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易娟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眼科疾病,统计数据显示,青光眼是三大致盲眼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且4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为2%[1]。临床研究发现,青光眼发病与病理性眼压增大、视神经供血不足等因素有关,并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先天性3类,根据前房角状态将原发性青光眼分为闭眼型、开眼型2类,据此提出了相应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2]。洪晓芳[3]研究指出,原发性青光眼手术病人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均大于50分,且43.48%的病人术后伴有相关并发症,对临床疗效产生了极大影响。认知行为干预是一种能改善
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疗法,其强调关注病人当前问题,纠正其错误认知、行为及情绪,以达到缓解痛苦及相关症状的目的。本研究将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原发性青光眼病人中,探讨其对病人负性情绪、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88例原发性青光眼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青光眼临床诊断标准者;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者;已在我院接受相关治疗,且病情基本稳定者。排除标准:伴有其他眼部疾病者;伴有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等严重性疾病者;存在认知、交流障碍者。将8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31例,女13例;年龄38~67(53.25±4.52)岁;入院SAS评分57~71分,SDS评分64~72分;高中及以下20例,专科15例,本科及以上9例。观察组:男30例,女14例;年龄37~68(53.85±4.92)岁;入院SAS评分54~72分,SDS评分62~73分;高中及以下22例,专科14例,本科及以上8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住院常规宣教、用药提醒指导、眼压监测及照护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具体如下。
1.2.1 认知评估干预
1.2.1.1 健康认知评估 护理人员通过青光眼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对病人进行认知评测,问卷内容包括青光眼疾病知识、临床治疗措施、眼药滴用方法、科学用眼指导等,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4分,总分100分。如病人得分<80分,则结合调查明确认知不足,据此实施认知干预。
1.2.1.2 健康认知干预 ①演示操作教学:护理人员以病房为单位,现场演示相关自我护理技能,包括眼睑按摩、呼吸放松训练、眼药滴用、取穴干预等,逐步解析操作要点及注意问题,病人观看护理人员操作并记录要点;演示操作结束后病人自行练习相关自我护理操作,护理人员观察并予以纠正,反复演练数次,直至熟练掌握自我护理技能[4]。②微信宣教指导:创建青光眼健康知识微信教育群,引导病人或家属入群,定期在群内推送有关青光眼治疗护理的图文或视频,其内容涉及青光眼疾病知识、科研资讯、眼压测定及调控、用药知识、眼部日常护理等,每周一三五定时推送“1则图文+1段视频”[5]。
1.2.2 行为纠正干预
1.2.2.1 眼压调控干预 ①眼睑按摩法:护理人员示指交叉轻度按揉病人上眼睑巩膜瓣上两侧,以眼球产生轻微压迫感为宜,能增强房水流畅性;病人取坐位向上注视,护理人员基于拇指指腹贴合眼睑对眼球实施压迫性向上运动,以增大眼压,有助于破坏结膜瓣粘连,而后向6点钟方向按压移动眼球,可促进房水外流,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5下,间歇时间为2~4 s,每天2次,每次5~8 min[6-8]。②取穴干预法:基于指寸定位法取穴,选取病人内关穴、神门穴、合谷穴及太阳穴,引导取舒适体位,护理人员基于手指指腹对所选穴位实施节律性按压5~8次,而后顺、逆时针按揉各8次,逐渐增大力度以产生酸胀感,每天按摩2次,每次20 min,每穴位2 min[9]。
1.2.2.2 饮食行为干预 ①羊肝菊花汤:选取谷精草、白菊花各15 g,羊肝150 g,谷精草、白菊花装袋入锅煎煮1 h,出汁后取出药袋,放入羊肝继续煎煮至熟,服汤食肝,具有补肝明目、疏风清热的功效,有助于调控眼压,收缩瞳神[10]。②枸杞子决明汤:取决明子8 g、枸杞子12 g、牛膝8 g、白菊花8 g,药物入锅煎煮1~2 h后去渣留汁,根据病人口味加适量蜂蜜,搅拌至匀后饮用,每天服用2~4次,有益气活血、消除瘀滞的功效[11]。
1.2.3 心理调节干预
1.2.3.1 音乐冥想调节 通过音乐APP搜索轻松、恬适类音乐,以轻音乐为首选,如渔舟唱晚古筝独奏等;病人取平卧位,为其佩戴耳机,并借助手机媒体播放音乐,指导病人逐渐放松四肢,认知聆听音乐,并据此冥想,如泛舟湖面、波光粼粼等场景,从而放空内心,缓解紧张或抑郁情绪,每天2次,每次20~30 min,以睡前开展为宜,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12]。
