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对中外教师教学的满意度
——水平、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2021-02-04 03:59王雨琦
关键词:维度办学满意度

刘 扬, 王雨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3)

一、研究背景

高等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合理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2003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引进国内急需、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性的课程和教材。2010年3月国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中国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从数量上看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截至2018年6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2 342个,其中,本科及以上机构和项目1 090个[1]。然而,在规模不断扩张的情况下,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如何?在读大学生对中外教师的教学满意度如何?其满意度受何因素影响?如何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高校从学生角度了解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促进高校改进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方式,以提高利用国外优质资源的效率从而提升合作办学教育质量。

二、文献综述

国内的文献中,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满意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人层面。在年龄因素上,钟秉林等[2]对中外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年纪较轻的学生群体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低于年龄较长的学生群体。在性别因素方面,有些研究发现女生的满意度高于男生,如赵军[3]以湖北三所高校为例的研究发现,性别对大学教学管理的评价水平有所差异,且女生满意度要高于男生。而另一些学者则发现了相反的结果,如钟秉林等[2]的研究发现,女生对服务质量的重要性期望值高于男生,而在满意度上又低于男生,这表明女生的期望较高,但对服务质量的相对满意度却较低;又如,陈恒[4]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和德国的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中,男生的满意度总是高于女生。在父母受教育程度方面,钟秉林等[2]经过研究发现,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群体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低于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群体的满意度。

第二,学校层面。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主要影响因素大多涉及学校层次、年级、学科专业等。在学校层次因素上,鲍威[5]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满意度高于公办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民办本科院校等其他院校的学生满意度。在年级因素上,赵军[3]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学生对专业及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低年级学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吴薇和罗俊艳[6]对某独立学院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外方教师的教学质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陈恒[4]的研究也发现,无论在德国还是在中国,低年级学生的满意度要高于高年级学生。在学科专业因素上,学生满意度研究结果也有差异,鲍威[5]的研究发现,人文学科学生的满意度高于理工科学生的满意度;但陈恒[4]的研究结果发现,理工科学生的满意度都要高于人文社科学生,原因在于样本大学主要是以工科为主,工科发展相对较好;而房保俊和陈敏[7]的研究发现,专业及课程设置对学生教学质量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课程设置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内容同样重要。

从国际上的相关研究看,英国和美国都做过大范围的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如英国英格兰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HEFCE)支持的“全国大学生调查”(National Student Survey)及其满意度报告[8],美国Ruffalo Noel Levitz(RNL)公司主持的“大学生满意度调查”(Satisfaction-Priorities Surveys)(全国856所大学参与)及其年度满意度报告(National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Priorities Report)等[9]。尽管很少有关于这些国家与国外合作办学方面的满意度评价研究,英国、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内容、方法和工具仍值得借鉴和学习。

总体而言,国内已有研究多集中于个体和学校特征对学生满意度评价的影响,而忽略了中外双方教师教学的不同特点以及办学项目特征的差异。研究尝试从五个维度就学生对合作办学的中外双方教师教学进行满意度评价。

三、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中的抽样调查法,在调查问卷中包含了满意度量表。研究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学生个体特征和家庭背景、院校和专业特征、办学机构和项目特征。量表中的学生满意度评价结构包含五个维度,即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学术支持、个人发展和优质资源引进五个维度,共31个题项。量表的编制主要采用五点量表,学生满意度得分分值为1~5,分别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研究通过SPSS19.0软件的信度分析功能测量了量表的信度,结果表明,量表各个维度的信度系数α在0.83~0.90之间,而整体的α系数为0.96,这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均达到了较高信度水平,因而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说明对研究设计的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的学生满意度评价量表是稳定的,具有良好的信度。

研究在北京地区的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的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中选取了800 名在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虑到院校的层次,抽取了 “985”院校、“211”院校各两所,这些院校都是较早获教育部门审核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单位。研究最后收回问卷752份,问卷有效率为94%。

