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赛男,肖 英
(1.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人文与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2.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1450)
《一带一路》是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之一。此前,该栏目推出过《边疆行》《沿海行》《北纬30°•中国行》《百山百川行》《江河万里行》《暑假去游学》《长城内外》七部大型系列节目,总行程超过30万公里。作为一档大型日播节目,《远方的家•一带一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于2016年8月开播,至今已播出600多集。虽然行程万里,拍摄艰难,但是正如栏目开篇所说的,《一带一路》是《远方的家》对自身全面的升级与挑战,它沿着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次走出国门,从中国的东南沿海,经东南亚、南亚、中东、北非,直达欧洲,跨越亚欧非大陆,以全球视野完成一次了解世界的旅程。
作为一种纪实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能够将全世界的图景与故事都展现在我们眼前。今天的中国需要走出国门,了解世界,更需要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立体而全面的中国。“一带一路”是中国对于世界发展与文明交流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旨在以纪录的方式展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风土人情,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与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明交流。对沿途城市的自然景观、风土民俗和历史往事的叙述是《一带一路》节目内容的一大亮点,因此,本文试图考察《一带一路》的城市叙述方式,探讨其是如何借助“城市”来展现中国与世界进行文明交流与文化对话的。
《一带一路》以影像记录方式带领观众了解和感受“丝路”沿线的城市。我们何以认识一座城市?它又是以怎样的景观面貌和文化个性捕获人心的?在全球化时代和“一带一路”语境下,不同国家和地方的城市又在文明交流体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美国城市学家凯文•林奇认为,一座城市具备的可读性使人们对其有所辨别和认知,并且真正的城市是由市民感受的城市。[1]凯文•林奇用5年的时间研究穿梭于城市的各类行人对于城市的意象感知。在媒介化时代,人们对于一座城市的感知与想象主要是通过媒介来完成的,借助于影像的形象表达,屏幕之外的观众也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享受与更清晰的城市形象。这种城市真实感受的形成与塑造,与媒介的叙事和展示技巧密切相关,影像如何展示,故事如何讲述,在深层次上决定了城市故事叙述的成功与否。而《一带一路》又是如何以影像的方式进行城市故事的叙述,继而在更深层次上表达其特有的文化意涵呢?
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景观是城市的一道秀丽风景,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的,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自然风光。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城市的自然风貌也是千差万别,而《一带一路》更是横跨亚欧非大陆,所跨区域之广、所涉风景之美不言而喻,因此,沿途城市的自然景观便毫无疑问地成为城市展示的重要部分,节目组也非常善于利用自身跨区域的优势,巧妙地抓住了城市特有的自然风光,将其客观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如在第73集中,镜头为我们展示了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热带自然风光,拉让江宽阔湍急,两岸茂密的原始雨林沿着河岸不断延伸,林木郁郁葱葱。在第75集中,节目组在抵达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第二大城市美里时,也对这个与文莱隔海相望的城市的自然美景给予了充分的展示:黄昏时刻登上美里的加拿大山,映入眼帘的是海天一色的壮观场面,海面犹如披上了一层金黄的面纱,海上点缀着零星的小船……第168集中,节目呈现了非洲中部城市内罗毕特有的草原风情,头顶是蓝天白云,眼前是一望无垠的草原,众多的野生动物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觅食、嬉戏,非洲大自然的壮美和无限生机被尽情地展现了出来。