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统编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单元内部联系紧密,各板块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语文学习。每个单元学完后,教师可以设计基于单元统整的微项目,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促进知识的整合与建构,形成迁移运用的能力。单元微项目切口小,驱动性問题可以和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相关,也可以基于真实需要将两者融合,促进语文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一、把脉人文主题,关注学生精神成长
单元人文主题承载着学科育人的重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驱动性问题首先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打通,指向其精神成长需要。
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革命岁月”,包含精读课文《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以及略读课文《灯光》,这一组文章聚焦革命斗争的不同阶段,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呈现中国革命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图景,表现了革命者宁死不屈的英雄主义气概。但是学生的生活和这一段革命岁月距离遥远,对革命英雄主义的理解存在局限。教师可以统整本单元的阅读链接和口语交际,生成单元微项目“对话英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要深入阅读本单元的文章,还要拓展阅读革命文学作品,解构特定时代背景中的英雄形象。当然,更要联系现实生活,探究和平时代中“英雄”的定义,思考新时代英雄形象,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这样的微项目探究,既聚焦单元人文主题,又关注其时代生长性,潜移默化地将红色基因植入学生的血液里,将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目标落到实处。
二、聚焦语文要素,策应读写能力提升
单元微项目可以通过驱动性问题聚焦单元核心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如,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狼牙山五壮士》既有对五壮士群体形象的描写,又有对个人形象的特写,属于群体与个体相结合,课后习题要求关注这样的写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开国大典》重点聚焦阅兵式部分,属于整体与部分相结合,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习作要求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在单元“阅读”和“写作”之间,学生缺少写作知识梳理的过程。教师可以联系革命题材影视剧,生成单元微项目“影视剧中战争场景拍摄探究”。学生基于本单元作品阅读,探究影视剧中战争场景拍摄艺术,梳理“点面结合”的不同方法和效果,理性思考这种手法对表达作品主题的作用,最终形成研究性文字,建构完整的读写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完成单元习作以及其他活动类习作就轻而易举了。
统编语文教材的单元习作与阅读关系密切,有的是主题接近,有的是写法接近,基本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切的微项目学习,可以消弭阅读与写作的壁垒,有效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尊重单篇资源,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单篇课文作为独特的个体,其教学不能简单止步于语文要素教学。有些单元中的诗歌、文言文与单元语文要素关联度不大,旨在丰富单元人文主题。因此,在单元语境中还要尊重单篇文章的教学价值,适时生成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微项目,供学生实践探究。
如,《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诗,这首诗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与单元语文要素若即若离。可以通过多梯度朗读感受节奏之美,意会七言律诗生动的气韵;基于想象画面读懂诗意,了解先总写后分写的结构特点;揣摩关键词句领悟情感,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补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伟人情怀等。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性教学价值,还要承担“革命岁月”单元教学的开篇意义。万里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体现了革命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辩证地看待“长征精神”,生成思辨性微项目“新时代是否需要长征精神”。学生会深度了解红军长征的特定背景,解构“长征精神”的内涵,然后联系现当代社会发展进行思考辨析,最终形成自己的结论,并用文字将观点和证据写清楚,有效提升阅读思辨能力。
当然,单元中也有文章与人文主题关联度不大,重点指向语文要素训练,旨在促进读写结合。比如《开国大典》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典的宏大壮阔场面,与其他三篇文章的人文主题关联不大,可以整合读写训练的微项目,引导学生建构读写体系。
四、指向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学完,正值国庆节。基于社会生活情境,学生会生成很多感兴趣的话题,主动将语文课堂学习延展到课外生活中,从而形成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达到微项目学习的理想状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激发其探究热情,成为微项目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
如教材编排第二单元“革命岁月”这组文章,非常契合国庆节的氛围,加深学生对祖国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学完本单元后,有的学生提议出一期“歌唱祖国”的黑板报,喜迎新中国的生日;有的学生提议做一期“重温经典”的微信美篇,传播爱国正能量;有的学生提议做一期“走过风雨,走向光明”的微视频,坚定追求中国梦……教师充分肯定这些项目设想,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小组内合理分工,围绕驱动性问题策划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素材资料,跨界融通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和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单元学习“视界”更开阔。
单元微项目驱动性问题,要和大单元语境相关联,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重在“一微一得”,不要面面俱到,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策略以及成果展示,课外进行实实在在的体验、探究、实践,有效延展语文学习的时空,弥补单篇课文教学的短板,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街校区)
投稿邮箱:7296282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