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编辑素养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

2021-02-01 06:58王廷国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

王廷国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 贵阳 55002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曾多次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15。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必须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与世界各国平等对话、共同协商、共谋发展,使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进入世界舞台中央。作为这一“话语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编辑理应“在场”,决不能游离于“场外”。这就需要编辑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克服身份焦虑和失语困境,提升编辑素养,构筑应有的话语场域空间,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平台支撑和智力支持,用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实践传递中国声音,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智慧,进而更清晰、准确、客观地解释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并以世界眼光和中国经验的新范畴、新概念、新表述,丰富全球话语体系,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出场逻辑

从历史层面来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着独特的话语体系。在“轴心时代”,中国就有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这些流派以其独特的话语体系引领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潮流,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藏,同时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历史发展的阶段划分,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大抵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先秦两汉到鸦片战争时期。这一阶段的话语体系极具中国特色,几乎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较为独立自主地发展(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是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宗教形式),属于本土化、自主化的话语体系。从先秦的“百家争鸣”到汉代的“独尊儒术”,再到宋明理学,无不烙上“中国特色”的话语印记。第二阶段,从鸦片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鸦片战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也带来了西方的话语体系,本土话语体系与西方话语体系相互碰撞。中国学者在话语建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选择了以西方话语原则为主的话语体系,进而中国本土化的话语体系不断式微。同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传播,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与中国本土话语体系的深度融合。第三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这一阶段属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土化、时代化的阶段。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话语体系和西方话语体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不仅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实践基础,还吸收了丰富的国内外理论资源,是具有时代精神、中国元素、中国实践、中国语意和民族形式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在新形势下,我国在国际社会的传播力还不够强,声音总体上还偏小、偏弱,常处于“失语”“失言”的尴尬困境,存在信息流进流出不平衡等现象,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仍然是“他塑”而非“自塑”的,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2]。如何创新话语体系,改变信息流动“逆差”,改变中国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之间的“反差”,以及彻底改变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在国际舆论中形成独特的话语表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更是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科学地解答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新时期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时代意义

(一)竞争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来源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世界对中国元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有着更高的期待和更美好的愿景。如何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之一。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指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是“纷繁复杂而且相互依存的”,他提出了“软实力”这一概念,并认为在信息时代话语是一种软实力的货币。[4]显然,这种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力,而非强权,主要通过价值观来影响国际事务和改善自身形象;这种软实力也是一种体现“巧实力”的外交政策,既刚柔兼济,又“软”“硬”兼施[5]。不难想象,未来国家的影响力将基于驾驭各种信息并提升话语影响的能力,未来的竞争一定程度上也是话语权的竞争。但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并非靠经济高速增长即可获得,亦非靠强权政治、搞单边主义而获得,而是靠文化的魅力去赢得世人的尊重、认同。因此,承载着中国思想、中国价值、中国理念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所具有的独特的风格神韵和极具穿透力的话语元素是提高软实力的理论来源。

(二)学术力: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的精神力量

理论是对实践的一种反映,但这种反映并不是简单地将实践或经验总结出来,而是要通过深入挖掘、系统总结、准确提炼、科学概括,把实践、经验上升为具有一般意义的科学理论。恩格斯曾经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6]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也是如此,它需要提炼总结各种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人民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从而使世界更清晰地认识、理解一个开放包容的中国,进而推动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并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话语是对现实的一种逻辑表达,语言可以观照、揭示现实,也可以遮蔽、歪曲现实。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一场新的“术语革命”,提出了新的概念、范畴、术语,并赋予话语以时代新意。这也是一场新的“话语革命”,通过构建“言之有物”的话语体系,来探索中国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并为这些问题寻求理论解决之道;通过构建“言之有理”的话语体系,来考量中国理论创新的科学逻辑,并寻求新的发展空间;通过构建“言之有道”的话语体系,来追问中国话语的独特思想价值,并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通过构建“言之有效”的话语体系,来呈现话语的时代内涵,并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三)影响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学理支撑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的一面旗帜。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者和倡导者,也是该理念的实践者和推动者。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走深、走实,这一理念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同,逐渐成为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话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彰显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等,在人类价值格局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不能离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框架“另起炉灶”,“自言自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在国际话语中形成影响,也不能离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而单独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中国重要的思想贡献和话语贡献,既不是中国主观臆想的产物,也不是西方“话语霸权”的翻版,更不是某些国家奉行单边主义、进行话语渗透的再版,而是具有充分的生成条件和生成逻辑,体现了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在价值理念上普遍的方向性主张,是合乎人类发展规律和人类共同价值的理念,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为强化这一理念提供了学理支撑。

