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文化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探析

2021-02-01 10:26贾昊昱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节气变化心理健康

田 甜,贾昊昱

(山西农业大学 学生工作部,山西 太谷 030801)

当互联网与教育相遇,教育内容日新月异,教育模式多元发展,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更具有个性色彩,个体的心理状态也正在被多元化和多维度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塑造着,作为高等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也面临着新的成长机遇与心理挑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已然成为高校育人的新环境、新载体和新手段。节气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意义,将二十四节气文化与网络教育情境充分融合,可以生成一个时空交融、引领渗透、持续共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一、节气文化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意义

(一)节气与心理健康的密切相关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之中时节、气候、物候的变化及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模式。节气变化与人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均顺应四时的阴阳消长和转化的规律。”[1]研究发现,个体在不同节气影响下,会有躯体、情绪、社会适应和生活事件困扰程度等多方面的表现差异:第一,《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脏腑经络气机等生理情况与天地间昼夜交替、阴阳消长、气候变化有密切的相关性;现代时间生物学也提出,生物体的生命随昼夜交替、四时更迭而产生周期性盛衰的节律[2]。第二,人在各节气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躯体不适,如兴趣低下、烦躁、注意力差、口干、易怒、乏力、抑郁、咽部不适等具体症状[1]。第三,人在四时八节的精神情绪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如个体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以立冬最重,春季次之,随季节推进逐渐减轻,至秋分有所回升[3];春季清明前后是焦虑、失眠、抑郁等情绪问题和精神心理疾病的高发期[4]。第四,人们在不同节气受生活事件的困扰程度不同,以冬至生活事件发生率及应激强度最高,春分、夏至次之,秋分最轻;各节气影响个体躯体健康状况的主要生活事件类别存在显著差异:冬至为健康适应、人际和其他主要事件,春分节气为学习压力,夏至节气为健康适应,秋分节气为受惩罚与健康适应[5]。

(二)以节气文化为载体的发展性育人价值

2016年12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机构要“鼓励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为基础的心理健康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实证研究”[6],这为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持。作为世代传承的文化体系和时间指南,二十四节气不仅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人们的生活起居、饮食作息、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等诸多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7]。

“节气活动通过其独特的物质表征、仪式表达和精神内核,使得蕴含其中的传统文化、自然之道、处事之理跨越时空,浸润人心。”[8]从其育人价值来看,节气文化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天人合一、顺势而为、仁爱谦和等丰富的劳动智慧与价值意蕴,而且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节奏、价值观念、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等,对于当代大学生塑造积极心态和完善健全人格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以节气时间为节律的引领性心理塑造

结合顺时养生和身心统一的理念,人们依据节气变化主动调整心态,积极适应环境和改善行为,可以统一协调地推进个体健康成长,形成具有引领性和预见性的心理发展模式。“机体在应对心理应激的过程中,由于个体的调节能力不同,因而造成了节气的心理差异。”[5]个体可“顺应自然,天人相应,保护生机,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气候的改变而进行适应性的调整,达到维护健康、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9]。

因此,提炼和整合有益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节气应对方法,合理安排他们的饮食起居和学习劳作等行为活动,主动采取适时的调摄养护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加强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如在春季踏青散步,戒暴怒忌忧郁,做到恬淡平和与开朗豁达;在夏季规律地作息,缓解体倦乏力与心烦失眠;在秋季登高望远以开阔心胸,安定神志;在冬季顺应“冬藏”规律,精神内守,养精蓄锐,平稳情绪以涵育生机[10]。

(四)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的融合性教育空间

互联网对于人们的认知模式和心理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思维方面,互联网扩充了信息来源及渠道,鼓励民主创新、自由平等,却也极大地考验着学生的认知方式和鉴别能力;在情感方面,互联网加速了思想的交融碰撞,扩展了人们的交际范围,却也让虚拟空间的宣泄过多取代了现实的接触与交流;在行为方面,网络使生活和工作更方便快捷,却也导致人们产生了对工具的过度依赖。总之,互联网相对于传统媒体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如网络资源信息公开的开放性、网络信息即时发布的迅速性以及人人可传播、双向同交流的交互性[11]。《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心理保健能力。”[12]

