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策略提升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规则意识

2021-02-01 03:30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华盛幼儿园周莉莉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1期
关键词:哨声拍球规则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华盛幼儿园 周莉莉

幼儿在幼儿园里学习与生活时会与老师、小朋友形成社会关系、社会共同体,由此就需要遵守能推进关系、共同体发展的规则。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能够让幼儿的活动与发展得到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下笔者就以大班健康活动“玩转拍球”为例谈谈提升幼儿规则意识的些许思考。

※提升规则意识保障活动开展

健康活动中的规则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活动成败的关键要素,但体育活动中的规则有时会被忽视,如:活动准备时场地安排考虑不周,活动过程中队列的安排随意,等等。缺少了规则的活动会限制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效果。《美国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一书中提到:“在一个安排妥善的环境中,是不会有许多个‘不’字的。必要的‘不’字也会有明确的规定,儿童能够懂得这些规定,成人也能够坚持执行。”由此,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重视活动中规则的渗透及规则的遵守,从而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大班体育活动“玩转拍球”中教师从场地安排、热身队列、练习站位、技能呈现、游戏设置等方面出发细致全面地考虑规则的渗透与实施,保证幼儿能顺利地进行行进中拍球的活动。

※提升规则意识的六个策略

提升规则意识需要教师通过一些教育策略才能达成。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教学策略来进行规则的渗透,从而让体育活动有效开展,同时幼儿的社会性也得到发展。

1.语言输出,幼儿明确规则

语言是一种表达工具,教师要通过语言的表达能让幼儿清晰明了地知道规则。在“玩转拍球”活动中,教师大量运用这一策略让幼儿开展学习与游戏。如:踏步入场环节中教师大声喊“一二一”口令规则,幼儿在口令声中有节奏、神气地踏步;在原地定点拍球前提出拍球规则“找一个空的地方,看谁能稳稳地拍球、不掉球”,幼儿根据语言提醒调整站位,在“不掉球”规则下用心专注地拍球;在开展行进拍球练习及游戏前,教师用语言输出行进路线的规则,幼儿按照语言输出的规则有序开展练习与游戏。

2.信号传达,幼儿接收规则

体育活动中的信号可分为有声信号与无声信号,幼儿通过耳听、眼看来辨别信号所传达的规则。“玩转拍球”活动中,教师运用有声信号来传达规则,让幼儿根据口哨声的长短、数量开展活动。如:两声短哨——定点拍球,一声短哨——抱球站立不动,一声长哨——行进拍球。同时,教师在活动中开展了“听哨声做动作”的规则游戏,第一次听有规律哨声信号,如:两短一长一短的哨声顺序;第二次听无规律哨声信号,如:一长一短一长两短;第三次听干扰性哨声信号,如:一短两短两短一长一短一短。三次游戏的哨声从简至难,锻炼了幼儿接收信号以及反馈信号的能力,活动中幼儿能够根据信号做出对应动作,表现出非常强的规则意识。

3.图标暗示,幼儿遵守规则

场地的合理安排在体育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场地上设置一些线条、点等图标。图标的设置能让幼儿快速地了解并遵守规则,为整个活动有序开展奠定基础。“玩转拍球”活动中需要幼儿进行一横排与四纵列的队列站位以及明确游戏的路线方位,为此教师在场地上设置了起点线与终点线、红黄蓝绿箭头标记与红黄蓝绿原点标记,幼儿根据图标能快速地了解并遵守规则进行站位与游戏。

4.肢体展示,幼儿感知规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中提及“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肢体的展示能够让幼儿直接感知规则,从而转化为自身的操作与体验。“玩转拍球”活动中,教师在传达练习规则、游戏规则以及动作要领时,在语言输出的同时加以肢体的展示,让幼儿能够直观感知规则内容与要求。如:提出练习规则“听到长长的哨声时从起点出发,边走边拍球到终点,到达终点后抱球回到起点重新开始,听到短哨声时抱球回起点站立”,教师边说边按照规则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

5.榜样示范,让幼儿理解规则

在体育活动中有两种榜样示范情况:一种是在集体练习或游戏时某一幼儿或一部分幼儿能够按照规则要求表现得非常好,教师及时提出表扬及展示,以此来促进全体幼儿进一步达成规则要求;另一种是在教师以语言提出规则要求后,请个别幼儿用肢体动作当场展示教师所提出的规则。“玩转拍球”活动中我们运用了两种榜样示范形式,在全体幼儿进行原地定点拍球练习后,教师邀请一名完成规则要求较好的幼儿进行展示,让其他幼儿理解动作要领并学习效仿;在教师说明比赛规则后,邀请一名幼儿进行规则演示,让其余幼儿直观地了解规则。

6.自定修正,幼儿思考规则

规则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随着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而修正并不断完善,以推进活动的顺利开展。体育活动中不确定的因素和问题会不定时、不定点地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并及时调整。

“玩转拍球”活动中,在幼儿自主探索行进拍球方法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遇到困难?”“有没有出现滚球现象?”以此,让幼儿不断自我修正动作规则要求,提升幼儿运动能力;当幼儿结束练习、游戏后或再次练习、游戏前,教师向幼儿询问:“有没有哪里需要调整?”“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幼儿主动地回应“绕障碍物时障碍物倒了快速扶起来”“哨声不停继续向前拍球,不用往回跑”。由此,让幼儿参与到规则的补充调整中,不仅完善和强调了规则要求,而且让没有遵守规则的幼儿能理解规则遵守规则,让活动开展更为顺畅。

※规则意识的三种类别与运用

1.维持纪律秩序类

在体育活动中需要建立一定的常规来把控整个活动,不能让活动失控,体育活动中的站位、队列、运动线路、场地摆放、同伴合作等方面都需要形成规则建立常规。“玩转拍球”活动中站位、队列、运动线路环节常会采用图标式策略及信号式策略;场地摆放、同伴合作环节则采用榜样式策略及语言式策略。

2.学习动作技巧类

体育活动中少不了动作技巧的学习,大家会觉得动作技能的学习为什么还需规则呢?这里的规则指的是指导幼儿学习动作技巧的要求。这样的规则常会采用肢体式策略、语言式策略和自定式策略。

3.完成任务比赛类

任务比赛环节是整个活动最关键最重要的内容,教师在讲明规则要求的同时要先将任务比赛内容表达清楚,让幼儿明确地知道自己要怎么玩。此类规则常会采用榜样式策略、自定式策略和图标式策略。

三种类型、六大策略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可以相互交叉存在的。教师要灵活运用策略提出适宜的规则,不断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知道、理解、遵守规则,从而促进体育活动合理、有效、顺畅地开展。

猜你喜欢
哨声拍球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哨声中的师情
让规则不规则
我们成了好朋友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听,那哨声
拍球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