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
【摘要】当前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合唱水平是体现中小学美育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童声合唱训练是提高6至12周岁学龄段儿童音乐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童声合唱训练中出现的误区,指出了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童声合唱;声音训练;歌唱腔体;轻声;咬字;吐字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24—0099—03
合唱是通过合唱团全体成员的集体发声,共同表达合唱作品的内容,塑造合唱作品艺术形象的表演艺术形式。声音是合唱作品的载体,也是合唱艺术表现的重要前提条件。俗话说:“一切不以声音训练为重的合唱训练都是耍流氓!”说明声音训练在合唱训练中的重要性。笔者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和活动排练,分析了童声合唱声音训练的常见误区,找出了一些童声合唱声音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1.贪大图响的“喊唱”现象。“喊唱”现象是学龄段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喊”不在于曲调的高低,也不只是在唱较高音时出现,它更多出现在集体性歌唱、朗诵等语言形式的展示中,而且主要出现在学前和小学段、低年段年龄较小的学生中。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正确的发声意识和有效的训练方法,担心观众听不清正常的音量或无法表现出激昂的情绪,而一味要求学生“大声”,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喊”的习惯。
2.完全依靠学生自然声音的“本嗓”式歌唱现象。这种现象是缺乏正确发声理念和训练方法造成的,歌唱单纯依靠学生的本嗓发声,发出的声音“白”且“挤”。在中声区,学生还可以比较自然地歌唱,略高一点的音区中就会出现大声喊唱,而低声区又出现下不去的现象,容易出现令人烦躁的生理反应。
3.追求成人化音色。这一现象的形成与其说是为了追求成人音色,倒不妨说是为了避免童声发白而追求所谓的共鸣造成的。这样的训练改变了儿童的发声习惯,要刻意使声音靠后,加重喉部的力量,使口腔僵硬,以此模仿成人浑厚的音色,发出貌似“结实”的“美声”声音。这样的声音苍老而呆板,毫无生命力。
4.毁灭合唱团音色的“不良轻声”现象。“不良轻声”是与“喊唱”对立的一种现象,是发声意识与训练方法错误的另一产物。其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不打开喉咙,在学生“本嗓”式歌唱的基础上一味要求学生“虚着”,单纯依靠减小音量发声。“虚着”的声音弱化了个体音色的差异,似乎既避免了靠后的喉音,也避免了喊唱,看似达到了音色融合,实则使合唱团没有音色可言;二是片面理解“松弛”的涵义,没有正确使用发声腔体而“懈着唱”。“不良轻声”现象忽视歌唱者腔体的建立与运用,既没有气息支撑,也没有共鸣腔体的辅助。容易出现低声区声音“卡着”下不去的状态,而高声区又因为歌唱通道不能充分打开,产生本嗓歌唱挤、吊、喊唱的现象,不利于合唱团获得统一、平衡的音色。
从人体学的角度分析,人声是由横膈肌和肺的自然扩张产生气流,气流经过气管进入喉头,喉头部位有声带,它是两片薄而有弹性的肌肉,两片肌肉之间的空隙为声门,声带的紧张与松弛对应声门的关闭与打开。气流进入喉部后,由于喉部肌肉、喉软骨的运动,声带收紧,声门关闭,气流冲击并通过声门时带动声带振动,声带发出声音。声音继续通过口腔、鼻腔,并经过它们的调节,获得富有个性的音色,形成人耳所听到的声音。这一系列的过程一气呵成,充满了“松弛”与“紧张”的互相统一和对抗,并非完完全全的“松弛”。因此,作为训练者应正确认识“松弛”与“紧张”的辩证关系。笔者从“轻声”“共鸣”“吐字与咬字”三方面阐述声音训练的注意事项。
1.加强“轻声”训练使音色更好地融合。“轻声”也称“弱声”,指在良好的歌唱腔体中,用较轻或较小的声音歌唱。而与“轻”对应的是“强”,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强声”歌唱是不可取的。首先,强的音量需要发声肌肉更加紧张,发声肌肉长时间的紧张会造成器官疲劳甚至损伤,不利于下一步训练、歌唱;其次,过强的音量主要是由声带振幅变大形成,振幅变大会影响到声带的震动频率,从而影响歌唱者的音高、音准;再次,研究证明,人体受到一定强度的外界刺激时,会降低自身敏感度而自我保护,如强光照射时眼睛反而看不清、“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等现象,听觉系统亦如此。当受到较强音量刺激,听觉系统的自我保护机制会降低人们对音高及音色的判断能力,容易使歌唱者出现音准问题。在合唱团中,如果一个团员产生音准问题,必定会影响周围同伴对音准甚至音色的判断力;最后,众所周知,合唱需要边唱边听,强声演唱对于合唱听觉环境的營造和“听着唱”习惯的培养是毫无益处的。而学龄段儿童无论身体机能还是技术技巧都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此时,他们不适合强声歌唱。
