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矛盾”来细读《囚绿记》

2021-02-04 07:52吴云云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行为矛盾情感

吴云云

内容摘要:文本细读是“新批评”贯穿始终的精神和批评方法,它可以指导我们阅读和欣赏文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回归文本,沉入文本,紧抓产生矛盾之处,分析赏读品味,领悟情感,把握主旨,提升对文本的个性化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关键词:细读文本 矛盾 行为 情感

文本细读是“新批评”贯穿始终的精神和批评方法。所谓“细读”,实为“细评”,主要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仔细的阅读和全面的评价,评论者在作品的结构、反讽、比喻和夸张等方面显示文本的语义。“细读法”之细,就是在细读、细评文本时要仔细、认真、审慎地阅读,要回归文本,逐字逐句“沉入文本”通过分析词、词组、词义、修辞、结构等解读文本,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但是文本细读也不是把文章割裂开来,对文学作品的每个语句、每个语词的意义都进行挤榨,支离破碎地解读;文本细读也不是“封闭式阅读”,不只限于研究文学作品,还可以敞开心扉深入作品之中与作家、读者对话,全方位理解文學作品,提高独立认知文本的能力。

孙绍振教授曾说:“不管在大学还是中学,文本细读都是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事实证明,文本细读是一道无法绕过的坎,只有细读文本,才能真正完成阅读和欣赏。”要想真正地读懂一篇文章,就要直面文学作品,对它的语段乃至词句进行赏析解读,进而领悟文章的主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这就指出阅读者要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努力调动思维和情感,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提高自己独立阅读的能力。文本细读策略是阅读教学可以采用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细品言语,辨词析句,把握主旨,领悟情感。但是文本细读并不是毫无目的的逐字逐句的读,而是要让学生学会抓取主要的关键词句,尤其是抓住文章前后矛盾处反复去读,矛盾处往往存在可分析的空间,这也是作者想要表情达意的地方。笔者认为,矛盾处尤其要关注行为和情感矛盾的地方。下面以人教版教材必修二《囚绿记》为例,通过抓矛盾处细读文本,感悟文章的主旨。

一.关注行为有悖常理处

有悖常理,指某些所作所为或现象和人们认识到的常理相冲突、不一致,往往与常理相悖的地方就暗含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陈思和在《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中提到:“文本细读不是笼统地讲故事,我们细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它的破绽,读出作家遗漏的或者错误的地方。”“细读文本的任务是揭示出这些隐含在作品里的真正的动机,把作品的艺术内涵充分地显现出来。”在《囚绿记》中让人生疑的就有这样几处,我们不妨加以分析。

文章第三段就交代了“我”选择的公寓“令人感到炎热”,并且上午太阳照射时间从“早晨五点钟”“直到十一点半”将近“六个半小时”,提到光线时还用到了“可畏”一词,也就是满室的光线甚至到了令人畏惧的地步。按照一般人的思维习惯,除非是迫不得已才会选择这个朝东房间。可实际情况是当时公寓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还选择这间,并且做决定时“毫不犹疑”“了截爽直”,让小伙计都“惊奇”了?那个“小小理由”究竟是什么呢?通过阅读下文我们不难发现,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日光照射便有一片绿影,“我”是欢喜这片绿影。紧接着疑问又来了,本文所交代的时间是夏天,植物正是枝繁叶茂的时候,绿色也应是到处可见,为什么“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对这片绿影如此欢喜?并且第5段还写到“我怀念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把自己还比作“涸辙的鱼”,还用到了“怀念”“急不暇择”“视同至宝”这些词语,难道作者真的是长时间没见到绿色了?还是“绿色”有什么象征意义?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发现这应该与作者此时的心境有关。结合背景资料,有必要了解一下陆蠡的工作经历。他毕业后曾到福建泉州任教。1933年,结识巴金。1934年,到上海任教员。1935年,巴金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陆蠡辞去教职,做起编辑。1937年上半年他来北平这个小公寓翻译了屠格涅夫的《烟》。卢沟桥事件发生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1937年8月,吴朗西、巴金分别忙于筹建分社,陆蠡便负责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此时出版社正处于严重困难之下。本文写于1938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作为爱国文艺工作者,坚持抗日文学活动。在这种“烽烟四逼”的环境中,作者虽然回忆的是北平沦陷之前租住的事情,但反映的却是上海沦为孤岛时的处境和心情。这一段有两句话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就是“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要紧抓关键词“灰暗”“黄漠”“困倦”“不快”,色彩词“灰色、黄色”带给人的感觉是压抑的,情感词“困倦”“不快”也正是此时期外界环境在作者内心的反映。卢沟桥事件使中国硝烟笼罩,在离开北平时,“我”“珍重”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其实作者在本文中就是采用象征的手法将常春藤当作人来看,而绿色具有蓬勃生机的特点,它就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是中国人民面对日寇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是中华民族驱赶侵略者必胜的信心。因此,这有悖常理的选择正是“我”当时的心境与外界环境的一种体现。