研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对学生满意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其中,因变量是学生对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的满意度。自变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属于个体特征,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父母海外经历;第二部分属于院校及专业特征,主要包括招生计划类别、院校层次、年级、专业类别;第三部分属于机构及项目特征,主要包括外方教师比例、国外教材比例以及外语授课中的中方教师比例。其中,年龄为连续变量;性别为二分类别变量,包含“男”“女”两个性别取值;父母海外经历为二分类别变量,包含“有”“无”两个取值;招生计划类别为二分类别变量,包含“计划内”“计划外”两个取值;院校层次为二分类别变量,包含“985”“211”两个取值。年级为分类变量,包含“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取值;专业类别为二分变量,包含“人文社科”和“理工科”两个取值;外方教师比例为定序变量,从低到高各占比20%;国外教材比例为定序变量,从低到高各占比20%;外语授课中的中方教师比例为定序变量,从低到高各占比20%。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参与分析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四、研究发现

(一)回归模型

研究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了学生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教师教学的整体满意度水平,发现其满意度相对较好,均值为3.73,标准差为0.702。研究统计了大学生对外方和中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水平,结果发现大学生对外方教师和中方教师的满意度平均水平非常接近,分别为3.81和3.84,如表2所示。而通过对这两个满意度变量做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学生对中外双方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p=0.508)。由于满意度量表为五点量表,其平均值为3.0,满意的值和非常满意的值分别为4.0和5.0,而以上满意度调查结果为3.7~3.9之间,可以说基本上接近满意,但相对于学生们的期望值(4.44)还有一定的差距(0.731)。

表2 整体满意度评价水平

研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其中,因变量是学生满意度水平,自变量包括学生个体特征和家庭背景、院校层面的一些变量。研究结果发现,模型拟合指数(R2)为0.349,调整后R2为0.341,如表3所示。这表明学生满意度整体变动的34.1%可以由该模型的变量进行解释。

表3 模型拟合指标

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个体特征和家庭背景。这类变量中,只有性别的影响显著,即男生、女生的满意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满意度水平高于女生11.7%(p<0.1)。

第二,院校和专业特征。①院校层次。“985”院校和“211”院校学生之间有显著差异,“211”院校的学生满意度比“985”院校学生高23.4%。②招生计划。计划内和计划外招生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计划内学生的满意度比计划外学生高27.3%(p<0.01)。③专业类别。人文社科类专业和理工科专业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满意度比理工科类专业学生高10.3%。④年级变量。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大四学生,特别是大一和大二学生的满意度比大四年级学生高出近40%(分别为38.4%和39.4%),大三学生比大四学生高16.4%,这说明低年级学生的满意度普遍比高年级学生高。

第三,办学机构和项目特征。①外方教师比例。该变量对学生满意度存在正向影响,外方教师比例越高,学生满意度越高。该比例每提高一个档次,学生满意度平均提高25.8%。②外语授课中的中方教师比例。该变量对学生满意度也有正向影响,外语授课中的中方教师比例越高,学生满意度也越高,且该比例每提高一个档次,学生满意度平均提高26.7%。③国外教材比例变量对学生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对教师教学质量满意度的多元回归模型

(二)专业和学校间的差异

由表4的回归分析可知,专业类别和院校层次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对教师教学满意度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哪里,即在哪个维度上的差异更大?

研究对两类专业的学生满意度进行了五个维度的深入分析,发现人文社科和理工科学生在满意度五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人文社科学生在五个维度上的满意度均高于理工科学生,尤其是在个人发展维度上差异最大(40%),而在对优质资源引进维度的满意度差异最小(28%),其他三个维度的差异居中,分别为课堂教学(32%)、评价与反馈(32%)、学术支持(30%),具体如表5所示。个人发展维度指的是合作办学的课程教学对学生自我展现和能力提升的帮助。研究结果中人文社科学生在这一项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理工科学生,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课程和教学中相对理工科专业有更多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如让学生做报告、就某个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以自我展现,同时个人的外语表达、交流等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相对而言,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这种展示的机会和空间可能相对少一些,因而会感觉个人发展少一些。另外,在优质资源引进上,两类专业的学生差异最小,这反映两类专业的学生们对其所在合作办学外方课程和教师资源的认可程度相对比较一致。