而在抵达欧洲国家时,《一带一路》又充分展示了欧洲特有的风情,比如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密集的水运网,条条河渠纵横交错,船只云集。还有鹿特丹这座风车之城,两岸分布着密集的大型风车,巨大的扇叶似展开的翅膀,座座风车高高地耸立在地平线上,犹如一幅层次分明的流动画卷,通过镜头,一座拥有异域风情的欧洲之城便展示在我们眼前。另外,第165集中,节目组又为我们展现了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一半海水一半沙漠的自然奇观。在阿布扎比城区是湛蓝的碧波海水,而从城市往西,却是一望无际的利瓦沙漠,周围连绵不绝的沙丘向远处延伸,株株绿植摇曳在红沙之中,镜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沙漠、海洋与森林共存的神奇城市。
除了自然景观之美,城市的景观还有人文创造之美,城市是由人创造、构建并聚居于此的,人的生活及人所创造的历史文化使城市变得有血有肉。《一带一路》在展示城市自然风光的同时,又十分巧妙地融入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通过一个个平凡人物的故事,书写着一座座城市或古老或现代的文化传奇,其中关于城市“历史地段”的描述以及文化民俗的刻写尤其生动。
所谓“历史地段”,即能够集中反映城市自然景观演变、历史文化发展、社会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精华的,并包含城市历史的特色、特质和景观意象的地区,是城市的价值与城市人的心理归宿要素。[2]6就如故宫之于北京,作为北京的主要文化符号,故宫是北京的一个特殊“历史地段”,没有这个“历史地段”,北京的个性化属性或将丧失。因此,对于城市人文景观的呈现,《一带一路》格外注重对“历史地段”的择取,且往往赋予其“第一镜头”的地位。例如第38集,在相继完成国内的拍摄内容后,节目组开启了国外的拍摄旅程。第一站选择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地段的新加坡,镜头一开始就对准其标志性历史地段—鱼尾狮公园。这个鱼身狮头的巨大雕塑是新加坡的城市名片,对于新加坡的认识便从这个新加坡最小但却是最具标志性的公园开始,由它展开叙说这个城市的幕幕历史。之后镜头又继续跟随旅行向导来到新加坡河岸的中央商务区,这个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区是新加坡现代城市的标志,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人群,为我们展示了一座现代城市的繁荣与忙碌。
除了对历史地段的开场展示外,《一带一路》还十分重视对城市传统文化习俗的展示,关注一座城市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如第17集中,节目组来到了福建莆田,除了依靠地理位置的优越成为重要港口之外,莆田更扬名的是随着海风传播到五湖四海的妈祖文化。莆田是海神妈祖的故乡,千年来妈祖庇佑着这片海域,而妈祖信仰也通过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众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34个国家和地区建有1000多座妈祖庙,妈祖信仰受众多达2亿人。“天下妈祖,祖在湄洲”,节目组乘坐轮渡来到湄洲,采用俯拍的方式,将大牌坊、宫门、顺济殿、正殿等诸多殿宇组成的妈祖神庙收入镜头之中,随后再采用近拍的方式展示了殿堂之上的题诗与壁画等细节。除了妈祖神庙,镜头还为我们展示了更多莆田当地市民对妈祖的虔诚信仰,比如用香菇做成的栩栩如生的海龟、用红枣做成的艳丽百合等妈祖贡品。节目组还采用个别人物故事叙述的方式呈现当地民众的信仰情节,如特别讲述了87岁的高龄老人就算无法再亲手为妈祖制作供品,也坚持天天来到行宫观看他人制作。作为莆田最负盛名的文化遗产,妈祖文化赋予了这座城市独有的历史内涵与民俗风情。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与故事,除了大自然赐予的自然景观,还包括历史遗存和人们创作的精神遗产。《一带一路》将目光集中于到访城市的历史风情和人文故事,将历史与人物巧妙结合,讲述有血有肉、有精神气质的城市故事。
《一带一路》在展现城市风貌时主要采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的形式,即在内容层面上是通过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而实现的,那么具体怎么拍摄城市?在城市故事叙述方式的层面上节目组又是如何安排的?
