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京帅
我的家乡在红都瓦窑堡以西二十公里的枣树坪,一条秀延河水汩汩不息,蜿蜒东流,从我家门前绕过。100年前庚申猴年农历六月初五,我的父亲谢绍生出生在这里,爷爷谢德惠(谢子长大哥)给父亲起乳名叫侯年(音同“猴”),兄弟六人,排行老六,上有三位姐姐,还有一个妹妹。幼年家境殷实,衣食无忧。13岁起追随子长爷爷走上革命道路,15岁即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了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且矢志不渝。父亲他扛过枪、打过仗,放过羊、站过岗,种过地、经过商,穿越枪林弹雨,经历了艰难曲折,吃尽了千辛万苦。腥风血雨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十几位骨肉至亲为国捐躯(其中九位被追认为烈士),以致于父亲的晚年在百般孤寂和煎熬中度过。2003年1月8日,84岁的父亲,走完了他风雨如磐的人生历程。
一直以为,父亲毫无征兆的离开,与我有关。十七年过去了,每每想起,心中都隐隐作痛。
2002年10月,我的工作阴差阳错的调回市里的群团部门,由于正赶上换届之年,所以一上岗几乎每天都忙着筹备换届工作。这个时候,父亲从老家来延安看我,而我却每天早出晚归,根本没时间陪陪他老人家。父亲住了十多天,说什么也要回老家,怎么挽留都无济于事。我想就随了他吧,等忙过这阵子,再把父亲接过来侍俸周全,陪他过一段舒适安逸的日子,休整劳累的筋骨,释放内心深处的苦涩,把曾经煎熬的岁月揉碎,让生命的后半场在平和的日子里过得惬意和温润。可是谁曾想,父亲这一去,竟成了永别。回家后才20多天,父亲停止了在人间的艰难跋涉,永远离开了我们。“子欲孝而亲不在”成为我一生都走不出的殇痛……
长长的思念,剪之不断,拂之不去,从未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远,也没有随着岁月的更替而模糊。父亲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恍然如昔,父亲他气宇轩昂、仙风道骨,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出现在我的睡梦中,使我时时思念父亲,进而常常思考父亲,心中更加钦敬父亲。
一
父亲自幼聪明懂事,勤学好问。在学堂里上学所提问题常常使私塾先生神态惘然,显然当时的学堂里已满足不了他求学的欲望。父亲知道子长爷爷在外面干着大事,一有机会就缠着子长爷爷给他讲外面的新鲜事儿,而子长爷爷也乐意为他答疑解惑,因此在所有的侄儿侄女中,父亲深受子长爷爷的疼爱。当年我家也是较有名望的大户人家,爷爷经营着几处收入颇丰的骡马店,开办了教化子弟的私塾学堂,有足以供子孙殷实生活的田产。然而,對父亲来说,童年的幸福生活是短暂的。
1927年10月,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子长爷爷在党的领导下发动了著名的清涧起义,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自此,西北革命的火种再也没有熄灭,而我的家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幸福与安宁。
