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子伟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广东中山 528403)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某些缺陷,在认知、理解、思维与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障碍和困难,普遍存在胆怯、自卑、粗心、固执等心理问题。当下,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建构积极心理品质,增强他们的价值感、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断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其持久、积极、正向的情绪体验与心理品质,以及对生活昂扬向上、阳光进取的乐观态度与精神面貌势在必行,对于提高孩子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和谐融洽、相亲相爱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爱与依赖,进而直接或间接对学生意志、情感、性格等心理因素赋以积极影响。教师要以学生为本,重视尊重、倾听、理解、接纳与陪伴,注重学生潜能的激发,调动学生内在的向上力量,激励其勇敢克服困难,积极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达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状态。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友善的微笑,一个温暖的鼓励,一次耐心的等待,一次学习上细致的辅导与生活上悉心的照顾,都诠释着关怀的温度,充分满足学生被关注、被尊重等情感需要。培智班学生班额较小,有利于教师走进学生心灵,充分接近、了解他们,成为孩子们心中温暖可信赖的人。当智力障碍儿童真切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关怀,他就会主动敞开心扉,表现出积极、服从、热情与真诚,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威信力、号召力、管理力明显增强,无形之中也衍生出许多心理健康教育契机。
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重要前提和核心内容。积极情绪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体验到自尊、自信,塑造积极人格。教师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巧用多元评价形式,善用积极的归因方式,激发学生性格中积极、主动的一面,给予他们成功的期待、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帮助其树立自信,形成积极正向的人生态度与良好人格。要善于察觉分析学生的外在情绪变化,及时接纳、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孩子合理宣泄,掌握情绪调节方法,培养积极乐观的情感[2]。
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发展观,对学生启发诱导、晓之以理、严格要求,督促其逐步养成遵循生活准则或规范的行为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和性格。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成长有着直接影响,许多学生言行举止会模仿教师的行为,进而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生活行为习惯与个性风格。因而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自身的示范带动作用来引导学生养成适宜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比如,培智班级每个班都有障碍程度较重的学生,要想让能力强的学生对能力弱的同伴进行结对帮扶,教师就要首先做出表率,从生活起居的每件小事做起,通过自身行动让学生懂得如何对同学进行关爱呵护、悉心照料,这样学生才能“有样学样”,进行效仿学习,形成尊重悦纳、关爱他人、善良热心的心理品质,并在助人为乐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价值感、荣誉感与幸福感;日常生活中,教师表现出来的任劳任怨、勇挑重担、雷厉风行、豪爽豁达、乐观阳光等特质,也在向学生传递着积极向上的心理力量,教育学生遇事不斤斤计较,不推诿拖拉,不悲观消极,做一个吃苦耐劳、奋勇争先、果断干练、宽容大度、开朗达观的人;对于学校开展的教学与文娱等比赛、活动,教师尽量积极参加,在其中积极承担、力争上游、绽放风采,并且永葆好奇心与求知欲,热心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努力上进与积极思考给学生树立一个正能量的榜样,促使学生成为一个热爱生活、认真向上、自信勇敢的人,努力成为更好更优秀的自己[3]。
将积极心理学理念渗透到班级管理中,通过正向引导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增强班级凝聚力,营建感恩进取、诚信正直、乐观向上的良好班风。除了班风的濡染熏陶,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需要丰富而具体的直观体验来支撑,教师要精心组织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班会、社团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浸润式体验中学会自我认知、自我接纳、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形成坚强、自信、自律、认真、热爱、诚信、责任、友善、正直、感恩、宽容、合作、希望和信念等积极心理品质。活动的辅导目标要单一明了,辅导要点要简单明确,便于学生概括提炼出要点,提示行动,将体验所得内化,积极进行自我教育,激发自我成长的主体性,进而积极融入主流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实现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通过积极人格力量、情绪调节等系列辅导活动,培育提升学生自身积极面,学习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智慧并应用于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自身存在的积极美德和潜能,优化自身情感品质,纾解内心负面情绪,找到快乐密码,形成良好的情绪认知和情绪品格,提高自身情绪管理和情绪控制的能力,形成拼搏向上、大胆挑战、勇敢尝试的正面情绪,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同时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计划要循序渐进,根据个体需求制定个别化计划,允许其在合理范围内的一些做法和行为。为改善学生胆怯自卑、消极被动的心理状况,鼓励学生上台表演或参加活动时,一开始可以先由老师或家长陪伴参与,慢慢帮其树立自信;让学生尝试独立面对某个新的有挑战性的任务前,可由同伴协助其一起完成,后续逐步提高要求;课间时可以允许其有看动画片或听歌、玩游戏等休闲娱乐的空间;可以允许其随身携带自己喜欢的物件如公仔、小玩具等,或者周末将自己喜欢的班级玩具带回家几天后归还,增强内心安全感,缓解内心焦虑感;大型游乐活动中,由其自行选择喜欢参加的项目或活动,使其情绪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
