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朗诵音视频作品的广泛传播为朗诵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丰富且良好的展示舞台,也对朗诵艺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文章结合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我是朗读者”探索朗诵艺术教学的创新模式:当代朗诵艺术应该是一种诠释经典、传承文脉的声音创作;当下的朗诵艺术教学应注重学生本位、角色重置和声音共享;朗诵艺术教师应精心构思多元化、无边缘的线上线下课堂;朗诵师资需进行跨界融合,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应更具开放性;朗诵教学内容更要吸取课堂思政理念,注重思政朗诵作品的培育与创新。
关键词:朗诵艺术教学;文化传承;跨界融合;课堂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0-0115-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8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研究”结项成果,项目批准号:2018SJA1326
朗诵是一种以有声语言表达文学作品内涵的艺术创作。朗诵艺术教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朗诵创作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创新需求。由笔者主讲的在线开放课程“我是朗读者”不仅面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也供广大有声语言爱好者在线学习。从2019年开课至今,已在中国慕课大学平台上开展了五轮教学实践,累计选课人数达两万人以上,教学评价和反馈效果良好。文章结合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我是朗读者”探索朗诵艺术教学的创新模式。
一、经典诠释:文脉传承的声音创作
追寻朗诵艺术的源头,要从诗歌的产生说起。“诗歌艺术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态,起源于上古时代先民社会生活中的劳动号子和民歌。”[1]也就是说,诗歌源于上古时代人们在劳动中的吟唱。诗歌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有声语言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经典诗词朗诵是一种传承中华文脉的有声艺术创作。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艺术作品中,浸透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孕育而成的自强不息、仁者爱人、诚实守信、扶正扬善等优秀思想品质,值得当代大学教育充分吸纳和继承发扬。
我国播音学界泰斗张颂教授在《朗读学》中指出:“朗读有利于深入体味文字作品,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发挥语言的感染力,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朗读是达到语言规范化的途径。”[2]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的音声化表达,对于口语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普通话的推广大有裨益。随着央视《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文化节目的热播,一首首承载着中华文脉的经典文学作品被赋予了当代的朗诵音律而广为传唱,无数民间朗诵作品活跃于百姓舞台、街边朗读亭、短视频平台等。诗歌朗诵艺术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而是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不断浸润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充实人们的审美艺术享受。
朗诵创作不仅要传递悦耳动听的音律,更要强调朗诵音律对经典文化的诠释与传承。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中华民族的文学先辈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无数不巧的经典著作,可见中华民族的文艺创造力和文化自信力之強大。在朗诵岳飞的《满江红》时,要深刻体悟作者内心悲愤而慷慨的民族情怀;在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要设身处地感受作者意气风发、壮志满怀的胸襟气魄。在《沁园春·雪》中,文末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意思是说历代君王已成过往不必再提,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作者表述的重点不在“古”,而在“今”。因此在朗诵时重音要放在一个“今”字上,提起上扬加强,而“朝”字略微下降稍弱。前半句的起音较低,而后逐渐升高,语气加强,到“今”字是全篇的制高点。如果没有深入理解诗句内涵,只是单纯将整个句子都加强音量朗读,那只能是浮于表面、浅白无力、令人生厌的。只有深刻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写作心境,才能让朗诵创作的声音富有灵魂,入耳入心。
“复兴经典,传承文脉”是在线开放课程“我是朗读者”的总体教学思路。课程选取古今经典文学名篇或片段,以作品背景与思想内涵的讲解为引导和铺垫,为学生呈现朗诵音律在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技巧,使朗诵技巧更加充实、更加立体。通过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和品析,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保持学生对中华文化理想和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从而增强学生在朗诵创作中的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让更多优秀的有声语言艺术作品成为激励当代学生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二、角色重置:学生本位的声音共享