从节气时间规律性、文化艺术性的视角主动创建融合性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能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内心需求,生成内在感悟,激发成长动力,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于大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作用。如随节气变化,“通过手机等新媒体推送健康指导信息,可以帮助个体随时随地把握好自己的健康,保持身心愉悦,更好地改善生活”[13]。

二、节气文化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理念路径

从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过程着眼,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找寻一种规律性的体验和感悟,以时间的节奏来应对心理的变化,是节气文化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首要出发点。因此,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心理成长的重要时间载体,以节气文化中的积极心理智慧扩充和营建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情境,引导个体自觉顺应节气变化、增强心理弹性、养成积极品质是节气文化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理念路径。

(一)内容资源:节气文化的积极心理智慧

二十四节气有着鲜明的科学性、地域性和系统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观察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知识体系,形成了立意超前而物候滞后、理性平和却不失进取、顺势而为并心怀希望的精神品质和应对理念,成为我们面对和适应各种变化的心理教育资源。

1.顺候应时、预立在先的时间管理意识。节气是自然世界的闹钟,提醒人们及时开展农业生产,根据自然节律安排生活,达成与自然的同步,即知行合一[14]。如“春雨乃来,夏雨乃至也,五谷皆入,冬事不过,所求必得,所恶必伏”[15]讲的就是顺从天时的智慧。一方面,大学生需要细致地感受环境变化,顺候应时地规划自我和生活,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我效能;另一方面,节气往往早于天气的变化,提醒人们应爱惜光阴,提升自控力和规划力,要预立在先,把握发展先机,以求得最长远的发展和最大化的收获。

2. 趋利避害、耕耘有时的环境应对方式。《吕氏春秋·尽数》篇云:“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16]环境变化是自然之理,寻求有效的应对方式是积极适应环境的关键,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首先,个体需要智慧地在杂乱环境中总结规律,在趋利避害中完善自我认知,实现自我调控。其次,节气文化中慎守农时、耕耘有时的劳动理念,有利于养成人们勤劳务实,坚韧乐观的积极心理品质。如“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17],彰显了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

3.合理期望、平和从容的生命成长态度。节气文化引导人们要建立合理的期望和平和的心态。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节气自有其时令特点,启示大学生以细致心体验节气变化,形成平和从容的生命态度。如《尚书·洪范》云:“雨以润物,旸以干物,暖以长物,寒以成物,风以动物。五者各以其时,所以为众验。”[17]将一切体验看作人生宝贵的成长经历,跟随节气变化感受植物的生长枯荣和动物的繁衍生息,有利于学生形成身心合一的健康理念和持续发展的生命观。

4.辩证统一、发展变化的哲学应变思维。首先,节气文化中富含辩证统一、发展变化的哲学思维,利于引导学生建立和养成全面理性的认知方式和接纳包容的精神品质。如《尚书》云:“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18]因此,人们需积极接纳和体验环境的不同变化,从而增强与提升心理弹性与适应力。其次,传统文化认为宇宙万物依据阴阳变化、刚柔相推的法则而生生不息。如天地、昼夜、寒暑、阴晴、刚柔、动静和得失等都是互相联系而又相互对立统一,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消长和相互转化[19]。故而人们在面对危机、祸福、得失等冲突之时也应心怀希望,从容应对。

(二) 行动依据:基于节气文化的心理教育理念

借助节气的文化载体和时间节律,依托网络情境和教育资源,可以柔性培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激发大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

1.顺应节气变化规律,体验生命的周期与变化。节气反映着气候、降水、农事活动及物候等的变化规律,深刻地彰显出万物的蓬勃生机和变化周期。首先,人们可以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中感悟时间的更替与生命的历程,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其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困扰和情绪变化特点都会随着节气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动态趋势。节气的循环变化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前瞻性的参考,大学生可以顺应节气变化规律来积极调整认知和情绪,顺势而为规划生活,主动平和地预见变化和适应变化。