为矫正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做事潦草粗心、有始无终、经常敷衍了之的问题,教师须及时给予提示和关注,并通过图片文字相结合、视频动画、情景练习的方式进行强化辅导,步骤化呈现工作程序与任务要点;通过粗心大意写错标语、打开水龙头忘记关造成浪费、打开煤气忘记关火造成火灾等事例让学生切实意识到粗心马虎、做事虎头蛇尾的后果,教育学生培养专注、克服粗心,养成做事一板一眼、严谨认真、善始善终的积极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的耐心,让其学会等待。在游园活动、饭堂打饭、活动入场、校园超市购物等过程中对学生加强轮流等候的训练,让其在集体活动中生建立秩序感,听从老师组织安排,不躁动,不吵闹,做到文明有礼、安静有序。
另外,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育美等综合育人价值,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品质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带领学生参与美化校园环境、教室清洁、活动场地布置与场务、打饭等学校劳动及社会公益劳动等。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学以致用,可以促进其智力发展,锻炼专注精神和细心操作的能力,端正劳动态度,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勤俭、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让学生明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拒绝摒弃“不劳而获”“等靠要”“拈轻怕重”等错误的心理。此外,通过劳动教育还可以让智力障碍儿童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参与社会、融入社会,有助于培养其树立正确的文明公民观念。
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活动,明确活动规则与注意事项,制定行为契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增加同学间互动的机会,培养同学间、师生间的感情,感受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温暖。教师要对积极行为进行及时强化和奖励,让学生拥有愉悦美好的活动体验,实现身心和谐成长[4]。
家庭与学校是智力障碍儿童心理辅导的两大主体,学校教育效果要想得以巩固强化,必须争取学生家长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家校合作的辅导模式实施,能够更好地发挥家长在孩子心理引导中的作用,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形成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教师要在尊重及接纳智力障碍儿童家庭的家庭背景、生活方式和多元文化的前提下,引导家长提高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构建积极的亲子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民主的家庭环境和正向榜样,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理解与耐心,端正心态全面科学看待孩子的优缺点,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相关培训,让家长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掌握积极行为支持干预的实施方法,知晓相关注意事项,树立科学教育观,尽量使用积极正向的方式进行鼓励与疏导,避免体罚、责骂等行为方式,通过春风化雨的日常教育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发展;要引导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协助者、陪伴者和欣赏者,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帮助他们掌握劳动本领与自我服务技能,在此过程培养孩子生活中的感恩意识与责任感,养成关心他人、主动承担的心理习惯与积极品质;举办家校联合活动、家长助教活动、亲子团体辅导,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孩子养成乐观进取的积极品质,进而在社会大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教师平时要多拍摄一些学生成长素材,注重家校交流的即时性和灵活性,用微信小视频、照片等形式记录下来学生成长的印记与点滴,比如学生在作业作品、开学、散学礼、大型集体活动、升国旗等场景,以及就餐、课间活动、午睡就寝、课堂表现等一日常规中的表现,并将之实时分享到班级家长群,让家长对孩子的校园生活有所了解,也鼓励同学间、家长间进行互通有无的沟通学习与经验交流。倡导家长将孩子放假在家的生活场景发到群里,老师及时点评鼓励,提出拓展化的教育建议,和家长共同规划心理品质培养的优化改善策略,形成家校教育合力[5]。
此外,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延伸。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爱心联谊、参观旅游、休闲娱乐、综合实践、普特融合活动等,让社会人士和普校学生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阳光进取与乐观向上,为智力障碍儿童搭建与外界交流、互动的桥梁,使其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克服自卑心理,从而锻炼提高自身的沟通和社交技能,增强生活融洽感和快乐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证明,残健交往有利于发挥教育活动的价值和功能,鼓励残健学生共同参加活动和相互学习,对于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融入能力,促使其积极表现自己,突破人际交往圈层,体验积极情绪,提升个人幸福感,实现自我教育,具有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综上,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塑造,是促进智力障碍儿童身心健康和谐成长的有力保障。教师在教育引导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行为表现,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科学适切的方法与措施,方能达到有效的辅导效果。教师要以爱博爱、言传身教,通过系列活动创设教育机会,加强情感互动与心灵沟通,通过家校合作、联动各方力量,为智力障碍儿童营造包容悦纳的成长环境,为其舒展生命、绽放个性播洒阳光与希望,创造平台与机会,开拓条件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