1932年9月,国民党张建南部偷袭了我的家,贴出布告:“赏银三千两,活捉谢子长”、“逮住谢家人,鸡狗都不留”,企图斩草除根,扑灭革命火种。当时,子长爷爷作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总指挥,率部在陇东、照金一带开展武装斗争。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反动派使尽了损招阴招,请了阴阳先生算卦卜运,雇佣了几百个民工,把我祖屋后背靠的大山脊梁上挖开一条深宽各一丈的沟壕,决意要挖祖坟,破风水,“斩断谢家龙脉”,搅得鸡犬不宁。家中女眷和老人小孩们四处躲逃。慌乱中,年幼的父亲与家人走散,从此,饥饿、追杀、死亡、疾病如影随形。机灵的父亲隐姓埋名,一路讨吃要饭,一边给地主家打工度日,一边暗暗寻亲访亲,逃难途中不幸染上了疟疾,生命垂危之际,被清涧县黄河边解家沟村上一户张姓人家收留,并用民间土法医治,精心照顾才得以康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临别时身无分文的父亲深深地给恩人磕了三个响头。第二年春,辗转到盘龙川一带,家人还是杳无音信,父亲只得给地主家揽工,白天放羊,晚上推磨,一件老羊皮袄白天当衣穿,晚上当被盖,受尽了欺凌。直到入冬时节,子长爷爷受中央北方局派遣担任北方代表驻西北军事特派员,从察哈尔抗日前线回到陕北,当得知父亲失踪的消息,立马派人找寻。几经周折,才从宝塔区张坪一带山坡上的羊群里找到骨瘦如柴的父亲。在安塞境内的吊坪村崖窟里,子长爷爷看到消瘦的不成人样的父亲,一把搂进怀里,心疼得直落泪。从此,父亲跟随子长爷爷,走上了革命道路,那年父亲13岁。
父亲的第一支枪,是子长爷爷亲手用木头棒精雕细做,又从烟囱里抓了一把烟煤染黑送给他的假手枪,但是父亲爱不释手,别在腰间耀武扬威了好一阵子。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用真本事,从敌人手里夺一支“真家伙”。在景武塌战斗中,父亲机智勇敢,冲锋在前,缴获了敌人6杆枪。作为奖赏,子长爷爷破例让父亲从战利品中选了一把手枪。从此,父亲更加威武自信,战绩连连。父亲与子长爷爷在残酷的战争岁月中尽享难得的“父子深情”,这也成为他少年时期最难忘怀、最值得回忆的往事。
在那风雨如晦、白色恐怖的岁月里,父亲——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曾经在战后的死人堆里认领牺牲了的亲人,在荒郊野岭寻找被害的兄弟,冒着生命危险机敏地混进法场找回身首分离的至亲,用嫩嫩的双手掩埋了一个个为国捐躯的亲人。面对一次又一次生离死别,面对一场又一场的灭顶之灾,年少的父亲别无选择地长大成人,用依然瘦弱的肩膀撑起了风雨飘摇的家。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他看来,谢家的每一位亲人为革命牺牲,都是应有的担当,为人民而死是值得的。在他心里清楚地记得:某年某月,咱家的队伍过路夜宿哪个村,夜宿人家给送了多少粮草;子长爷爷养伤期间,有谁家给送过饭、放过哨;某年某月哪家的儿子跟着子长爷爷闹革命牺牲了,后人生活困难需要关照……父亲固执地认为这些“债”是谢家先辈们因“揭杆而起闹革命”欠下的,作为谢家后人理应力所能及地回报。几十年来,他省吃俭用,竭尽所能,默默地做着这一切,且从不张扬,从不抱怨,从不奢求什么,只图个心安理得。
村里村外的人知道我们谢家几代均为良善之人,谁家有个三灾六难,都习惯向父亲诉诉苦,求解燃眉之急。于是,孩子考上学了没盘缠的来了,老人生病了付不了医药费的来了,儿子要订亲了筹不够彩礼的也来了,修窑盖房支不出工钱的也来了……父亲对谁都没冷脸相待过,哪怕是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总是能帮多少就帮多少。日子久了,父亲把自个家的生活拉扯得就很拮据了,但他从来都没把这些当个“账”去讨要。
含泪伫立于父亲的遗像前,轻轻抚摸黑白照片上父亲那张清瘦而刚毅的脸庞,我在想:那是怎样一种煎熬,让他能够承受眼睁睁看着一个个亲人相继逝去的痛苦?那是怎样一种坚强,让他有勇气用稚嫩的双手將一具具烈士的忠骨掩埋?那是怎样一种信念,让他带着心灵的伤痛却仍旧不忘将精神传承?那是怎样一种胸怀,让他在遭遇了那么多苦楚后依然永远保留着一颗良善之心?我不止一次地想要走进父亲的心灵深处寻找答案。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年少时作为英雄之后的骄傲与自豪,渐渐被辛酸浸染,被伤痛填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心酸与伤痛越发清晰,越发深刻。我终于明白,父亲的缄默是一种担当,是一种责任,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与守信,他要将这“家殇”独自承受。可是父亲不知道,如同家族自豪感一样,这种痛楚也是源自血脉,它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湮没,亦不会因生命的陨落而淡去。这种情愫早已根植于心,融于血脉,蔓延到灵魂深处。