朗诵课堂应该是一个以学生为本的经典声音共享平台。新时代的朗诵教学应实现教学角色的重置,即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而教师是课程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如今,网络有声读物、网络短视频和音频等各类形式的朗诵艺术创作层出不穷,创作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不尽如人意。朗诵教学只有坚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才能培育出更优秀、更具个性和创新性的朗诵艺术作品。
网络在线视频课程“我是朗读者”以中华经典文学篇目为引导,将播音发声与朗诵技巧贯穿于微课程视频中,一节微课、一篇经典、一种技巧、一首示范朗读,同时要求学生完成测验、讨论、互动,以及朗诵作品的录制和上传。课程知识点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课程内容兼顾朗诵理论和实践技能。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篇目与知识点,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顺序,根据接受程度自行反复观看重点内容;也可以在讨论区发表学习心得,向老师留言提问,探讨专业知识和朗诵技巧;还可以上传自己的朗诵录音作品,获取教师点评与学生互评建议。如此,学生学习的自主决定权大大增强,学生本位的特征得以充分显现。
在“我是朗读者”的配套线下课堂上,教师会把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学生自主完成“朗诵会”的采编、主持与作品创作,并采用当堂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使学生充分领悟朗诵作品从始至终的主动创作过程。这种课堂角色的重置有利于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朗诵创作技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朗诵创作能力。
三、无边课堂:多元化的微课设计
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特点是精品微视频课程的广泛开放与反复学习,教师可以将优秀的教学内容简洁、生动、直观、丰富、有效率地集中展示在微视频课程中。因此,如何呈现一门方法多元的无边缘课堂,是教师需要反复思量和打磨的重点。
第一,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方面,朗诵教学以“鉴赏、模仿与超越”为主导理念,以赛促练,以演带练。朗诵创作要经历一个鉴赏、模仿、超越的过程,学生对名家示范朗诵作品进行鉴赏与分析、总结与模仿、创作与超越。学生通过模仿已经成熟的朗诵方式,归纳总结处理技巧,在大量训练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朗诵创作,争取找到自身独有的朗诵创作风格,努力超越以往作品。在教学方法上,朗诵教学要注重“以赛促练,以演带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朗诵赛事与朗诵展演,肯定学生为朗诵创作付出的努力,激发学生的朗诵创作热情。
第二,教学手段与微课设计方面,教师要独具匠心,巧妙构思,呈现多元化的网络朗诵课堂,实现朗诵教学“线上+线下+实践”的无边缘课堂。新媒体时代,艺术专业教师更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熟练运用网课平台的操作流程,提升PPT制作水平,善于利用各种动画、图片、音频、视频资源进行整合与编排,避免单一形式带来的学习疲惫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专注力和主动性。朗诵教学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朗诵名篇进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独立驾驭朗诵作品的能力。名家音视频朗诵的观摩赏析、学生朗诵作品的点评与互评、课后朗诵作业的听评与打分、学生参赛作品的研习与辅导等都是朗诵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朗诵课程的在线开放教学打破了课堂与课前、课后的界限,将线上、线下与朗诵创作实践无限结合,实现了朗诵课程的无边缘课堂。
第三,线下课堂的规划方面,注重讲、练、评、演几个方面的合理配比,练与评要多于讲与演的时间,同时,讲与评应穿插于学生的练与演之中。教师在学生的表现中及时发现问题及难点,并引导学生思考,给出对策建议,进而与学生一同总结朗诵经验和创作技巧。此外,在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朗诵微课视频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线下课堂上对视频课程重点内容进行强调深化和答疑解惑,对于学生朗诵作品的典型问题进行及时纠偏、正确引导,并提出改善对策。
第四,线上教学规律的摸索方面,错峰开设、灵活指导是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应注重开课时间、选课人数、视频观看量、讨论留言量、测验人数、作品提交数量与质量等方面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从在线开放课程“我是朗读者”前三轮的开课情况来看:第二学期的选课人数达到了7735人,远远超过第一学期的3732人和第三学期的2691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高校采取了网络在线授课方式,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的时间大大增加,以中国慕课大学平台为代表的网络在线免费学习课程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
