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14
图1 酒店鸟瞰效果
图2 度假客房鸟瞰效果
本案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西北,北临县道桠阳线。酒店建筑面积约3.9万平,是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生态农业为一体的旅游观光风景区。整合诸景观资源,以山水田园多层次,文化休闲生态体验多角度为切入点,营造反污染、反噪音、都市绿化等慢节奏的城郊形态。
酒店包括大堂区、宴会会议区、客房区、运动健身区和度假客房区。其中,度假客房作为接待酒店重要贵宾之用,建筑面积约0.3万平。度假客房的后勤、布草、服务等需要酒店主体提供。交通流线上,度假客房位于酒店的西南,酒店内的客人需通过主体,再到达度假客房,主次关系明确。建筑形象上,按苏式园林建筑群布局,采用新中式风格,与酒店主体交相辉映。充分发挥景观优势,分散布局,并通过园林、院落联系。院制设计结合山院的空间格局,将客房散布,通过一些传统手法紧密联系,制造更大面积的灰空间[2]。
度假客房由公共接待区、贵宾客房、配套用房组成。南侧设置主入口,可单独对外,乘接驳车的贵宾可由此入住;东北侧设置连接酒店大堂步行而来的出入口。通过两处出入口的庭院作为引导,以中部利用地形高差设计的旱地院落,形成度假客房的主要建筑空间序列。并以一条连贯的公共走廊,将散布于场地中的各套间连接起来,互不干扰,且各自独立,相互借景,层层渗透,别有洞天[3]。
图3 度假客房主入口
采用传统园林中欲扬先抑的手法组织,即开始,引导,高潮,尾声。将江南园林复刻于度假酒店设计中。例如,进入组团之前通过狭窄的街巷,然后再通过大院落,给人豁然开朗的对比感,空间效果和游玩体验十足。引导区的第一处公共园林,景观层次丰富,是提高品质感的不二选择,在传统园林中,也很常见。
公共组团与客房私密组团可以理解为外向与内向的空间,借景于外与营造内部景观同时进行。公共区域的景观院落呈平面化,客房私密的街巷空间呈线条化,二者结合,生成空间拓扑关系。同时,在适当的位置放大街巷,放大化的院落,成为可以驻足的中心园林。通过设计,将古典园林的意境与酒店功能融合。将人文气质通过建筑空间与景观塑造展现,层层递进,优雅温馨;纵横交错的街道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宜人的尺度和亲切的场所精神得以营造。
主入口空间,类似江南园林,又有所区别。既要与城市界面融合,又要体现酒店的尊贵。主入口接驳区做放大处理,辅以漏窗白墙或者游廊,围合出主次分明的空间。客房私密区的入口则迥异于主入口。选用传统府邸宅院的门头,如将军门等,辅以照壁、抱鼓石、古树等。在较为狭窄的空间内,营造传统建筑场所氛围。
传统园林的形象表达主要表现在:传统色彩的搭配;庭院重点景观的强调;传统元素的选择等。
色彩要素是园林建筑群的重要环节。黑色黛瓦、白灰抹面、灰砖细缝与栗色的传统构件装饰,构成的和谐统一。既体现宁静与古朴,又体现审美与情趣。色彩不是一味地复制,而是通过现代化工艺施工,整洁统一。
传统元素的选择主要以瓦作、小木作为主。如挂落、匾额、门、花窗等。大大丰富园林氛围与内涵。新材料的传统演绎是一个新的课题。例如,山墙面的仿古青砖与乳白色外墙涂料;屋顶的小青瓦;檐部的菠萝格木质饰面与浅灰色金属线条等,均能够给人干净、整洁的感受。石材的选用,用量不大,提升品质效果明显,常在博风、墀头、门头挂檐、窗下腰线使用;木材的选用,可视之处,如栏杆、挂落等常用菠萝格,屋面则用硬杂木等。
景观因素在传统园林的地位举足轻重。深入挖掘传统园林的特色,并赋予其酒店的性格特征是切入点。例如,花街铺地可以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花木种植可以将大小不同的庭院烘托出四季的主题;叠山理水,有聚有分的水面,驳岸石桥、庭院石壁等,均能够凸显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山水景象;景观构筑物,亭榭廊等是驻足观景的观赏点,局部景色的组合打造,得到一个典型的庭院主题等;障景、框景、借景等传统园林步移景移的构景之法,能够得到多变的空间体验。
包括度假酒店在内的新建建筑,采用传统中式主题设计,不是简单的古建筑立面复制,而是对中国传统审美、传统生活方式的当代阐述。前庭后院,曲径通幽,以小见大,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营造宁静、典雅、清静、品鉴、修身的空间,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内涵、身心、修为、高品位文化生活的传承。南京高淳山慢城酒店度假客房设计,在园林空间复刻与园林建筑形象演绎方面,能够有效满足酒店度假客房功能性要求的同时,积极营造传统江南园林的氛围,浅析传统园林与当代新建建筑的演绎与传承。希望给广大建筑师在当下热闹有余、内涵尚缺的新中式建设浪潮中,带来一丝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