(四)传播力:推动文化传播渗透的基础保障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话语体系的构建是开启一国文化的钥匙,文化创新、文化传播与文化互鉴都需要通过话语进行表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就是在认识世界、探索真理、服务发展的进程中,形成具有原创性和主体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助推文化传播。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绝不是关起门来讲些“家乡话”“本土话”,而是要充分吸纳并借鉴他国文化,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广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中国声音、中国见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绝非“自我作古”,而是需要我们活用传统,具有贯通“言与道”的能力,“让话语植根当下,讲时代新话”[7]。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绝非“自娱自乐”,而是需要我们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能够听清楚中国声音,同时警惕他国在话语叙事过程中的杂音、噪音、弦外音,传播中国文化,维护文化安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绝非“自言自语”,而是要融通中外,我们既要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文化与世界对话,又要以开放、包容的胸襟面对一切优秀文化资源,综合运用各种文化资源,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注入新的能量。

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编辑场域与编辑作为

(一)编辑场域:一个独特的话语存在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编辑主要从事知识的生产与加工,其工作属于精神性再创造,在其创造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学术研究场域—编辑场域。学术研究正是通过编辑场域将学术的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向公众传播,进而衍生出话语表达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编辑场域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存在两种基本话语。其一是显性话语,即作者的学术话语。作者通过基础性、科学性、前沿性的学理思考和具体实践,撰写文章,从而形成话语,然后提交给期刊。其二是隐性话语,即编辑的编辑话语。编辑收到稿件后,根据出版规范、期刊要求、研究专长对作者的“话语事件”进行编辑加工,与作者交流讨论,形成最贴切的话语表达,再通过期刊媒介传播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编辑话语。

编辑场域中的编辑话语和作者的学术话语不同,有其独特性。首先,编辑话语是一种间接性的隐性话语。作者是话语的构建主体,即“谁在说话”;编辑是话语的传播主体,即“替谁说话”。从文本形式来看,在“存在”与“被存在”的话语建构中,作者一直都“存在”,而且在“说话”,表达自己的学术思考;编辑却“不存在”。其实,这是对编辑的最大误解。国家新闻出版署每年都会对期刊进行编校质量检查,检查合格则相安无事,一旦检查不合格,出现诸如政治错误、文字纰漏等时,往往要追究期刊出版单位、责任编辑的责任,轻者接受批评、再教育,重者丢了工作,因为期刊出版单位、责任编辑必须对编辑话语负责。因此,在话语体系建设过程中,编辑从话语“文本事件”的形成到“话语实践”的传播,再到“社会实践”的应用,编辑话语始终历史地、间接地、隐性地“在场”,从未“离场”。其次,编辑话语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话语。一本学术期刊,每一期都会有很多篇文章,而这些文章主体多样,自然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话语。这就需要编辑进行整合、优化,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话语体系”,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陈述整体。最后,编辑话语是一种依附性的存在话语。一篇学术文章,读者一看作者便知道这是谁主导的话语,编辑话语则不能。读者往往都不关注文章的责任编辑是谁,他们在引用文章时也不会把“责任编辑”作为话语主体标注出来。编辑话语的出现和定格是基于作者创作的“文本事件”,如果没有作者的文本,没有作者的投稿,编辑工作就无从谈起;离开了作者及“文本事件”,编辑场域便不复存在,当然也就没有编辑话语。“为他人作嫁衣裳”,就是对这种依附性话语的最好表达。

简言之,编辑话语是基于作者的学术话语而存在的,离开了作者的学术话语,编辑场域中的编辑话语就会随之消逝。在这个场域中,作者与编辑就“文本事件”不断进行博弈和对话,在“存在”与“被存在”中进行无数次的交流、沟通,最终达成“共识”,“共话”期刊话语,编辑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话语功能,从而构建话语体系,实现编辑自身的功能和价值。