二
“百善孝为先”。至善至孝是父亲与生俱来的特有品质。小时候,常听周边村子里年长的人对我说:“你父亲是十里八乡最有名望的孝子。”
做一个孝子,是父亲义不容辞,也是无法推辞的责任与担当。
早年,我的太爷爷瘫痪在床,太奶奶双目失明。作为长子的德惠爷爷十几岁便执掌家业,如慈父般养育着兄弟姊妹。为了支持子长爷爷的革命事业,爷爷不惜将三代人苦心经营的全部家业,作为子长爷爷招兵买马拉队伍的经费。爷爷他自己也拉着拈香结拜兄弟任光胜、刘海旺(后来的儿女亲家)和表兄弟刘存元,成为子长爷爷在安定发展的第一批的中共地下党员。爷爷是安定西区第一任区委书记,动员妻家兄弟、本家侄儿加入革命队伍,还将自己虎生生貌堂堂的五个儿子两个女婿全部送到“老谢”的“子弟兵”中,他们一个个骁勇善战、视死如归……只有父亲,成为爷爷这一脉留下的“独苗”。
1935年9月,红25、26、27军在永坪会师,三军会师后即将开赴前线。一天,刘志丹派人找到父亲,安排了一项新的任务,即派父亲到地方去,一边从事地方工作,一边代表组织照顾谢家的孤儿寡母。父亲当时思想上不接受,刘志丹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谢家为革命牺牲太多了。打仗是有伤亡的,你在部队万一有什么闪失,我怎么对得起老谢?得为老谢留条根啊!谢家现在老的老、小的小,老少寡妇,需要人照顾。如果你不去,部队还得派其他同志去。”刘志丹的一席话,让父亲明白了一个道理:照顾一家老小,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怎能给组织添麻烦呢?就这样,父亲依依不舍离开了部队,以军人的身份,穿着军装,回到了地方工作,同时挑起了照料奶奶及一大家孤儿寡母的重担。
1948年,中央选派一批革命后代赴苏联学习培养,28岁的父亲,风华正茂,神风俊朗,作为烈士后代,名列21人之中。集中出发前,中央派人专程到家中接父亲。已过花甲之年的奶奶,一听来由,顿时昏死在了灶台下,一只手却死死地抓着父亲的裤管。她生怕手一松,唯一的“命根”就再也抓不住了。爱子如命的奶奶,她是怕呀!活生生的五个儿子,一个个从家走出去,说没就没了,她再也经不起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于是奶奶铁了心要把父亲牢牢地抓在手心。只有父亲懂得奶奶心中的痛,他抚慰着苦命的老母亲,不忍心再让老人家过着心惊胆颤的日子,也放不下一大家老小艰难的生活,毅然放弃了人生难得的发展机遇。
解放后不久,三十出头的父亲,出任县政协副主席,同时当选了陕西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1953年,父亲作为省政协副主席人选,省委先后两次派专人牵着高头大马,从西安来到家乡,接父亲赴任。人马刚到大门外,当年的情景再现,奶奶又昏过去了,醒来后拖着父亲的腿死活不让走。父亲知道,古稀之年的奶奶已是风烛残年,再也经不起任何惊吓和刺激。因此,他又一次选择了放弃,尽心侍奉奶奶,安抚着奶奶那颗孤寂的心。1962年春,苦命的奶奶在父亲的怀里安然离世,父亲披麻戴孝,悲痛欲绝。“长嫂如母”,奶奶对子长爷爷可是倾注了慈母一样的关爱,送饭、洗衣、疗伤,站岗、放哨、送信,缝军装、做军鞋、送军粮,样样做得无可挑剔。为成就子长爷爷的革命事业,奶奶所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明知斗争是残酷的,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但她依然忍痛割爱,将亲生的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婿依次送到队伍里,结果没有一个能够生还。辛辛苦苦养育了那么多儿女,却没能享过儿女的福。父亲哭天抹泪,心疼至极,他以为唯一能告慰奶奶的就是厚葬老人。于是破天荒地在家里摆了三天“八碗”,体体面面地送奶奶入土为安。
