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炎炎 韩 映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教育学家Dewey于20世纪初提出,此后有更多国外学者加入了关于思辨能力构成结构界定的讨论,并对“思辨能力”一词进行了多方位、不同角度的定义。国内外语界对“思辨能力”这一概念的关注始于黄源深教授1998年对“思辨缺席症”的探讨。黄源深教授在其系列文章中指出,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碰到需要提问、争辩、推理和论述等问题的时候,有时无话可说,有时逻辑不清晰,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他把这种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造成的现象称之为“思辨缺席症”[1]。2009年,我国著名学者文秋芳教授在与专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将“critical thinking”这一概念译为“思辨”。根据中国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特征,在借鉴已有的定义模型基础上,文秋芳教授提出思辨能力应当是认知能力(包括分析、推理、评价)和情感特质(即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坚毅等)的统一体[2]。
国内外对思辨能力的定义众多且各具特色,但所有定义都脱离不了思辨能力本身的特质。思辨能力指的是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思考是大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辨析是对处理后的信息进行辨别、分析、推理、判断并得出结论的过程。英美文学经典作为英语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有深刻的内在联系。本文在对思辨能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探究的基础上,从英美文学经典与思辨能力培养的关系入手,探讨如何有效地将二者融合于课堂教学中,以期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学习技能的同时,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目的。
当今国际竞争已从资源竞争逐渐演变为科技人才竞争,中西方教育界均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西方许多高校将思辨力培养列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有如牛津、剑桥等世界著名高校把思辨能力测量作为选拔新生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3]。近年来,国内教育界也逐渐加大对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大学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由于外语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对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是英语学科探究自身纵深发展、不断创新进步的要求。语言与思维能力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二者是一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统一体。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在人们形成概念、进行表达、判断和推理直至将表象上升成个人的认知,并最终形成新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语言作为一个符号中介,从诞生之初便与思维密不可分[4]。因此,语言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思维能力的高低,思维能力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然而,近十多年来,国内外语界有愈来愈多的学者指出,与其他文科专业学生相比,英语专业毕业生被认为普遍存在知识面窄、思想缺乏深度、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不足的缺陷[5]。英语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思辩能力这个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英语学科在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反思英语学科在发展中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忽略,并重新把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其次,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符合新时代的人才诉求。思辨能力本身具有普遍应用性,任何专业的学习、实践和创新都离不开思辨能力[6]155,而英语专业因为其跨文化、跨语言的特点,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关系更密切。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相关领域从事业务工作基本能力的学生。但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逐渐提高,对英语专业学生个人能力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把专业技能培养与思辨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才能适应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为社会输出合格的英语专业人才。
最后,思辨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既适用于学习,也适用于工作。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视野,跳出自身的文化局囿,从不同视角审视和鉴赏不同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要素。这种能力迁移到工作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客观、公允地看待和处理事务,避免狭隘和极端化。因此,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必定能让学生受益终生。
自黄源深教授指出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薄弱这一问题之后,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纷纷参与讨论并呼吁将思辨能力培养融入到外语教学中。经过学界近20年的努力,思辨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外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国内高校英语教育界也在思辨能力培养和教学方面达成了基本共识[7]9。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思辨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各种问题也不断涌现,这不仅限制了英语教学的进步和发展,也深刻影响了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全国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英语学科的教学改革,思辨能力培养成为了外语界关注的一个重点。经过众多学者多年的共同努力,将思辨能力培养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已从一句口号被真正落实到了课堂实践中。尽管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关注和重视,但由于思辨能力这一概念既笼统又十分抽象,因此,其培养目标也难以测量。一些关键问题,如从思辨能力的定义到思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思辨能力与外语语言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到如何将二者融为一体等,既无统一的答案,又无统一的参照标准。在此情况下贸然开展与思辨能力有关的教学活动,就不乏一些贴着“思辨能力”的标签,实质上却流于形式的教学活动[8]。教学实践内容和方式依然围绕传统教学目标进行,其教学活动的设置也是一种有名无实的思辨能力培养实践,没有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有的则纯粹为了思辨而“思辨”,将思辨能力培养放到一个过高的位置,完全忽略了英语语言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这一根本目标。这些流于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转变对语言学习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语言课程本身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英语语言教学的纵深发展。