表5 不同专业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差异

研究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学生之间进行了差异分析,发现“985”高校和“211”高校学生在满意度五个维度上也均存在显著差异,“211”高校学生在五个维度上的满意度均高于“985”高校学生,尤其是在个人发展和学术支持维度上差异最大(差异分别为56%和52%),而在对优质资源引进维度的满意度差异最小(33%),其他两个维度的差异居中,分别为课堂教学(41%)、评价与反馈(43%),具体如表6所示。这与表5 中不同专业学生在各维度上的满意度表现比较接近,但是不同的地方在于学术支持维度上的差异较明显。学术支持是指教师和学校对学生学业的关注和支持,包括课程前后对学生的指导。表6结果说明,“985”高校的教师可能对学生学业的关注和支持相对“211”高校不够多,因而其学生对学术支持的满意度较“211”高校学生低很多。也可以发现,虽然两类学校在优质资源引进方面的满意度差异最小,但是两者的满意度差异仍非常显著。这表明“985”高校学生对外国优质资源引进的不满比“211”高校的更明显。

表6 不同层次高校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差异

从表5和表6反映出的学生综合满意情况来看,学生们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师教学中的“评价与反馈”和“个人发展”两个维度的满意度比较低,而学生对“课堂教学”“学术支持”“优质资源引进”三个维度相对较为满意。

(三)项目特征的影响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本身具有一些特征,如外方教师比例等,因此,研究在控制了个体和家庭、学校和专业特征后,来看办学机构和项目对满意度的影响。

1. 外方教师授课多学生更满意

回归研究发现,外方教师比例与学生对教学满意度呈现正相关,如表4所示,即外方教师比例越高,学生满意度越高。这说明,中外合作办学的就读学生对外方教师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期望,希望就读的项目和专业有更多的外方教师进行任教。据笔者对部分学生进行的访谈发现,选择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本来就很喜欢外方教师授课,而且多少会有些“崇洋”的心理,且更乐于与外方教师进行交流。外方教师的授课让他们觉得更像是在国外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而学费和生活费却很便宜。调查还发现,将近25%的学生报告,他们的授课课程中外方教师的比例低于20%,而14%的学生报告显示他们的外方教师比例在20~40%之间。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应尽可能多引进优质外方教师资源,这是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需要进一步提升的部分。

2. 外语授课中的中方教师多学生更满意

回归模型还发现,外语授课的中方教师比例与学生满意度也呈现正相关,如表4所示,外语授课课程的中方教师比例越高,学生满意度也越高。这与前一分析结果似乎有些矛盾,因为之前的分析结果是外方教师比例越高学生越满意,而这里为什么外语授课中中方教师比例越高越满意?带着问题笔者还对多名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原来在刚开始接受外语授课阶段,很多学生还听不太懂纯外语的课程(包括语言课和专业课),他们更希望中方老师来授课。同时,中方老师对学生们的水平有更多了解,对他们的问题和困难有更多理解,因此学生更喜欢中方教师。同时,对学生们耐心又详细的答疑解惑也会让中方教师更受学生的欢迎。

3. 国外教材在课程中使用多少对满意度并没有显著影响

从这部分关于合作办学项目的中外教师分布来讲,双方的教师各有优势,但要分语言课和专业课论之。笔者经过访谈和调研后发现,就外语语言课而言,中外双方的教师都会授课但有差异。外方教师的语言课更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而中方教师更注重细节,如语法和词汇等基本功的训练。特别是在刚开始进行外语教学的阶段,中方教师更受欢迎,而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后,外方教师的优势才显现出来。就专业课而言,外方教师更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如理工科学科的解题过程和方法)的培养,而中方教师更注重学习结果的准确性等。此外,就授课时间而言,中方教师相对外方教师更有优势,这是因为他们能陪伴学生更长的时间从而给予学生更多的辅导和反馈,而外方教师则往往是在短期的一两周或最多一个月内就把课程完成,学生很难消化、吸收和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反馈。因此,笔者得出初步结论,即中外双方教师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各有自己的优势,双方教师需要更好地配合来完善教学而不能厚此薄彼。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1. 在读生评价合作办学中外教师的教学各有优势