2.感悟文化魅力,培养生活智慧与积极心态。在理念方面,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着人们的农耕生产和日常生活,而且解释了天、地、人之间的规律,有益于人们修身立德,在对自然的敬畏中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14]。在内容方面,节气文化包含很多丰富的艺术元素:音乐、诗歌、绘画、民俗等,其活动内容和精神内核中都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文化意趣、艺术情调和科学内涵[19],是非常利于学生成长的活动载体和学习材料,为扩充教育情境和塑造积极心态提供了充足养分。

3.融入生活情境,实现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成长。网络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线上线下相互交叉和相互影响的人际互动、知识空间和生活内容本身就是真实的环境。因此,以节气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心理教育需构建既符合时间特点又不失网络灵活技术的积极氛围,带领学生体验寒来暑往,感受四季冷暖,预见阴晴变化,积极投身生活,从而实现对于自我、社会和生命的学习探索过程。

三、节气文化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

以节气变化为线索,以生活环境为内容,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和节气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构筑理念生成、行为养成、情境融通的“三位一体”递进成长空间,可以形成具有自觉性、持续性、共生性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

(一)顺应变化,传播知识,生成健康理念

以时间变化为契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节气文化理论传播,引导大学生以丰富的知识适应和预见心理现象的发展变化,因势利导地生成积极适应的成长观、顺时顺势的发展观及乐观开放的生命观,使积极理念内化于心。

1.传播积极适应的成长观。紧扣节气变化的时间节律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倡积极顺应变化和适应环境的健康成长理念。引导大学生感悟和体验节气变化与自我意识、情绪特征、人际沟通、个人发展等身心状态的内在关联,总结心理健康水平随着节气变化而产生的动态趋势和变化指征,客观看待和预见心理变化的时间节律,掌握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应对策略,树立顺应自然、身心合一、渐进发展的生命观。

2.培育顺时顺势的发展观。挖掘传统节气文化的物质表征和精神内核,将其中蕴含的顺候应时、预立在先的时间管理意识,趋利避害、耕耘不休的环境应对方式,合理期望、平和淡然的生命态度和辩证统一、发展变化的哲学思维充分融合渗透于日常生活情境中,引导大学生认同并接纳传统节气中的积极心理理念,激发个体自尊和文化自信,启迪修身之道与处事之理,生成顺时顺势发展的生命智慧。

3.形成乐观开放的生命观。整合节气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民俗习惯,引导学生在文化溯源与继承中树立个人与社会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的积极理念,培养学生担当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文化使命感。同时,持续循环的二十四节气会让身在其中的参与者产生不同的身心体验,能帮助大学生建立全面客观、积极平和的认知模式和归因模式,养成仁爱谦和、理解包容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形成广阔辽远的理性思考与生命视野。

(二)融合情境,强化体验,推进行为养成

依托节气文化载体,开展有利于个体或群体适应节气变化的行为训练,启发大学生顺应变化并主动开展心理调适,适时养成积极应对现实压力和环境变化的认知态度、良好习惯与行为模式,使成长感悟外化于行。

1.因材施教,打造节气心理教育的不同年级内容。遵循节气变化规律的同时,将各节气的心理教育作用与各年级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充分结合,形成节气心理教育的不同年级内容。一年级以理念塑造为主,引导新生在节气变化的体验中提升自主学习、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应对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适应不良的问题。二年级以情感引领为主,引导学生在节气仪式的参与中,提升自我认知与人际沟通能力,解决自我与人际冲突问题。三年级以意志监测为主,引导学生在节气文化的评析中,培养自主思维、独立决策和团队精神,缓解因目标选择而带来的焦虑。四年级以行为激励为主,引导学生在自我总结与反思中坚定信念,挑战自我,积极应对因求职或升学带来的发展压力。