节目的摄制虽横跨亚欧非大陆,跋山涉水、行程万里,其拍摄之艰辛可想而知,但是节目组对于沿途国家与城市的了解并没有因路途漫长而停留在表面,而是采用身体力行、行走体验的方式,走进城市的各个角落、深入民间的千态万状。从乡间田野到繁华城区,从百米高处到水上轮渡,依靠空间的流转以及出境记者的行走体验,为观众展示了城市百态。
在拍摄到第100集时,节目组来到了柬埔寨,记者对其首都金边进行了一场城市故事的书写。记者首先登上前往距离金边城区最近的岛屿—丝岛—的轮渡,急速行驶于澜沧江宽阔的水面上,抵达岸边后,记者便开始一一走访小岛的各个角落,从在普通居民织布房观看15岁女孩耐心地帮助妈妈织布,手脚并行、动作麻利,到走访专业化、集中化生产的纺织合作社,看养蚕纺织技艺如何代代传承。随后记者再次搭船返回金边,看高空作业人员一路爬上103米高的输电塔,继而又亲身参与,爬上高塔观看金边风景。从远处的小岛再到近处的城区,记者继续徒步在花香四溢的花卉市场,再行走于琳琅满目的中央市场,看耀眼的金银首饰和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可见要了解一座城市,并不是通过远观和俯瞰,而是行走于城市之中,用记者之眼看城市之景,用记者之心感受人文之情。一座城市的故事书写、行走体验,是从水面到地面,从地面到高空,从偏远小岛到繁华都市,城市空间的不断转换,身体实践的连续进行,才能更加完整、全面地展现一个城市的风貌。
《一带一路》中便是依靠记者穿梭行走于城市的各个空间,随着城市空间的变动切换,故事叙述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不仅在广度上将城市的各个层面充分呈现出来,而且在深度上也挖掘出了城市的精神与灵魂。正如张鸿雁所言:“空间是有价值的。空间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人类的一种体验。”[2]16城市的呈现恰恰需要通过空间的展现来实现,城市空间有所转换,城市形象也随之变化。《一带一路》摒弃了传统宏大叙事的做法,采用了流动体验、细微处着眼的身体实践形式来书写,而这正契合了米歇尔•德•塞托所提倡的于日常之中了解城市的空间实践论。
米歇尔•德•塞托在《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3]中呈现了他对于曼哈顿这座超级大型都市的深刻体验。他曾经亲自登上世贸中心大楼的第111层俯瞰曼哈顿,而他是这样描述站立于百层高楼俯瞰城市的感受的:“这是一座由构成巨大地形变化的登峰造极的场所造就的城市。观察者可以从中看到一个抛弃自身的世界……它使得观察者可以饱览这幕奇观,成为太阳之眼,上帝之目。这是一种想要像X光一样透视一切的神秘冲动所带来的激昂。”[3]167-168但是,他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表示,对于一座城市的了解和传达不在于如何详细地描述城市与城市生活,而在于从日常生活之中去了解一座城市的空间实践。因为“俯瞰”是无法构成生活的,虽然俯瞰能够为我们带来一种近乎生理本能的快感,但也失去了真正行走于城市、用身心感受城市魅力的机会。由此,如何才是认识城市、感知城市甚至认同城市的方式呢?不是俯瞰,也不是全观,而是落到地面、依靠行走,以身体实践的方式。行走就是体验城市的一种基本形式,《一带一路》也就是通过记者的行走,摄制组的行走,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街道与角落,在亚欧非大陆,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用镜头记录最真实的城市状态和人文生活。
前已言及,《一带一路》在城市故事的叙述背后还隐含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思想韵味,该节目自开播以来始终肩负联接中外的任务。因此,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记录与描写也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精神,具体表现为在历史的脉络中寻找城市与古代中国的文明交流以及在现实中探索其与现代中国的文化对话。
《一带一路》在城市叙事层面上十分注重城市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勾连,即在深入了解一个城市之前都要仔细回想它曾经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有着怎样的联系,具体有着怎样的交际来往,以勾连双方对这个城市丝路文明的集体记忆。而这种集体记忆正如哈布瓦赫所言:“它不是一个限定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概念。它也不是某种神秘的群体思想。”[4]39那么在这里,关于某个城市与古代丝绸之路的文明记忆便是由《一带一路》节目来构建的。并且在构建过程中,进行记忆的是个体,但个体又是在特定的群体中进行记忆的,虽然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并未经历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也尚未刻意了解这些文明古国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勾连,但是通过《一带一路》节目,我们能够以观看影像的方式开始知晓丝路沿线城市的古老传说。如第147集中,节目对土耳其及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开启了丝路记忆的询唤,土耳其作为横跨亚、欧两洲的国家,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的一站,其中,伊斯坦布尔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西端终点。片中特地提及历史上这座古老之城与中国的密切往来:2000多年前从遥远的中国经过漫漫长路运来的丝绸、香料、瓷器与茶叶,再经伊斯坦布尔(当时称“君士坦丁堡”)中转之后运往欧洲,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城市。由此,通过叙述这个城市曾经在丝路上的重要作用,我们便建立起它与古代中国文明交流的集体记忆。不论是伊斯坦布尔市民还是中国民众,通过《一带一路》开始在心中勾勒起历史上两地文明交流的和谐画面,而这种彼此集体记忆的唤起将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双方的友谊邦交。