课程设置是将思辨能力培养和英语教学改革有机结合的一个关键环节。语言与思辨能力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语言本身承载着其独有的文化、价值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9]。因此,语言的学习不仅包括对学习语言本身,还包括学习其独有的文化、价值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这些内容的学习都必须要用到思辨能力来认识其概念和本质、分析其成因和背景、理解其差异和重要性。但是,长期以来,英语的语言功能如语言与文化功能、语言与心理功能、语言与认知功能等往往被弱化,甚至被忽视,这也使得英语专业课程在设置上显现出工具化、实用化的特点,缺乏人文学科强调的人文关怀,也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设置思辨能力培养课程时,应充分考虑语言与思辨能力间的天然联系,同时兼顾语言能力培养和思辨能力培养。
要将思辨能力培养有机融入到英语语言教学中,既要强调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还要把教学方法放到同样突出的位置。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探讨如何将思辨能力培养融入课程设置中的关键一步。目前,英语语言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更倾向于使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6]156,即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内容往往是围绕固定的语言知识点进行,老师讲解,学生记忆并完成相应训练,其教学活动设计也常以选择题、复述题、文章或段落背诵以及对话练习等形式为主,较少涉及到需要运用思辨能力的分析、概括、讨论和评价等形式。因此,学生在知识的输入和输出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生有吸收知识的机会,但是在课堂中进行报告、分析、辩论、探讨的机会却非常少。这种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不仅压缩了学生课中思考和辩论的空间,还打消了其课后进行质疑、探索、分析、评价和辩驳的积极性。
孙有中教授在谈到英语专业课程测评与思辨能力培养时曾指出:英语专业课程测评存在测评形式单一、测评内容浅层以及测评标准含糊等几个方面的问题[7]4。在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为出发点的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中,作为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课程测评是检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应给予重视并完善相应的课程测评机制。
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课程考试测评是最常用的一种测评方式,其本质就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阶段性测试。测试的题型往往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为辅;测试方式通常以选择题为主,能发挥主观想法的翻译、思考、写作等题型仅占小部分分值。这种课程测评方式注重对阶段性语言技能掌握的考察,其考察的重点停留在学生对某些语法和词汇的记忆、运用和理解等较浅的层面,而对课程所蕴含的的人文性、思辨性等较深层次内容的考察缺少足够的重视,对学生在某一问题上的讨论、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的考察也极少。
文学作品是一种精神财富,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深刻的人文思想,堪称人类灵魂的教科书。英美文学经典是英美众多文学作品大浪淘沙后流传下来的文化精华,作品从不同角度描述了英美国家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民以及他们的生活,尽管这些作品聚焦的时代和问题有所不同,但每一部作品都以其独特的笔触反思着人类、社会乃至世界的本质。读者能从作品中窥见中世纪宗教权威的威严、文艺复兴时期对高尚情操和个人才华的赞美与追求、浪漫主义时期对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并最终回归自然的探索等。英美文学经典给读者提供了跨时空体验和理解异域文化的窗口,通过这些窗口,读者可以在文学世界找到精神寄托。英美文学作品中讨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展现的人性光辉和黑暗等能为读者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提升伦理道德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因为英美文学经典文化背景独特、体裁丰富,学生对这些经典作品的学习、阅读和欣赏必须基于对作品本身的体裁和风格的了解基础上方可进行。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繁多,所涉及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文化等内容也不尽相同。要对这些作品涉及的内容进行区分和比较、理清概念并将其进行区别、分析和归类,学生就需要对新知识进行解构与重构,将新旧知识进行比较、结合,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对新知识的内化。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在一次次的解构和重构中得到加强。
英美文学经典体裁与叙事视角异常丰富,对其进行学习和欣赏的过程就是学生在不同文本间畅游、以不同视角审视问题的过程。随着学生对不同文本、不同叙事视角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学生会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将不同文本进行比较,会对不同的叙事视角提出质疑,甚至会提出自己的假设,经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和阐释作品中描述的事件,并对自己的观察进行分析和论证,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对文本本身或是文本的叙事视角进行质疑、假设、阐释、分析、论证和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思考、辨证思维在起作用的一个过程。
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阅读英美文学经典也是拓展自身人文知识的一个绝佳选择。通过阅读作品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知识,学生可以认识、理解和积累不同的人文知识,进而开拓人文视野和提高审美情趣。在拓展人文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运用自己的思辨能力,对新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评价。如学生从《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等查尔斯·狄更斯的一系列作品中了解到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从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中学会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艾丽斯·沃克的《紫色》中认识到不同社会背景下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挣扎。对英美文学的阅读和欣赏要求学生不断打破对英美文化中某些事物的固有印象,不断地思考在阅读中看到的不同的生活状态、宗教信仰、个体命运与社会文化,分析现象和事实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总结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人文知识,深化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收获的审美体验。英美文学经典塑造了大量励志、勇敢、正直的小说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不断思考和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乃至世界的关系,以不屈的姿态和各自的困难作斗争,努力超越挫折、不幸和苦难。这些带着正能量的人物形象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还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并在对作品内容进行反复解读、论证、推理和赏析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全方位的自主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形成自己对作品的观点和看法,做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评价。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会在这个解读、论证和形成评价的过程中得到加强。