常听老辈人说:“自古忠孝难两全”。晚年的父亲,喜欢上了书法,茶余饭后总要提笔一挥,写上个把小时。家里几乎每个房间都有父亲写过的草纸,摞得一叠一叠,整整齐齐。父亲去世后,整理遗物时发现,在这一叠叠的书稿中,写的最多最好最有神的是“忠”和“孝”两字,一笔一画里,有沉寂又有洒脱,一笔一画蕴含着父亲的格局、父亲的风骨和父亲的气场。于是,我特意挑选了几张珍藏,想念父亲了,就拿出来看一看、念一念,品味淡淡的墨香,从中感悟父亲当年面对“去”或“留”、“忠”或“孝”的两难选择时,他的心情是多么的无助、沉重,又是多么的洒脱、决绝!
2000年前后,父亲想把几处散落在外的先烈们忠骨迁回祖坟,同时,给长眠于此的先灵们立个碑。我认为这是个庞大的工程,谁曾想父亲一个人就搞定了呢。他亲自设计造型、编写碑文、采买石材,并请县城里最好的石匠凿碑,按辈分依次一坟一碑,整整齐齐的安置妥当。当看到灰头土脸一身疲惫的父亲回到家,我才知道他又独自干了一桩大事,而他也说:“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于是,还在他身体康健、行动自如的那些年,每年的清明时节,都要引领子孙们上坟祭祖,其心态虔诚、行止敬重。父亲在影响着我们,感染着一代又一代。我想这也是传统的孝文化,是我们家族的良风美德。
三
父亲是一个成功的经营者,更是一个敢做敢为的创业者。当年离开部队回到地方工作,长期担任乡长,后转入供销系统,“繁荣地方经济,服务一方百姓”成为他的主业主责。在外人看来,一个乡镇供销社主任职位很小,在政府职级体系中小得几乎找不到位置,但在父亲的心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干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父亲先后供职于李家岔、安定、寺湾、余家坪、李家坪等多个基层供销社。每到一处,总能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网点布局,从市场业务拓展到购销渠道畅通,拼的是超强的经营管理实力,践诺的是造福百姓的责任与担当。每逢集会,是父亲最忙碌的时候,一会儿在销售门市帮忙,一会儿在收购柜台察看,时不时的与赶集的农民朋友搭话问候一声。在他宿办合一的窑洞里,四乡八邻你来我往,都乐意到那儿坐一坐,拉拉家常。农民兄弟们高喉咙大嗓门,呛牙咳嗽、抽烟打火得非常随意,可父亲不嫌厌烦,窑洞外老远,常常能听到父亲极富感染力的爽朗笑声和众乡亲们无所顾忌的倾情交流。父亲他心里装着老百姓。每逢星期天,父亲一准跑乡下去了,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一双粗布鞋,一个洗得发白了的帆布挎包,走遍了供销社覆盖的所有拐沟支岔。察看网点经营状况,遍访百姓所愿,群众生活中最需要什么,货源从哪里组织,农民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农副产品销往哪里等等问题,在父亲心里早已深思熟虑。针头线脑、柴米油盐、瓜果蔬菜、皮毛山货等,“多种经营、保障供给”的理念,这不正是当今“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先行先试吗?激活了供销市场,方便了人民群众,这一切的一切,在父亲的口中如数家珍,工作起来总是那么得心应手。
