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彦蓉
瓦房店第三医院,辽宁 大连 116300
前言: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病症,由于出血原因较多,且病因复杂,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患者会因为失血过多导致休克,该病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其中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主要以呕血和便血为主,有急性与慢性之分。因此,为保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针对我院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和消化内镜治疗的方式进行比对,现将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消化内镜治疗。对照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在2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00±3.29)岁,观察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25~ 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3±3.15)岁。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研究性。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均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③该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不完善;②患者合并多脏器器质性病变;③患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药物治疗,首先,嘱患者禁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药物补液,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1.2.2观察组 采用消化内镜治疗,嘱患者禁食24小时后,进行消化内镜治疗。通过消化内镜在患者体内出血点周围,进行肾上腺素推注,且每个点位控制在两毫升以内,再通过消化内镜,找到出血点,并在出血点3厘米处使用钛夹释放器,沿着垂直方向,将出血点周围血管及神经进行压迫,而后将释放器断开,达到止血的效果。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包括:痊愈、好转、无效。评估标准为:观察患者是否止血成功,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面色、甲床颜色是否正常;实验室检查标准是否稳定。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穿孔、感染、周围循环障碍。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见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例数较对照组,更具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 见表2,可见观察组患者穿孔、感染、周围循环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n/(%)]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 [n/(%)]
目前,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危急症状,平均90%的患者会在大量失血的情况下引发生命危险,增加死亡率[2-4]。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由消化性溃疡为主,引起病变导致食管静脉曲张严重,也是诱发胃癌的主要原因[4]。在临床治疗中,为有效避免患者病情恶化,需医护人员需对患者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处理。临床惯用止血方式是采用药物止血,其中奥美拉唑作为上消化道常用止血药物,能起到胃部保护作用,但由于上消化道出血,病情急且发展迅速,药物治疗效果较慢,会耽误患者病情[5-6]。随着科技的发展,上消化道内镜微创手术,能改善药物治疗的弊端,通过在消化内镜下,观察到患者消化道到出血点的位置,采用内部止血,促进血管收缩,进行针对性止血,具有微创性,且操作方便,疗效具有优势。
综上,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消化内镜止血方式,能加速患者止血,减少其他组织损伤,有效降低并发症,值得在消化内科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