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 晶 庞传丽
(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3)
思政课教学有别于其他课程,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三观的塑造。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环境下的思政课停留在“上课时老师划重点,复习时学生背重点、记答题要点”的填鸭式教学轨道上,一些学生将思政课误认为是一门讲“教条”的课程,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成为智慧教学的重要手段,构建智慧课堂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智慧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远程异地教学,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缩小一线城市和偏远地区的教育条件助力教育扶贫。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打造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离不开信息技术,思政课教师如何利用智慧课堂使思政课真正取得实效,如何培养思政课教师的智慧课堂教学技能,增强教师智慧教学的自觉性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智慧课堂教学要求与教师教学技能不匹配是当前打造智慧课堂面临的重要问题,智慧课堂探索尝试在收获一定教学成效之余,却也存在舍本逐末追求形式包装、忽视高等教育研创特性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智慧课堂并非简单地将教学活动由线下转移到线上,而是一种有“意识”的智慧教学方式。思政课富于理论性与抽象性的课程属性让思政课的智慧课堂建设增加了难度,从而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智慧课堂建设中思政课教师面临的主要困境有:
第一,教师对智慧课堂的数字化技术掌握不熟练和不全面。和传统课堂不同,智慧课堂是既顺应科技发展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实现师生双向互动的全新课堂模式,包含有教师资源云平台、互动课堂技术、作业发放系统等多个模块。教育信息化赋予了教师新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熟练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开展教育,也要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作为教师,应当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自觉性;作为校方,应当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师信息技术提升相关的培训课程。提升教学信息化能力是对新时代教师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这意味着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较强的教学能力,更要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脚步不断丰富自己,兼具与时俱进的创新变革精神。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为智慧课堂增加了难度。很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是“天方夜谭”,这是长期应试教育僵化的教学模式所致,也是理论性课程的抽象特点误让学生认为是脱离实际的原因造成的,打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知识壁垒就需要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这就要求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将“大道理”落地,追求接地气的教育,用新平台、新方法、新话语让思政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绘声绘色。智慧课堂追求教学过程中对信息化手段的合理使用,实现思政课建设供给侧转型升级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现代化的教学需求,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靠提升教育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技能来实现。
第三,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的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形成统一的智慧课堂评价标准。受到思政课教师年龄结构、学习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这对学校制定统一的智慧课堂评价标准造成了一定难度,相关教育部门应当结合学校和教师实际情况为教师提供合理的培训保障措施,缩小教师之间信息技术水平差距,全面推进思政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此外,智慧课堂虽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备课方面却给思政课教师造成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是由于对数字化和多媒体技术的不熟练形成的,另一方面则是打造智慧课堂需要教师对现有知识进行精心预设,用更加创新、直观、形象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无疑增加了思政课教师的工作负担。但是有些情况下对于某些知识点,智慧课堂甚至没有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显著,这就要求思政课不可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性运用智慧课堂,让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新样态。
(一)注重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智慧课堂认知。教师不仅是教育的实践者,更是教育的学习者、探索者和研究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学习环境的智慧升级,对于智慧课堂的认知和理解是打造智慧课堂的前提和基础,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思政课教师在智慧课堂建设中,应该将学习的主动权及创新的乐趣交给学生,善于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的表达形式,例如在讲到“社会主义民主”时必然会提到“资本主义民主”,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运用漫画形式加强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对智慧课堂精心预设。对于智慧课堂的认知可以丰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使思政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组织智慧课堂思政课教师技能竞赛。教师技能竞赛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教师技能竞赛是教师对现阶段教学的反思,通过组织思政课教师的智慧课堂技能竞赛,能够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在教学中创新教法与学法。举办思政课教师智慧课堂技能竞赛,同样也可以提高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使“高大上”的理论内容具象化,唤起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这也是教师品格的重要追求。教学技能比拼中展现的不同教师的教学特色也是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的重要一环。
(三)为思政专业大学生开设与智慧课堂相关的课程。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是思政教师队伍的强大后备军。培养思政课教师后备军应当“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对于思政课教师智慧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应当从大学生着手,开设与智慧课堂培训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更早地融入到利用智慧课堂讲好思政课的角色中去,这为思政专业大学生完成从“智慧学生”到“智慧教师”的转变能够奠定很好的基础,也使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水平迈出重要一步。
(四)建立健全智慧教学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具有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建立健全智慧教学评价机制应该注重“以评促教”,一方面评估智慧教学的广度,即是否全员参与;另一方面要评估智慧教学的深度,即是否能够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认可这种教学方式。智慧教学评估机制是将外部的评估过程转化为教师内在的驱动力的过程,有利于辅助思政课教师进行课堂反思,挖掘教师的发展潜能。评价机制的建立既要有针对全体教师的教学规范和具体要求,也要体现教师的个性化诉求。
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将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利用智慧课堂培养人是当前思政课育人重要途径,能够为思政课注入时代元素。
思政课是铸魂课,思政课的核心功能是立德铸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使用“灵魂”这个概念来形容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大学生价值共识的重要任务,作为思政课的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理应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增强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够真正做到思政课教师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以高质量的课堂吸引学生,以博大的情怀感染学生,更好的筑牢大学生的信仰之魂、精神之魂。
思政课是政治课,思政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是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规定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要懂道,信道,思政课课程的特殊属性要求教师首先要“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做“讲政治”的人,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可以从听党课培育理想信念和讲党课提升育人技能两方面着手,坚定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定力和站位,有效地实现思政课的政治功能。
思政课是思想课,其启迪思想、开发视野的育人功能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思政课就是要让大学生有辩证的、与时俱进的健康思想,我们常常谈到意识形态问题,即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头脑要保持清醒。大学生是意识形态最容易动摇的阶段,尤其是面对西方国家进行的文化渗透,很多同学容易经受不住诱惑走上错误的道路,这就是在思想上出现了问题,思政课教师要通过课堂,为大学生打好思想的根基,润物细无声地使大学生的思想向正确的方向转变,使大学生将已有的细碎的生活经验转化为理论指引自己前行。
思政课是理论课。思政课是学术性和理论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教育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们往往对思政课的的教学更倾向于向学生灌输知识点,智慧课堂的介入是思政课教师让知识走向智慧的良好跳板。对于思政课教师的培训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专业性和学术性能力的提升方面,应当注重思政课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这样方能将学理性强的课程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真正发挥思政课的理论育人功能。
智慧课堂是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交流的有效途径,智慧教学课堂建设应当紧扣“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一关键,着眼于解决专业化智慧教室建设滞后问题,构建起以全媒体为支撑的思政课交互式教学模式,实现思政课建设供给侧转型升级。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教师为保证教学进度通过网络授课,利用企业微信、钉钉等APP实现了异地教学,网络教学有了更多新的尝试,教育信息化实现了新的突破。因此,不断提高智慧课堂环境下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技能,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育人功能,也能够让智慧教学模式获得进一步发展,助力“AI+”个性化教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