(二)编辑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者

福柯认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团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8]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编辑通过提高自己的编辑素养,与作者进行交流,最终形成了学术期刊的期刊话语。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把关、实践、推动等方面彰显了编辑作为。

编辑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中扮演了话语文本的“把关者”和“预判者”角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编辑要把关思想内容。在审稿、选题策划过程中,学术期刊编辑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坚决遏制那些有违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抹黑中国制度和中国理论的论文;对歪曲中国历史、中国实践、中国方案者,积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评判,敢于“亮剑”,发出学术声音,以正视听。第二,编辑要把关研究选题。好的研究选题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至关重要,编辑在策划选题时,要立足中国,服务中国,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做到选题精准、问题精准、措施精准。第三,编辑要把关传播渠道。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不能仅仅只在期刊上发表出来,还需要传播,从而指导社会实践,形成话语体系。综上所述,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在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方面把好关,还应在传播效果、传播渠道上把好关,从源头上根除不利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假“声音”。

编辑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中扮演话语生产的“参与者”和“实践者”角色。期刊编辑作为编辑话语的主体,不但要把关作者的学术话语,还参与了学术话语的创作过程。第一,依据期刊出版规范,编辑对作者的学术话语“文本事件”进行编校,使之符合传播要求、期刊特色和编校规范,这就要求编辑在尊重作者思想原貌和期刊话语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对文本进行编辑、校对,查漏补缺,消除文本差错,为作者提供知识服务,以提高文本质量。第二,编辑要主动设置期刊栏目,撰写栏目按语,重组学术话语,以形成话语场域。第三,在“文本事件”尚未形成话语实践时,编辑要与作者针对文本进行交流,形成“话语共识”,文章发表后还需对“话语共识”进行传播,并密切关注其在社会实践中的话语动向,整个过程,期刊编辑都应始终“在场”。

编辑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中扮演话语传播的“推动者”和“见证者”角色。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传播,离不开编辑的选题策划、编辑校对和话语实践,更离不开编辑的自觉推介和个性化推送。期刊传播的过程就是话语传播的过程,因此,学术期刊编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话语优势,借助微信、微博、数据库、期刊网站、短视频等各种传播渠道,将论文的学术旨趣、学术价值、学术内涵及时、充分、有针对性地传播出去,更大范围地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声音。

一般说来,一篇学术文章出现在编辑面前时,总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文章的优点需要编辑来发现、推介,而其缺点也需要编辑去改正、消除。学术期刊编辑承担着优化文章、构建期刊话语体系的职责,这既是期刊编辑工作的理论逻辑,也是期刊历史书写的实践逻辑。在期刊出版关系的三个轴心中,编辑是“中介”,是“主体”,也是“核心”,其行为按照三要素—从期刊话语建设到期刊出版行为再到期刊出版物—展开,正是这些层面和维度之间的交错,形成了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期刊文化景观。

四、学术期刊编辑的话语场域与素养建构

作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如何在编辑场域里参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每一个编辑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编辑需要不断提高编辑素养,在编辑场域中牢牢守住话语权,适应新时代的新目标、新要求,并为解决新问题提供新方案、新选择,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新概念、新表述、新范畴。

(一)政治素养:“把关人”的使命与担当

编辑工作其实就是编辑对学者及其作品的一种发现、培育和再创造,这对编辑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专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编辑的思想政治水平、知识服务水平和业务判断水平都直接影响出版物的质量。学术期刊编辑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必须要做好“把关人”,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政治素养。

学术期刊编辑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自觉承担起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担当。学术期刊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呈现载体,编辑承担的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事关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坚守与弘扬,事关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与践行,事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最终展现的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国际化表达。编辑要组织好、编辑好、出版好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在学术命题、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规范、学术话语等方面不断创新,为新时代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为中国理论、中国文化、中国制度、中国道路的发展保驾护航。

学术期刊编辑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高度的政治敏感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立场坚定与否是一本学术期刊办刊成败的关键,立场不正,所进行的理论宣传就有可能是歪曲的、错误的,甚至会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1]12期刊编辑在组稿、审稿、编校时,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如同“过滤网”一样,将优秀的文章筛选出来,同时也要坚决剔除那些违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文章。