规避了“强声”和“不良轻声”的问题,高质量的“轻声”应该是在打开喉咙和富有弹性的气息支撑上有控制地发声,不贪“大”图“响”,也不蹑手蹑脚。正如杨鸿年先生在《童声合唱训练学》中写到:“弱声唱法能保持声音的集中而有焦点,形成高位置。孩子们自然地调整共鸣器官和声带的适度张力,使不该用力的肌肉放松,同时还能培养孩子们先有声音的想象,养成准备好后再歌唱的良好习惯。[1]”
2.良好的“共鸣”能统一声区,使合唱团拥有平衡的整体声音。儿童的音色纯净、清脆,但也缺乏张力。要想童声获得良好的共鸣,统一低、中、高音区,使之成为平衡、圆润的音色。
一方面,需要有效地打开喉咙。需注意,这里所指的“喉咙”是整个发声腔体,运用“闻花香”“打哈欠”等比较直观的方式有效扩张横膈肌吸气,吸气的同时打开喉部、口腔、鼻咽腔、面部的蝶窦、额窦部分,保持住并进行歌唱。这样,腔体会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中的高频部分释放出来,有效解决高音上不去或低音下不来的问题。其中,“打哈欠”是一种很好的打开腔体的训练方法,但是“打哈欠”的动作要避免僵硬,在自然、愉悦的状态下进行。
另一方面,始终保持打开发声腔体的演唱状态,腔体不因为歌词的参与发生过大的变化。有些合唱团在练声时声音融合度较高,一唱歌融合度就下降了。究其原因,练声曲大多为简单的元音组成,易于保持腔体,而加入歌词后产生了丰富的辅音、声母、韵母等,发声时喉咙、口腔都会随之产生变化,影响发声腔体的形态,产生了新的泛音,进而产生了新的不融合。可以用“打哈欠”练习解决这一现象。第一步,引导学生打着哈欠将元音字母分别说清楚;第二步,在同一音高上,试着将一个元音字母在基本保持不变的腔体中过渡到另一个元音字母上,过渡要自然,发音不能含糊不清,并始终关注腔体的统一;第三步,做好第二步后,加入辅音字母等更为复杂的字母练习,做到发音准确,过渡自然;第四步,将第三步在不同音高上进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感受字正腔圆的含义。
3.发声中“咬字与吐字”的训练。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将“咬字”与“吐字”混为一谈,实则它们既有联系又有不同,“咬字”主要指字头的发音,“吐字”指字腹、字尾的发音,也有“归韵”一说。在歌唱中,如果咬不住字,发不清声母,歌词就会含糊不清,歌唱效果会让听众莫名其妙,就像生活中的“大舌头”现象;“吐字”不到位,不“归韵”或“归韵”不足、过度,歌词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也影响合唱队塑造作品的艺术形象。杨鸿年先生在《童声合唱训练学》中从音素、音节、词组等方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了童声训练中关于“咬字”“吐字”的方法,是合唱训练老师的理论指导。笔者认为,朗读歌词是把理论知识变为实际行动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会让学生的演唱更生动,更能激发听众共鸣。首先,朗读歌词能规避不正确的发音,如,前后鼻音不分,l、n不分,把“nan”读“lan”;前后鼻韵母不分,把“chun”读作“chong”、把“men”讀“meng”等等;准确地去读,更正普通话中不规范的错误,紧紧咬住字头,自然、圆润地归韵,体会、感受每一个字的发音状态,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其次,读出歌词的节奏感。引导学生结合歌词的语感和歌曲旋律的节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地朗读,将重点放在语境的表达上,多读多练便会熟能生巧;最后,在腔体中朗读歌词。它是“高位”训练方法的进阶版,需要学生打开歌唱腔体并保持好,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声音质量会得到质的提升。歌唱中的语言是最为复杂的一个问题,朗读歌词的方法是小学生既熟悉又很有效的办法,需要教师不厌其烦地示范咬字到归韵的发声过程,让学生清晰地听到、感受到,便于学生模仿、学习,最终掌握。
综上所述,声音训练是一个长期调整磨合的过程,其训练应该建立在科学、自然地呼吸、咬字、共鸣相互协作而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歌唱腔体中,保护童声明亮、通透的音色。
[1]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