1980年秋,父亲得了一场大病,大哥专程赶回来,接父亲去北京治疗。术后恢复不久,父亲便待不住了,他对护士说:既然大难不死,就说明我这辈子使命还没完成,还有大事在等着我去做呢。于是,他好几次躲过护士的监管,悄悄地一个人去考察北京的百货商场和贸易市场,发现北京的大商场货柜上挂满了款式新颖的男女成衣。目光敏锐的父亲一下子抓住了商机,当即采购了一大货车拉回了陕北。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未劲吹到偏远的家乡,有人担心小地方成衣不好销,怕积压赔钱。父亲却凭着多年的经验预测到良好的销售前景。他首先对男女售货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身材试穿各种型码的成衣,了解衣服的款式及特点。货一上柜台,果然不出父亲所料,购买成衣的群众络绎不绝,非常火爆,售货员根据试穿的型号为群众销售满意的衣服,不到一个月全部售完。从此,在老家的村落小道、集镇闹市,随处可见色彩鲜艳、时髦洋气的成衣扮亮的俊女子,和用美观大方、质地考究的的确良、涤纶武装起来的“时尚男”,他们一改过去买布裁衣的传统,羡煞城里人!
当年与父亲一起共事多年的老职工,时常记得父亲的名言箴句:干供销的离不开“尺子”和“秤”两种工具,但用好这两样工具,主要凭“良心”。在“秤”的高与低,“尺子”的紧与松中体现的是与老百姓的感情,承载着天地良心。
有一次,一个营业员上岗实习,在农副产品收购柜台用等子(一种自制的丈量工具,一等=100cm),丈量验收麦秸秆编织带,眼看着一圈一圈在放松,卖编织带的小姑娘急得泪花扑闪、脸蛋通红。父亲走过去手把手示范,“把手劲儿放匀称,一等一等的计量,不能放的太松,不能亏了老乡。”在百货门市看见新员工在卖布,操作不熟练,把布边拉得很紧,买布的媳妇直喊:拉得太紧了,不够做衣服了。父亲走过去拿起尺子示范,并要求职员不与群众争利,更不能克扣百姓,“公平交易、放心消费”——是父亲当年在供销社倡导的公益广告热词。
四
父亲对党忠诚是渗进骨子里的,坚定地信仰共产党是他终其一生而不悔的执着选择。他常常教导我们的两句话:一不要忘本,二不要吃老本。我理解就是要我们既不忘初心使命,亦不能躺在先辈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要勤奋努力,积极向上,无愧于组织,无愧于先辈。多少年过去了,父亲的至理名言,早已成为我家代代传承的良好家训。
父亲15岁入党,为党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生。他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他的父辈及兄长们能舍生忘死“闹革命”,那么和平年代,他的儿女们必须做党的人、听党的话、为党工作。父亲常常告诫我们:要做老实人,心存善良。不求做多大官,有多大权,但必须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做对人民负责任的人。在父亲眼里,哪个子女不入党,就是家族的“另类”。于是,我的兄、姐们,无论是在部队服役,还是在地方工作,都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满18岁的我,也被父亲破例带进了组织里。记得中越战争爆发那年,农村兵员不好征集。父亲硬是要把中学未毕业的弟弟送去参军,母亲舍不得哭肿了眼睛都无济于事。父亲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想当年有多少“红小鬼”投身革命,流血牺牲。眼下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谢家子孙就应该率先冲上去。于是,弟弟就成为所在部队的“童子兵”“少年党”。