期刊编辑是文章的“把关人”和“过滤网”,要具备辨别文章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要把这种意识贯穿编辑活动始终,引导学术研究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可借鉴和学习的精神食粮。

(二)业务素养:“工匠”的执着与笃实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是一项具有高度主体性和原创性的工作,需要学术期刊编辑具备心无旁骛的“工匠精神”和扎实的业务素养。所谓“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种迎难而上、敬业专注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好的“工匠”就是比别人更认真一点点。[9]

首先,编辑要有准确的职业定位,要做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科学理论的传送者与助推者、话语建设的推动者与实践者。其次,编辑要有坚定的职业态度。“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这是“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学术期刊编辑要具备的职业态度。一位优秀的编辑就是要有坐“冷板凳”的坚守,要把编辑当作一份志业而不是职业来看待。[10]再次,编辑要有严格的质量意识,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线,学术期刊编辑除了要在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等大方向上严格把关,还要在格式体例、标点符号、字词句等处下功夫。编辑要把好文字关,绝不放过任何一处差错,同时也要注意,在修改作者的文章时,要把握好尺度。然后,编辑要有敬畏之心,要敬畏手中的“话语权力”,认真审读每一篇文章,在修改过程中切忌滥施刀斧、任意妄改,更不能越俎代庖。最后,编辑要懂学术。学术期刊编辑的活动就是学术话语的建构过程,如果一个学术期刊编辑不懂学术,何来编辑。这种学术性已经完全“融入”学术成果的转换过程中,包括学术价值的捕捉、学术意义的表达、学术话语的建构等,这种“融入”是隐性的[11],与作者的显性表达相融相通,编辑与作者共同缔造学术话语体系,形成学术共同体。

(三)沟通素养:“推进者”的自觉与探索

编辑工作需要与外界广泛联系,开放性很强。编辑不仅要和各种各样的作者打交道,还要经常参加各种交流活动,这就需要编辑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开放的眼光和自觉的探索精神。对于作者来说,每一篇文章都如同自己的“孩子”,是自己长期研究的成果,是凝聚了无数心血的智慧结晶;对于编辑来说,对待作者的稿件要有敬畏之心,这就需要期刊编辑与作者不断进行沟通,有效对接,共同打造学术精品。期刊学术质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期刊编辑对科研动态、学术热点的关注和把握,高层次、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是发现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和组稿、约稿的理想场所。因此,学术期刊编辑的沟通素养不能仅限于平时拜访作者、组稿、约稿、作品交流、栏目策划等日常编辑活动,还应包括期刊策划与举办学术会议、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等。

(四)媒介素养:“媒体人”的思维与实践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空间中有海量的数据资源,学术期刊要想精准地提供知识服务、技术服务,提升期刊话语体系建设能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学术期刊应有的声音,这就需要期刊编辑具备媒介素养,摆脱技术赋权视角下的数字视觉狂欢[12],打破编辑场域困境,突破过去单一的“收稿件”工作思维,形成广泛涉猎的大数据思维。首先,期刊编辑要学会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使用大数据系统分析、整合信息,破除信息茧房,更好地利用有效信息进行选题策划、组稿、审稿、传播等。其次,期刊编辑还应具备用户思维,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技术服务增加互动,满足作者和读者的个性化、动态化需求,为作者、读者进行精准推送和精准服务。再次,期刊编辑要学会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精准性。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多种渠道,让读者、编辑、作者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地在媒介平台上开展学术讨论,提高交流的平等性、合理性和学术性,也可以将作者的文章进行“预出版”或“域出版”,使更多的读者、编者、作者参与进来,倾听来自不同人群的声音,共同把关文章的政治倾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从而提升期刊话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五)创新素养:“学者化”的初心与坚守

理论的生命在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1]20这一指示既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要求,为期刊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是否具备创新素养是学术期刊能否高质量发展、提升期刊话语影响力的关键。

