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凌,贲金梭
12种复合维生素说明书中药理毒理项下明确介绍其作为胃肠外营养静脉注射液,为含有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复合维生素制剂,可供成人和11岁以上儿童补充维生素,成分含有B族(VB15.8 mg,VB25.67 mg,VB65.5 mg,VB126 μg)、脂溶性(VA 3 500 U,VD 220 U,VE 10.2 mg,VC 125 mg,叶酸414 μg,右泛醇16.15 mg,生物素69 μg,烟酰胺46 mg)12种维生素[1],说明书上成份项下介绍了辅料为聚山梨酯80、甘露醇、氢氧化钠、注射用水。说明书上适应证项下明确说明其为静脉补充维生素用药,适用于经胃肠道营养摄取不足者。笔者搜集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报告10例,报告2例严重不良反应病例资料,并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因素进行分析,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应用中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搜集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报告10例。对10例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报告中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和分类分析,包括药物生产厂家、患者年龄、性别、药物使用情况、临床反应显示、处理方法与治疗结果等。
2.1 不良反应严重程度 10例不良反应有新的严重不良反应1例,新的一般不良反应7例,一般不良反应2例。
2.2 一般资料 10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3例,女7例;年龄29~84岁,<40岁1例,40~50岁2例,50~60岁2例,70~80岁4例,>80岁1例。
2.3 药品来源 10例发生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的药品均来自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商品名为卫美佳。
2.4 联合用药情况 10例不良反应中只有1例与氯化钾注射液联用,其余9例均为单独应用。
2.5 处理方法与治疗结果 10例不良反应中8例发生在药物使用后30 min内,2例发生在用药后1 h左右。一旦发生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轻症不良反应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或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处理,30 min后均好转。皮肤丘疹瘙痒患者应用依巴斯汀10 mg口服,1~2 d后丘疹消退。2例重症过敏反应经积极抢救均好转康复。
2.6 临床反应 10例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中皮肤损害4例,呼吸器官损害1例,神经系统损害1例,其他器官损害2例,全身严重损害2例。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
3.1 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54岁,体质量67 kg,诊断:三踝骨折,高血压,否认药物或食物过敏史。排除手术禁忌后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右三踝骨折切复内固定术,术后患者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静脉滴注,滴注约15 min后,患者颜面部及前胸部麻木不适,全身皮色发红,立即予以停止输液,心电监护,吸氧,体温37.3 ℃,心率80 次/min,呼吸频率16 次/min,血压42/22 mmHg,氧饱和度90%。遵医嘱以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开通静脉通道,请内科会诊后,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予多巴胺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0 min后体温37.3 ℃,心率80 次/min,血压52/28 mmHg,氧饱和度90%。转ICU病房后以多巴胺升压,葡萄糖酸钙抗过敏,泮托拉唑抑酸护胃,复方氯化钠扩容,吸氧等对症治疗,3 h后体温36.4 ℃,血压136/74 mmHg, 氧饱和度100%,全身散在红疹较前消退,体征平稳。次日上午查房时患者皮疹完全消退,生命体征平稳。此例不良反应为新的严重不良反应。
3.2 全身过敏样反应 患者,女,72岁,体质量57 kg,诊断:眩晕、高血压Ⅲ级、恶性肿瘤、术后放疗。否认药物或食物过敏史。患者因眩晕、食道癌化疗后入院治疗,遵医嘱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氯化钾7.5 ml静脉滴注,补充营养。约滴注8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言语不利,呼吸稍促,心率96 次/min,血压120/96 mmHg,呼吸频率23 次/min,氧饱和度82%,感咽部阻塞,四肢伴咽部麻木,稍感皮肤瘙痒,颈部及腰部出现红色团块,双下肢不自主抖动,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汇报医师后,遵医嘱吸氧及心电监护,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 mg静脉滴注,异丙嗪12.5 mg肌内注射,约20 min后患者症状好转。
4.1 不良反应与药物成分的关系 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的成分复杂,患者如果对其中任何一种维生素成分过敏均可导致过敏反应,说明书中也未明确规定应用前需做过敏试验,所以临床应用时应提高警惕。谢爱凤等[2]报道维生素B1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维生素B1肌内注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痛、大便失控、恶心、呕吐及出汗,还报道1例服用维生素B1片致风团瘙痒、呼吸急促的不良反应。原因可能是由于维生素B1的硫胺结构不稳定,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裂解释放出噻唑或其他物质,成为致敏原而诱发过敏反应[3]。另外维生素B1单独应用时的给药途径一般是口服或肌内注射,不宜静脉给药[4],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的给药方式是静脉滴注,其中含有维生素B1成分,或增加了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王少珍等[5]报道维生素B6主要引起感觉神经病变的不良反应。林圣生等[6]报道维生素B12致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皮疹、过敏性紫癜)。杨兆宏等[7]报道维生素C可致胃肠道反应(恶心)、变态反应(包括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其他过敏症状(胸闷、呼吸急促、面红热)等,精神烦躁、反应迟钝。游绍珍[8]报道维生素E可致皮肤过敏(瘙痒、丘疹样斑块)、接触性皮炎、固定性药疹、黄褐斑、胃肠道出血、耳鸣耳聋及坐骨神经痛等不良反应。
4.2 不良反应与药物辅料成分的关系 辅料聚山梨酯80作为常用的增溶剂,其本身的不稳定性也需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聚山梨酯80会发生降解或与配伍的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可能引起药物成分变化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9]。研究显示,聚山梨酯80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超敏反应,尤其是类过敏反应。调查研究表明,77%的超敏反应为类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发生率远高于Ⅰ型超敏反应。类过敏反应和Ⅰ型过敏反应的最大区别在于:无需抗体介导,首次用药即可发生[10]。本文中10例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的不良反应均是首次用药即发生。研究认为,控制吐温-80质量,并将使用浓度限定在0.30%或0.25%以下,可在保证药物增溶效果的同时避免类过敏反应。
4.3 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与性别的关系 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的机体组成成分、血浆蛋白结合率、器官血流量、药物与组织亲和力、体液pH值均有不同的改变,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老年人肝脏重量逐年下降,肝细胞数与血流量也相应减少,65以上的老年人,药物半衰期明显延长,生物转化率也下降。肾重量、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排泌与再吸收功能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所以老年人对药物适应力、耐受性较青年人低,女性比男性更低。老年人单一用药较多药合用耐受性好,口服较其他给药途径耐受性好[11]。因此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加。
综上所述,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因其维生素营养较全面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维生素营养成分复杂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也较复杂。临床应用时给出如下建议:(1)符合适应证用药,对胃肠功能正常、能自主进食的患者宜选择口服维生素类制剂补充;(2)年老体弱、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而需补充维生素营养的患者尽量选择单一的维生素进行单独补充;(3)确实需要使用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时,使用前最好做皮试呈阴性后再使用,建议说明书中明确规定应用前需做过敏试验;(4)应用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时尽量避免联合用药,以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5)首次用药应缓慢静脉滴注,特别在用药后30 min内,密切观察,及时处理。临床应用时医师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给药,尽量避免联合用药,谨慎使用,应用时予以多加关注,及时做好预防、监测和治疗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