中外双方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了各自的优势。就外语语言课而言,外方教师更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而中方教师更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就专业课而言,外方教师更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而中方教师更注重学习的结果的准确性等。就授课时间而言,中方教师更有优势,他们好比是“留鸟”,能一直陪伴学生的学习而给学生更多辅导和反馈;而外方教师则像“候鸟”,短期内要把课程教授完然后“飞”回其母校,这常常使学生很难得到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因此,这里的结论并不像笔者在调研之前预计的那样——外方教师有完全的比较优势。实际上,中方教师也有很多优势需要提倡,如他们可能更熟悉中国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会与学生在课后更多沟通和交流,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 教学满意度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个体特征,如性别、年级、专业类别等在满意度上有显著差异。首先是性别。男生的满意度水平高于女生的水平。这一研究结果与陈恒[4]和钟秉林等[2]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研究中,统计发现女生在各维度的期望值也高于男生,这可能是导致满意度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然而为什么女生的期望都比较高可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其次是年级。低年级的学生满意度高于高年级的学生,这一结果与陈恒[4]、赵军[3]以及吴薇和罗俊艳[6]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主要可能因为低年学生对合作办学课程还处于熟悉的阶段,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外方教师都让学生们觉得新鲜和有趣,而进入高年级后则对课程有了更多更全面的认识,新鲜感和兴趣则有所下降,因而其满意度降低了。再次,是专业类别。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比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有更高的满意度。这一结果与鲍威[5]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但对结果的解释有所不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点是外国教育资源的引进,那么很多外方教师带入新的教学方式,特别是人文社科教学中外方教师可能给学生更多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而且人文社科专业本身就带有很多跨文化的内容,使得人文社科学生更容易得到知识上和参与上的满足,可能导致他们的满意度较高,而理工科的专业课程内可能较少有这类的内容和参与,使得其满意度较低。最后,院校层次也是一个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因素, “211”高校的学生满意度高于“985”高校的学生。原因在于“985”高校的学生其入学时初始学业成绩相对更高,他们对合作办学教学的期望也更高,然而由于在实际办学过程中的学术支持、评价与反馈以及个人发展方面对学生关注的不足,在这种高期望未能得到适当满足情况下,学生满意度相对较低也在情理之中。

(二)对策建议

1. 中外合作办学中双方教师教学质量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对中外双方教师教学基本上接近满意的水平,但与他们的期望值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学生对于教学中的学术支持、评价与反馈以及个人发展等维度都有很高的期望,这恰恰是满意度得分较低的部分,因此,需要合作办学过程中不断改善和提高这些方面的质量,以便给就读合作办学项目的大学生带来更好的整体体验和满意度。

2. 中外双方教师需共同配合,加强课程的评价与反馈

由于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是由中方和外方教师共同任教,笔者在调查后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过程中有学生反映外方教师给分较低,导致GPA偏低,想申请一流国外学校留学难度较大。此外,考试过后评价成绩并非即时反馈给学生,而是有评阅周期,在此期间有些国外教师会返回本国很难联系上。而学生只能在系统中查到分数,很难知道自己的不足和漏洞。这反映出合作办学中评价标准不一和反馈不及时的问题,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多困难和障碍。而研究结果显示,中外双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有自身的优势,双方教师均可从各自的优势方面给予学生较好的体验,但缺乏的是协同与配合。因此,建议在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应让中外双方教师加强配合,给学生在学习上更多的评价反馈,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 应重视教学时间安排,教师要关注学生发展和学术支持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最终必须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国际能力(Global/Intercultural Competence)的发展。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相当的办学项目的外方教师授课是集中授课,外方教师“飞”到中国大学进行一个月甚至两周的集中教学。在这样紧迫的教学节奏安排之下,教师就很难关注到学生个体在外语能力、课堂表现等方面的发展。而很多教师在教学完成后很快“飞”回本国,很难给学生进行学术上的支持和反馈。因此,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办学机构和项目的课程教学管理中应重视教学时间的安排,加强教师对学生在学业学术上的支持,多给予课堂内外展示和表现的机会,提高外语能力、课堂发言、小组报告、跨文化交际等多方面的能力,拓宽国际视野,使学生多方面的技能都得以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中国学生高等教育需求的重要形式。这种办学形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国际化教学的特征。但同时就是这一特点使得其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反馈不及时等。这需要中外合作办学主体双方要尽可能地进行协调,使得中外双方的资源更有效率地进行配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办学形式的优势,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以满足学生日益提升的教育需求。

猜你喜欢
维度办学满意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