学术论文一般被认为是晦涩、难懂的,如何精准地给读者提供重要信息,使读者读得懂、读得进、会运用,这既考验作者的内容创造能力,也考验编辑的编校创新能力。编辑只有与作者协同创新,相互弥补,才能提升期刊影响力。在很多人看来,编辑工作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只需要收稿件、敲键盘。其实,编辑工作是一种精神性再创造的活动,其中凝聚着编辑的创新意识。如在选题策划、内容质量把关、话语体系构建等方面,编辑往往扮演着话语参与者和实践者的角色,在此过程中,编辑始终是“把关者”,而不是置身事外的“局外人”。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作者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内容、理论方法中,属于学术创新范畴;而编辑的创新则主要体现于话语体系和传播体系的构建,属于技术创新范畴。一个显性,一个隐性。如果把作者比喻成一位“酿酒师”,那么编辑就是一位“调酒师”和“卖酒师”。有好酒固然重要,但酒香也怕巷子深,编辑可以通过自身的判断力和创新力,引导、激发作者写出理论内容更丰富、更适合读者阅读、更有利于展现学术价值的论文。因此,编辑的创新素养可以提升论文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提升话语影响力和话语渗透力。

(六)心理素养:“治疗师”的平凡与超越

格罗斯认为,编辑是“不断找茬的治疗师或者是化平凡为神奇的魔术师”[13]15,编辑总是默默地对文章进行“诊断”,不断地找文字的“茬”。但是,“无论你怎样看待,编辑所做的或者说应做的,往往是作者的亲友,甚至配偶都没有能力或者不愿去做的事”[13]15,因为编辑需要逐字逐句地仔细审读文章,并给出详尽坦率的评价和中肯合理的修改建议。在这过程中,编辑有时担心自己编校的文章出现政治错误、文字纰漏,有时恐惧自己因没有学习到某个领域的知识被淘汰,有时面对高质量稿件匮乏的情况而感到无奈,有时面对职业身份的尴尬和职级晋升的困难而感到无助。这显然需要编辑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如何提高心理素养,编辑自身的努力是关键。有研究指出,可以从几个途径提升编辑心理素养:认识自我、淡泊名利,控制自我、公正无私,自我激励、精益求精,了解别人、与人为善,协调发展、搞好公关,不畏挫折、积极进取。[14]编辑工作既清贫又辛苦,有时还不被人理解,甚至嘲笑,但只要我们坚信“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甘于寂寞却不甘于平庸,甘于平凡却不甘于落后,加强自我修炼、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就能不断超越自己。期刊编辑要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编有所乐、学有所乐、始终秉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工作精神,把工作做扎实,做精细,做精准。

(七)学习素养:“技术人”的求知与勉行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涵盖多个学科及领域,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有广泛的知识积累,才能策划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选题,才能与作者深入交流、沟通,平等对话。[15]严格来说,学术期刊编辑既要具备编辑出版的相关知识,又要具有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同时还要对其他学科有所涉猎,既是某一领域的行家,又是知识领域的杂家,以求知若渴、困知勉行的态度提升学习素养。

首先,学术期刊编辑要懂出版,会编校,熟悉出版规范,掌握编辑实务。只有加强对标点、文字、语法、修辞、逻辑的理解力和敏锐度,编辑在编校时才能有的放矢,既不违背作者意图,又遵守出版编校规范,将作者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言辞组织得更有光彩、逻辑梳理得更有层次。其次,学术期刊编辑要与时俱进,洞悉时事。学术期刊编辑要及时追踪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新表述,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和精神要抢先学习,把握发展动向,熟悉各种新表述、新范畴、新概念。最后,学术期刊编辑要懂传播、会学术,不仅要懂学术期刊的传播规律、话语建设,更要知晓编校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情况,对研究动态、热点难点有清晰的了解。

总之,编辑是一个从业时间越久越有价值的职业,但这个价值的获得需要主动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时刻关注相关政策,时刻关注相关学术领域的前沿动态,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破解“守门人”的失语困境[16],坚守学术性的精神家园,共建学术共同体话语场域。

五、结语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学术期刊编辑的前期把关、中期参与、后期推动。只有将学术期刊的编辑话语、作者的学术话语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术期刊编辑的素养,在话语体系构建中始终立足中国、服务中国、研究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关注中国现实,不断进行学术创新,才能更好更快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才能更好地发出中国的学术声音,将中国的学术话语传播到全世界。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话语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