文革期间,父亲遭遇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陷害,被卷入“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每逢集市集会,父亲和其他“当权派”一样被押在长长的游行队伍前列,头上戴着纸帽(用纸卷成的帽子,像喇叭筒),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写着×××名字的木牌游斗。再后来斗争升级,造反派们逼父亲检举揭发时任县长的问题,因父亲断然拒绝,不予配合,又被定为“保皇派”接受审查,被迫交代问题。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状,面对似乎疯狂的红卫兵小将们的所作所为,父亲从容面对,泰然若之。近十年炼狱般的日子,父亲没有被整垮,他坚信历史是公正的,党组织是不会亏待好人的。父亲始终刚正不阿,光明磊落,顶天立地。
七十年代末,许多冤假错案都陆续平反昭雪,可是父亲依然被“边缘化”,连续十多年辗转于基层供销社,默默无闻的坚持着。老乡们看不过眼,纷纷呼吁:按老谢的资历、能力,就算不被重用,也不能被“贬”么。父亲却平淡地说:知足了,比起那些流血牺牲的亲人们,起码我还活着!其实父亲的内心不是没有遗憾,不能尽自己的所能为党做更多的工作,应该是父亲最无奈的事。直至父亲退休后,在京城许多老同志呼吁关心下,组织上落实了父亲的厅级待遇。其实,那时的父亲不在乎什么级别的待遇,内心期待的是组织对他的公正评价和认可。至此,父亲从精神上得以解脱。
许多年后,我曾试着问过父亲,您和您的父兄们当年背水一战,“跟着共产党去闹红”,到头来落得个家道中落,人死财散,您不后悔吗?您没有怨言吗?父亲淡淡地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我入党时就明白要为党而忠勇。我雖一无所有,但活得坦荡、无愧于心!
是的,父亲豁达、随性,内心极为强大,虽然身处逆境,亦能挑战苦难,洒脱自如。他的人生轨迹和身上具有的精神特质,激励我们学会包容去改变命运,在党纪、法规和道德的前提下,努力去追寻梦想,去认识和把握我们的时代。
我常常想,父亲就像一块稳固厚实的“垫脚石”,支撑我们心无旁骛地尽力向上,在浮躁的社会不会沉沦且挺拔于世;父亲就像智慧“导航仪”,指导我们把握人生、明辨方向,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中不被迷失,不会因物质的匮乏而枯萎、畸形,且能有一方自己生活的净土、面朝阳光。
当年,延安革命纪念馆建成后,父亲专程前往,仔仔细细地参观了每一处展厅。当他来到一幅“刘志丹看望养伤的谢子长”雕像后,颤颤巍巍地扑上前去,抚摸着两兄弟紧紧相握的大手,泪流满面,喃喃自语:“他们是生死之交,他们是过命兄弟,他们是最亲密的战友啊……”
父亲退休后的新岗位——做一个忠诚的守陵人,让更多的人不忘革命历史,珍惜幸福生活。于是,每天早饭后,父亲随着上班的人流准时赶到子长陵园,打扫卫生,栽花种草,碑廊拂尘,修修补补,还主动担任义务讲解员,向来自全国各地参观瞻仰的人们如实生动地讲述爷爷那个年代先辈们的英雄传奇故事,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发挥余热。二十年如一日,直至生命最后时刻。
翠柏苍劲,绿树环绕,父亲就沉睡在那一方净土中。多少次长跪于父亲坟茔前,我挥泪如雨,恸哭不止,心疼啊!我那历经苦难且依然敞亮、宽厚、善良的父亲。多少次仰望星空,冥冥之中,我知道,父亲并没有走远。他就是那棵不老松,扎根在高天厚土之上,如同他顽强不屈的生命历程一般,那样地刚毅,那样地坦荡,那样地一身傲骨。
送别父亲的过程,是认识自己、认识血脉、认识生命的过程。感恩父亲给予我的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教导我们成人。我相信,在我人生的后半篇文章里,将会时时记录父亲的足迹,追思父亲饱经风霜、艰难坎坷的一生,缅怀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传承父亲坚韧不拔、豁达坦荡、高风亮节、乐观向上的优秀品格和高贵精神,激励我们的下一代基因不变、血脉永续、薪火相传!——将成为我对父亲郑重的承诺!
岁月易老,父爱依然。思念,就像一条长长的河。
责编:魏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