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娜
(河南省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禹州 461670)
心肌梗死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继发性心律失常则是诱发死亡的重要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常规治疗手段实际效果并不显著,依然会存在明显的异位搏动。本院自从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添加稳心颗粒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预后水平,降低异位搏动的发生率并提升效果,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本次研究选取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共计80例,其中,根据科学分组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4.52±7.33)岁;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82±7.88)岁。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内容,差异不显著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在研究中采取区分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首先做好内溶栓治疗,配合吸氧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该过程中可以添加硝酸酯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在治疗后的第1d以及第28d,分别对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记录、分析,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时,药物的剂量选择应该以前期600mg,随后逐步降低200mg最终至50mg,具体使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选择。
观察组患者同样采取上述治疗模式,在该模式条件下添加稳心颗粒治疗,口服,每日3次,每次一袋,连续使用至病情稳定,周期为8周,通过随访的方式了解疗效。
在完成区分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其中,患者心律失常完全消失且异位情况减少80%以上视为显效;患者心率失常有效降低,异位情况降低50%以上视为有效;患者心率失常没有得到抑制,异位情况超过50%视为无效。对比两组患者室上性异位搏动与室性异位搏动,分析两者的差异。
采用SPSS18.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工作,过程中计量材料采取t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为80%,对照组仅为55%,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
对比两组患者室上性异位搏动与室性异位搏动,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过28d治疗后,均有明显的异位搏动率降低,观察组控制效果更好,对比显著(P<0.05),见表2。
表2 室上性异位搏动与室性异位搏动
作为临床上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心律失常症状不但会引发患者急性缺血缺氧,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恐惧与威胁感,从而显著影响其心情与情绪,进而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经济与心理双重压力。临床上对轻症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而重症患者则需要以科学治疗的方法维持其血流动力学指标,从而促进心脏的代谢功能[1]。在心肌梗死发生后,长期心律失常会导致患者局部心肌电生理结构遭受破坏,随后出现交感神经张力提升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诱发心室颤动,诱发新的风险。在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机体代谢会发生变化,同时在张力上也会出现新的变化,影响到心肌状态,出现再灌注损伤等。在心律失常问题出现后,心搏出量会降低,随着冠脉变化,心肌耗氧量会持续提升,导致梗死面积扩大,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泵衰竭,这是诱发猝死的重要因素之一[2]。
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因,做到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够确保治疗的成功率。胺碘酮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治疗药物,不但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有效抑制异位搏动的出现率,但是其稳定性不强,治疗后效果因人而异[3]。通过添加稳心颗粒,可以有效改善此情况。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治疗,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功效,同时能够协助患者更快的恢复气血,达到调节神经功能的效果,对于心肌梗死后的心律失常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4]。从治疗的机理上来看,由于添加稳心颗粒可以实现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所以能够显著减轻血栓的凝结概率,对于改善血液循环、保持各项血液指标,提升动力学基础都具有很好的效果。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稳心颗粒能够抑制心室肌细胞钠通道,所以可以延迟钾电流的瞬时水平,减轻浓度的依赖性,可以很好的满足心肌膜电位的稳定性要求[5]。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维持心脏电节律水平,有效减少异位搏动的发生率。
在本次研究中重点对比了观察组、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组达到80%,对照组仅为55%,说明添加稳心颗粒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恢复效率。另外,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后的异位搏动情况,发现采取常规治疗与添加稳心颗粒治疗均可以降低患者异位搏动情况,但是添加稳心颗粒后效果更为显著,证明该药物可以有效提升抗心律失常效果,建议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