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诫
摘 要:四手联弹是钢琴演奏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演奏形式,需要两位演奏者合作完成一首音乐作品。这种演奏形式能够完整地诠释出音乐的内涵与意境,充分展示演奏者对作品的了解程度、钢琴演奏的专业水平、演奏者的配合默契程度等。因此,对钢琴演奏中四手联弹的发展历程及特点进行概述,重点分析钢琴演奏中四手联弹的重要性,并探讨四手联弹演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丰富钢琴演奏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钢琴演奏;四手联弹;合作意识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钢琴学习需要进行长期机械式的手指训练,传统的钢琴训练模式多为一对一单人弹奏练习,训练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而四手联弹则需要两个人共同弹奏一架钢琴,通过相互配合来展现音乐作品的层次感。四手联弹能够丰富钢琴演奏的表现力,对钢琴演奏者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钢琴演奏四手联弹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一)四手联弹的发展历程
钢琴四手联弹这一演奏形式出现的历史较为久远,可一直追溯到16世纪,英国作曲家卡尔顿的《供两架维吉那琴或管风琴四手联弹诗曲》被认为是最早的键盘四手联弹。四手联弹是钢琴二重奏的一种表演形式,对演奏者不仅在曲目的理解与演奏技术上有很高的要求,还需要通过合作技巧将两个人对曲目的把握及演奏技术进步一融合,从而达到演奏的理想效果。四手联弹这种演奏方式的黄金时代始于18世纪后半叶并一直延续了整个19世纪,莫扎特、 贝多芬、 舒伯特、 舒曼和勃拉姆斯等人都写过很多四手联弹乐曲[1]。
我国对四手联弹这种演奏方式的研究开始比较晚,到20世纪末期才逐渐开始关注。但当时国内四手联弹乐曲的数量较少,难度也不高,关于四手联弹钢琴演奏的教学资源也十分有限。直到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于是,国内的钢琴表演开始盛行,四手联弹的曲目也逐渐增加,这种演奏形式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二)四手联弹的演奏特点
作为钢琴二重奏的表演形式之一,四手联弹可以提高演奏者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能够增加钢琴演奏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能很好地锻炼演奏者的钢琴弹奏能力[2]。四手联弹在钢琴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四手联弹的表演形式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的一些问题,如配合默契度、演奏速度等,教师能够根据这些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训练学生合作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钢琴学习兴趣,增强自身钢琴演奏自信心,有效克服紧张心理。对于钢琴演奏者而言,四手联弹不仅要求演奏者具有优秀的独奏能力,还要能平衡各声部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搭档,通过双方共同努力,达到相对默契的合作演奏效果,引起欣赏者的心灵共鸣。
二、钢琴演奏中四手联弹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演奏者的音乐敏感性
四手联弹钢琴演奏需要弹奏者具备极高的音乐敏感性。钢琴是一个多声部的乐器,四手联弹演奏曲目在声部层次上更加丰富,因此,演奏者不仅要了解自己所要弹奏的声部,还要了解合奏者弹奏的声部,从而更好地配合。仔细聆听弹奏中分句与乐句的起止是否自然,主副旋律声部与其他声部的音响是否平衡,音色层次变化是否恰当,弹奏力度是否一致等,保持情感表现与乐曲内容的协调统一,从而达到最佳演奏效果[3]。为实现这一点,演奏者必须具备超强的音乐敏感性,而这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在练习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经常进行四手联弹练习,借助多层次、立体性的旋律,提高自身的音乐敏感性。例如,《斯拉夫舞曲》Op.72 No.2的 A 段,各个小节的节奏、力度各不相同,如1—8小节音区为小字二组,主要力度为P;9—12小节音区为小字一组,主要力度为f。A段的主旋律虽然以中高音区为主,但是通过四手联弹的演奏形式,塑造了多个声部,不仅使音乐更有层次感,还使音乐的内容及情感变化更丰富,呈现出一种交响化效果。
(二)有助于增强演奏者的合作意识
