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系列讲话发掘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育人元素

2021-02-04 07:49曾茜喻浩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曾茜 喻浩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治国理政各方面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其中不仅包括了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想观点与期冀,也包含着众多思政育人元素。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实践,可通过发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内容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分析其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点,结合院校、专业特色设计教学内容。

关键词:习近平系列讲话;课程思政;育人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3-0024-03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思政”内涵

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学界通常把思想政治教育定义为“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它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目的在于使社会成员形成社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从“教书”的角度看,高校开设的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不同,但从“育人”的角度看,不同类别的课程都是为了共同培养爱党爱国爱家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者、接班人,这是高校课程教育的向心力,也是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立足点。高校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教育的政治方向、育人方向是同一的,同时,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形成互补、互促、共同发展的局面,共同构筑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教育共同体,建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社会教育”的大思政格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以此为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要求;同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此后,以上海各大高校为先锋试点,课程思政实践逐步在各地高校展开。在课程思政实践中,挖掘课程思政的育人元素以结合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内容设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本课题调查组在对部分高校教师的随机访谈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尤其是理工科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教学开展方式与方向都比较迷茫,这种迷茫主要来自于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概念把握不清晰,不了解思政元素的内涵与外延,对“思政”的理解重点放在“政”上,而相对忽略了“思”更广泛的德育外延。通过对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进行梳理分析,可以挖掘出丰富的思政元素、育人元素,用以指导并结合高校专业课程及通识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二、习近平系列讲话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分析

(一)实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和阐述了“中国梦”,此后“中国梦”就成为全党、全社会乃至世界关注的重要思想概念,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与社会追求。当代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应当首先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树立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全部投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包括三点。

1.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

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实现共产主义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理想与最终目标。

2.坚定的社会政治信仰

在专业教育中融入社会政治信仰,就是要坚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度;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矢志不渝追求真理。

3.忠诚的社会主义初心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力量,不管哪个专业的大学生步入社会身处哪层职务,身在哪个岗位,都应怀着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初心,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保持忠诚。

(二)恪守“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它们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社会工作息息相关:

1.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社会公德

主要表现在社会公共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际交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

2.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职业道德

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敬业、精业、乐业之道,更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精神,大学生进入现代社会各行业,其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表现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单从此看,它就是专业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思政元素”,存在于高校各个专业教育中。

3.以“亲善睦邻”为代表的家庭美德

在社会“大家”里公共人际关系的“和谐”“友善”,体现在每个“小家”的要求就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只有“小家”的安宁和谐,才有大国的安定团结。专业课教师应联系学生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课程思政的家庭美德教育。

4.以“网络文明”为代表的网络道德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青年“网民”的数量庞大,如今的大学课堂也离不开网络多媒体教学辅助。2020年初的疫情中,网络授课更成为了高校教学主流方式。在专业课程中,尤其是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可以且应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让“网络文明”深入大学生道德自觉,规范自己在网上的言行,自觉抵制网络中的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

(三)弘扬“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自2012年以来在各种场合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4]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概括,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类。

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家国情怀

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家庭、民族、国家的关系,把握小我,实现大我,是专业课和公共课共同的培养目标。中国历史上涌现了大量具有家国情怀的英雄人物和普通百姓,如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为国忧心奋而投江的屈原;辟天下寒士欢颜的杜甫;怒发冲冠收拾旧山河的岳飞;医者仁心的张仲景、李时珍,等等,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各专业都可以找到其专业或行业鼻祖投身事业奉献国家的典故,提炼思政教学素材。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时指出:“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5]从盘古开天辟地,愚公移山,到开凿大运河,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与恶劣的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斗争的血泪史,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代代相传,推动着国家发展,民族进步,这也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思政元素。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意识

习近平多次提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与责任意识。从古至今,诸多仁人志士在各自职责里,以钉子般的精神反复钻研,恪尽职守,凭着一份强烈的责任感,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这种责任与担当精神可以融入高校各专业教学中,达到课程思政教学目的。

4.“惟进取也,故日新”的创新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是在不断自我反思中发展与丰富起来的,蕴含着创新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魏晋时期的玄学与宋明时期的心学,都是各自独树一帜的哲学理论学派;唐朝的开放创新,兼收并蓄,丰富了中华文化;新时期中国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富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生命力,这种精神注入专业课教学,也是推动学生自我发展、专业发展的动力。

(四)牢记“历史是现实的根源”——民族历史与党史

习近平多次讲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2014年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讲道:“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6]中华民族在几千年辉煌历史中,伴随着国家、地区、行业、政党、家族、个人的命运兴衰,在专业课程中,应该深入挖掘专业发展历史,结合民族发展历史、党史,在专业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五)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对于如何解决党内的腐败问题,习近平提出了“老虎苍蝇一起打”“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理念,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完善的法治社会,应该具备“良法”、法治政府、司法机构和公民守法意识这四要素,而高校除了法律、管理等专业,其他一些文理科专业或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很少有开设专门的法治课程,但任何专业的师生,都是生活在法治社会中的成员,需要遵守社会法制,共同维护法治社会有序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中,挖掘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法治案例,融入专业课教学。

(六)紧跟“时代精神”——新时期国家发展大政方针

習近平系列讲话,本身就是在时代发展中不断丰富起来的,体现着新时期国家发展各方面“最热点”的政策方针,浸泡在信息社会成长起来的00后大学生对时事新闻的敏感度较高,他们每天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海量的时事信息,“贴近时代、贴近社会”成为每个专业的发展要求,也是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专业课教师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内外形势与时事热点,紧跟国家方针政策的提法和要求,提炼专业相关的时事热点进入教学,能使课堂生动活泼,体现专业课程的时代精神,也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比如2020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民战”“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倡议、乡村振兴的时代意义与规划蓝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等;此外,家乡发展、地区发展规划建设等学生熟悉的、感同深受的时事也可以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中。

三、习近平系列讲话中思政元素的开发及应用方式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政治、经济、文化、法治、外交等各方面发表系列讲话,内容丰富,为高校课程思政提供了众多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这些思政元素不能生搬硬套进专业课程里,其开发和应用应遵循“精”“准”“隐”的应用方式,使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第一,思政元素的开发要“精”,即把握“近”与引申“远”。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应把握与学科专业相关性较近的元素,引申出与专业相关度较远的元素,远近结合,选取最精确、精练的元素。比如对于法律专业,廉政教育与专业相关度更近,“工匠精神”相关度较远,精确把握联系紧密、融合度高的思政元素,可以让专业知识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第二,思政元素的开发要“准”,即育人元素要与课程实際相结合。所有的课程都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一定背负着某方面的思想教育和现实生活的目的与意义,在课程设计中就要与授课内容的思想文化背景、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高等数学课程可以挖掘我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真值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的科学成就,让专业知识和它产生的源头、运用的实际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挖掘的思政元素才能精准地入脑入心。

第三,思政元素的开发要“隐”,即要在知识性中增加趣味性。思政元素的加入不应该使专业课程变得枯燥而引发反感,尤其是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职业技术要求较高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内容要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融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该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名人名言、轶闻趣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选择知名校友办讲座,讲爱岗敬业与创业精神,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报效社会。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3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

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14-05-05.

[4]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5]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

[6]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中国青年报,2014-04-02.

编辑∕丁俊玲

作者简介:曾茜(1985—),女,重庆彭水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思潮与思想

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大思政格局的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18SKSZ054)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