将思辨能力培养有效融入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的首要前提是要明确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英美文学经典蕴含丰富的哲理,对社会、人类以及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其道德教育功能、美德教育功能和思辨培养功能都应得到重视。教师在制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目标时,务必明确英美文学经典课程不仅要向英语专业学生传授具体知识,还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积极甄别事实与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教学目标,英美文学课在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同时,还需通过营造自由、和谐、活跃的思辨环境来挖掘和激发学生提出质疑、分析问题、检验推理、总结经验的能力,引导学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判别不同论点、信仰和价值观。另外,英美文学课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涵养,加深对思辨式教学理念的认识,强化自身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坚持以教学目标为指导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认清自己在课程教学中的定位是教学组织者,有意识地把思辨活动过程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考。
对英语专业来说,将思辨能力培养融入语言教学中,首先应从学科专业课着手。“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方面,学科专业课程能够大有作为。学科专业课以学科知识为依托,比较易于设计任务,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或理论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辨能力。”[10]要在英语学科专业课程中融入思辨能力培养,就要克服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直存在的重技能、轻人文、少思辨的倾向。英语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在强调英语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语言与思辨能力间的天然联系,强化英语语言学习的其他功能,尤其是语言与文化功能、语言与认知功能。可以开设一些关注人文修养和人文成就的西方哲学、英美经典文学等课程,更有利于思辨能力训练的如社会语言学概论、西方文论选读、文化研究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等理论性课程和以激发、强化学生思辨能力为目标的英语演讲课、英语辩论课等指导性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利用英语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社会经济等内容的本质和特点[6]156,来鼓励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勇于探索,敢于辩论。
要在英语专业课程中突出思辨能力的培养,必须改变当前英语专业单一的教学方法。在沿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可以综合运用合作式教学法、反思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也要打破以往只关注语言知识点的讲解、记忆和使用的传统,把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多角度分析和讨论问题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可以结合英美文学经典的特色,在课堂设计中加入凸显思辨能力的主题辩论、情节讨论、角色扮演和阅读总结等内容,引导学生对作品体现的文化现象本身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度思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文化意蕴和人文思想,从而增加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拓展思维空间、调动“思考-探究-辩论”的积极性,以激发学生的思辨潜能。
对所有课程来说,作为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课程测评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针对目前测评形式单一、测评内容浅层以及测评标准含糊等问题,可将课程测评与思辨能力考查结合起来,对测评手段和评价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
1.明确思辨能力的评测标准。以标准为依据,有针对性地从逻辑性、相关性、灵活性等方面来设计测评试题,并相应地增加思辨性测试题型所占的比重,将能让学生发挥思辨能力的主观题如文学作品读后感、作品解析等题型的分数增加到合理的范围内,以确保试题能有效地检测到学生质疑、分析、推理、论证和评价等各方面的能力。
2.将终结性考试与形成性考试相结合。为避免“一考定成绩”、否定学生思辨能力成长的现象出现,可以将终结性考试与形成性考试相结合,在凸显思辨能力培养的课程中构建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课内外相结合的测评模式,即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的测评放到更重要的位置。课后作业形式要力求多样化,如作文、翻译、学习报告、读后感等,以便更直接、明了地了解学生思辨能力的水平,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和帮助,促进其学习和成长。
总之,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看,思辨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缺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对英语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缺席的现象,授课教师应结合英美文学课程本身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增设思辨能力培养的环节和内容,又要不断改变自身对思辨能力培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提高自身人文素养、职业技能,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互动、思辨方法环节,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辨析。同时,高校应在本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制定更明确的思辨能力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与思辨能力培养有关的课程设置、创新测评手段和评价模式,构建最适合、独具特色的思辨培养模式,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辨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把思辨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