此外,寒暑假、国庆节、周末等节假日的选课人数和课程学习人数也有增加的趋势。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休息的碎片时间随时随地打开手机软件,查看网课情况,定期发布学习公告和讨论题目,检查学生的在线学习状况,及时回复学生的提问和留言,听评和指导学生的朗诵录音作品。因此,网络在线开放课程的开课时间可以与学校的正常学期时间穿插开来,施行错峰开设,灵活教学。
在线开放课程“我是朗读者”前三轮的学习情况数据显示:在30节短视频课程中,第一个视频的观看人数远远大于其他视频,而前15个视频的观看人数也远大于后15个视频观看人数的总和。由此可见,网络在线课程学生的学习耐力和持久性较差。如何将微课设计得更具吸引力,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往下学习,是亟待网络课程教师思量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四、跨界融合:开放性的师资与考核
朗诵艺术创作是一种交叉学科下的艺术类别,涉及播音发声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表演学等多个学科知识。近年来,一些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影视演员、歌唱演员甚至各行业的有声语言艺术爱好者创作了许多精彩的舞台朗诵、视频朗诵、音频朗诵等艺术作品,不拘一格,耳目一新。
因此,开放性的跨界师资力量是新媒体时代朗诵艺术课程改革与创新的目标。播音专业背景的教师侧重于科学发声、吐字归音等方面的教学纠偏,表演专业背景的教师侧重于情感张力、个性风格等方面的教学引导,文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侧重于主题内涵、语意语法等方面的教学指导,音乐专业背景的教师可以对朗诵配乐的选择进行专业指导,而艺术设计专业背景的教师可以对服装造型、舞美道具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一门课程由多个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分工教学,优势互补,跨界融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艺术思维,也有利于培养跨界融合型的艺术创作人才。
跨界融合的开放性师资结构也对朗诵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产生了变革需求。朗诵艺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课程,需要具有开放性的过程化评价考核体系。在朗诵艺术课程教学中,具体分配发声训练、语言理解、篇目分析、角色表演、朗诵配乐、服装舞美等课程内容的课时配比和学习阶段,专业教师针对每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品表现进行点评和打分。专业教师对学生本学期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全程监控,使学生及时查缺补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五、教学延伸:思政朗诵的培育与创新
大学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意识是朗诵教学的延伸与升华,是朗诵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朗诵课程教学的目标意义。在朗诵课程中引入思想政治内容,培育更多具有思想政治意识的朗诵创作,有利于正确的政治思想意识在文艺创作中的广泛传播。当代大学生应该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目标。
首先,从朗诵教学目标看,当代大学生是现今中国青年的典型代表,而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对于播音主持专业大学生来说,党的指导思想和爱国主义教育是艺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的坚强基石和灵魂所在。朗诵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先进政治思想意识的优秀有声语言艺术工作者。只有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先进的思想为指引,才能让艺术创作实现“后浪推前浪”的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
其次,从朗诵篇目与背景主题上看,很多文学作品都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可以说是时代背景的产物与映射。教师对学生在作品背景、时代特点、主题思想方面的引导与补充讲解十分重要。在朗诵篇目的选择上,引导学生侧重选择红色经典题材、爱国爱党题材、改革开放题材等反映时代特征的充满正能量的优秀文字作品,使学生在朗诵创作中体悟时代风貌与理想信念。
六、结语
朗誦艺术是一种文化与声音艺术的仪式呈现,是对个体艺术基因的激活与培育。在线开放教学为新时代朗诵课程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朗诵艺术技巧进行拆解与整合,让碎片化学习连成体系,学习者自主规划,见缝插针,学习反馈及时有效。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更迭与创新,必将涌现更多的教学方式服务于朗诵艺术教学,从而惠及更多朗诵学习者和爱好者。
参考文献:
[1] 高玉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
[2] 张颂.朗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9-34.
作者简介 冯洋,硕士,讲师,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主任,直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朗诵与配音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