同样,第112集中,节目组开启了在斯里兰卡的旅途,最先来到的是其首都科伦坡,而在这个城市的第一站便是斯里兰卡国家历史博物馆,这里不仅是斯里兰卡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和中国历史文化相知相通的地方,比如展馆内陈列的圆形方口钱便将两地的历史交集记忆铺展开来。片中尤其提到公元5世纪,中国东晋僧人法显曾到达斯里兰卡,他回国后撰写了著名的《佛国记》,书中描述了斯里兰卡的风土人情。而之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更使斯里兰卡成为重要的东西方贸易中转站,历史上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都经过斯里兰卡,甚至有过长时间的逗留。在节目中,记者以走访和交流的方式向我们细细讲述了这座城市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从而打开双方对斯里兰卡的历史记忆,而这种集体记忆的唤起,在一定程度上又加深了彼此对整座城市的全面认知与充分认同。这也恰恰是集体记忆构建的原因与目的所在,在哈布瓦赫看来,记忆是立足于当下,服务现实需要的,即处于一种中心观的视角,从现实需要出发来构建过去的记忆。[4]45而之所以努力强化某个群体或社会的集体记忆,便是为了塑造群体成员的认同感,即彼此集体记忆的勾连犹如一种稳定而连续的关系,让认同感得以终生长存。[4]82为了形塑双方对城市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节目组在城市故事叙事的最开始就有意识地勾连起城市在历史上的丝路记忆,无论它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途径地还是重要节点,节目组皆为我们铺陈出壮丽的古丝路文明交流画卷。
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距今已千年,但是作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陆上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今天我们又重新书写丝路新故事,当下的“一带一路”就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互助关系,共同探求人类发展之道,以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明交流观照当今的现实文化对话。
《一带一路》在重新唤起城市古丝路记忆的同时,也将目光紧锁当下,“一带一路”作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倡议,是中国高举和平发展旗帜,积极谋求与沿线各国共同繁荣的重要举措。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下,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也开始逐渐增多。而《一带一路》则将现实之中双方的文化对话充分展示出来。比如第50集中,节目组来到了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第一天就前往印尼阿拉扎大学,这里有印尼的第一所孔子学院。通过镜头,我们看到印尼学生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他们虽然从未到过中国,却对中国文化甚是向往,并且相当积极努力地学习中国文化的思想精华,其中有印尼学生为节目组表演了中国的快板,演奏了中国传统乐器葫芦丝,朗诵了中国的经典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甚至中国的传统武术也成为印尼学生日常学习的一部分。从流利的汉语到轻快的歌舞,我们看到,不仅仅是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诗歌、音乐、戏曲、武术等传统文化都已经逐渐融入到了印尼文化中,不同的文化彼此交融、彼此吸收,在雅加达这个距离我们千万里的城市中就可以看到许多中国文化的影子。
除此之外,《一带一路》还呈现了大量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在不同的国家和城市,有许多来自中国的民间组织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开展文化对话。在第406集中,节目组来到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参加“中乌一家亲”开营仪式,其中便有来自中国的70余名青少年及工作人员。来自中国的青少年在提高课外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乌克兰文化,他们与当地学生一起学习、交流,感受乌克兰特有的民俗风情。一次次交流来访的背后是两国文化交融以及深厚情谊的表现,而这样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愈来愈多,节目以客观朴实的态度真实呈现了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友好交流的人文故事。
作为呼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型纪实节目,《一带一路》自开播以来一直秉持着真实的态度和朴实的风格,百人制作团队跨越千山万水,深入采访万名普通民众,走过大大小小的国家和地区,谱写着一个个特色各异却有着深厚内涵的城市故事。在城市故事叙述的内容层面上采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的形式,在拍摄方式和手法上依靠记者的行走体验,辗转于城市的多维空间,以身体实践的方式深入城市和人心,在城市故事叙述之余勾连起城市丝路文明的集体记忆和构建当下的文化对话,力求在历史和现实的维度之下实现城市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无疑,《一带一路》以全球视野完成了一场艰辛却意义深刻的丝路旅途,节目组途经的城市呈现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面貌,而讲好沿途城市故事是讲好“一带一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叙述《一带一路》城市故事,呈现其间的历史文明交流与现实文化对话,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带一路》将会更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