2.因势利导,激发节气心理调适的内在生长力。以不同年级教育内容为基础,开展情境融合的多元化成长训练。一是搭建互联网与现实世界的互动联结平台,以各节气的物候特征、农事活动、风俗习惯和养生养心知识等为资源,创设包含“知识教育—活动体验—情感引领—内省分享—拓展应用”的多元化相联通的认知实践路径。二是创设兼具过程性和发展性的成长评价模式,如成长打卡、结伴提醒、自我总结等活动,在实际情境中推进良好习惯与积极应对方式的建立,提高个体掌控感与获得感,提升合作交往、共情理解等能力,激发个体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的丰富技能与自觉意识。

(三)多元互动,注重联结,激活群体动力

节气文化源于民间,并被民众广泛接纳和传承,具有极高的社会认可度。通过自由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开展各节气的心理健康教育,创建线上线下的互动联结,可以吸引更多群体共同参与,从而生成交互联通、交融渗透的群体发展动力,促进大学生生成积极情感,获得社会支持,实现社会化发展。

1. 交流多元化,寻求群体支持。首先是传播对象多元化,即借助节气文化载体,通过传播快、覆盖广的网络平台适时地将心理健康理念传播到师生、家长、社区乃至更广范围,加深各类群体对现代健康理念的理解认同与互动支持,为实现家校共育聚合力量。其次是参与主体多元化,通过鼓励大众参与来集聚集体智慧,促进节气与心理教育在生活层面的深度融合,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与智力支持。在多元互动与交流中,引导大学生达成情感融合与生命和谐,为个体社会化成长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与长久社会支持。

2. 仪式多样化,推进互通融合。运用互联网开放性、迅速性、交互性的优势,通过微媒体搭建、微视频宣传、微课程引导、微语言激励、微艺术表达、微活动升华等多种方式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体氛围,按照不同的节气主题设计形式多元的体验活动,打造兼具交往及教育意义的网络节气集体仪式,充分发挥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育人作用。如在立春“咬春”、清明“寄相思”、谷雨“走校园”、立夏“斗蛋”与“秤人”等传统仪式中融合大学生成长内容,在趣味活动中鼓励学生分享感悟,规划生活。

四、 形成“节气养心”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

实现节气文化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动态建设,是对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研究的交叉整合,能够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思路与能量。依据节气变化的时间节奏,凝练节气文化的育人资源,在线上线下融通互联的教育情境中,面向大学生开展因时制宜的知识引领、情感培育、行为训练和品质塑造等节气心理教育,推进大学生自觉、持续、共生的心理成长,即“节气养心”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

1.打造本土性、阶段性、“时令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顺候应时和预立在先的心理发展性机制。“节气养心”教育模式着眼于时间,关注成长性,在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同时,注重发挥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危机预防等“四位一体”教育的整体性功效。基于节气交替而产生的持续身心体验与心理感悟,对于大学生养成积极心态,实现自我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2.扩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覆盖面和群动力,形成情境融合与多元互动的教育联动性机制。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智慧及精神力量,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和实现工具,来扩大教育对象和参与者,引导学校、家庭、社区等多元主体共同关注并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各主体交互融通与联动发展的教育合力。

3.重视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性和可塑性,形成认知引领、情感融合、意志培养、行为激励的自我成长性机制。从理论搭建到实践探索,立足于本土文化看待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唤醒大学生生命自觉为目的,以启发感悟、关注体验和尊重成长为重点;坚持把大学生作为研究主体之一,引导其自觉感悟和主动体验,不断拓展对于自身具有积极成长意义的文化资源,并使之内化为可迁移的生存智慧。

以时节变化为经,以心理体验为纬,二十四节气不再是单调的时间概念,而是成为见证和陪伴大学生成长的航标与驿站。在飞速变化与精彩纷呈的时代节奏中,感悟生活韵律之美,以平和的心态予以自我关怀和自我激励,养成健康和理性的生活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养成和人格的持续完善。

猜你喜欢
节气变化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从9到3的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鸟的变化系列
“让路”让出的变化
24节气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