二.关注情感矛盾处

在进行文本分析解读时要关注“情感词”,看似前后矛盾的情感却是作者真实心境的反映。《囚绿记》第五段中写到:“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独。”为什么“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独”?这一矛盾的现象可以做如下解释。

“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是指“我”初来乍到,只身一人来到上海,无亲无故,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孤独陌生的;“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是指内心不孤单。“不感到孤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我”此来北平是有目的的,我是有事可做的,根据资料显示,1936年下半年中,巴金、陆蠡和丽尼三人约定,一齐动手去翻译俄国屠格涅夫的六部小说。1937年中的一天,陆蠡突然不见了,大家急得到处寻找。过了几天,他才给朋友写了一封信,人们这才知道他已经悄悄溜到了北平。上午出门游览,下午翻译作品。可以想见陆蠡的生活是充实的,没有时间享受孤独寂寞。另一方面,在孤独的环境中,恰有这棵窗外的常春藤为伴也是好的,“我”甚至将它看作了朋友,文章中“我”对这棵绿植的感情随着前后的称呼悄然发生着变化,一开始是“绿影”、“绿色”,后来直接称呼为“绿友”。可见,“我”已经将其由普通的绿色植物看作了朋友,并且文中第六段写到“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这是两个志同道合,心有灵犀的朋友,“快活”“留恋”“欢喜”等词再次反映出我对绿植的感情随着时间“一个月”“两个月”的推移在逐步加深,外界环境越紧张,“我”渴求绿色,喜爱绿色的感情越深,自然而然这棵窗外的老友就成了“我”倾诉交流的对象,内心的感情得以派遣释放,因而并不感到孤独。

三.关注行为表现与情感矛盾处

第十段写到常春藤总朝着窗外生长,而“我”认为它是“固执”的,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也感到“不快”,可是“我”仍旧不放走它。第十一段“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這前后两段都写明了“我”对绿的爱,爱得那么深,却又是那么自私。爱的行为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使它“渐渐失去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嫩黄、细瘦、娇弱”,这前后的矛盾很鲜明。既然爱,就要为“它”考虑,可“我”还是不肯放手,仍然囚禁着它,让这点绿色来慰藉“过于抑郁的心情”。《囚绿记》写于“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的陆蠡,和广大的文化战士隔离开来。此时的自己和这棵绿植有着相似的地方,就是渴望自由却不得,此时的北平已沦陷,中华民族正经受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陆蠡正是通过这棵常春藤写出了自己的生存状态,用象征的手法寄托出自己对爱的珍视,对绿的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对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和光明精神的赞美和歌颂。绿植终会冲破束缚,终会得到自由,终会繁茂苍绿,而处境艰难的中华民族也终会不屈不挠,打败侵略者,守卫自己的家园。

通过细读文本,我们发现看似出现矛盾的地方,实则正是作者真实情感流露的地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直面文学作品,细读文本,通过挖掘文本看似矛盾的语词,反复品味分析实际蕴含的意蕴,读出隐含在作品里的真正的动机,进而引领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矛盾细读法,文本细读还有很多方法,比如抓关键词、关键句,抓修辞,抓行文结构等,掌握多种方法将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分析解读文本的能力。

参考资料

1.王钢.文本细读与外国文学教学研究实践[I].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2.张本辉.例谈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I].河北学刊,2004(2).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行为矛盾情感
矛盾的我
情感
“矛盾多发”可怕吗?
台上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