1.2.3.2 呼吸放松训练 选取仰卧位,在护理人员指导下练习腹式呼吸,先闭目深呼吸放松身体,双手分别置于胸部、腹部,而后经鼻吸气,伴随腹部逐渐鼓起,屏息4 s后对腹部施加压力,并经鼻呼气,呼、吸气时间比为3∶2,同时,护理人员对病人四肢肌肉实施按捏,以舒松肢体,每天练习2次,每次20~30 min,能缓解烦躁及焦虑情绪。
1.2.3.3 同伴支持激励 选取本科室上一年度收治且现已康复出院的原发性青光眼病人4例为康复激励榜样,根据其复查时间安排交流活动。组织激励榜样进病房与住院病人交谈,交流内容以患病历程、治疗经历、康复经验、自我护理技巧及注意事项为主,基于问答形式了解并解答病人问题,着重强调临床治疗有效性,鼓励病人积极配合医护工作,每名激励榜样支持11例病人[13-15]。
1.3 评价指标
1.3.1 负性情绪:干预2周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两量表均为14个条目,条目评价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对应分值为0~4分,总分为0~56分,评分<7分表示无焦虑或抑郁症状,7~13分表示轻度焦虑或抑郁,14~21分表示中度焦虑或抑郁,>21分表示重度焦虑或抑郁,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或抑郁情绪越严重[16]。
1.3.2 自我护理能力 干预2周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价两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包括健康知识水平(17个条目)、自我护理技能(12个条目)、自我护理意识(6个条目)、自我认知(8个条目),共43个条目,各条目均采取5级评价法(0~4分),共0~172分,评分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强[17]。
1.3.3 治疗效果 干预2周后测定两组病人的视力、眼压及视野平均缺损值(单位dB),视力值越大,眼压及视野平均缺损值越小,则治疗效果越好[1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后负性情绪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后治疗效果比较
青光眼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病人多存在视力下降、特征性视功能萎缩等障碍,相关数据显示,青光眼病人致盲率达到了12%[19]。临床治疗青光眼以激光治疗、手术治疗为主,配合服用相关药物,以控制眼压水平、改善视力状况,但因疾病疼痛、认知不足等因素影响,部分病人医护遵从性表现较差,对临床疗效产生了严重影响,故需加强护理干预。
本研究在原发性青光眼病人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借助青光眼健康知识问卷实施调查,以评估病人健康认知水平,并开展演示操作教学及微信宣教指导;同时借助音乐冥想调节、呼吸放松训练、同伴支持激励纠正病人心理行为,基于眼睑按摩法、取穴干预法及膳食干预调节眼压,缓解眼部肿痛,以改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观察组病人HAMA、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究其原因,护理人员针对病人实施音乐冥想调节,播放轻松恬适的音乐曲,指导病人聆听音乐,并据此展开冥想,以放松其身心、排除内心顾虑,可有效消除紧张感;护理人员引导病人开展呼吸放松训练,指导练习腹式呼吸,能平复情绪、放松肢体,有助于缓解烦躁及焦虑感[20];本研究开展了同伴支持激励,引导康复激励榜样与病人交流。向其传授康复经验,介绍恢复历程,并积极解答病人问题,能增大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消除其内心疑问,使其对疾病恢复保持充足信心,有助于消除抑郁情绪。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究其原因,研究借助自制健康知识问卷评估病人认知水平,明确其认知不足,并据此开展健康教育,能保证健康教育针对性,有助于丰富病人自我护理知识,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21];研究实施同伴支持激励,引导我院收治的青光眼康复病人与在治病人交流,向其传授相关自我护理知识及技能,有助于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护理人员开展了演示操作教学,基于现场演示、纠正指导、自行练习流程教授病人相关自我护理技巧,能强化其自我护理意识,有助于提升自我护理能力[22]。观察组病人视力值大于对照组,眼压及视野平均缺损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针对病人实施眼睑按摩,包括上眼睑按摩、下眼睑按摩,通过按摩刺激适度增大眼压,以保证房水通畅,防止结膜瓣粘连,有助于疾病恢复;护理人员选取病人内关穴、神门穴、合谷穴及太阳穴实施按压和按揉,通过穴位刺激能缓解眼部胀痛及不适感,可防止视神经萎缩,有助于调控眼部压力;护理人员为病人制定了膳食配方,包括羊肝菊花汤、枸杞子决明汤,具有益气活血、补肝明目、疏风清热的功效,有助于调控眼压,收缩瞳神。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干预在原发性青光眼病人中的应用能缓解负性情绪,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