四手联弹对演奏者合作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使演奏者注重弹奏力度的配合。四手联弹的旋律主要分布在高声部和低声部,因此,演奏者需要深入研究乐曲内容,根据乐曲蕴含的情感选择合适的弹奏力度,以更好地展现乐曲的魅力[4]。其次,要注意乐曲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的配合。通过伴奏声部与旋律声部的交织,能够形成更加丰富的音乐意境,表达具有层次性的情感变化。最后,注重演奏细节方面的配合,钢琴四手联弹的演奏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弹奏的整齐。这就要求演奏双方拥有准确的节奏感,所以,应该注重演奏细节的处理与把控。例如,注重重音对齐,在四手联弹乐曲中,大部分小节的第一拍为重拍,基本是以第一小节的大拍律动数节奏,两个声部的重拍对齐,能较好地体现乐曲的节奏律动。在同时有重音标记的两个声部中,更应该注重重音的对齐,如《斯拉夫舞曲》Op.72 No.2第18、20小节,经过前一小节逐渐加强后,高低声部同时在这一小节的第一拍的音上到达ffz。这个位置上的重音需要在语气和时间上都精准对齐。另外,注重“起”与“收”对齐,四手联弹演奏时,观众可以直接看到两位合作者的演奏状态,倘若演奏者在演奏时动作不能同步,那么,音乐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演奏双方对段落和乐句的“起”与“收”达成共识,演奏结束时的力度和表情也应保持一致。
(三)有助于提高演奏者音乐综合素质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不同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和感悟也会存在偏差。这导致不同演奏者对同一首乐曲演奏出的音乐风格和感情存在较大差距,即便同一演奏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乐曲的理解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如何在保留每个演奏者对乐曲理解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大致相同的理解方向是四手聯弹演奏者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这便需要演奏者更加细致深入地分析乐曲,了解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对乐曲做好充分的考察和调查,再统一演奏者的想法,从而对乐曲有一个大概一致的理解。这对提升演奏者的音乐理解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四手联弹演奏者需要保持相同的演奏速度,才能增强乐曲的表现力。这不仅要求演奏者自身有较强的演奏基础能力,还要合作默契,演奏双方要在演奏之前一同进入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氛围中,调整双方的呼吸频率,与音乐融合统一。演奏双方可以在演奏之前共同哼唱乐曲开头旋律,或者共同数拍子,使演奏双方的弹奏速度保持一致,从而让演奏作品能够完美呈现[5]。
三、钢琴演奏四手联弹注意事项
(一)注意声部之间的平衡
钢琴四手联弹作品一般有四个声部,为达到理想演奏效果,需要合作者默契配合,平衡各声部之间的关系。因此,演奏者需要充分把握各声部特征,演奏时根据不同声部灵活采用各种演奏技巧,把控演奏力度,突出各声部的特点。对主旋律声部,应加强弹奏力度,提高该部分的震撼程度;如果是背景部分的声部,则需要降低弹奏力度,调整旋律节奏,发挥其衬托辅助作用[6]。
(二)注意调整坐姿与手位
钢琴四手联弹是室内乐中最亲密的一种形式,在演奏过程中,两位演奏者的坐姿与手位均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也会出现两者共用手位的情况,因此,很容易发生肢体碰撞。这就需要合理调整演奏坐姿和手位,防止互相碰撞情况的发生。例如,在四手联弹演奏过程中,演奏双方必须保持规范坐姿,将身体挺直,为对方提供充足的演奏空间。同时,为避免演奏过程中出现手部碰撞、手位交叉等问题,需要演奏者尽可能控制手型的弯曲程度,避免给对方造成阻碍,影响演奏效果。这就需要在日常练习中加强协调,演奏双方要互相磨合,增加彼此间的默契程度,从而提高演奏的表现力。
四、结语
钢琴四手联弹作为当下一种重要的钢琴演奏形式,对提高演奏者的音乐敏感性、增强演奏者的合作意识、提高演奏者的音乐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声部不平衡、坐姿与手位不合理等问题,并及时规避和处理这些问题,从而演奏出更加动人的音乐。
参考文献:
[1]刘佳蓓,胡萍.钢琴四手联弹的踏板运用技巧:以德彪西《小组曲》为例[J].中国文艺家,2018(12):223.
[2]白敬徵.钢琴四手联弹的演奏特点研究[J].黄河之声,2018(20):23.
[3]李薇.論钢琴教学中四手联弹的重要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7):184-185.
[4]李菊,王群卫.听音·奏乐·享乐:关于四手联弹对钢琴教学的作用和意义的探讨[J].中国音乐教育,2018(2):12-15.
[5]谢博杨.钢琴四手联弹作品的交响化思维与演奏分析:以《骷髅之舞》为例[J].参花(上),2020(5):84-85.
[6]龚雪琳.德彪西四手联弹《小组曲》的音乐表现及演奏解析[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作者单位: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