到冷静、理性的转变历程,反映了作者对现代文明下人类生存现状的关注和忧虑。小说通过展示一幅精神生态下人与自然、 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生态不和谐画面,警示我们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加不能忽视精神生态的平衡,应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追求人类自身精神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德]阿尔弗雷德·德布林.柏林·亚历山大广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2]余星.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谭恩美的《喜福会》[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8,40(2).
[3]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4]吴晓群.伊恩·麦克尤恩笔下的精神生态荒原[J].怀化学院学报,2018,37(3).
[5]刘小枫.诗化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
[6](德)Michael Ostheimer李双志译.创伤、城市与回忆———以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和W·G·泽巴尔德的《奥斯特尔里茨》为例[J].德语人文研究,2013,1(2).
[7]马嫽.城市空间中的牺牲者:《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中的暴力隐喻[J].外国语文,2016,32(6).
[8]罗炜.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德布林哲学思想的演绎[J].外国文学评论No.4,1993.
[9]付昌玲.城市中的荒原———生态批评视角下的《水泥花园》[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3.
注 释
[1][德]阿尔弗雷德·德布林.柏林·亚历山大广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第498页。
[2][德]阿尔弗雷德·德布林.柏林·亚历山大广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第14页。
[3](德)Michael Ostheimer|李双志译.创伤、城市与回忆———以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和W·G·泽巴尔德的《奥斯特尔里茨》为例.德语人文研究,2013,1(2); 6-7.
[4][德]阿尔弗雷德·德布林.柏林·亚历山大广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第225页。
[5][德]阿尔弗雷德·德布林.柏林·亚历山大广场[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第411页。
[6][德]阿尔弗雷德·德布林.柏林·亚历山大广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第216页。
[7]同上,第356页。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